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激光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89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激光焊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机,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激光焊接机。



背景技术:

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激光焊接是激光材料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20世纪70年代主要用于焊接薄壁材料和低速焊接,焊接过程属热传导型,即激光辐射加热工件表面,表面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内部扩散,通过控制激光脉冲的宽度、能量、峰值功率和重复频率等参数,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中。激光焊接技术是借助激光束产生的热量使塑料接触面熔化,进而将热塑性片材、薄膜或模塑零部件粘结在一起的技术。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但是由于费用昂贵,无法和更早的塑料粘接技术相竞争,如振动焊接技术、热板焊接技术。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激光焊接技术所需要的设备费用下降,该技术才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当被粘接的塑料零部件是非常精密的材料或要求无菌环境时,激光焊接技术就能派上很大用场。激光焊接技术速度快,特别适用于汽车塑料零部件的流水线加工。另外对于那些很难使用其它焊接方法粘接的复杂的几何体,可以考虑使用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焊接应用于塑料部件熔接的优点包括:焊接精密、牢固和密封不透气和不漏水,焊接过程中树脂降解少、产生的碎屑少,制品的表面能够在焊缝周围严密地连接在一起。激光焊接没有残渣的优点,使它更适用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制的医药制品及电子传感器等。易于控制,可焊接尺寸小或外形结构复杂的工件。由于激光便于计算机软件控制,而且光纤激光器输出可灵活地达到零件各个细微部位,采用激光焊接能够焊接其它焊接方法不易达到的区域,焊接具有复杂外形、甚至是三维几何形状的制品。与其他熔接方法比较,激光焊接大幅减少制品的振动应力和热应力。这意味着制品或者装置内部组件的老化速度更慢,可应用于易损坏的制品。能够焊接许多种类不同的材料。例如,能将透过近红外激光的聚碳酸脂,玻纤增强的黑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脂连接在一起,而其它的焊接方法根本不可能将两种在结构、软化点和增强材料等方面如此不同的聚合物连接起来。

现有的塑料激光焊接机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零件繁多,操作复杂,维修维护困难,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焊接效率低效果差,难以对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塑料激光焊接机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零件繁多,操作复杂,维修维护困难,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焊接效率低效果差,难以对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激光焊接机。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塑料激光焊接机,包括有基座装置、底座移动装置、角度调整装置、夹具装置、顶架移动装置、激光器和焊盘;

基座装置包括有固定板Ⅰ、支架Ⅰ、支架Ⅱ、支架Ⅲ、支架Ⅳ、定位螺栓Ⅰ、定位螺栓Ⅱ、定位螺栓Ⅲ和定位螺栓Ⅳ;在固定板Ⅰ的上方设置有支架Ⅰ、支架Ⅱ、支架Ⅲ和支架Ⅳ,支架Ⅰ和支架Ⅳ分别设置在支架Ⅱ和支架Ⅲ的前方,支架Ⅰ和支架Ⅱ分别设置在支架Ⅳ和支架Ⅲ的右侧;支架Ⅰ、支架Ⅱ、支架Ⅲ和支架Ⅳ均与固定板Ⅰ相连接;

在支架Ⅰ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孔Ⅰ,在支架Ⅰ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Ⅰ,定位螺栓Ⅰ与支架Ⅰ设置为螺栓连接;在支架Ⅱ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孔Ⅱ,在支架Ⅱ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Ⅱ,定位螺栓Ⅱ与支架Ⅱ设置为螺栓连接;在支架Ⅲ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孔Ⅲ,在支架Ⅲ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Ⅲ,定位螺栓Ⅲ与支架Ⅲ设置为螺栓连接;在支架Ⅳ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孔Ⅳ,在支架Ⅳ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Ⅳ,定位螺栓Ⅳ与支架Ⅳ设置为螺栓连接;

方形孔Ⅰ、方形孔Ⅱ、方形孔Ⅲ和方形孔Ⅳ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固定板Ⅰ上设置有T形槽Ⅰ和T形槽Ⅱ,T形槽Ⅰ与T形槽Ⅱ为垂直式设置,T形槽Ⅰ与T形槽Ⅱ相连通;T形槽Ⅰ设置在支架Ⅰ和支架Ⅱ与支架Ⅳ和支架Ⅲ之间,T形槽Ⅱ设置在支架Ⅰ和支架Ⅳ与支架Ⅱ和支架Ⅲ之间;

在基座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底座移动装置,底座移动装置包括有圆盘Ⅰ、方形连接柱、T形挡块Ⅰ、T形挡块Ⅱ、T形挡块Ⅲ、T形挡块Ⅳ、框架式加固板Ⅰ、框架式加固板Ⅱ、框架式加固板Ⅲ、框架式加固板Ⅳ、上下螺栓Ⅰ、上下螺栓Ⅱ、上下螺栓Ⅲ和上下螺栓Ⅳ;

圆盘Ⅰ设置在固定板Ⅰ上,固定板Ⅰ的T形槽Ⅰ和T形槽Ⅱ均与圆盘Ⅰ相配合,圆盘Ⅰ与固定板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圆盘Ⅰ的上方设置有方形连接柱,圆盘Ⅰ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垂直式连接;方形连接柱与T形槽Ⅰ的上部和T形槽Ⅱ的上部相匹配,方形连接柱与固定板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方形连接柱的前方设置有T形挡块Ⅰ,T形挡块Ⅰ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垂直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的右侧设置有T形挡块Ⅱ,T形挡块Ⅱ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垂直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的后方设置有T形挡块Ⅲ,T形挡块Ⅲ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垂直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的左侧设置有T形挡块Ⅳ,T形挡块Ⅳ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垂直式连接;

在方形连接柱的前方设置有框架式加固板Ⅰ,框架式加固板Ⅰ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的右侧设置有框架式加固板Ⅱ,框架式加固板Ⅱ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的后方设置有框架式加固板Ⅲ,框架式加固板Ⅲ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的左侧设置有框架式加固板Ⅳ,框架式加固板Ⅳ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框架式加固板Ⅰ、框架式加固板Ⅱ、框架式加固板Ⅲ和框架式加固板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框架式加固板Ⅰ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凹槽套在T形挡块Ⅰ上,框架式加固板Ⅰ与T形挡块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框架式加固板Ⅱ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凹槽套在T形挡块Ⅱ上,框架式加固板Ⅱ与T形挡块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框架式加固板Ⅲ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凹槽套在T形挡块Ⅲ上,框架式加固板Ⅲ与T形挡块Ⅲ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框架式加固板Ⅳ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凹槽套在T形挡块Ⅳ上,框架式加固板Ⅳ与T形挡块Ⅳ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框架式加固板Ⅰ、框架式加固板Ⅱ、框架式加固板Ⅲ和框架式加固板Ⅳ均设置在固定板Ⅰ的上方,框架式加固板Ⅰ、框架式加固板Ⅱ、框架式加固板Ⅲ和框架式加固板Ⅳ均与固定板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框架式加固板Ⅰ和框架式加固板Ⅲ均与T形槽Ⅰ相对应,框架式加固板Ⅱ和框架式加固板Ⅳ均与T形槽Ⅱ相对应;在框架式加固板Ⅰ、框架式加固板Ⅱ、框架式加固板Ⅲ和框架式加固板Ⅳ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在框架式加固板Ⅰ的顶部设置有上下螺栓Ⅰ,上下螺栓Ⅰ与框架式加固板Ⅰ设置为螺栓连接;上下螺栓Ⅰ通过框架式加固板Ⅰ顶部设置的螺栓孔伸入到框架式加固板Ⅰ的内部,上下螺栓Ⅰ的下端与T形挡块Ⅰ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框架式加固板Ⅱ的顶部设置有上下螺栓Ⅱ,上下螺栓Ⅱ与框架式加固板Ⅱ设置为螺栓连接;上下螺栓Ⅱ通过框架式加固板Ⅱ顶部设置的螺栓孔伸入到框架式加固板Ⅱ的内部,上下螺栓Ⅱ的下端与T形挡块Ⅱ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框架式加固板Ⅲ的顶部设置有上下螺栓Ⅲ,上下螺栓Ⅲ与框架式加固板Ⅲ设置为螺栓连接;上下螺栓Ⅲ通过框架式加固板Ⅲ顶部设置的螺栓孔伸入到框架式加固板Ⅲ的内部,上下螺栓Ⅲ的下端与T形挡块Ⅲ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框架式加固板Ⅳ的顶部设置有上下螺栓Ⅳ,上下螺栓Ⅳ与框架式加固板Ⅳ设置为螺栓连接;上下螺栓Ⅳ通过框架式加固板Ⅳ顶部设置的螺栓孔伸入到框架式加固板Ⅳ的内部,上下螺栓Ⅳ的下端与T形挡块Ⅳ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底座移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有固定板Ⅱ、挡板Ⅰ、挡板Ⅱ、圆盘Ⅱ、球头、小连接柱、轴承、大压块、小压块、旋转轴Ⅰ、旋转轴Ⅱ、定位螺栓Ⅴ和定位螺栓Ⅵ;

固定板Ⅱ设置在方形连接柱的上方,在固定板Ⅱ上设置有通孔Ⅰ,在固定板Ⅱ的下方设置有轴承,固定板Ⅱ与轴承相连接,轴承与固定板Ⅱ上设置的通孔Ⅰ相对应;在固定板Ⅱ上设置有小连接柱,小连接柱穿过固定板Ⅱ上设置的通孔Ⅰ,小连接柱与固定板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轴承套在小连接柱上,在轴承的下方设置有方形连接柱,小连接柱的下端与方形连接柱设置为固定连接;

在小连接柱的左右两侧对称式设置有挡板Ⅰ和挡板Ⅱ,挡板Ⅰ和挡板Ⅱ均设置在固定板Ⅱ的上方,挡板Ⅰ和挡板Ⅱ均与固定板Ⅱ相连接;在挡板Ⅰ与挡板Ⅱ之间设置有圆盘Ⅱ,在圆盘Ⅱ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轴Ⅰ,圆盘Ⅱ与旋转轴Ⅰ相连接;在圆盘Ⅱ的右侧设置有旋转轴Ⅱ,圆盘Ⅱ与旋转轴Ⅱ相连接;

在挡板Ⅰ上设置有孔,旋转轴Ⅰ设置在挡板Ⅰ的孔内,旋转轴Ⅰ与挡板Ⅰ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挡板Ⅱ上设置有孔,旋转轴Ⅱ设置在挡板Ⅱ的孔内,旋转轴Ⅱ与挡板Ⅱ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挡板Ⅰ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Ⅴ,定位螺栓Ⅴ与挡板Ⅰ设置为螺栓连接,定位螺栓Ⅴ与旋转轴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挡板Ⅱ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Ⅵ,定位螺栓Ⅵ与挡板Ⅱ设置为螺栓连接,定位螺栓Ⅵ与旋转轴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圆盘Ⅱ的底部设置有凹槽Ⅱ,凹槽Ⅱ设置为半球形,在圆盘Ⅱ的下方设置有球头,球头的上部设置在凹槽Ⅱ内,球头与圆盘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球头的下方设置有小连接柱,球头与小连接柱相连接;在圆盘Ⅱ的顶部设置有凹槽Ⅰ,凹槽Ⅰ设置为圆形,在凹槽Ⅰ内放置有大压块和小压块;

在角度调整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夹具装置,夹具装置包括有正方形框架、支架Ⅴ、支架Ⅵ、支架Ⅶ、支架Ⅷ、T形挡块Ⅴ、T形挡块Ⅵ、T形挡块Ⅶ、T形挡块Ⅷ、滑板Ⅰ、滑板Ⅱ、滑板Ⅲ、滑板Ⅳ、套管Ⅰ、套管Ⅱ、套管Ⅲ、套管Ⅳ、圆柱Ⅰ、圆柱Ⅱ、圆柱Ⅲ、圆柱Ⅳ、L形板Ⅰ、L形板Ⅱ、L形板Ⅲ、L形板Ⅳ、丝杆Ⅰ、螺母Ⅰ、丝杆Ⅱ、螺母Ⅱ、丝杆Ⅲ、螺母Ⅲ、丝杆Ⅳ、螺母Ⅳ、丝杆Ⅴ、螺母Ⅴ、丝杆Ⅵ、螺母Ⅵ、丝杆Ⅶ、螺母Ⅶ、丝杆Ⅷ、螺母Ⅷ、旋转轮Ⅰ、旋转轮Ⅱ、旋转轮Ⅲ和旋转轮Ⅳ;

在圆盘Ⅱ的上方设置有支架Ⅴ、支架Ⅵ、支架Ⅶ和支架Ⅷ,支架Ⅴ、支架Ⅵ、支架Ⅶ和支架Ⅷ均与圆盘Ⅱ设置为垂直式连接;支架Ⅴ和支架Ⅵ分别设置在支架Ⅷ和支架Ⅶ的前方,支架Ⅴ和支架Ⅷ分别设置在支架Ⅵ和支架Ⅶ的左侧;在支架Ⅴ、支架Ⅵ、支架Ⅶ和支架Ⅷ的上方设置有正方形框架,支架Ⅴ与正方形框架的左前角相连接,支架Ⅵ与正方形框架的右前角相连接,支架Ⅶ与正方形框架的右后角相连接,支架Ⅷ与正方形框架的左后角相连接;

