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231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属于农业机械轮胎成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原有的胎面套筒式改为胶条缠绕式,将胎壳转移到缠绕生产线进行胶条缠绕,缠绕尺寸与原胎面尺寸一致,从而使胎面成为无接头式胎面,改善了原有轮胎的不足。胎面工序节省胎面挤出时间,减少更换口型板时的停机时间及胎面压出时产生的回轧胶数量,提高班产量;成型工序只需成型胎壳,大幅提高产量。
【专利说明】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属于橡胶轮胎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如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等,其配套产品农业机械轮胎,是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轮胎成型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在现有成型技术中,胎面为胎面压出套筒法,如附图图2所示,制作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易造成胎面接头处开裂、接头不平、车辆易跳动等,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将原有的胎面套筒式改为胶条缠绕式,将胎壳转移到缠绕生产线进行胶条缠绕,缠绕尺寸与原胎面尺寸一致,从而使胎面成为无接头式胎面,改善了原有轮胎的不足。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成型胎壳
先对轮胎在可折叠成型机头上进行胎体帘布筒以及其他部件的贴合成为胎壳;
第二步、成型完胎壳后,胎壳存放于半成品周转车,工人将半成品运至缠绕线.;第三步、胎壳在缠绕生产线进行胶条缠绕,缠绕法是将胎壳转移到缠绕生产线套进缠绕机头上进行缠绕;缠绕机头直径不小于成型机头直径,以保证帘布筒完全伸展开,防止胎壳移动;
所述的胎面缠绕生产线,是由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缠绕工作站和自动控制系统、缠绕机头等组成的基于仿形原理的胎面缠绕生产线;缠绕生产线工作步骤为:
(O设定电脑参数,形成图层、图形;
(2)检查设备,确保缠绕工作站水平情况;
(3)胎壳套进折叠后的缠绕机头,伸展机头,对正胎壳与机头中心线后,扫描基线;
(4)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将常温的胎面胶均匀塑化,挤出致密性好的胶条,胶条依次通过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缠绕工作站,直至机头胎壳表面;
(5)启动自动控制系统,使胶条通过电脑控制,将胶条呈小于45°层层叠摞,形成图形形状。
[0005]所述的缠绕机头是可折叠、即径向收缩的机头,缠绕机头使用成型机头或者简化瓦块部分的成型机头。
[0006]为保证缠绕尺寸与原胎面尺寸一致,缠绕过程中确保胶条缠绕时无张力并层层压实,缠绕线有挤出机转速与机头转速,调节两者使胶条在缠到胎壳之前不至于拉伸太大,胶条依次通过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时胶条宽度稳定,保证胶条在缠到胎壳上时无应力存在,当胶条接触胎壳时,通过排气辊及压实辊将胶条压紧在胎壳表面,这样就能保证胶条层层压实。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从而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胎面工序节省胎面挤出时间,减少更换口型板时的停机时间及胎面压出时产生的回轧胶数量,提高班产量;成型工序只需成型胎壳,大幅提高产量;节省人力,且质量稳定。
[0008]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胎面缠绕法的成型工艺,这种工艺节省了胎面工序、压筒工序,及物流周转的时间及人员.生产效率提高25%,同时节省能耗及人员胎面.缠绕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可靠性高:缠绕制品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艺条件确定后,缠绕后的产品质量稳定,精确;②生产效率高: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需要操作工人少,缠绕速度快,故劳动生产率高;③可以提高自动控制水平;S胎胚质量更好:胎面套筒法中胎面在压筒过程中,两端连接处会出现凸起、爬头现象,在成型过程中胎面接头处易出现压不实、帘布脱空等现象,直接影响轮胎质量;缠绕法由于采用胶条层层缠绕,胎胚表面光滑,周向均匀压实,使胎面与帘布紧密贴实。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结构原理图;(胎面缠绕式)
图2是胎面套筒式结构原理图。
[0011]图中,1、缠绕机头,2、缠绕胶条,3、成型机头,4、胎面,5、胎面接头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一种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成型胎壳
先对轮胎在可折叠成型机头上进行胎体帘布筒以及其他部件的贴合成为胎壳;
