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焊接粉的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5316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用于焊接粉的焊接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焊接粉的焊接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310073329.6名称为《焊接模具》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焊接模具,包括模体、模盖,所述模体内设置有反应腔、引流槽、焊接腔,在位于所述引流槽顶部的反应腔底面设置有防止反应腔中的金属粉在反应前掉入到焊接腔中且熔点低于金属铜的金属隔片,所述模体的顶面设置有供引火条插入的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盖的底面设置有通气腔,通气腔经通孔与模盖上部能放置吸收烟雾的吸附剂的容腔相连通,所述容腔的一侧面开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气孔,而在所述容腔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能放入吸附剂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脱卸地盖置有用于封闭开口的封盖。该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对模盖的改进,使得反应腔内产生的烟气得到充分净化,避免了空气污染。然而,焊接粉中的残渣可能随熔化后的焊接粉进入焊接件中,影响焊接件质量,并且该装置反应腔多次焊接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焊接渣随熔化的铜液进入至焊接件且焊接牢度高、导电性能好的焊接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焊接粉的焊接模具,包括模体、模盖,所述模盖脱卸式盖于模体上,所述模体内设置有熔化金属粉的反应腔和供焊接件伸入的焊接腔,所述反应腔位于焊接腔的上方,所述反应腔的底部通过引流槽与焊接腔相连通,在位于所述反应腔底面设置有防止反应腔中的焊接粉在反应前掉入到焊接腔中的金属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的内壁上分布有能将反应腔中的反应后焊接渣留在反应腔内壁上的环状台级槽,所述环状台级槽的直径从下至上为依次增大。

作为改进,所述反应腔可优选由上反应腔和下反应腔组成,所述下反应腔顶部与上反应腔相连通,所述下反应腔的底部与引流槽相连通,所述环状台级槽位于上反应腔的内壁上,所述金属隔片放置于上反应腔与下反应腔的连通处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反应腔与引流槽的连通处可优选放置有能进一步防止将上反应腔中的焊接粉掉入经下反应腔而进入到焊接腔中的第二金属隔片。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反应腔的环状台级槽的表面上可优选设置有耐火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反应腔与下反应腔的连通处可优选为上直径大下直径小的锥形通孔,所述金属隔片的形状与锥形通孔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改进,所述模体可优选由左模体和右模体对合而成,所述反应腔、引流槽及焊接腔均为对合后拼合而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模体或左模体对合面上可优选设有凸柱,在所述左模体或右模体的对合面上设有与凸柱相适配的对应凹孔,当所述右模体和左模体对合在一起时,所述凸柱插置于对应的凹孔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模体和右模体上可优选分别设置有方便焊接夹具将左模体和右模体夹紧的连接孔。

作为改进,所述模盖上可优选设置有与反应腔相连通的通气腔,所述通气腔上端与模盖上部的出气腔相连通,所述出气腔的一侧面开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腔中可优选设置有能净化烟雾的活性碳吸附剂。

作为改进,所述模盖的底面上或模体的顶部上可优选设置有点火条伸入的缺口,所述点火条由上层金属片、绝缘层、下层金属片和底层绝缘层依次粘合而形成,所述点火条上设置有当点火条通电后容易被击穿而使上层金属片与下层金属片发生短路的通孔,所述底层绝缘层将下层金属片全部覆盖于其中,所述通孔位于点火条一端且通过冲针相对于点火条平面竖向冲击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反应腔内壁采用环状台级槽,因环状台级槽能将流动性较慢的焊接渣吸附于环状台级槽上,即能将反应后焊接渣留置在反应腔内,能避免焊接渣随熔化的铜液进入焊接件中,不仅有效地提高焊接件的焊接质量;而且焊接后的产品表面干净光滑,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反应腔采用上下两个反应腔,在上反应腔发生高温反应时,上反应腔中熔融的铜液能迅速进入下反应腔中,既避免了因瞬间反应铜液从上反应腔中溢出,并加速了铜液的流速,即有效地延长了铜液与焊接件熔融反应的时间,使焊接质量更好,又由于上反应腔中的铜液迅速流入下反应腔,从而使铜液渣与铜液起到更好的分离作用,从而使铜液与焊接件焊接更充分,焊接后的焊接件导电性能更好;还有,在下反应腔中放置有第二金属隔片,第二金属隔片能进一防止因金属隔片因松动而将反应前的焊接粉掉入至焊接件上,这样从金属隔片中掉入的焊接粉在铜液流入下反应腔时,能将置于下反应腔中的焊接粉熔化,从而保证了焊接件只会与熔融铜液相反应,即进一步促进了焊接质量,再有:模盖的底面设置有两个连通槽,方便引燃,模盖上设置有通气腔,能容纳焊接粉燃烧时突然产生的大量气体或爆裂物,而提高焊接模具的操作安全性,又能通过通气腔中的活性碳净化烟雾,从而起到更好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去除点火条后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去除模盖、点火条与焊接件后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进一步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3中去除点火条、焊接件后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图1中模盖的仰视图;