在正方形框架的下方设置有T形挡块Ⅴ、T形挡块Ⅵ、T形挡块Ⅶ和T形挡块Ⅷ,T形挡块Ⅴ、T形挡块Ⅵ、T形挡块Ⅶ和T形挡块Ⅷ均与正方形框架相连接;T形挡块Ⅴ设置在支架Ⅴ与支架Ⅵ之间,T形挡块Ⅵ设置在支架Ⅵ与支架Ⅶ之间,T形挡块Ⅶ设置在支架Ⅶ与支架Ⅷ之间,T形挡块Ⅷ设置在支架Ⅷ与支架Ⅴ之间;

在正方形框架的下方设置有滑板Ⅰ、滑板Ⅱ、滑板Ⅲ和滑板Ⅳ,滑板Ⅰ、滑板Ⅱ、滑板Ⅲ和滑板Ⅳ均与正方形框架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上设置有凹槽Ⅳ,滑板Ⅰ通过凹槽Ⅳ套在T形挡块Ⅴ上,滑板Ⅰ与T形挡块Ⅴ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的下方设置有套管Ⅰ,滑板Ⅰ与套管Ⅰ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板Ⅰ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Ⅰ,滑板Ⅰ与L形板Ⅰ设置为固定连接,L形板Ⅰ设置在凹槽Ⅳ的前方,L形板Ⅰ设置在套管Ⅰ的后上方;在套管Ⅰ内设置有圆柱Ⅰ,套管Ⅰ与圆柱Ⅰ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滑板Ⅱ上设置有凹槽Ⅴ,滑板Ⅱ通过凹槽Ⅴ套在T形挡块Ⅵ上,滑板Ⅱ与T形挡块Ⅵ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Ⅱ的上方设置有套管Ⅱ,滑板Ⅱ与套管Ⅱ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板Ⅱ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Ⅱ,滑板Ⅱ与L形板Ⅱ设置为固定连接,L形板Ⅱ设置在凹槽Ⅴ的右侧,L形板Ⅱ设置在套管Ⅱ的左侧;在套管Ⅱ内设置有圆柱Ⅱ,套管Ⅱ与圆柱Ⅱ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滑板Ⅲ上设置有凹槽Ⅵ,滑板Ⅲ通过凹槽Ⅵ套在T形挡块Ⅶ上,滑板Ⅲ与T形挡块Ⅶ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Ⅲ的下方设置有套管Ⅲ,滑板Ⅲ与套管Ⅲ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板Ⅲ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Ⅲ,滑板Ⅲ与L形板Ⅲ设置为固定连接,L形板Ⅲ设置在凹槽Ⅵ的后方,L形板Ⅲ设置在套管Ⅲ的前上方;在套管Ⅲ内设置有圆柱Ⅲ,套管Ⅲ与圆柱Ⅲ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滑板Ⅳ上设置有凹槽Ⅶ,滑板Ⅳ通过凹槽Ⅶ套在T形挡块Ⅷ上,滑板Ⅳ与T形挡块Ⅷ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Ⅳ的上方设置有套管Ⅳ,滑板Ⅳ与套管Ⅳ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板Ⅳ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Ⅳ,滑板Ⅳ与L形板Ⅳ设置为固定连接,L形板Ⅳ设置在凹槽Ⅶ的左侧,L形板Ⅳ设置在套管Ⅳ的右侧;在套管Ⅳ内设置有圆柱Ⅳ,套管Ⅳ与圆柱Ⅳ设置为转动式连接;L形板Ⅰ、L形板Ⅱ、L形板Ⅲ和L形板Ⅳ均设置在正方形框架的外侧,L形板Ⅰ、L形板Ⅱ、L形板Ⅲ和L形板Ⅳ均与正方形框架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套管Ⅰ的右侧设置有丝杆Ⅰ,套管Ⅰ与丝杆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Ⅰ的直径大于套管Ⅰ的内管径,丝杆Ⅰ与圆柱Ⅰ的右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Ⅰ上设置有螺母Ⅰ,螺母Ⅰ与丝杆Ⅰ相配合,螺母Ⅰ与丝杆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螺母Ⅰ的上方设置有丝杆Ⅱ,在丝杆Ⅱ上设置有螺母Ⅱ,螺母Ⅱ与丝杆Ⅱ相配合,螺母Ⅱ与丝杆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Ⅱ的底部与螺母Ⅰ的顶部设置为固定连接;丝杆Ⅱ设置在丝杆Ⅰ的上方,丝杆Ⅱ与丝杆Ⅰ为垂直式设置;丝杆Ⅱ设置在套管Ⅱ的前方,丝杆Ⅱ与套管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Ⅱ的直径大于套管Ⅱ的内管径,丝杆Ⅱ与圆柱Ⅱ的前端设置为固定连接;

在套管Ⅱ的后方设置有丝杆Ⅲ,丝杆Ⅲ与套管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Ⅲ的直径大于套管Ⅱ的内管径,丝杆Ⅲ与圆柱Ⅱ的后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Ⅲ上设置有螺母Ⅲ,螺母Ⅲ与丝杆Ⅲ相配合,螺母Ⅲ与丝杆Ⅲ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螺母Ⅲ的下方设置有丝杆Ⅳ,在丝杆Ⅳ上设置有螺母Ⅳ,螺母Ⅳ与丝杆Ⅳ相配合,螺母Ⅳ与丝杆Ⅳ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Ⅳ的顶部与螺母Ⅲ的底部设置为固定连接;丝杆Ⅳ设置在丝杆Ⅲ的下方,丝杆Ⅳ与丝杆Ⅲ为垂直式设置;丝杆Ⅳ设置在套管Ⅲ的右侧,丝杆Ⅳ与套管Ⅲ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Ⅳ的直径大于套管Ⅲ的内管径,丝杆Ⅳ与圆柱Ⅲ的右端设置为固定连接;

在套管Ⅲ的左侧设置有丝杆Ⅴ,丝杆Ⅴ与套管Ⅲ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Ⅴ的直径大于套管Ⅲ的内管径,丝杆Ⅴ与圆柱Ⅲ的左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Ⅴ上设置有螺母Ⅴ,螺母Ⅴ与丝杆Ⅴ相配合,螺母Ⅴ与丝杆Ⅴ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螺母Ⅴ的上方设置有丝杆Ⅵ,在丝杆Ⅵ上设置有螺母Ⅵ,螺母Ⅵ与丝杆Ⅵ相配合,螺母Ⅵ与丝杆Ⅵ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Ⅵ的底部与螺母Ⅴ的顶部设置为固定连接;丝杆Ⅵ设置在丝杆Ⅴ的上方,丝杆Ⅵ与丝杆Ⅴ为垂直式设置;丝杆Ⅵ设置在套管Ⅳ的后方,丝杆Ⅵ与套管Ⅳ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Ⅵ的直径大于套管Ⅳ的内管径,丝杆Ⅵ与圆柱Ⅳ的后端设置为固定连接;

在套管Ⅳ的前方设置有丝杆Ⅶ,丝杆Ⅶ与套管Ⅳ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Ⅶ的直径大于套管Ⅳ的内管径,丝杆Ⅶ与圆柱Ⅳ的前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Ⅶ上设置有螺母Ⅶ,螺母Ⅶ与丝杆Ⅶ相配合,螺母Ⅶ与丝杆Ⅶ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螺母Ⅶ的下方设置有丝杆Ⅷ,在丝杆Ⅷ上设置有螺母Ⅷ,螺母Ⅷ与丝杆Ⅷ相配合,螺母Ⅷ与丝杆Ⅷ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Ⅷ的顶部与螺母Ⅶ的底部设置为固定连接;丝杆Ⅷ设置在丝杆Ⅶ的下方,丝杆Ⅷ与丝杆Ⅶ为垂直式设置;丝杆Ⅷ设置在套管Ⅰ的左侧,丝杆Ⅷ与套管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Ⅷ的直径大于套管Ⅰ的内管径,丝杆Ⅷ与圆柱Ⅰ的左端设置为固定连接;

丝杆Ⅰ与丝杆Ⅷ为对称式设置,在丝杆Ⅷ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轮Ⅳ,丝杆Ⅷ与旋转轮Ⅳ相连接;丝杆Ⅱ与丝杆Ⅲ为对称式设置,在丝杆Ⅱ的前方设置有旋转轮Ⅱ,丝杆Ⅱ与旋转轮Ⅱ相连接;丝杆Ⅳ与丝杆Ⅴ为对称式设置,在丝杆Ⅴ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轮Ⅲ,丝杆Ⅴ与旋转轮Ⅲ相连接;丝杆Ⅵ与丝杆Ⅶ为对称式设置,在丝杆Ⅶ的前方设置有旋转轮Ⅰ,丝杆Ⅶ与旋转轮Ⅰ相连接;

在夹具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顶架移动装置,顶架移动装置包括有正方形轨道架Ⅰ、正方形轨道架Ⅱ、圆块Ⅰ、圆块Ⅱ、圆块Ⅲ、圆块Ⅳ、连接架Ⅰ、连接架Ⅱ、连接架Ⅲ、连接架Ⅳ、轨道轮Ⅰ、轨道轮Ⅱ、轨道轮Ⅲ、轨道轮Ⅳ、限位块、丝杆Ⅸ、螺母Ⅸ、圆盘Ⅲ、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连接杆Ⅳ、紧固螺栓Ⅰ、紧固螺栓Ⅱ、紧固螺栓Ⅲ、紧固螺栓Ⅳ、紧固螺栓Ⅴ、紧固螺栓Ⅵ、紧固螺栓Ⅶ和紧固螺栓Ⅷ;

在正方形框架的上方设置有正方形轨道架Ⅰ,正方形框架与正方形轨道架Ⅰ相对应;在正方形轨道架Ⅰ的下方设置有正方形轨道架Ⅱ,正方形轨道架Ⅰ与正方形轨道架Ⅱ相对应,正方形轨道架Ⅰ与正方形轨道架Ⅱ的规格尺寸相同;在正方形轨道架Ⅰ与正方形轨道架Ⅱ之间设置有圆块Ⅰ、圆块Ⅱ、圆块Ⅲ、圆块Ⅳ,圆块Ⅰ、圆块Ⅱ、圆块Ⅲ和圆块Ⅳ均与正方形轨道架Ⅰ和正方形轨道架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上设置有插孔Ⅰ、插孔Ⅳ、插孔Ⅵ和插孔Ⅶ,在正方形轨道架Ⅱ上设置有插孔Ⅱ、插孔Ⅲ、插孔Ⅴ和插孔Ⅷ;插孔Ⅰ与插孔Ⅱ相对应,插孔Ⅳ与插孔Ⅲ相对应,插孔Ⅵ与插孔Ⅴ相对应,插孔Ⅶ与插孔Ⅷ相对应;

在圆块Ⅰ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Ⅰ,紧固螺栓Ⅰ与圆块Ⅰ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Ⅰ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Ⅱ的插孔Ⅱ,紧固螺栓Ⅰ与正方形轨道架Ⅱ设置为螺栓连接;在圆块Ⅰ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Ⅱ,紧固螺栓Ⅱ与圆块Ⅰ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Ⅱ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Ⅰ的插孔Ⅰ,紧固螺栓Ⅱ与正方形轨道架Ⅰ设置为螺栓连接;

在圆块Ⅱ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Ⅲ,紧固螺栓Ⅲ与圆块Ⅱ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Ⅲ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Ⅱ的插孔Ⅲ,紧固螺栓Ⅲ与正方形轨道架Ⅱ设置为螺栓连接;在圆块Ⅱ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Ⅳ,紧固螺栓Ⅳ与圆块Ⅱ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Ⅳ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Ⅰ的插孔Ⅳ,紧固螺栓Ⅳ与正方形轨道架Ⅰ设置为螺栓连接;

在圆块Ⅲ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Ⅵ,紧固螺栓Ⅵ与圆块Ⅲ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Ⅵ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Ⅱ的插孔Ⅴ,紧固螺栓Ⅵ与正方形轨道架Ⅱ设置为螺栓连接;在圆块Ⅲ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Ⅴ,紧固螺栓Ⅴ与圆块Ⅲ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Ⅴ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Ⅰ的插孔Ⅵ,紧固螺栓Ⅴ与正方形轨道架Ⅰ设置为螺栓连接;

在圆块Ⅳ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Ⅷ,紧固螺栓Ⅷ与圆块Ⅳ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Ⅷ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Ⅱ的插孔Ⅷ,紧固螺栓Ⅷ与正方形轨道架Ⅱ设置为螺栓连接;在圆块Ⅳ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Ⅶ,紧固螺栓Ⅶ与圆块Ⅳ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Ⅶ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Ⅰ的插孔Ⅶ,紧固螺栓Ⅶ与正方形轨道架Ⅰ设置为螺栓连接;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与正方形轨道架Ⅱ之间设置有轨道轮Ⅰ、轨道轮Ⅱ、轨道轮Ⅲ和轨道轮Ⅳ,轨道轮Ⅰ、轨道轮Ⅱ、轨道轮Ⅲ和轨道轮Ⅳ均与正方形轨道架Ⅰ和正方形轨道架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轨道轮Ⅰ设置在圆块Ⅰ与圆块Ⅳ之间,圆块Ⅰ设置在正方形轨道架Ⅰ的右前角与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右前角之间,圆块Ⅳ设置在正方形轨道架Ⅰ的左前角与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左前角之间;