第二步、成型完胎壳后,胎壳存放于半成品周转车,工人将半成品运至缠绕线.;第三步、胎壳在缠绕生产线进行胶条缠绕,缠绕法是将胎壳转移到缠绕生产线套进缠绕机头上进行缠绕;缠绕机头直径不小于成型机头直径,以保证帘布筒完全伸展开,防止胎壳移动;
所述的胎面缠绕生产线,是由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缠绕工作站和自动控制系统、缠绕机头等组成的基于仿形原理的胎面缠绕生产线;缠绕生产线工作步骤为:
(O设定电脑参数,形成图层、图形;
(2)检查设备,确保缠绕工作站水平情况;
(3)胎壳套进折叠后的缠绕机头,伸展机头,对正胎壳与机头中心线后,扫描基线;
(4)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将常温的胎面胶均匀塑化,挤出致密性好的胶条,胶条依次通过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缠绕工作站,直至机头胎壳表面;
(5)启动自动控制系统,使胶条通过电脑控制,将胶条呈小于45°层层叠摞,形成图形形状。[0014]所述的缠绕机头是可折叠、即径向收缩的机头,缠绕机头使用成型机头或者简化瓦块部分的成型机头。
[0015]为保证缠绕尺寸与原胎面尺寸一致,缠绕过程中确保胶条缠绕时无张力并层层压实,缠绕线有挤出机转速与机头转速,调节两者使胶条在缠到胎壳之前不至于拉伸太大,胶条依次通过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时胶条宽度稳定,保证胶条在缠到胎壳上时无应力存在,当胶条接触胎壳时,通过排气辊及压实辊将胶条压紧在胎壳表面,这样就能保证胶条层层压实。
[0016]与现有的胎面套筒法相比,两者都是先对轮胎在可折叠成型机头上进行胎体帘布筒以及其他部件的贴合成为胎壳。胎面套筒法是直接在成型机头上胎壳表面套上胎面,缠绕法是将胎壳转移到缠绕生产线套进缠绕机头上进行缠绕。其中缠绕机头与成型机头都是可折叠(径向收缩)的机头,缠绕机头可使用成型机头或者成型机头简化瓦块部分.缠绕机头直径不小于成型机头直径。
[0017]胎面生产主要步骤:I通过冷喂料挤出机使用挤出成型技术挤出需要的特定尺寸的胎面(一般为梯形),经过水冷却后,再通过裁刀裁成一定长度,裁切面为倾斜面(此为胎面生产线);将胎面存放于胎面周转车上,再以垫布隔开防止粘连.2胎面存放一定时间使温度达到常温后,再将胎面两端断面处涂刷胶浆,通过高压连接成筒状,挂放于高低车上.(为保证两端粘合牢固,一般将粘合面超过断面面积,这样就形成了凸起部分,而且由于是常温下粘合,易出现接头脱开现象)3将挂放好的胎面送至成型工序再进行胎面套筒成型。
[0018]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减少接头开裂、接头不平、轮胎成品缺陷等情况发生。轮胎成型是,采用成型胶条缠绕式,成型完成胎壳制作后,将原有的胎面套筒式改为胶条缠绕式,将胎壳转移到缠绕生产线进行胶条缠绕,缠绕尺寸与原胎面尺寸一致,从而使胎面成为无接头式胎面,改善了原有轮胎的不足。(请再具体说明胎面套筒式的工艺、设备,补充更详细的图纸,尤其是接头部分的结构和缺点)比如后面提到的胎面挤出时间(每班次约节约1.5h)、更换口型板时的停机时间(每班次约节约15min)、胎面压出时产生的回轧胶数量(每班次节省回轧胶50Kg)。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成型胎壳 先对轮胎在可折叠成型机头上进行胎体帘布筒以及其他部件的贴合成为胎壳; 第二步、成型完胎壳后,胎壳存放于半成品周转车,工人将半成品运至缠绕线.; 第三步、胎壳在缠绕生产线进行胶条缠绕,缠绕法是将胎壳转移到缠绕生产线套进缠绕机头上进行缠绕;缠绕机头直径不小于成型机头直径,以保证帘布筒完全伸展开,防止胎壳移动; 所述的胎面缠绕生产线,是由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缠绕工作站和自动控制系统、缠绕机头等组成的基于仿形原理的胎面缠绕生产线;缠绕生产线工作步骤为: (1)设定电脑参数,形成图层、图形; (2)检查设备,确保缠绕工作站水平情况; (3)胎壳套进折叠后的缠绕机头,伸展机头,对正胎壳与机头中心线后,扫描基线; (4)销钉机筒冷喂料挤出机将常温的胎面胶均匀塑化,挤出致密性好的胶条,胶条依次通过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缠绕工作站,直至机头胎壳表面; (5)启动自动控制系统,使胶条通过电脑控制,将胶条呈小于45°层层叠摞,形成图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机头是可折叠、即径向收缩的机头,缠绕机头使用成型机头或者简化瓦块部分的成型机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头农业机械轮胎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为保证缠绕尺寸与原胎面尺寸一致,缠绕过程中确保胶条缠绕时无张力并层层压实,缠绕线有挤出机转速与机头转速,调节两者使胶条在缠到胎壳之前不至于拉伸太大,胶条依次通过浮动辊、压型机、两鼓胶条冷却装置、缠绕小车时胶条宽度稳定,保证胶条在缠到胎壳上时无应力存在,当胶条接触胎壳时,通过排气辊及压实辊将胶条压紧在胎壳表面,这样就能保证胶条层层压实。
【文档编号】B29D30/50GK104002491SQ201410241394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1日
【发明者】陈忠生, 裴晓辉, 李伟, 刘练, 韦帮风, 睢安全, 赵兴海 申请人: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