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5289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其中制造方法包括:制备背板;将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在第二模具的突出框的外部设置模仁,将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合,向型腔内注入第一基材,固化第一基材;将第一模具与第三模具对合,向型腔内的突出框内注入第二基材。制造装置包括:第一模具;用于与第一模具相配合的第二模具,第二模具设置有第一突出框和第二突出框;用于设置于第一突出框或第二突出框的外部的模仁。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背板、框架,框架、背板、导光板一体形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生产效率较高、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本发明的背光结构,框架、背板、导光板一体形成,其强度更高,寿命更长,不易损坏。
【专利说明】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背光行业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产业,虽然目前已经慢慢通过机器代替部分传统的纯手工组装方式,但是还无法全部替代。半成品背光结构的组装还需要人员进行手工作业。背光模组通常包括导光板、背板以及框架,这三者需要精密组装在一起,传统手工组装的方式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有效节约生产成本的背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0004]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0005]制备背板;
[0006]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在第二模具的第一突出框的内部设置模仁,将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合,所述第二模具的第一突出框伸入所述型腔内的背板的内部,向所述型腔内注入第一基材,使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背板结合,固化所述第一基材,得到与所述背板一体的第一基材形成的框架。
[0007]将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三模具对合,所述第三模具的第二突出框伸入所述型腔内的框架的内部,向所述型腔内的第二突出框内注入第二基材,使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框架结合,固化所述第二基材,得到与所述框架一体的第二基材形成的导光板。
[0008]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之前,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多个凹点,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时,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型腔外部,以使所述第二基材形成的导光板的表面形成相对应的凸点结构。
[0009]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之前,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反射层。
[0010]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反射层后,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覆盖所述反射层的保护层。
[0011]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基材固化的收缩率在0.5%-0.7%范围内。
[0012]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覆盖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的背板、从侧面包围所述导光板的框架,所述框架、所述背板、所述导光板一体形成。
[0013]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其中,所述框架与所述背板一体连接形成,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框架一体连接形成,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留有空隙。
[0014]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凸点结构,所述背板的面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射层。
[0015]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包括:
[0016]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型腔;
[0017]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相配合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对合的第三表面的第一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型腔配合制造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框,所述第一突出框伸入所述型腔后,所述第一突出框的周缘与所述型腔的内壁之间留有环绕所述第一突出框的用于制造所述框架的空间,所述第二模具的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对合的第三表面的第二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型腔配合制备导光板的第二突出框;
[0018]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突出框的内部的模仁。
[0019]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具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型腔,其中一个型腔与所述第二模具的第三表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突出框相对应,另一个型腔与所述第二模具的第三表面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突出框相对应。
[0020]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模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突出框的内部的深度。
[002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生产效率较高、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0022]本发明的背光结构,框架、背板、导光板一体形成,其强度更高,寿命更长,不易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的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0025]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的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0026]图4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步骤一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步骤二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步骤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1、覆盖于导光板I的背面的背板2、从侧面包围导光板I的框架3,框架3、背板2、导光板I 一体形成。