轨道轮Ⅱ设置在圆块Ⅰ与圆块Ⅱ之间,圆块Ⅱ设置在正方形轨道架Ⅰ的右后角与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右后角之间;轨道轮Ⅲ设置在圆块Ⅱ与圆块Ⅲ之间,圆块Ⅲ设置在正方形轨道架Ⅰ的左后角与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左后角之间;轨道轮Ⅳ设置在圆块Ⅲ与圆块Ⅳ之间,轨道轮Ⅳ与轨道轮Ⅱ相对应,轨道轮Ⅰ与轨道轮Ⅲ相对应;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与正方形轨道架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和连接杆Ⅳ,轨道轮Ⅰ套在连接杆Ⅰ上,连接杆Ⅰ与轨道轮Ⅰ设置为活动连接;轨道轮Ⅱ套在连接杆Ⅱ上,连接杆Ⅱ与轨道轮Ⅱ设置为活动连接;轨道轮Ⅲ套在连接杆Ⅲ上,连接杆Ⅲ与轨道轮Ⅲ设置为活动连接;轨道轮Ⅳ套在连接杆Ⅳ上,连接杆Ⅳ与轨道轮Ⅳ设置为活动连接;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和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内部设置有圆盘Ⅲ,圆盘Ⅲ设置在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和连接杆Ⅳ之间,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连接杆Ⅲ和连接杆Ⅳ均与圆盘Ⅲ相连接;在圆盘Ⅲ上设置有中心孔,在圆盘Ⅲ上设置有丝杆Ⅸ,丝杆Ⅸ穿过圆盘Ⅲ上设置的中心孔,丝杆Ⅸ与圆盘Ⅲ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丝杆Ⅸ上设置有螺母Ⅸ,螺母Ⅸ与丝杆Ⅸ相配合,螺母Ⅸ与丝杆Ⅸ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Ⅸ设置在圆盘Ⅲ的正下方,螺母Ⅸ与圆盘Ⅲ上设置的中心孔相对应,螺母Ⅸ与圆盘Ⅲ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Ⅸ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丝杆Ⅸ与限位块相连接,限位块设置在圆盘Ⅲ的上方;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和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右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Ⅰ,连接架Ⅰ的一端与圆块Ⅰ相连接,连接架Ⅰ的另一端穿过支架Ⅰ的方形孔Ⅰ,连接架Ⅰ与支架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连接架Ⅰ与定位螺栓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正方形轨道架Ⅰ和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右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Ⅱ,连接架Ⅱ的一端与圆块Ⅱ相连接,连接架Ⅱ的另一端穿过支架Ⅱ的方形孔Ⅱ,连接架Ⅱ与支架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连接架Ⅱ与定位螺栓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和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左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Ⅲ,连接架Ⅲ的一端与圆块Ⅲ相连接,连接架Ⅲ的另一端穿过支架Ⅲ的方形孔Ⅲ,连接架Ⅲ与支架Ⅲ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连接架Ⅲ与定位螺栓Ⅲ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正方形轨道架Ⅰ和正方形轨道架Ⅱ的左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Ⅳ,连接架Ⅳ的一端与圆块Ⅳ相连接,连接架Ⅳ的另一端穿过支架Ⅳ的方形孔Ⅳ,连接架Ⅳ与支架Ⅳ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连接架Ⅳ与定位螺栓Ⅳ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顶架移动装置与夹具装置之间设置有激光器,激光器设置在丝杆Ⅸ的下方,激光器与丝杆Ⅸ相连接;在激光器的下方设置有焊盘,在焊盘上设置有凹槽Ⅲ;焊盘设置在正方形框架的上方,焊盘与正方形框架设置为活动式连接;焊盘设置在L形板Ⅰ、L形板Ⅱ、L形板Ⅲ和L形板Ⅳ之间,L形板Ⅰ、L形板Ⅱ、L形板Ⅲ和L形板Ⅳ均与焊盘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电机Ⅰ、连接轴Ⅰ、固定杆Ⅰ、固定杆Ⅱ、T形导杆Ⅰ、T形导杆Ⅱ、电机Ⅱ、连接轴Ⅱ、套管Ⅴ、套管Ⅵ、滑轨Ⅰ、滑块Ⅰ、气缸Ⅰ、伸缩杆Ⅰ、滑轨Ⅱ、滑块Ⅱ、气缸Ⅱ和伸缩杆Ⅱ;

固定杆Ⅰ和固定杆Ⅱ设置在挡板Ⅰ的左侧,固定杆Ⅰ和固定杆Ⅱ均与挡板Ⅰ设置为垂直式连接;连接轴Ⅰ设置在旋转轴Ⅰ的左侧,连接轴Ⅰ与旋转轴Ⅰ相连接,电机Ⅰ设置在连接轴Ⅰ的左侧,电机Ⅰ与连接轴Ⅰ相连接;电机Ⅰ设置在固定杆Ⅰ与固定杆Ⅱ之间,固定杆Ⅰ和固定杆Ⅱ均与电机Ⅰ设置为固定连接;

T形导杆Ⅰ和T形导杆Ⅱ设置在圆盘Ⅲ的上方,T形导杆Ⅰ设置在T形导杆Ⅱ的左侧,T形导杆Ⅰ和T形导杆Ⅱ均与圆盘Ⅲ设置为垂直式连接;套管Ⅵ套在T形导杆Ⅰ上,套管Ⅵ与T形导杆Ⅰ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套管Ⅴ套在T形导杆Ⅱ上,套管Ⅴ与T形导杆Ⅱ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套管Ⅵ与套管Ⅴ之间设置有电机Ⅱ,套管Ⅵ和套管Ⅴ均与电机Ⅱ设置为固定连接;在电机Ⅱ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轴Ⅱ,电机Ⅱ与连接轴Ⅱ相连接;连接轴Ⅱ设置在限位块的上方,连接轴Ⅱ与限位块相连接;

伸缩杆Ⅰ设置在连接杆Ⅰ的前方,伸缩杆Ⅰ与连接杆Ⅰ相连接;气缸Ⅰ设置在伸缩杆Ⅰ的前方,气缸Ⅰ与伸缩杆Ⅰ相连接;在气缸Ⅰ的下方设置有滑块Ⅰ,气缸Ⅰ与滑块Ⅰ相连接;滑块Ⅰ设置在滑轨Ⅰ上,滑块Ⅰ与滑轨Ⅰ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轨Ⅰ设置在支架Ⅰ和支架Ⅳ的前方,支架Ⅰ和支架Ⅳ均与滑轨Ⅰ相连接;伸缩杆Ⅱ设置在连接杆Ⅳ的左侧,伸缩杆Ⅱ与连接杆Ⅳ相连接;气缸Ⅱ设置在伸缩杆Ⅱ的左侧,气缸Ⅱ与伸缩杆Ⅱ相连接;在气缸Ⅱ的下方设置有滑块Ⅱ,气缸Ⅱ与滑块Ⅱ相连接;滑块Ⅱ设置在滑轨Ⅱ上,滑块Ⅱ与滑轨Ⅱ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轨Ⅱ设置在支架Ⅲ和支架Ⅳ的左侧,支架Ⅲ和支架Ⅳ均与滑轨Ⅱ相连接。

优选地,激光器设置为半导体激光器。

优选地,电机Ⅰ和电机Ⅱ均设置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电机Ⅰ和电机Ⅱ的转速均设置为30-80r/min。

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在焊盘上设置的凹槽Ⅲ与汽车车灯相匹配,也可以通过在其它焊盘上设置与电子元器件相匹配的凹槽,来焊接不同的零件,以拓展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在使用本发明时,需要将汽车车灯的底座放入到焊盘的凹槽Ⅲ内,再将汽车车灯的灯罩盖在汽车车灯的底座上,然后才能进行焊接操作。操作人员将放置好焊接工件的焊盘先放置在正方形框架上,然后操作人员同时摇动旋转轮Ⅰ和旋转轮Ⅱ,旋转轮Ⅰ通过丝杆Ⅶ带动圆柱Ⅳ,以及丝杆Ⅵ一起开始进行旋转,旋转轮Ⅱ通过丝杆Ⅱ带动圆柱Ⅱ,以及丝杆Ⅲ一起开始进行旋转。

当丝杆Ⅶ和丝杆Ⅵ同时开始进行旋转时,螺母Ⅶ和螺母Ⅵ分别带动螺母Ⅷ和螺母Ⅴ进行相向运动。当丝杆Ⅱ和丝杆Ⅲ同时开始进行旋转时,螺母Ⅱ和螺母Ⅲ分别带动螺母Ⅰ和螺母Ⅳ进行相向运动。从而同时通过螺母Ⅷ和螺母Ⅰ带动丝杆Ⅷ和丝杆Ⅰ向后方进行运动,并通过圆柱Ⅰ带动滑板Ⅰ和L形板Ⅰ一起向后方进行运动。同时也通过螺母Ⅳ和螺母Ⅴ带动丝杆Ⅳ和丝杆Ⅴ向前方进行运动,并通过圆柱Ⅲ带动滑板Ⅲ和L形板Ⅲ一起向前方进行运动。

滑板Ⅰ能够通过T形挡块Ⅴ进行滑动,滑板Ⅲ能够通过T形挡块Ⅶ进行滑动。当同时进行相向运动的L形板Ⅰ和L形板Ⅲ将焊盘夹住时,操作人员停止摇动旋转轮Ⅰ和旋转轮Ⅱ。经过上述操作,不但能够对焊盘进行居中对准,而且L形板Ⅰ和L形板Ⅲ的上端能够将焊盘扣住,以防止焊盘在焊接工作中发生晃动。

然后操作人员再同时摇动旋转轮Ⅲ和旋转轮Ⅳ,旋转轮Ⅲ带动丝杆Ⅴ和圆柱Ⅲ,以及丝杆Ⅳ一起进行转动,旋转轮Ⅳ带动丝杆Ⅷ和圆柱Ⅰ,以及丝杆Ⅰ一起进行转动。当丝杆Ⅴ和丝杆Ⅳ进行转动时,螺母Ⅴ和螺母Ⅳ分别带动螺母Ⅵ和螺母Ⅲ进行相向运动。当丝杆Ⅷ和丝杆Ⅰ进行转动时,螺母Ⅷ和螺母Ⅰ分别带动螺母Ⅶ和螺母Ⅱ进行相向运动。

同时通过螺母Ⅵ和螺母Ⅶ带动丝杆Ⅵ和丝杆Ⅶ一起向右进行运动,并同时通过圆柱Ⅳ带动滑板Ⅳ和L形板Ⅳ一起向右进行运动。同时也通过螺母Ⅲ和螺母Ⅱ带动丝杆Ⅲ和丝杆Ⅱ一起向左进行运动,并同时通过圆柱Ⅱ带动滑板Ⅱ和L形板Ⅱ一起向左进行运动。滑板Ⅳ能够通过T形挡块Ⅷ进行滑动,滑板Ⅱ能够通过T形挡块Ⅵ进行滑动。当同时进行相向运动的L形板Ⅳ和L形板Ⅱ将焊盘夹住时,操作人员停止摇动旋转轮Ⅲ和旋转轮Ⅳ。

经过上述操作,不但能够对焊盘进行居中对准,而且L形板Ⅳ和L形板Ⅱ的上端能够将焊盘扣住,以防止焊盘在焊接工作中发生晃动,并提高了定位精度,为后续的焊接工作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当需要对焊盘上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上下扳动圆盘Ⅱ,从而带动固定在正方形框架上的焊盘和工件进行角度方位的调整,以便对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当对圆盘Ⅱ的角度位置调整完毕后,操作人员分别通过旋紧定位螺栓Ⅴ和定位螺栓Ⅵ,通过对旋转轴Ⅰ和旋转轴Ⅱ进行固定,从而对调整好角度的圆盘Ⅱ进行固定。

在圆盘Ⅱ的凹槽Ⅰ内放置有大压块和小压块,当待焊接的工件需要加压焊接时,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待焊接工件的规格大小,分别选取大压块或小压块,并将其放置在待焊接工件上,为其提供压力,以提高焊接效果。大压块和小压块均可以设置为外部包裹有橡胶材料的钢芯或铅芯块,不但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而且具有防滑的作用。

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焊盘进行旋转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固定板Ⅱ,从而带动圆盘Ⅱ以及焊盘一起进行转动。球头的一部分设置在圆盘Ⅱ的凹槽Ⅱ内,圆盘Ⅱ能够在球头上进行转动,同时球头为圆盘Ⅱ提供一定的支撑,提高整体性。