图8是图7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1中点火条翻转后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焊接粉的焊接模具,包括模体1、模盖2,所述模盖2脱卸式盖于模体1上,所述模体1内设置有熔化焊接粉的反应腔和供焊接件3伸入的焊接腔13,所述反应腔位于焊接腔13的上方,所述反应腔的底部通过引流槽14与焊接腔13相连通,在位于所述反应腔底面设置有防止反应腔中的焊接粉在反应前掉入到焊接腔13中的金属隔片5,所述反应腔的内壁上分布有能将反应腔中的反应后焊接渣留在反应腔内壁上的环状台级槽,所述环状台级槽的直径从下至上为依次增大。所述反应腔由上反应腔11和下反应腔12组成,所述下反应腔12顶部与上反应腔11相连通,所述下反应腔12的底部与引流槽14相连通,所述环状台级槽位于上反应腔11的内壁上,所述金属隔片5放置于上反应腔11与下反应腔12的连通处位置。所述下反应腔12与引流槽14的连通处放置有能进一步防止将上反应腔11中的焊接粉掉入经下反应腔12而进入到焊接腔13中的第二金属隔片4。金属隔片与第二金属隔片采用易导电且易燃烧的金属制成。所述上反应腔11的环状台级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耐火层。所述上反应腔11与下反应腔12的连通处为上直径大下直径小的锥形通孔18,所述金属隔片5的形状与锥形通孔18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模体1由左模体15和右模体16对合而成,所述反应腔、引流槽14及焊接腔13均为对合后拼合而成。所述右模体16或左模体15对合面上设有凸柱17,在所述左模体15或右模体16的对合面上设有与凸柱17相适配的对应凹孔,当所述右模体16和左模体15对合在一起时,所述凸柱17插置于对应的凹孔中。所述左模体15和右模体16上分别设置有方便焊接夹具将左模体15和右模体16夹紧的连接孔19。所述模盖2上设置有与反应腔相连通的通气腔21,所述通气腔21上端与模盖2上部的出气腔24相连通,所述出气腔24的一侧面开有与外界相连通的通气孔23。所述通气腔21中设置有能净化烟雾的活性碳吸附剂。所述模盖2的底面上或模体1的顶部上设置有点火条6伸入的缺口20,所述点火条6由上层金属片61、绝缘层62、下层金属片63和底层绝缘层64依次粘合而形成,所述点火条上设置有当点火条6通电后容易被击穿而使上层金属片61与下层金属片63发生短路的通孔65,所述底层绝缘层64将下层金属片63全部覆盖于其中,所述通孔65位于点火条6一端且通过冲针相对于点火条6平面竖向冲击而成。

工作原理:在焊接腔中放入焊接件,将左模体与右模体对合后,在下反应腔的底面放置第二金属隔片,在上反应腔与下反应腔之间的锥形通孔上放置金属隔片,在上反应腔中倒入焊接粉,在焊接粉上与缺口对应的一侧撒上引火粉,或在缺口中插入点火条,将模盖盖置在模体上,在缺口处点燃引火粉从而引燃焊接粉,或在点火条的一端通电,通电后的点火条在通孔的一端发生短路而产生高温,从而引燃焊接粉,使焊接粉在高温下熔化为铜液,铜液将金属隔片熔化,并流入下反应腔中,继而熔化第二金属隔片使铜液与焊接件熔接在一起,冷却后取出焊接件,即完成焊接步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