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再覆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640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光纤再覆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纤再覆盖装置。本申请主张于2014年9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202272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光纤覆盖用的注射模,该光纤覆盖用的注射模即便在照射紫外线时,也能够不使树脂在注入孔等的内部固化,而是使树脂仅在必要部分固化,另外,不存在树脂从对接面泄漏而产生毛刺的担忧。上述注射模具备在对接的面凹设有用于夹持光纤的槽的由紫外线透过材料构成的一对模具主体,在该一对模具主体中的至少一方的模具主体的对接面的两端部分,形成有紫外线隔断用的覆膜,在由该覆膜隔断紫外线的模具主体设置有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注入孔。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3-53527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一对模具主体有时在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后,相互被该紫外线固化树脂如粘合剂那样粘合从而粘贴在一起。若模具主体相互粘贴在一起,则需要相当大的力以使它们分离,因此一对模具主体分别被螺钉分别固定于被铰链连结的一对设置台,例如,即使模具主体相互粘贴在一起,也通过使设置台形成开状态而分离,从而将模具主体分离。然而,为了通过螺钉将模具主体固定于设置台,而需要在模具主体设置螺孔,例如,在模具主体由玻璃部件形成的情况下,若对玻璃部件进行螺孔加工而形成细小的裂纹,则在长期反复进行开闭操作后,存在模具主体破损的担忧。另外,作为不在模具主体设置螺孔而固定于上述设置台的方法,也可以想到通过设置于上述设置台的按压机构从模具主体的对置的侧面两侧进行按压而将模具主体固定于设置台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即、若从侧面进行按压,则在模具主体产生翘曲,使一对模具主体的对接面产生间隙,从而导致紫外线固化树脂向间隙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不产生玻璃部件的翘曲,且不在玻璃部件设置螺孔就能固定玻璃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一解决手段,采用如下手段,即、一种光纤再覆盖装置,其具备使树脂固化而覆盖于光纤的被除去了覆盖层的部分的光纤覆盖部,上述光纤再覆盖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光纤覆盖部具有形成了槽的一对玻璃部件以及供上述一对玻璃部件分别设置的两个基台,使上述一对玻璃部件的槽对接而形成用于覆盖光纤的空洞,对于上述一对玻璃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而言,沿着相对于上述基台的设置面铅垂的方向剖切的剖面呈梯形形状,并且在上述梯形形状的短边侧设置有上述槽,通过按压包含上述梯形形状的斜边在内的上述玻璃部件的斜面而将该玻璃部件固定于上述基台。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第一解决手段的基础上,作为第二解决手段,采用如下手段,即、对于上述一对玻璃部件中的每一个而言,沿着相对于上述基台的上述设置面铅垂的方向剖切的剖面呈梯形形状,通过按压包含上述梯形形状的斜边在内的上述玻璃部件的斜面而固定于上述基台。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第一解决手段或第二解决手段的基础上,作为第三解决手段,采用如下手段,即、上述光纤覆盖部还具备侧方按压部件,该侧方按压部件具有与上述玻璃部件的上述斜面进行面接触的斜面,上述侧方按压部件与上述玻璃部件的两个上述斜面中的至少一方对应地设置于上述基台的上述设置面上,并且该侧方按压部件朝向上述玻璃部件被按压。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第一解决手段或第二解决手段的基础上,作为第四解决手段,采用如下手段,即、上述光纤覆盖部还具备侧方按压部件,该侧方按压部件具有与上述玻璃部件的上述斜面进行面接触的斜面,上述侧方按压部件与上述玻璃部件的两个上述斜面中的至少一方对应地设置于上述基台,并且朝向相对于上述玻璃部件的上述斜面铅垂的方向且是朝向上述玻璃部件被按压。根据本发明,一种光纤再覆盖装置,其具备使树脂固化而覆盖于光纤的被除去了覆盖层的部分的光纤覆盖部,其中,光纤覆盖部具有形成了槽的一对玻璃部件以及供一对玻璃部件分别设置的两个基台,使一对玻璃部件的槽对接而形成用于覆盖光纤的空洞,对于一对玻璃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而言,沿着相对于基台的设置面铅垂的方向剖切的剖面呈梯形形状,并且在梯形形状的短边侧设置有槽,通过按压包含梯形形状的斜边在内的玻璃部件的斜面而将该玻璃部件固定于基台,由此不产生玻璃部件的翘曲,且不在玻璃部件设置螺孔就能固定玻璃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再覆盖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下侧的玻璃部件的立体图。图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下侧的玻璃部件的剖视图。图3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上侧的玻璃部件的立体图。图3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上侧的玻璃部件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型开闭部的剖面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施加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上侧的玻璃部件的力的示意图。