当对焊盘及工件调整完毕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圆盘Ⅰ在固定板Ⅰ上进行滑动,从而对焊盘和工件进行移动。当圆盘Ⅰ位于固定板Ⅰ的T形槽Ⅰ时,操作人员能够对圆盘Ⅰ进行前后滑动,并通过方形连接柱和小连接柱,将焊盘及工件移动到设定的位置。为了提高稳定性,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Ⅰ和上下螺栓Ⅲ,由于上下螺栓Ⅰ和上下螺栓Ⅲ的下端分别与T形挡块Ⅰ和T形挡块Ⅲ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因此上下螺栓Ⅰ能够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Ⅰ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Ⅰ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Ⅰ向下运动到与圆盘Ⅰ相接触。上下螺栓Ⅲ能够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Ⅲ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Ⅲ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Ⅲ向下运动到与圆盘Ⅰ相接触。

框架式加固板Ⅰ能够通过T形挡块Ⅰ进行上下移动,框架式加固板Ⅲ能够通过T形挡块Ⅲ进行上下移动。当框架式加固板Ⅰ和框架式加固板Ⅲ同时与圆盘Ⅰ接触后,能够极大的提高圆盘Ⅰ在固定板Ⅰ的T形槽Ⅰ内滑动时的稳定性,此时操作人员再把圆盘Ⅰ滑动到设定的位置即可。

当圆盘Ⅰ位于固定板Ⅰ的T形槽Ⅱ时,操作人员能够对圆盘Ⅰ进行左右滑动,并通过方形连接柱和小连接柱,将焊盘及工件移动到设定的位置。为了提高稳定性,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Ⅱ和上下螺栓Ⅳ,由于上下螺栓Ⅱ和上下螺栓Ⅳ的下端分别与T形挡块Ⅱ和T形挡块Ⅳ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因此上下螺栓Ⅱ能够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Ⅱ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Ⅱ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Ⅱ向下运动到与圆盘Ⅰ相接触。上下螺栓Ⅳ能够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Ⅳ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Ⅳ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Ⅳ向下运动到与圆盘Ⅰ相接触。

框架式加固板Ⅱ能够通过T形挡块Ⅱ进行上下移动,框架式加固板Ⅳ能够通过T形挡块Ⅳ进行上下移动。当框架式加固板Ⅱ和框架式加固板Ⅳ同时与圆盘Ⅰ接触后,能够极大的提高圆盘Ⅰ在固定板Ⅰ的T形槽Ⅱ内滑动时的稳定性,此时操作人员再把圆盘Ⅰ滑动到设定的位置即可。

此时圆盘Ⅰ正好位于固定板Ⅰ的T形槽Ⅰ与T形槽Ⅱ垂直相交的位置,操作人员可以将框架式加固板Ⅰ、框架式加固板Ⅱ、框架式加固板Ⅲ和框架式加固板Ⅳ全部与圆盘Ⅰ相接触,此时圆盘Ⅰ无法进行滑动,实现了对圆盘Ⅰ的定位,能够防止焊盘及工件发生晃动。

当对圆盘Ⅰ的位置调整固定完毕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丝杆Ⅸ来调整激光器的高度位置。由于螺母Ⅸ固定在圆盘Ⅲ的底部,因此穿过圆盘Ⅲ的中心孔的丝杆Ⅸ能够通过转动进行上下移动。当将激光器向下移动到焊盘上工件所在的时候后,操作人员启动激光器即可对工件进行焊接。当需要移动激光器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推拉连接杆Ⅰ和连接杆Ⅲ,连接杆Ⅰ能够在轨道轮Ⅰ的中心孔内进行滑动,连接杆Ⅲ能够在轨道轮Ⅲ的中心孔内进行滑动,并带动圆盘Ⅲ和丝杆Ⅸ进行前后移动,同时通过圆盘Ⅲ带动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Ⅳ进行前后移动,连接杆Ⅱ能够带动轨道轮Ⅱ进行转动,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连接杆Ⅳ能够带动轨道轮Ⅳ进行转动,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带动激光器进行前后移动焊接。

当需要进行左右移动焊接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推拉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Ⅳ,连接杆Ⅱ能够在轨道轮Ⅱ的中心孔内进行滑动,连接杆Ⅳ能够在轨道轮Ⅳ的中心孔内进行滑动,并带动圆盘Ⅲ和丝杆Ⅸ进行左右移动,同时通过圆盘Ⅲ带动连接杆Ⅰ和连接杆Ⅲ进行左右移动,连接杆Ⅰ和连接杆Ⅲ能够分别带动轨道轮Ⅰ和轨道轮Ⅲ进行转动,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带动激光器进行左右移动焊接。

由于轨道轮Ⅰ、轨道轮Ⅱ、轨道轮Ⅲ和轨道轮Ⅳ能够分别卡在正方形轨道架Ⅰ和正方形轨道架Ⅱ上,因此轨道轮Ⅰ、轨道轮Ⅱ、轨道轮Ⅲ和轨道轮Ⅳ在运动中不会发生掉落。由于连接架Ⅰ插在支架Ⅰ的方形孔Ⅰ内,因此连接架Ⅰ能够在支架Ⅰ的方形孔Ⅰ内进行移动调整,并能够通过定位螺栓Ⅰ进行定位固定,方便模块化拆装。由于连接架Ⅱ插在支架Ⅱ的方形孔Ⅱ内,因此连接架Ⅱ能够在支架Ⅱ的方形孔Ⅱ内进行移动调整,并能够通过定位螺栓Ⅱ进行定位固定,方便模块化拆装。

由于连接架Ⅲ插在支架Ⅲ的方形孔Ⅲ内,因此连接架Ⅲ能够在支架Ⅲ的方形孔Ⅲ内进行移动调整,并能够通过定位螺栓Ⅲ进行定位固定,方便模块化拆装。由于连接架Ⅳ插在支架Ⅳ的方形孔Ⅳ内,因此连接架Ⅳ能够在支架Ⅳ的方形孔Ⅳ内进行移动调整,并能够通过定位螺栓Ⅳ进行定位固定,方便模块化拆装。限位块不但能够对丝杆Ⅸ进行限位,防止丝杆Ⅸ旋转过度发生掉落,同时也方便操作人员通过限位块对丝杆Ⅸ进行旋转。

因为还包括有电机Ⅰ、连接轴Ⅰ、固定杆Ⅰ、固定杆Ⅱ、T形导杆Ⅰ、T形导杆Ⅱ、电机Ⅱ、连接轴Ⅱ、套管Ⅴ、套管Ⅵ、滑轨Ⅰ、滑块Ⅰ、气缸Ⅰ、伸缩杆Ⅰ、滑轨Ⅱ、滑块Ⅱ、气缸Ⅱ和伸缩杆Ⅱ,而且电机Ⅰ通过固定杆Ⅰ和固定杆Ⅱ与挡板Ⅰ固定连接在一起。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焊盘和工件进行角度位置调整,以便对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时,操作人员启动电机Ⅰ,电机Ⅰ开始进行旋转,电机Ⅰ通过连接轴Ⅰ带动旋转轴Ⅰ,以及圆盘Ⅱ一起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在正方形框架上的焊盘,以及工件一起进行旋转。当调整完毕后,再分别通过旋紧定位螺栓Ⅴ和定位螺栓Ⅵ进行固定,然后即可对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

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激光器的高度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启动电机Ⅱ,电机Ⅱ开始进行旋转,套管Ⅵ和套管Ⅴ均与电机Ⅱ设置为固定连接,电机Ⅱ能够通过套管Ⅴ和套管Ⅵ在T形导杆Ⅱ和T形导杆Ⅰ上进行上下移动。电机Ⅱ带动连接轴Ⅱ和限位块,以及丝杆Ⅸ一起进行转动。由于丝杆Ⅸ与螺母Ⅸ的配合,因此电机Ⅱ在启动中能够被丝杆Ⅸ带动着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激光器高度位置的调整。

当需要对激光器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或进行前后移动焊接时,操作人员启动气缸Ⅰ,气缸Ⅰ进行动作,气缸Ⅰ通过伸缩杆Ⅰ带动连接杆Ⅰ和激光器进行前后移动,并通过圆盘Ⅲ和连接杆Ⅳ带动伸缩杆Ⅱ和气缸Ⅱ一起进行前后移动。气缸Ⅱ通过滑块Ⅱ能够在滑轨Ⅱ上进行滑动,移动平稳,不会影响激光器的焊接工作。当把激光器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或是前后移动焊接完毕后,操作人员停止气缸Ⅰ的动作即可。

当需要对激光器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或进行左右移动焊接时,操作人员启动气缸Ⅱ,气缸Ⅱ进行动作,气缸Ⅱ通过伸缩杆Ⅱ带动连接杆Ⅳ和激光器进行左右移动,并通过圆盘Ⅲ和连接杆Ⅰ带动伸缩杆Ⅰ和气缸Ⅰ一起进行左右移动。气缸Ⅰ通过滑块Ⅰ能够在滑轨Ⅰ上进行滑动,移动平稳,不会影响激光器的焊接工作。当把激光器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或是左右移动焊接完毕后,操作人员停止气缸Ⅱ的动作即可。

因为激光器设置为半导体激光器,所以其体积小,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因为电机Ⅰ和电机Ⅱ均设置为伺服电机,所以方便调整其转速,使其运行更加精准精确。

因为电机Ⅰ和电机Ⅱ的转速均设置为30-80r/min,所以其运行平稳,有利于提高焊接效果。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塑料激光焊接机,结构新颖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维修,使用寿命长,焊接效率高效果好,通过采用角度调整装置实现了对工件的倾斜部位的焊接,所采用的夹具装置能够对待焊接的工件进行居中定位,为后续的精准焊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所采用的顶架移动装置不但移动方便,而且能够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模块化拆装,方便安装转运,磨损零件替换方便,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座移动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底座移动装置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夹具装置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圆盘Ⅱ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夹具装置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正方形框架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滑板Ⅰ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顶架移动装置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正方形轨道架Ⅰ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座装置,2-底座移动装置,3-角度调整装置,4-夹具装置,5-顶架移动装置,6-激光器,7-焊盘,8-电机Ⅰ,9-连接轴Ⅰ,10-固定杆Ⅰ,11-固定板Ⅰ,12-支架Ⅰ,13-支架Ⅱ,14-支架Ⅲ,15-支架Ⅳ,16-定位螺栓Ⅰ,17-定位螺栓Ⅱ,18-定位螺栓Ⅲ,19-定位螺栓Ⅳ,20-固定杆Ⅱ,21-圆盘Ⅰ,22-方形连接柱,23-T形挡块Ⅰ,24-T形挡块Ⅱ,25-T形挡块Ⅲ,26-T形挡块Ⅳ,27-框架式加固板Ⅰ,28-框架式加固板Ⅱ,29-框架式加固板Ⅲ,30-T形导杆Ⅰ,31-固定板Ⅱ,32-挡板Ⅰ,33-挡板Ⅱ,34-圆盘Ⅱ,35-球头,36-小连接柱,37-轴承,38-大压块,39-小压块,40-T形导杆Ⅱ,41-正方形框架,42-支架Ⅴ,43-支架Ⅵ,44-支架Ⅶ,45-支架Ⅷ,46-T形挡块Ⅴ,47-T形挡块Ⅵ,48-T形挡块Ⅶ,49-T形挡块Ⅷ,50-电机Ⅱ,51-正方形轨道架Ⅰ,52-正方形轨道架Ⅱ,53-圆块Ⅰ,54-圆块Ⅱ,55-圆块Ⅲ,56-圆块Ⅳ,57-连接架Ⅰ,58-连接架Ⅱ,59-连接架Ⅲ,60-连接轴Ⅱ,61-套管Ⅴ,62-套管Ⅵ,63-滑轨Ⅰ,64-滑块Ⅰ,65-气缸Ⅰ,66-伸缩杆Ⅰ,67-滑轨Ⅱ,68-滑块Ⅱ,69-气缸Ⅱ,70-伸缩杆Ⅱ,71-凹槽Ⅲ,111-T形槽Ⅰ,112-T形槽Ⅱ,121-方形孔Ⅰ,131-方形孔Ⅱ,141-方形孔Ⅲ,151-方形孔Ⅳ,211-框架式加固板Ⅳ,212-上下螺栓Ⅰ,213-上下螺栓Ⅱ,214-上下螺栓Ⅲ,215-上下螺栓Ⅳ,311-通孔Ⅰ,312-凹槽Ⅰ,313-凹槽Ⅱ,314-旋转轴Ⅰ,315-旋转轴Ⅱ,316-定位螺栓Ⅴ,317-定位螺栓Ⅵ,411-滑板Ⅰ,412-滑板Ⅱ,413-滑板Ⅲ,414-滑板Ⅳ,415-套管Ⅰ,416-套管Ⅱ,417-套管Ⅲ,418-套管Ⅳ,419-圆柱Ⅰ,420-圆柱Ⅱ,421-圆柱Ⅲ,422-圆柱Ⅳ,423-L形板Ⅰ,424-L形板Ⅱ,425-L形板Ⅲ,426-L形板Ⅳ,427-丝杆Ⅰ,428-螺母Ⅰ,429-丝杆Ⅱ,430-螺母Ⅱ,431-丝杆Ⅲ,432-螺母Ⅲ,433-丝杆Ⅳ,434-螺母Ⅳ,435-丝杆Ⅴ,436-螺母Ⅴ,437-丝杆Ⅵ,438-螺母Ⅵ,439-丝杆Ⅶ,440-螺母Ⅶ,441-丝杆Ⅷ,442-螺母Ⅷ,443-旋转轮Ⅰ,444-旋转轮Ⅱ,445-旋转轮Ⅲ,446-旋转轮Ⅳ,447-凹槽Ⅳ,448-凹槽Ⅴ,449-凹槽Ⅵ,450-凹槽Ⅶ,511-连接架Ⅳ,512-轨道轮Ⅰ,513-轨道轮Ⅱ,514-轨道轮Ⅲ,515-轨道轮Ⅳ,516-限位块,517-丝杆Ⅸ,518-螺母Ⅸ,519-圆盘Ⅲ,520-连接杆Ⅰ,521-连接杆Ⅱ,522-连接杆Ⅲ,523-连接杆Ⅳ,524-紧固螺栓Ⅰ,525-紧固螺栓Ⅱ,526-紧固螺栓Ⅲ,527-紧固螺栓Ⅳ,528-紧固螺栓Ⅴ,529-紧固螺栓Ⅵ,530-紧固螺栓Ⅶ,531-紧固螺栓Ⅷ,532-插孔Ⅰ,533-插孔Ⅱ,534-插孔Ⅲ,535-插孔Ⅳ,536-插孔Ⅴ,537-插孔Ⅵ,538-插孔Ⅶ,539-插孔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塑料激光焊接机,如图1-11所示,包括有基座装置1、底座移动装置2、角度调整装置3、夹具装置4、顶架移动装置5、激光器6和焊盘7;基座装置1包括有固定板Ⅰ11、支架Ⅰ12、支架Ⅱ13、支架Ⅲ14、支架Ⅳ15、定位螺栓Ⅰ16、定位螺栓Ⅱ17、定位螺栓Ⅲ18和定位螺栓Ⅳ19;在固定板Ⅰ11的上方设置有支架Ⅰ12、支架Ⅱ13、支架Ⅲ14和支架Ⅳ15,支架Ⅰ12和支架Ⅳ15分别设置在支架Ⅱ13和支架Ⅲ14的前方,支架Ⅰ12和支架Ⅱ13分别设置在支架Ⅳ15和支架Ⅲ14的右侧;支架Ⅰ12、支架Ⅱ13、支架Ⅲ14和支架Ⅳ15均与固定板Ⅰ11相连接。