[0031]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其中,框架3与背板2 —体连接形成,导光板I与框架3 —体连接形成,背板2与导光板I之间留有空隙。
[0032]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其中,导光板I的表面设置有凸点结构4,背板2的面向导光板I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射层5。
[0033]结合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包括:
[0034]第一模具50,第一模具50的第二表面57上设置有型腔51 ;
[0035]用于与第一模具50相配合的第二模具60,第二模具60的用于与第二表面57对合的第三表面61的第一位置设置有用于与型腔51配合制造框架3的第一突出框52,第一突出框52伸入型腔51后,第一突出框52的周缘与型腔51的内壁之间留有环绕第一突出框52的用于制造框架3的空间,第二模具60的用于与第二表面对合的第三表面61的第二位置设置有用于与型腔51配合制备导光板I的第二突出框54 ;
[0036]用于设置于第一突出框52的内部的模仁53。
[0037]因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中框架3从侧面包围导光板1,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中,第一突出框52的周缘与型腔51的内壁的空间用于制造框架3,第二突出框54的内部空间用于制造导光板I。模仁5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突出框52的内部的深度。这样当模仁53设置于第一突出框52的内部,模仁53向外凸出一部份,以和型腔51的腔底紧密接触,同时保证当模仁53空出后能够自然留出导光板的空间,此时第一突出框52的体积与第二突出框54的体积、结构可以均相同,使得背板2、胶框3以及导光板I的一体结构顺利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突出框52以及第二突出框54还包括LED灯(Light EmittingD1de,发光二极管)的让位结构,如此可以保证LED灯条的顺利安装。
[0038]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其中,第一模具50的第二表面57上设置有两个型腔51,其中一个型腔与第二模具的第三表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突出框相对应,另一个型腔与第二模具的第三表面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突出框相对应。
[0039]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其中,第二模具60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流体材料导入第一突出框52的周缘与型腔51的内壁之间空间的第一流道70与将流体材料导入第二突出框54的内部的第二流道71。
[0040]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0041]制备背板;
[0042]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在第二模具的第一突出框的内部设置模仁,将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合,所述第二模具的第一突出框伸入所述型腔内的背板的内部,向所述型腔内注入第一基材,使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背板结合,固化所述第一基材,得到与所述背板一体的第一基材形成的框架。
[0043]将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三模具对合,所述第三模具的第二突出框伸入所述型腔内的框架的内部,向所述型腔内的第二突出框内注入第二基材,使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框架结合,固化所述第二基材,得到与所述框架一体的第二基材形成的导光板。
[0044]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之前,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多个凹点,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时,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型腔外部,以使所述第二基材形成的导光板的表面形成相对应的凸点结构。
[0045]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之前,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反射层。
[0046]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反射层后,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覆盖所述反射层的保护层。
[0047]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基材固化的收缩率在0.5%-0.7%范围内。
[0048]结合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是利用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制造本发明的背光结构,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包括:
[0049]步骤一、制备背板
[0050]制备背板2后,在背板2的第一表面11设置多个凹点12,在背板2的第一表面11设置反射层,在背板2的第一表面11设置反射层后,在背板2的第一表面11设置覆盖反射层的保护层;
[0051]步骤二、制备框架
[0052]制备框架包括:将背板2置于第一模具50的一型腔51内,背板2的第一表面11面向型腔51外部,在第二模具60的第一突出框52的内部设置模仁53,将第一模具50与第二模具60对合,即第一模具50的第二表面57与第二模具60的第三表面61贴合,第二模具60的第三表面61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突出框52伸入包含背板2的型腔51内,模仁53的向外凸出部份与型腔51的腔底紧密接触,向包含背板2的型腔51内注入第一基材,即向第一突出框52的周缘与型腔51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注入第一基材,使第一基材与背板2结合,固化第一基材,得到与背板2 —体的第一基材形成的框架3 ;
[0053]步骤三、制备导光板
[0054]将第一模具50旋转180度,将第一模具50与第二模具60于第二模具60的第三表面61的第二位置对合,第二模具60的第三表面61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突出框54伸入包含背板2的型腔51内部,向型腔51内的框架3与第二突出框54内部注入第二基材,使第二基材与框架3结合,固化第二基材,得到与框架3 —体的第二基材形成的的导光板,因为背板2的第一表面11设置有凹点12,这样第二基材形成的导光板的表面就会形成相对应的凸点结构。
[0055]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其中,为提高作业效率,可以利用第一模具50的第二表面57上的两个型腔51进行两个背光结构的同时生产作业,即当一背板2置于第一模具50的一型腔51内,进行制备框架时,另一背板2’(此时2’为已经完成步骤二所形成的背板胶框一体结构)置于第一模具50的另一型腔51内,第二模具60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突出框54伸入包含背板2’的型腔51内,即完成第三步骤,将背板2’取出(顶出)后,再将第一模具50旋转180度,当背板2置于第一模具50的另一型腔51内进行步骤三时,又一背板2”置于第一模具50的一型腔51内,第二模具60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突出框52伸入包含背板2”的型腔51内,即完成上述第二步骤,以此循环,实现高效率的背光结构的制造。