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型开闭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型开闭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6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型开闭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6D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型开闭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再覆盖装置A为对除去光纤的任意的中间部的覆盖层(中间覆盖层)而制造光纤型光部件后的部分进行再次覆盖的装置。其中,被上述光纤再覆盖装置A再次覆盖的光纤,从轴心起包层部以及与覆盖于该包层部的外周侧的覆盖层形成为同心状。另外,光纤的覆盖层例如由聚氨酯丙烯酸酯系、环氧丙烯酸酯系、聚丁二烯丙烯酸酯系、有机硅丙烯酸酯系、聚酯丙烯酸酯系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构成。如图1所示,上述光纤再覆盖装置A具备光纤覆盖部M与光纤把持部K。如图1所示,光纤覆盖部M由玻璃型开闭部M1构成,该玻璃型开闭部M1由石英玻璃那样的透明材料构成的上下一对成形部件构成。作为上述玻璃型开闭部M1的成形部件的玻璃部件G1、G2,在相互对接的面的中央部具有再涂装(再覆盖)用的槽G11、G21(参照图2A、图2B、图3A以及图3B)。这些槽G11、G21在上述各玻璃部件G1、G2相互对接时,构成大致圆柱状的空隙部即空腔部。此时,上述玻璃型开闭部M1的玻璃部件G1、G2成为从上下夹持空腔部的状态。在该光纤覆盖部M中,上侧的玻璃部件G1经由调整台BD(基台)固定于上侧的设置台D1。另一方面,下侧的玻璃部件G2固定于下侧的设置台D2(基台)。此外,调整台BD以及下侧的设置台D2为本实施方式的基台。设置台D1以下侧的设置台D2的边缘部分为中心被铰链H1支承为能够转动。即,上侧的玻璃部件G1相对于下侧的玻璃部件G2能够在对接于该下侧的玻璃部件G2而关闭空腔部的状态、与从该下侧的玻璃部件G2分离而打开空腔部的状态之间转动。而且,在玻璃型开闭部M1的下侧的玻璃部件G2设置有用于向空腔部注入液体状的树脂、换句话说固化前的树脂的后述的主流道Sp以及浇口Gt。另外,在玻璃型开闭部M1的下侧的玻璃部件G2的对接于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面的、除槽G21以外的部分,设置有由铬(Cr)膜构成的隔断部。该隔断部通过对下侧的玻璃部件G2涂布铬而形成。该隔断部用于使固化空腔部内的树脂材料的紫外线不照射至位于后述的主流道Sp以及浇口Gt内的树脂材料。此外,对于上述玻璃型开闭部M1的详细情况,在后文中说明。该光纤覆盖部M设置有光源(省略图示)。通过光源例如将紫外线对该光纤覆盖部M朝向注入后的树脂照射。然后,被紫外线照射的树脂固化。光纤把持部K用于在对光纤覆盖部M设置了光纤时保持处于向光纤覆盖部M的两侧引出的状态的光纤。接下来,对玻璃型开闭部M1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4所示,上述玻璃型开闭部M1具备一对玻璃部件G1、G2、一对设置台D1、D2、铰链H1、调整台BD、一对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以及一对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ST22。如图2A、图2B、图3A以及图3B所示,对于玻璃部件G1、G2而言,沿着相对于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以及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参照图4)铅垂的方向的剖面为梯形形状,在梯形形状的短边侧的中央部,换句话说,在相互对接的面的中央部具有再涂装(再覆盖)用的槽G11、G21。这些槽G11、G21在上述各成形部件相互对接时构成大致圆柱状的空隙部即空腔部。另外,下侧的玻璃部件G2除了槽G21之外,还形成上述的主流道Sp以及浇口Gt。主流道Sp是为了供液体状的树脂、换句话说固化前的树脂流动而沿高度方向贯通的流路,一端连接于浇口Gt,该浇口Gt形成于上述梯形形状的短边侧、换句话说形成于玻璃部件G2的对接于玻璃部件G1的面的中央部。另外,主流道Sp的与连接于浇口Gt的一端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连接于由泵等构成的树脂供给部(省略图示),供从该树脂供给部供给的树脂朝向浇口Gt流动。浇口Gt是形成于梯形形状的短边侧、换句话说形成于玻璃部件G2的对接于玻璃部件G1的面的中央部的槽,连接于主流道Sp的一端,并且连接于槽G21,从而树脂经由主流道Sp流入槽G21。该树脂朝向由槽G11、G21形成的空腔部流动。在空腔部中,利用从浇口Gt流入的树脂进行光纤的再覆盖。调整台BD是供上侧的玻璃部件G1固定的基台,固定于上侧的设置台D1上,设置台D1上的前后方向(从正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的位置通过后述的位置调整螺钉N41、N42来调整。一对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设置于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上,并具有与包含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上述的剖面的梯形形状的斜边在内的玻璃部件G1的两个斜面Sh11、Sh12(参照图3A以及图3B)分别面接触的斜面。上侧的玻璃部件G1被一对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从正面侧以及背面侧夹持。一对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ST22设置于下侧的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上,并具有与包含下侧的玻璃部件G2的上述的剖面的梯形形状的斜边在内的玻璃部件G2的两个斜面Sh21、Sh22(参照图2A以及图2B)分别面接触的斜面。下侧的玻璃部件G2被一对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ST22从正面侧以及背面侧夹持。此外,如图1以及图4所示,上述正面侧以及背面侧中的背面侧是指玻璃型开闭部M1的设置有铰链H1的一侧,另一方面,正面侧是指背面侧的相反侧。