在支架Ⅰ12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孔Ⅰ121,在支架Ⅰ1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Ⅰ16,定位螺栓Ⅰ16与支架Ⅰ12设置为螺栓连接;在支架Ⅱ13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孔Ⅱ131,在支架Ⅱ1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Ⅱ17,定位螺栓Ⅱ17与支架Ⅱ13设置为螺栓连接;在支架Ⅲ14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孔Ⅲ141,在支架Ⅲ14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Ⅲ18,定位螺栓Ⅲ18与支架Ⅲ14设置为螺栓连接;在支架Ⅳ15的上部设置有方形孔Ⅳ151,在支架Ⅳ15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Ⅳ19,定位螺栓Ⅳ19与支架Ⅳ15设置为螺栓连接。

方形孔Ⅰ121、方形孔Ⅱ131、方形孔Ⅲ141和方形孔Ⅳ151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固定板Ⅰ11上设置有T形槽Ⅰ111和T形槽Ⅱ112,T形槽Ⅰ111与T形槽Ⅱ112为垂直式设置,T形槽Ⅰ111与T形槽Ⅱ112相连通;T形槽Ⅰ111设置在支架Ⅰ12和支架Ⅱ13与支架Ⅳ15和支架Ⅲ14之间,T形槽Ⅱ112设置在支架Ⅰ12和支架Ⅳ15与支架Ⅱ13和支架Ⅲ14之间。

在基座装置1的上方设置有底座移动装置2,底座移动装置2包括有圆盘Ⅰ21、方形连接柱22、T形挡块Ⅰ23、T形挡块Ⅱ24、T形挡块Ⅲ25、T形挡块Ⅳ26、框架式加固板Ⅰ27、框架式加固板Ⅱ28、框架式加固板Ⅲ29、框架式加固板Ⅳ211、上下螺栓Ⅰ212、上下螺栓Ⅱ213、上下螺栓Ⅲ214和上下螺栓Ⅳ215。

圆盘Ⅰ21设置在固定板Ⅰ11上,固定板Ⅰ11的T形槽Ⅰ111和T形槽Ⅱ112均与圆盘Ⅰ21相配合,圆盘Ⅰ21与固定板Ⅰ1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圆盘Ⅰ21的上方设置有方形连接柱22,圆盘Ⅰ21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垂直式连接;方形连接柱22与T形槽Ⅰ111的上部和T形槽Ⅱ112的上部相匹配,方形连接柱22与固定板Ⅰ1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方形连接柱22的前方设置有T形挡块Ⅰ23,T形挡块Ⅰ23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垂直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22的右侧设置有T形挡块Ⅱ24,T形挡块Ⅱ24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垂直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22的后方设置有T形挡块Ⅲ25,T形挡块Ⅲ25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垂直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22的左侧设置有T形挡块Ⅳ26,T形挡块Ⅳ26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垂直式连接。

在方形连接柱22的前方设置有框架式加固板Ⅰ27,框架式加固板Ⅰ27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22的右侧设置有框架式加固板Ⅱ28,框架式加固板Ⅱ28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22的后方设置有框架式加固板Ⅲ29,框架式加固板Ⅲ29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方形连接柱22的左侧设置有框架式加固板Ⅳ211,框架式加固板Ⅳ211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框架式加固板Ⅰ27、框架式加固板Ⅱ28、框架式加固板Ⅲ29和框架式加固板Ⅳ2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凹槽,框架式加固板Ⅰ27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凹槽套在T形挡块Ⅰ23上,框架式加固板Ⅰ27与T形挡块Ⅰ23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框架式加固板Ⅱ28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凹槽套在T形挡块Ⅱ24上,框架式加固板Ⅱ28与T形挡块Ⅱ24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框架式加固板Ⅲ29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凹槽套在T形挡块Ⅲ25上,框架式加固板Ⅲ29与T形挡块Ⅲ25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框架式加固板Ⅳ211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凹槽套在T形挡块Ⅳ26上,框架式加固板Ⅳ211与T形挡块Ⅳ2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框架式加固板Ⅰ27、框架式加固板Ⅱ28、框架式加固板Ⅲ29和框架式加固板Ⅳ211均设置在固定板Ⅰ11的上方,框架式加固板Ⅰ27、框架式加固板Ⅱ28、框架式加固板Ⅲ29和框架式加固板Ⅳ211均与固定板Ⅰ1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框架式加固板Ⅰ27和框架式加固板Ⅲ29均与T形槽Ⅰ111相对应,框架式加固板Ⅱ28和框架式加固板Ⅳ211均与T形槽Ⅱ112相对应;在框架式加固板Ⅰ27、框架式加固板Ⅱ28、框架式加固板Ⅲ29和框架式加固板Ⅳ21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螺栓孔,在框架式加固板Ⅰ27的顶部设置有上下螺栓Ⅰ212,上下螺栓Ⅰ212与框架式加固板Ⅰ27设置为螺栓连接;上下螺栓Ⅰ212通过框架式加固板Ⅰ27顶部设置的螺栓孔伸入到框架式加固板Ⅰ27的内部,上下螺栓Ⅰ212的下端与T形挡块Ⅰ23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框架式加固板Ⅱ28的顶部设置有上下螺栓Ⅱ213,上下螺栓Ⅱ213与框架式加固板Ⅱ28设置为螺栓连接;上下螺栓Ⅱ213通过框架式加固板Ⅱ28顶部设置的螺栓孔伸入到框架式加固板Ⅱ28的内部,上下螺栓Ⅱ213的下端与T形挡块Ⅱ24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框架式加固板Ⅲ29的顶部设置有上下螺栓Ⅲ214,上下螺栓Ⅲ214与框架式加固板Ⅲ29设置为螺栓连接;上下螺栓Ⅲ214通过框架式加固板Ⅲ29顶部设置的螺栓孔伸入到框架式加固板Ⅲ29的内部,上下螺栓Ⅲ214的下端与T形挡块Ⅲ25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框架式加固板Ⅳ211的顶部设置有上下螺栓Ⅳ215,上下螺栓Ⅳ215与框架式加固板Ⅳ211设置为螺栓连接;上下螺栓Ⅳ215通过框架式加固板Ⅳ211顶部设置的螺栓孔伸入到框架式加固板Ⅳ211的内部,上下螺栓Ⅳ215的下端与T形挡块Ⅳ26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底座移动装置2的上方设置有角度调整装置3,角度调整装置3包括有固定板Ⅱ31、挡板Ⅰ32、挡板Ⅱ33、圆盘Ⅱ34、球头35、小连接柱36、轴承37、大压块38、小压块39、旋转轴Ⅰ314、旋转轴Ⅱ315、定位螺栓Ⅴ316和定位螺栓Ⅵ317。

固定板Ⅱ31设置在方形连接柱22的上方,在固定板Ⅱ31上设置有通孔Ⅰ311,在固定板Ⅱ31的下方设置有轴承37,固定板Ⅱ31与轴承37相连接,轴承37与固定板Ⅱ31上设置的通孔Ⅰ311相对应;在固定板Ⅱ31上设置有小连接柱36,小连接柱36穿过固定板Ⅱ31上设置的通孔Ⅰ311,小连接柱36与固定板Ⅱ3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轴承37套在小连接柱36上,在轴承37的下方设置有方形连接柱22,小连接柱36的下端与方形连接柱22设置为固定连接。

在小连接柱36的左右两侧对称式设置有挡板Ⅰ32和挡板Ⅱ33,挡板Ⅰ32和挡板Ⅱ33均设置在固定板Ⅱ31的上方,挡板Ⅰ32和挡板Ⅱ33均与固定板Ⅱ31相连接;在挡板Ⅰ32与挡板Ⅱ33之间设置有圆盘Ⅱ34,在圆盘Ⅱ34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轴Ⅰ314,圆盘Ⅱ34与旋转轴Ⅰ314相连接;在圆盘Ⅱ34的右侧设置有旋转轴Ⅱ315,圆盘Ⅱ34与旋转轴Ⅱ315相连接。

在挡板Ⅰ32上设置有孔,旋转轴Ⅰ314设置在挡板Ⅰ32的孔内,旋转轴Ⅰ314与挡板Ⅰ32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挡板Ⅱ33上设置有孔,旋转轴Ⅱ315设置在挡板Ⅱ33的孔内,旋转轴Ⅱ315与挡板Ⅱ33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挡板Ⅰ3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Ⅴ316,定位螺栓Ⅴ316与挡板Ⅰ32设置为螺栓连接,定位螺栓Ⅴ316与旋转轴Ⅰ314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挡板Ⅱ3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栓Ⅵ317,定位螺栓Ⅵ317与挡板Ⅱ33设置为螺栓连接,定位螺栓Ⅵ317与旋转轴Ⅱ315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圆盘Ⅱ34的底部设置有凹槽Ⅱ313,凹槽Ⅱ313设置为半球形,在圆盘Ⅱ34的下方设置有球头35,球头35的上部设置在凹槽Ⅱ313内,球头35与圆盘Ⅱ34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球头35的下方设置有小连接柱36,球头35与小连接柱36相连接;在圆盘Ⅱ34的顶部设置有凹槽Ⅰ312,凹槽Ⅰ312设置为圆形,在凹槽Ⅰ312内放置有大压块38和小压块39。

在角度调整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夹具装置4,夹具装置4包括有正方形框架41、支架Ⅴ42、支架Ⅵ43、支架Ⅶ44、支架Ⅷ45、T形挡块Ⅴ46、T形挡块Ⅵ47、T形挡块Ⅶ48、T形挡块Ⅷ49、滑板Ⅰ411、滑板Ⅱ412、滑板Ⅲ413、滑板Ⅳ414、套管Ⅰ415、套管Ⅱ416、套管Ⅲ417、套管Ⅳ418、圆柱Ⅰ419、圆柱Ⅱ420、圆柱Ⅲ421、圆柱Ⅳ422、L形板Ⅰ423、L形板Ⅱ424、L形板Ⅲ425、L形板Ⅳ426、丝杆Ⅰ427、螺母Ⅰ428、丝杆Ⅱ429、螺母Ⅱ430、丝杆Ⅲ431、螺母Ⅲ432、丝杆Ⅳ433、螺母Ⅳ434、丝杆Ⅴ435、螺母Ⅴ436、丝杆Ⅵ437、螺母Ⅵ438、丝杆Ⅶ439、螺母Ⅶ440、丝杆Ⅷ441、螺母Ⅷ442、旋转轮Ⅰ443、旋转轮Ⅱ444、旋转轮Ⅲ445和旋转轮Ⅳ446。