[0056]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其中,第二基材固化的收缩率在
0.5% -0.7%范围内。
[0057]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采用一体化注塑的解决方案。
[0058]即通过胶铁一体注塑方式,完成背光结构的一体成型。再通过自动组膜机便可真正的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0059]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在特殊处理的背板上通过双色注塑,将胶框和导光板的一起成型在背板上。
[0060]背板内侧(与导光板向对的面,即第一表面)需要镀高反射金属层,从而代替传统反射片。
[0061]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中,可以在背板内侧(与导光板向对的面,即第一表面)镀银,镀银后需镀两层保护膜,第一层为主要为T1、Na或Nb (铌)构成,在高温气氛中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层保护膜能良好地将银反射膜与空气中的氧和硫隔开,抑制银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第二层保护膜为氧化钛或氧化锆等氧化物,主要作用是提高反射膜耐热性。此方式可替代反射片,节省成本。
[0062]注塑机为双色注塑机,一个料筒是TPE材料(用于制备框架),一个料筒为透明PC料(用于制备导光板),此导光板注塑材料需要选用高收缩率材料(PC1500即可,此料的收缩率在0.5%-0.7%)o背板表面已进行电镀,PC料不容易与背板结合,注塑完成后导光板会因为收缩性与背板分离,将空气填充背板与导光板之间,以利于导光板的全反射进行。
[0063]框架材料需要用例如TPE的材料,可以跟PC和金属很好的融合。背板所用金属与热塑性弹性体(框架)通过铁包胶的方式结合,然后再利用热塑性弹性体具有与PC料可结合特性,再将PC于框架结合,这样金属(背板)、PC (导光板)和TPE (框架)就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0064]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多个凹点可以通过冲压完成,即提前做在冲压模具上做出凸点结构,通过冲压过后转印在背板的第一表面。背板的第一表面呈现凹点,导光板注塑(导光板材料需选高收缩率材料)在背板上后,导光板的底侧(即与背板接触一侧)会相应出现凸点结构,由此形成网点结构。
[0065]框架(胶框)和导光板通过双色注塑方式,填充在背板内。此框架材质需要用可以跟PC或PMMA进行融合的软材质,以利于跟导光板和背板的有效融合。
[006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背板、胶框和导光板的一体成型,从而免去人员组装工序,实现机器生产。
[006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一体注塑成型免去人员组装的工序,增加生产效率,并节约生产成本。
[006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背板; 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在第二模具的第一突出框的内部设置模仁,将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对合,所述第二模具的第一突出框伸入所述型腔内的背板的内部,向所述型腔内注入第一基材,使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背板结合,固化所述第一基材,得到与所述背板一体的第一基材形成的框架。 将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三模具对合,所述第三模具的第二突出框伸入所述型腔内的框架的内部,向所述型腔内的第二突出框内注入第二基材,使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框架结合,固化所述第二基材,得到与所述框架一体的第二基材形成的导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之前,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多个凹点,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时,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型腔外部,以使所述第二基材形成的导光板的表面形成相对应的凸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背板置于第一模具的型腔内之前,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反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反射层后,在所述背板的第一表面设置覆盖所述反射层的保护层,所述第二基材固化的收缩率在0.5% -0.7%范围内。
5.一种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覆盖于所述导光板的背面的背板、从侧面包围所述导光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所述背板、所述导光板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所述背板一体连接形成,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框架一体连接形成,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留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凸点结构,所述背板的面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射层。
8.一种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用于制造如权利6-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型腔; 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相配合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对合的第三表面的第一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型腔配合制造所述框架的第一突出框,所述第一突出框伸入所述型腔后,所述第一突出框的周缘与所述型腔的内壁之间留有环绕所述第一突出框的用于制造所述框架的空间,所述第二模具的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对合的第三表面的第二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型腔配合制备导光板的第二突出框; 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突出框的内部的模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型腔,其中一个型腔与所述第二模具的第三表面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突出框相对应,另一个型腔与所述第二模具的第三表面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突出框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结构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突出框的内部的深度。
【文档编号】B29C45/16GK104175465SQ201410333722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孙宏伟 申请人: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