例如,上述一对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分别沿着相对于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铅垂的方向设置有螺孔At1、At2。另外,在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也以与上述一对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的螺孔At1、At2对应的方式,在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的设置位置设置螺孔。在该螺孔At1、At2以及调整台BD的螺孔分别螺合有固定螺钉N11、N12,从而能够将调整台BD与上述一对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连结。另外,调整台BD呈中央部凹陷的容器那样的形状,该容器的内底面为设置面BD1。在该调整台BD的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侧(背面侧)的侧面,沿朝向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的方向设置有螺孔Ah。在该螺孔Ah螺合有侧方按压螺钉N3,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被侧方按压螺钉N3的轴朝向上侧的玻璃部件G1按压。此外,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的螺孔At2形成为比固定螺钉N12的轴的周面稍宽,因此被侧方按压螺钉N3按压的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按压上侧的玻璃部件G1。其结果,如图5所示,玻璃部件G1向上侧的设置台D1的方向被按压,因此能够稳固地固定于调整台BD。另外,设置台D1也呈中央部凹陷的容器那样的形状,在该容器收容调整台BD。在该设置台D1的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侧(正面侧)以及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侧(背面侧)这两个侧面,沿朝向调整台BD的方向设置有螺孔Af1、Af2。在该螺孔Af1、Af2螺合有位置调整螺钉N41、N42,调整台BD被位置调整螺钉N41、N42按压。其结果,能够调整调整台BD在设置台D1上的前后方向(从正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的位置。另外,上述一对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ST22,分别沿着相对于下侧的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铅垂的方向设置有螺孔As1、As2。另外,在下侧的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也以与上述一对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ST22的螺孔As1、As2对应的方式,在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ST22的设置位置设置有螺孔。在该螺孔As1、As2以及设置台D2的螺孔螺合有固定螺钉N21、N22,从而能够将下侧的设置台D2与上述一对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ST22连结。另外,设置台D2呈中央部凹陷的容器那样的形状,该容器的内底面为设置面D21。在该设置台D2的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侧(正面侧)的侧面,设置有朝向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的螺孔Ag。在该螺孔Ag螺合有侧方按压螺钉N5,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被侧方按压螺钉N5的轴朝向下侧的玻璃部件G2按压。此外,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的螺孔As1形成为比固定螺钉N21的轴的周面稍宽,因此被侧方按压螺钉N5按压的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1按压下侧的玻璃部件G2。其结果,玻璃部件G2向下侧的设置台D2的方向被按压,因此能够稳固地固定于设置台D2。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6A所示,代替上述侧方按压螺钉N3,也可以在调整台BD的侧面与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之间设置弹簧等施力单元F,通过该施力单元F,将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朝向玻璃部件G1按压。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6B所示,也可以不通过固定螺钉N11、N12将上述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固定于调整台BD,而是在调整台BD设置沿上下方向夹持上述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ST12的夹持机构KJ1、KJ2。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6C所示,也可以仅利用上述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按压上侧的玻璃部件G1,在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1侧(正面侧),在调整台BD设置与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斜面Sh11面接触的侧方按压机构BD2。