在圆盘Ⅱ34的上方设置有支架Ⅴ42、支架Ⅵ43、支架Ⅶ44和支架Ⅷ45,支架Ⅴ42、支架Ⅵ43、支架Ⅶ44和支架Ⅷ45均与圆盘Ⅱ34设置为垂直式连接;支架Ⅴ42和支架Ⅵ43分别设置在支架Ⅷ45和支架Ⅶ44的前方,支架Ⅴ42和支架Ⅷ45分别设置在支架Ⅵ43和支架Ⅶ44的左侧;在支架Ⅴ42、支架Ⅵ43、支架Ⅶ44和支架Ⅷ45的上方设置有正方形框架41,支架Ⅴ42与正方形框架41的左前角相连接,支架Ⅵ43与正方形框架41的右前角相连接,支架Ⅶ44与正方形框架41的右后角相连接,支架Ⅷ45与正方形框架41的左后角相连接。

在正方形框架41的下方设置有T形挡块Ⅴ46、T形挡块Ⅵ47、T形挡块Ⅶ48和T形挡块Ⅷ49,T形挡块Ⅴ46、T形挡块Ⅵ47、T形挡块Ⅶ48和T形挡块Ⅷ49均与正方形框架41相连接;T形挡块Ⅴ46设置在支架Ⅴ42与支架Ⅵ43之间,T形挡块Ⅵ47设置在支架Ⅵ43与支架Ⅶ44之间,T形挡块Ⅶ48设置在支架Ⅶ44与支架Ⅷ45之间,T形挡块Ⅷ49设置在支架Ⅷ45与支架Ⅴ42之间。

在正方形框架41的下方设置有滑板Ⅰ411、滑板Ⅱ412、滑板Ⅲ413和滑板Ⅳ414,滑板Ⅰ411、滑板Ⅱ412、滑板Ⅲ413和滑板Ⅳ414均与正方形框架4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411上设置有凹槽Ⅳ447,滑板Ⅰ411通过凹槽Ⅳ447套在T形挡块Ⅴ46上,滑板Ⅰ411与T形挡块Ⅴ4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Ⅰ411的下方设置有套管Ⅰ415,滑板Ⅰ411与套管Ⅰ415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板Ⅰ411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Ⅰ423,滑板Ⅰ411与L形板Ⅰ423设置为固定连接,L形板Ⅰ423设置在凹槽Ⅳ447的前方,L形板Ⅰ423设置在套管Ⅰ415的后上方;在套管Ⅰ415内设置有圆柱Ⅰ419,套管Ⅰ415与圆柱Ⅰ419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滑板Ⅱ412上设置有凹槽Ⅴ448,滑板Ⅱ412通过凹槽Ⅴ448套在T形挡块Ⅵ47上,滑板Ⅱ412与T形挡块Ⅵ4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Ⅱ412的上方设置有套管Ⅱ416,滑板Ⅱ412与套管Ⅱ416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板Ⅱ412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Ⅱ424,滑板Ⅱ412与L形板Ⅱ424设置为固定连接,L形板Ⅱ424设置在凹槽Ⅴ448的右侧,L形板Ⅱ424设置在套管Ⅱ416的左侧;在套管Ⅱ416内设置有圆柱Ⅱ420,套管Ⅱ416与圆柱Ⅱ420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滑板Ⅲ413上设置有凹槽Ⅵ449,滑板Ⅲ413通过凹槽Ⅵ449套在T形挡块Ⅶ48上,滑板Ⅲ413与T形挡块Ⅶ48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Ⅲ413的下方设置有套管Ⅲ417,滑板Ⅲ413与套管Ⅲ417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板Ⅲ413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Ⅲ425,滑板Ⅲ413与L形板Ⅲ425设置为固定连接,L形板Ⅲ425设置在凹槽Ⅵ449的后方,L形板Ⅲ425设置在套管Ⅲ417的前上方;在套管Ⅲ417内设置有圆柱Ⅲ421,套管Ⅲ417与圆柱Ⅲ421设置为转动式连接。

在滑板Ⅳ414上设置有凹槽Ⅶ450,滑板Ⅳ414通过凹槽Ⅶ450套在T形挡块Ⅷ49上,滑板Ⅳ414与T形挡块Ⅷ49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滑板Ⅳ414的上方设置有套管Ⅳ418,滑板Ⅳ414与套管Ⅳ418设置为固定连接;在滑板Ⅳ414的上方设置有L形板Ⅳ426,滑板Ⅳ414与L形板Ⅳ426设置为固定连接,L形板Ⅳ426设置在凹槽Ⅶ450的左侧,L形板Ⅳ426设置在套管Ⅳ418的右侧;在套管Ⅳ418内设置有圆柱Ⅳ422,套管Ⅳ418与圆柱Ⅳ422设置为转动式连接;L形板Ⅰ423、L形板Ⅱ424、L形板Ⅲ425和L形板Ⅳ426均设置在正方形框架41的外侧,L形板Ⅰ423、L形板Ⅱ424、L形板Ⅲ425和L形板Ⅳ426均与正方形框架4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套管Ⅰ415的右侧设置有丝杆Ⅰ427,套管Ⅰ415与丝杆Ⅰ42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Ⅰ427的直径大于套管Ⅰ415的内管径,丝杆Ⅰ427与圆柱Ⅰ419的右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Ⅰ427上设置有螺母Ⅰ428,螺母Ⅰ428与丝杆Ⅰ427相配合,螺母Ⅰ428与丝杆Ⅰ42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螺母Ⅰ428的上方设置有丝杆Ⅱ429,在丝杆Ⅱ429上设置有螺母Ⅱ430,螺母Ⅱ430与丝杆Ⅱ429相配合,螺母Ⅱ430与丝杆Ⅱ429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Ⅱ430的底部与螺母Ⅰ428的顶部设置为固定连接;丝杆Ⅱ429设置在丝杆Ⅰ427的上方,丝杆Ⅱ429与丝杆Ⅰ427为垂直式设置;丝杆Ⅱ429设置在套管Ⅱ416的前方,丝杆Ⅱ429与套管Ⅱ41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Ⅱ429的直径大于套管Ⅱ416的内管径,丝杆Ⅱ429与圆柱Ⅱ420的前端设置为固定连接。

在套管Ⅱ416的后方设置有丝杆Ⅲ431,丝杆Ⅲ431与套管Ⅱ41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Ⅲ431的直径大于套管Ⅱ416的内管径,丝杆Ⅲ431与圆柱Ⅱ420的后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Ⅲ431上设置有螺母Ⅲ432,螺母Ⅲ432与丝杆Ⅲ431相配合,螺母Ⅲ432与丝杆Ⅲ43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螺母Ⅲ432的下方设置有丝杆Ⅳ433,在丝杆Ⅳ433上设置有螺母Ⅳ434,螺母Ⅳ434与丝杆Ⅳ433相配合,螺母Ⅳ434与丝杆Ⅳ433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Ⅳ434的顶部与螺母Ⅲ432的底部设置为固定连接;丝杆Ⅳ433设置在丝杆Ⅲ431的下方,丝杆Ⅳ433与丝杆Ⅲ431为垂直式设置;丝杆Ⅳ433设置在套管Ⅲ417的右侧,丝杆Ⅳ433与套管Ⅲ41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Ⅳ433的直径大于套管Ⅲ417的内管径,丝杆Ⅳ433与圆柱Ⅲ421的右端设置为固定连接。

在套管Ⅲ417的左侧设置有丝杆Ⅴ435,丝杆Ⅴ435与套管Ⅲ41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Ⅴ435的直径大于套管Ⅲ417的内管径,丝杆Ⅴ435与圆柱Ⅲ421的左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Ⅴ435上设置有螺母Ⅴ436,螺母Ⅴ436与丝杆Ⅴ435相配合,螺母Ⅴ436与丝杆Ⅴ435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螺母Ⅴ436的上方设置有丝杆Ⅵ437,在丝杆Ⅵ437上设置有螺母Ⅵ438,螺母Ⅵ438与丝杆Ⅵ437相配合,螺母Ⅵ438与丝杆Ⅵ43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Ⅵ438的底部与螺母Ⅴ436的顶部设置为固定连接;丝杆Ⅵ437设置在丝杆Ⅴ435的上方,丝杆Ⅵ437与丝杆Ⅴ435为垂直式设置;丝杆Ⅵ437设置在套管Ⅳ418的后方,丝杆Ⅵ437与套管Ⅳ418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Ⅵ437的直径大于套管Ⅳ418的内管径,丝杆Ⅵ437与圆柱Ⅳ422的后端设置为固定连接。

在套管Ⅳ418的前方设置有丝杆Ⅶ439,丝杆Ⅶ439与套管Ⅳ418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Ⅶ439的直径大于套管Ⅳ418的内管径,丝杆Ⅶ439与圆柱Ⅳ422的前端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Ⅶ439上设置有螺母Ⅶ440,螺母Ⅶ440与丝杆Ⅶ439相配合,螺母Ⅶ440与丝杆Ⅶ439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螺母Ⅶ440的下方设置有丝杆Ⅷ441,在丝杆Ⅷ441上设置有螺母Ⅷ442,螺母Ⅷ442与丝杆Ⅷ441相配合,螺母Ⅷ442与丝杆Ⅷ44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Ⅷ442的顶部与螺母Ⅶ440的底部设置为固定连接;丝杆Ⅷ441设置在丝杆Ⅶ439的下方,丝杆Ⅷ441与丝杆Ⅶ439为垂直式设置;丝杆Ⅷ441设置在套管Ⅰ415的左侧,丝杆Ⅷ441与套管Ⅰ415设置为活动式连接,丝杆Ⅷ441的直径大于套管Ⅰ415的内管径,丝杆Ⅷ441与圆柱Ⅰ419的左端设置为固定连接。

丝杆Ⅰ427与丝杆Ⅷ441为对称式设置,在丝杆Ⅷ441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轮Ⅳ446,丝杆Ⅷ441与旋转轮Ⅳ446相连接;丝杆Ⅱ429与丝杆Ⅲ431为对称式设置,在丝杆Ⅱ429的前方设置有旋转轮Ⅱ444,丝杆Ⅱ429与旋转轮Ⅱ444相连接;丝杆Ⅳ433与丝杆Ⅴ435为对称式设置,在丝杆Ⅴ435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轮Ⅲ445,丝杆Ⅴ435与旋转轮Ⅲ445相连接;丝杆Ⅵ437与丝杆Ⅶ439为对称式设置,在丝杆Ⅶ439的前方设置有旋转轮Ⅰ443,丝杆Ⅶ439与旋转轮Ⅰ443相连接。

在夹具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顶架移动装置5,顶架移动装置5包括有正方形轨道架Ⅰ51、正方形轨道架Ⅱ52、圆块Ⅰ53、圆块Ⅱ54、圆块Ⅲ55、圆块Ⅳ56、连接架Ⅰ57、连接架Ⅱ58、连接架Ⅲ59、连接架Ⅳ511、轨道轮Ⅰ512、轨道轮Ⅱ513、轨道轮Ⅲ514、轨道轮Ⅳ515、限位块516、丝杆Ⅸ517、螺母Ⅸ518、圆盘Ⅲ519、连接杆Ⅰ520、连接杆Ⅱ521、连接杆Ⅲ522、连接杆Ⅳ523、紧固螺栓Ⅰ524、紧固螺栓Ⅱ525、紧固螺栓Ⅲ526、紧固螺栓Ⅳ527、紧固螺栓Ⅴ528、紧固螺栓Ⅵ529、紧固螺栓Ⅶ530和紧固螺栓Ⅷ531。

在正方形框架41的上方设置有正方形轨道架Ⅰ51,正方形框架41与正方形轨道架Ⅰ51相对应;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下方设置有正方形轨道架Ⅱ52,正方形轨道架Ⅰ51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相对应,正方形轨道架Ⅰ51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规格尺寸相同;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之间设置有圆块Ⅰ53、圆块Ⅱ54、圆块Ⅲ55、圆块Ⅳ56,圆块Ⅰ53、圆块Ⅱ54、圆块Ⅲ55和圆块Ⅳ56均与正方形轨道架Ⅰ51和正方形轨道架Ⅱ5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上设置有插孔Ⅰ532、插孔Ⅳ535、插孔Ⅵ537和插孔Ⅶ538,在正方形轨道架Ⅱ52上设置有插孔Ⅱ533、插孔Ⅲ534、插孔Ⅴ536和插孔Ⅷ539;插孔Ⅰ532与插孔Ⅱ533相对应,插孔Ⅳ535与插孔Ⅲ534相对应,插孔Ⅵ537与插孔Ⅴ536相对应,插孔Ⅶ538与插孔Ⅷ539相对应。

在圆块Ⅰ53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Ⅰ524,紧固螺栓Ⅰ524与圆块Ⅰ53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Ⅰ524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插孔Ⅱ533,紧固螺栓Ⅰ524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设置为螺栓连接;在圆块Ⅰ53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Ⅱ525,紧固螺栓Ⅱ525与圆块Ⅰ53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Ⅱ525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插孔Ⅰ532,紧固螺栓Ⅱ525与正方形轨道架Ⅰ51设置为螺栓连接。

在圆块Ⅱ54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Ⅲ526,紧固螺栓Ⅲ526与圆块Ⅱ54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Ⅲ526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插孔Ⅲ534,紧固螺栓Ⅲ526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设置为螺栓连接;在圆块Ⅱ54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Ⅳ527,紧固螺栓Ⅳ527与圆块Ⅱ54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Ⅳ527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插孔Ⅳ535,紧固螺栓Ⅳ527与正方形轨道架Ⅰ51设置为螺栓连接。

在圆块Ⅲ55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Ⅵ529,紧固螺栓Ⅵ529与圆块Ⅲ55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Ⅵ529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插孔Ⅴ536,紧固螺栓Ⅵ529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设置为螺栓连接;在圆块Ⅲ55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Ⅴ528,紧固螺栓Ⅴ528与圆块Ⅲ55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Ⅴ528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插孔Ⅵ537,紧固螺栓Ⅴ528与正方形轨道架Ⅰ51设置为螺栓连接。

在圆块Ⅳ56的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Ⅷ531,紧固螺栓Ⅷ531与圆块Ⅳ56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Ⅷ531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插孔Ⅷ539,紧固螺栓Ⅷ531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设置为螺栓连接;在圆块Ⅳ56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栓Ⅶ530,紧固螺栓Ⅶ530与圆块Ⅳ56设置为固定连接;紧固螺栓Ⅶ530穿过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插孔Ⅶ538,紧固螺栓Ⅶ530与正方形轨道架Ⅰ51设置为螺栓连接。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之间设置有轨道轮Ⅰ512、轨道轮Ⅱ513、轨道轮Ⅲ514和轨道轮Ⅳ515,轨道轮Ⅰ512、轨道轮Ⅱ513、轨道轮Ⅲ514和轨道轮Ⅳ515均与正方形轨道架Ⅰ51和正方形轨道架Ⅱ5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轨道轮Ⅰ512设置在圆块Ⅰ53与圆块Ⅳ56之间,圆块Ⅰ53设置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右前角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右前角之间,圆块Ⅳ56设置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左前角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左前角之间。

轨道轮Ⅱ513设置在圆块Ⅰ53与圆块Ⅱ54之间,圆块Ⅱ54设置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右后角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右后角之间;轨道轮Ⅲ514设置在圆块Ⅱ54与圆块Ⅲ55之间,圆块Ⅲ55设置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的左后角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左后角之间;轨道轮Ⅳ515设置在圆块Ⅲ55与圆块Ⅳ56之间,轨道轮Ⅳ515与轨道轮Ⅱ513相对应,轨道轮Ⅰ512与轨道轮Ⅲ514相对应。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与正方形轨道架Ⅱ5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Ⅰ520、连接杆Ⅱ521、连接杆Ⅲ522和连接杆Ⅳ523,轨道轮Ⅰ512套在连接杆Ⅰ520上,连接杆Ⅰ520与轨道轮Ⅰ512设置为活动连接;轨道轮Ⅱ513套在连接杆Ⅱ521上,连接杆Ⅱ521与轨道轮Ⅱ513设置为活动连接;轨道轮Ⅲ514套在连接杆Ⅲ522上,连接杆Ⅲ522与轨道轮Ⅲ514设置为活动连接;轨道轮Ⅳ515套在连接杆Ⅳ523上,连接杆Ⅳ523与轨道轮Ⅳ515设置为活动连接。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和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内部设置有圆盘Ⅲ519,圆盘Ⅲ519设置在连接杆Ⅰ520、连接杆Ⅱ521、连接杆Ⅲ522和连接杆Ⅳ523之间,连接杆Ⅰ520、连接杆Ⅱ521、连接杆Ⅲ522和连接杆Ⅳ523均与圆盘Ⅲ519相连接;在圆盘Ⅲ519上设置有中心孔,在圆盘Ⅲ519上设置有丝杆Ⅸ517,丝杆Ⅸ517穿过圆盘Ⅲ519上设置的中心孔,丝杆Ⅸ517与圆盘Ⅲ519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丝杆Ⅸ517上设置有螺母Ⅸ518,螺母Ⅸ518与丝杆Ⅸ517相配合,螺母Ⅸ518与丝杆Ⅸ51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螺母Ⅸ518设置在圆盘Ⅲ519的正下方,螺母Ⅸ518与圆盘Ⅲ519上设置的中心孔相对应,螺母Ⅸ518与圆盘Ⅲ519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丝杆Ⅸ517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516,丝杆Ⅸ517与限位块516相连接,限位块516设置在圆盘Ⅲ519的上方。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和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右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Ⅰ57,连接架Ⅰ57的一端与圆块Ⅰ53相连接,连接架Ⅰ57的另一端穿过支架Ⅰ12的方形孔Ⅰ121,连接架Ⅰ57与支架Ⅰ12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连接架Ⅰ57与定位螺栓Ⅰ1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和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右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Ⅱ58,连接架Ⅱ58的一端与圆块Ⅱ54相连接,连接架Ⅱ58的另一端穿过支架Ⅱ13的方形孔Ⅱ131,连接架Ⅱ58与支架Ⅱ13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连接架Ⅱ58与定位螺栓Ⅱ1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和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左后方设置有连接架Ⅲ59,连接架Ⅲ59的一端与圆块Ⅲ55相连接,连接架Ⅲ59的另一端穿过支架Ⅲ14的方形孔Ⅲ141,连接架Ⅲ59与支架Ⅲ14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连接架Ⅲ59与定位螺栓Ⅲ18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和正方形轨道架Ⅱ52的左前方设置有连接架Ⅳ511,连接架Ⅳ511的一端与圆块Ⅳ56相连接,连接架Ⅳ511的另一端穿过支架Ⅳ15的方形孔Ⅳ151,连接架Ⅳ511与支架Ⅳ15设置为活动式连接,连接架Ⅳ511与定位螺栓Ⅳ19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在顶架移动装置5与夹具装置4之间设置有激光器6,激光器6设置在丝杆Ⅸ517的下方,激光器6与丝杆Ⅸ517相连接;在激光器6的下方设置有焊盘7,在焊盘7上设置有凹槽Ⅲ71;焊盘7设置在正方形框架41的上方,焊盘7与正方形框架41设置为活动式连接;焊盘7设置在L形板Ⅰ423、L形板Ⅱ424、L形板Ⅲ425和L形板Ⅳ426之间,L形板Ⅰ423、L形板Ⅱ424、L形板Ⅲ425和L形板Ⅳ426均与焊盘7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还包括有电机Ⅰ8、连接轴Ⅰ9、固定杆Ⅰ10、固定杆Ⅱ20、T形导杆Ⅰ30、T形导杆Ⅱ40、电机Ⅱ50、连接轴Ⅱ60、套管Ⅴ61、套管Ⅵ62、滑轨Ⅰ63、滑块Ⅰ64、气缸Ⅰ65、伸缩杆Ⅰ66、滑轨Ⅱ67、滑块Ⅱ68、气缸Ⅱ69和伸缩杆Ⅱ70;固定杆Ⅰ10和固定杆Ⅱ20设置在挡板Ⅰ32的左侧,固定杆Ⅰ10和固定杆Ⅱ20均与挡板Ⅰ32设置为垂直式连接;连接轴Ⅰ9设置在旋转轴Ⅰ314的左侧,连接轴Ⅰ9与旋转轴Ⅰ314相连接,电机Ⅰ8设置在连接轴Ⅰ9的左侧,电机Ⅰ8与连接轴Ⅰ9相连接;电机Ⅰ8设置在固定杆Ⅰ10与固定杆Ⅱ20之间,固定杆Ⅰ10和固定杆Ⅱ20均与电机Ⅰ8设置为固定连接。

T形导杆Ⅰ30和T形导杆Ⅱ40设置在圆盘Ⅲ519的上方,T形导杆Ⅰ30设置在T形导杆Ⅱ40的左侧,T形导杆Ⅰ30和T形导杆Ⅱ40均与圆盘Ⅲ519设置为垂直式连接;套管Ⅵ62套在T形导杆Ⅰ30上,套管Ⅵ62与T形导杆Ⅰ30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套管Ⅴ61套在T形导杆Ⅱ40上,套管Ⅴ61与T形导杆Ⅱ40设置为活动式连接;在套管Ⅵ62与套管Ⅴ61之间设置有电机Ⅱ50,套管Ⅵ62和套管Ⅴ61均与电机Ⅱ50设置为固定连接;在电机Ⅱ50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轴Ⅱ60,电机Ⅱ50与连接轴Ⅱ60相连接;连接轴Ⅱ60设置在限位块516的上方,连接轴Ⅱ60与限位块516相连接。

伸缩杆Ⅰ66设置在连接杆Ⅰ520的前方,伸缩杆Ⅰ66与连接杆Ⅰ520相连接;气缸Ⅰ65设置在伸缩杆Ⅰ66的前方,气缸Ⅰ65与伸缩杆Ⅰ66相连接;在气缸Ⅰ65的下方设置有滑块Ⅰ64,气缸Ⅰ65与滑块Ⅰ64相连接;滑块Ⅰ64设置在滑轨Ⅰ63上,滑块Ⅰ64与滑轨Ⅰ63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轨Ⅰ63设置在支架Ⅰ12和支架Ⅳ15的前方,支架Ⅰ12和支架Ⅳ15均与滑轨Ⅰ63相连接;伸缩杆Ⅱ70设置在连接杆Ⅳ523的左侧,伸缩杆Ⅱ70与连接杆Ⅳ523相连接;气缸Ⅱ69设置在伸缩杆Ⅱ70的左侧,气缸Ⅱ69与伸缩杆Ⅱ70相连接;在气缸Ⅱ69的下方设置有滑块Ⅱ68,气缸Ⅱ69与滑块Ⅱ68相连接;滑块Ⅱ68设置在滑轨Ⅱ67上,滑块Ⅱ68与滑轨Ⅱ67设置为滑动式连接;滑轨Ⅱ67设置在支架Ⅲ14和支架Ⅳ15的左侧,支架Ⅲ14和支架Ⅳ15均与滑轨Ⅱ67相连接。激光器6设置为半导体激光器。电机Ⅰ8和电机Ⅱ50均设置为伺服电机。电机Ⅰ8和电机Ⅱ50的转速均设置为30-80r/min。

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在焊盘7上设置的凹槽Ⅲ71与汽车车灯相匹配,也可以通过在其它焊盘7上设置与电子元器件相匹配的凹槽,来焊接不同的零件,以拓展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在使用本发明时,需要将汽车车灯的底座放入到焊盘7的凹槽Ⅲ71内,再将汽车车灯的灯罩盖在汽车车灯的底座上,然后才能进行焊接操作。操作人员将放置好焊接工件的焊盘7先放置在正方形框架41上,然后操作人员同时摇动旋转轮Ⅰ443和旋转轮Ⅱ444,旋转轮Ⅰ443通过丝杆Ⅶ439带动圆柱Ⅳ422,以及丝杆Ⅵ437一起开始进行旋转,旋转轮Ⅱ444通过丝杆Ⅱ429带动圆柱Ⅱ420,以及丝杆Ⅲ431一起开始进行旋转。

当丝杆Ⅶ439和丝杆Ⅵ437同时开始进行旋转时,螺母Ⅶ440和螺母Ⅵ438分别带动螺母Ⅷ442和螺母Ⅴ436进行相向运动。当丝杆Ⅱ429和丝杆Ⅲ431同时开始进行旋转时,螺母Ⅱ430和螺母Ⅲ432分别带动螺母Ⅰ428和螺母Ⅳ434进行相向运动。从而同时通过螺母Ⅷ442和螺母Ⅰ428带动丝杆Ⅷ441和丝杆Ⅰ427向后方进行运动,并通过圆柱Ⅰ419带动滑板Ⅰ411和L形板Ⅰ423一起向后方进行运动。同时也通过螺母Ⅳ434和螺母Ⅴ436带动丝杆Ⅳ433和丝杆Ⅴ435向前方进行运动,并通过圆柱Ⅲ421带动滑板Ⅲ413和L形板Ⅲ425一起向前方进行运动。

滑板Ⅰ411能够通过T形挡块Ⅴ46进行滑动,滑板Ⅲ413能够通过T形挡块Ⅶ48进行滑动。当同时进行相向运动的L形板Ⅰ423和L形板Ⅲ425将焊盘7夹住时,操作人员停止摇动旋转轮Ⅰ443和旋转轮Ⅱ444。经过上述操作,不但能够对焊盘7进行居中对准,而且L形板Ⅰ423和L形板Ⅲ425的上端能够将焊盘7扣住,以防止焊盘7在焊接工作中发生晃动。