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6D所示,代替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也可以设置具有与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斜面Sh12面接触的斜面的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32,利用该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32,朝向相对于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斜面Sh12铅垂的方向且朝向上侧的玻璃部件G1,通过螺纹固定于调整台BD的侧方按压螺钉N6进行按压。另外,对于上侧的玻璃部件G1的斜面Sh11,也可以准备与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32相同的第一侧方按压部件,使用该第一侧方按压部件将玻璃部件G1稳固地固定于调整台BD。此外,针对上述的固定螺钉N11、N12、N21、N22、侧方按压螺钉N3、位置调整螺钉N41、N42、侧方按压螺钉N5以及侧方按压螺钉N6,在图4、图5、图6A、图6B、图6C以及图6D中虽未图示,但在光纤再覆盖装置A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对于一对玻璃部件G1、G2而言,沿着相对于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以及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参照图4)铅垂的方向的剖面呈梯形形状,并且在梯形形状的短边侧设置有槽G11、G21,包含梯形形状的斜边在内的玻璃部件的斜面Sh11、Sh12、Sh21、Sh22被按压,从而不产生玻璃部件G1、G2的翘曲,且不在玻璃部件G1、G2设置螺孔就能固定玻璃部件G1、G2。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不需要在玻璃部件G1、G2设置螺孔,因此,能够使玻璃部件G1、G2小型化,因此能够抑制纯石英的原材料费。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玻璃部件G1、G2的小型化,提高玻璃部件G1、G2的刚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不需要在玻璃部件G1、G2设置螺孔,从而不需要为此的对玻璃部件G1、G2的磨削加工,因此玻璃部件G1、G2的破损减少,从而提高可靠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不需要在玻璃部件G1、G2设置螺孔,从而不需要为此的磨削加工,因此能够减少加工成本,而变得廉价。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不存在通过螺钉对玻璃部件G1、G2的局部的直接按下,从而不存在玻璃部件G1、G2的局部的变形。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对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以及玻璃部件G1、G2的底面进行精密研磨,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玻璃部件G1、G2的翘曲。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玻璃部件G1、G2稳固地固定于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以及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因此能够抑制玻璃型开闭部M1的开闭动作时的冲击所造成的玻璃部件G1、G2的错位。以上,虽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能够考虑以下的变形。(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一对玻璃部件G1、G2双方而言,上述的剖面呈梯形形状,并且通过按压斜面Sh11、Sh12、Sh21、Sh22,而被固定于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但只要一对玻璃部件G1、G2的至少一方,上述的剖面呈梯形形状,并且通过按压斜面而被固定于设置面即可。另外,对于玻璃部件G1、G2双方而言,剖面呈具有两个斜边的梯形形状,但也可以不是具有两个斜边的梯形形状,而是具有一个斜边与另一方呈相对于底边铅垂的直线的梯形形状,对包含一个斜边的斜面设置侧方按压部件。此外,对于包含与梯形形状的底边铅垂的直线的平面,只要使其与调整台BD的侧面抵接即可。另外,本发明作为上述的剖面的形状,若为相对于调整台BD的设置面BD1、设置台D2的设置面D21具有斜边的形状,则不限定于上述的梯形形状。(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侧方按压螺钉N3、N5、N6直接按压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2以及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32,但也可以在侧方按压螺钉N3、N5、N6与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2以及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32之间设置板状部件,从而侧方按压螺钉N3、N5、N6的按压力施加于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12、第二侧方按压部件ST22以及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32整体。符号说明A…光纤再覆盖装置;M…光纤覆盖部;K…光纤把持部;M1…玻璃型开闭部;G1、G2…玻璃部件;D1、D2…设置台(基台);H1…铰链;Sp…主流道;Gt…浇口;ST11、ST12…第一侧方按压部件;ST21、ST22…第二侧方按压部件;At1、At2…螺孔;N11、N12…固定螺钉;As1、As2…螺孔;N21、N22…固定螺钉;Ah…螺孔;N3…侧方按压螺钉;Af1、Af2…螺孔;N41、N42…位置调整螺钉;Ag…螺孔;N5…侧方按压螺钉;Sh11、Sh12…斜面;Sh21、Sh22…斜面;BD…调整台(基台);F…施力单元;KJ1、KJ2…夹持机构;BD2…侧方按压机构;ST32…第一侧方按压部件;N6…侧方按压螺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