然后操作人员再同时摇动旋转轮Ⅲ445和旋转轮Ⅳ446,旋转轮Ⅲ445带动丝杆Ⅴ435和圆柱Ⅲ421,以及丝杆Ⅳ433一起进行转动,旋转轮Ⅳ446带动丝杆Ⅷ441和圆柱Ⅰ419,以及丝杆Ⅰ427一起进行转动。当丝杆Ⅴ435和丝杆Ⅳ433进行转动时,螺母Ⅴ436和螺母Ⅳ434分别带动螺母Ⅵ438和螺母Ⅲ432进行相向运动。当丝杆Ⅷ441和丝杆Ⅰ427进行转动时,螺母Ⅷ442和螺母Ⅰ428分别带动螺母Ⅶ440和螺母Ⅱ430进行相向运动。

同时通过螺母Ⅵ438和螺母Ⅶ440带动丝杆Ⅵ437和丝杆Ⅶ439一起向右进行运动,并同时通过圆柱Ⅳ422带动滑板Ⅳ414和L形板Ⅳ426一起向右进行运动。同时也通过螺母Ⅲ432和螺母Ⅱ430带动丝杆Ⅲ431和丝杆Ⅱ429一起向左进行运动,并同时通过圆柱Ⅱ420带动滑板Ⅱ412和L形板Ⅱ424一起向左进行运动。滑板Ⅳ414能够通过T形挡块Ⅷ49进行滑动,滑板Ⅱ412能够通过T形挡块Ⅵ47进行滑动。当同时进行相向运动的L形板Ⅳ426和L形板Ⅱ424将焊盘7夹住时,操作人员停止摇动旋转轮Ⅲ445和旋转轮Ⅳ446。

经过上述操作,不但能够对焊盘7进行居中对准,而且L形板Ⅳ426和L形板Ⅱ424的上端能够将焊盘7扣住,以防止焊盘7在焊接工作中发生晃动,并提高了定位精度,为后续的焊接工作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当需要对焊盘7上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上下扳动圆盘Ⅱ34,从而带动固定在正方形框架41上的焊盘7和工件进行角度方位的调整,以便对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当对圆盘Ⅱ34的角度位置调整完毕后,操作人员分别通过旋紧定位螺栓Ⅴ316和定位螺栓Ⅵ317,通过对旋转轴Ⅰ314和旋转轴Ⅱ315进行固定,从而对调整好角度的圆盘Ⅱ34进行固定。

在圆盘Ⅱ34的凹槽Ⅰ312内放置有大压块38和小压块39,当待焊接的工件需要加压焊接时,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待焊接工件的规格大小,分别选取大压块38或小压块39,并将其放置在待焊接工件上,为其提供压力,以提高焊接效果。大压块38和小压块39均可以设置为外部包裹有橡胶材料的钢芯或铅芯块,不但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而且具有防滑的作用。

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焊盘7进行旋转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固定板Ⅱ31,从而带动圆盘Ⅱ34以及焊盘7一起进行转动。球头35的一部分设置在圆盘Ⅱ34的凹槽Ⅱ313内,圆盘Ⅱ34能够在球头35上进行转动,同时球头35为圆盘Ⅱ34提供一定的支撑,提高整体性。

当对焊盘7及工件调整完毕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圆盘Ⅰ21在固定板Ⅰ11上进行滑动,从而对焊盘7和工件进行移动。当圆盘Ⅰ21位于固定板Ⅰ11的T形槽Ⅰ111时,操作人员能够对圆盘Ⅰ21进行前后滑动,并通过方形连接柱22和小连接柱36,将焊盘7及工件移动到设定的位置。为了提高稳定性,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Ⅰ212和上下螺栓Ⅲ214,由于上下螺栓Ⅰ212和上下螺栓Ⅲ214的下端分别与T形挡块Ⅰ23和T形挡块Ⅲ25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因此上下螺栓Ⅰ212能够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Ⅰ27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Ⅰ212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Ⅰ27向下运动到与圆盘Ⅰ21相接触。上下螺栓Ⅲ214能够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Ⅲ29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Ⅲ214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Ⅲ29向下运动到与圆盘Ⅰ21相接触。

框架式加固板Ⅰ27能够通过T形挡块Ⅰ23进行上下移动,框架式加固板Ⅲ29能够通过T形挡块Ⅲ25进行上下移动。当框架式加固板Ⅰ27和框架式加固板Ⅲ29同时与圆盘Ⅰ21接触后,能够极大的提高圆盘Ⅰ21在固定板Ⅰ11的T形槽Ⅰ111内滑动时的稳定性,此时操作人员再把圆盘Ⅰ21滑动到设定的位置即可。

当圆盘Ⅰ21位于固定板Ⅰ11的T形槽Ⅱ112时,操作人员能够对圆盘Ⅰ21进行左右滑动,并通过方形连接柱22和小连接柱36,将焊盘7及工件移动到设定的位置。为了提高稳定性,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Ⅱ213和上下螺栓Ⅳ215,由于上下螺栓Ⅱ213和上下螺栓Ⅳ215的下端分别与T形挡块Ⅱ24和T形挡块Ⅳ26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因此上下螺栓Ⅱ213能够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Ⅱ28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Ⅱ213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Ⅱ28向下运动到与圆盘Ⅰ21相接触。上下螺栓Ⅳ215能够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Ⅳ211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转动上下螺栓Ⅳ215带动框架式加固板Ⅳ211向下运动到与圆盘Ⅰ21相接触。

框架式加固板Ⅱ28能够通过T形挡块Ⅱ24进行上下移动,框架式加固板Ⅳ211能够通过T形挡块Ⅳ26进行上下移动。当框架式加固板Ⅱ28和框架式加固板Ⅳ211同时与圆盘Ⅰ21接触后,能够极大的提高圆盘Ⅰ21在固定板Ⅰ11的T形槽Ⅱ112内滑动时的稳定性,此时操作人员再把圆盘Ⅰ21滑动到设定的位置即可。

此时圆盘Ⅰ21正好位于固定板Ⅰ11的T形槽Ⅰ111与T形槽Ⅱ112垂直相交的位置,操作人员可以将框架式加固板Ⅰ27、框架式加固板Ⅱ28、框架式加固板Ⅲ29和框架式加固板Ⅳ211全部与圆盘Ⅰ21相接触,此时圆盘Ⅰ21无法进行滑动,实现了对圆盘Ⅰ21的定位,能够防止焊盘7及工件发生晃动。

当对圆盘Ⅰ21的位置调整固定完毕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丝杆Ⅸ517来调整激光器6的高度位置。由于螺母Ⅸ518固定在圆盘Ⅲ519的底部,因此穿过圆盘Ⅲ519的中心孔的丝杆Ⅸ517能够通过转动进行上下移动。当将激光器6向下移动到焊盘7上工件所在的时候后,操作人员启动激光器6即可对工件进行焊接。当需要移动激光器6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推拉连接杆Ⅰ520和连接杆Ⅲ522,连接杆Ⅰ520能够在轨道轮Ⅰ512的中心孔内进行滑动,连接杆Ⅲ522能够在轨道轮Ⅲ514的中心孔内进行滑动,并带动圆盘Ⅲ519和丝杆Ⅸ517进行前后移动,同时通过圆盘Ⅲ519带动连接杆Ⅱ521和连接杆Ⅳ523进行前后移动,连接杆Ⅱ521能够带动轨道轮Ⅱ513进行转动,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连接杆Ⅳ523能够带动轨道轮Ⅳ515进行转动,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带动激光器6进行前后移动焊接。

当需要进行左右移动焊接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推拉连接杆Ⅱ521和连接杆Ⅳ523,连接杆Ⅱ521能够在轨道轮Ⅱ513的中心孔内进行滑动,连接杆Ⅳ523能够在轨道轮Ⅳ515的中心孔内进行滑动,并带动圆盘Ⅲ519和丝杆Ⅸ517进行左右移动,同时通过圆盘Ⅲ519带动连接杆Ⅰ520和连接杆Ⅲ522进行左右移动,连接杆Ⅰ520和连接杆Ⅲ522能够分别带动轨道轮Ⅰ512和轨道轮Ⅲ514进行转动,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带动激光器6进行左右移动焊接。

由于轨道轮Ⅰ512、轨道轮Ⅱ513、轨道轮Ⅲ514和轨道轮Ⅳ515能够分别卡在正方形轨道架Ⅰ51和正方形轨道架Ⅱ52上,因此轨道轮Ⅰ512、轨道轮Ⅱ513、轨道轮Ⅲ514和轨道轮Ⅳ515在运动中不会发生掉落。由于连接架Ⅰ57插在支架Ⅰ12的方形孔Ⅰ121内,因此连接架Ⅰ57能够在支架Ⅰ12的方形孔Ⅰ121内进行移动调整,并能够通过定位螺栓Ⅰ16进行定位固定,方便模块化拆装。由于连接架Ⅱ58插在支架Ⅱ13的方形孔Ⅱ131内,因此连接架Ⅱ58能够在支架Ⅱ13的方形孔Ⅱ131内进行移动调整,并能够通过定位螺栓Ⅱ17进行定位固定,方便模块化拆装。

由于连接架Ⅲ59插在支架Ⅲ14的方形孔Ⅲ141内,因此连接架Ⅲ59能够在支架Ⅲ14的方形孔Ⅲ141内进行移动调整,并能够通过定位螺栓Ⅲ18进行定位固定,方便模块化拆装。由于连接架Ⅳ511插在支架Ⅳ15的方形孔Ⅳ151内,因此连接架Ⅳ511能够在支架Ⅳ15的方形孔Ⅳ151内进行移动调整,并能够通过定位螺栓Ⅳ19进行定位固定,方便模块化拆装。限位块516不但能够对丝杆Ⅸ517进行限位,防止丝杆Ⅸ517旋转过度发生掉落,同时也方便操作人员通过限位块516对丝杆Ⅸ517进行旋转。

因为还包括有电机Ⅰ8、连接轴Ⅰ9、固定杆Ⅰ10、固定杆Ⅱ20、T形导杆Ⅰ30、T形导杆Ⅱ40、电机Ⅱ50、连接轴Ⅱ60、套管Ⅴ61、套管Ⅵ62、滑轨Ⅰ63、滑块Ⅰ64、气缸Ⅰ65、伸缩杆Ⅰ66、滑轨Ⅱ67、滑块Ⅱ68、气缸Ⅱ69和伸缩杆Ⅱ70,而且电机Ⅰ8通过固定杆Ⅰ10和固定杆Ⅱ20与挡板Ⅰ32固定连接在一起。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焊盘7和工件进行角度位置调整,以便对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时,操作人员启动电机Ⅰ8,电机Ⅰ8开始进行旋转,电机Ⅰ8通过连接轴Ⅰ9带动旋转轴Ⅰ314,以及圆盘Ⅱ34一起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在正方形框架41上的焊盘7,以及工件一起进行旋转。当调整完毕后,再分别通过旋紧定位螺栓Ⅴ316和定位螺栓Ⅵ317进行固定,然后即可对工件的倾斜部位进行焊接。

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激光器6的高度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启动电机Ⅱ50,电机Ⅱ50开始进行旋转,套管Ⅵ62和套管Ⅴ61均与电机Ⅱ50设置为固定连接,电机Ⅱ50能够通过套管Ⅴ61和套管Ⅵ62在T形导杆Ⅱ40和T形导杆Ⅰ30上进行上下移动。电机Ⅱ50带动连接轴Ⅱ60和限位块516,以及丝杆Ⅸ517一起进行转动。由于丝杆Ⅸ517与螺母Ⅸ518的配合,因此电机Ⅱ50在启动中能够被丝杆Ⅸ517带动着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激光器6高度位置的调整。

当需要对激光器6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或进行前后移动焊接时,操作人员启动气缸Ⅰ65,气缸Ⅰ65进行动作,气缸Ⅰ65通过伸缩杆Ⅰ66带动连接杆Ⅰ520和激光器6进行前后移动,并通过圆盘Ⅲ519和连接杆Ⅳ523带动伸缩杆Ⅱ70和气缸Ⅱ69一起进行前后移动。气缸Ⅱ69通过滑块Ⅱ68能够在滑轨Ⅱ67上进行滑动,移动平稳,不会影响激光器6的焊接工作。当把激光器6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或是前后移动焊接完毕后,操作人员停止气缸Ⅰ65的动作即可。

当需要对激光器6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或进行左右移动焊接时,操作人员启动气缸Ⅱ69,气缸Ⅱ69进行动作,气缸Ⅱ69通过伸缩杆Ⅱ70带动连接杆Ⅳ523和激光器6进行左右移动,并通过圆盘Ⅲ519和连接杆Ⅰ520带动伸缩杆Ⅰ66和气缸Ⅰ65一起进行左右移动。气缸Ⅰ65通过滑块Ⅰ64能够在滑轨Ⅰ63上进行滑动,移动平稳,不会影响激光器6的焊接工作。当把激光器6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或是左右移动焊接完毕后,操作人员停止气缸Ⅱ69的动作即可。

因为激光器6设置为半导体激光器,所以其体积小,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因为电机Ⅰ8和电机Ⅱ50均设置为伺服电机,所以方便调整其转速,使其运行更加精准精确。

因为电机Ⅰ8和电机Ⅱ50的转速均设置为30-80r/min,所以其运行平稳,有利于提高焊接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