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500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机床大部分的加工工件直接与空气接触,在加工过程中造成工件被水分子和氧分子氧化,造成工件加工完后工件表面的材质发生变化的现象。而市场上有些少量的机床即使花费高昂费用采用密封箱体密封后,也经常会出现漏气的现象。而且取件后需要重新抽真空,大大降低了机床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改进结构,能够有效改善气密性效果,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包括3D打印装置本体、3D打印机床、六面立方箱体、L形固定门框、移动门、控制器、齿条、滑轮导轨、下滑轮、旋转丝杠、第一硅胶密封条、第二硅胶密封条、手柄和至少一个电控滑轮机构;六面立方箱体的其中一侧面敞开,其余五面为五块钢板采用满焊相互固定连接,六面立方箱体表面设置一个通气孔,该通气孔不在敞开面上,该通气孔连接外接气体管道;六面立方箱体的底面与3D打印机床满焊固定连接,3D打印装置本体设置于六面立方箱体中;L形固定门框的两边分别与六面立方箱体敞开侧面的顶边长、侧边长相适应,L形固定门框通过螺钉固定于六面立方箱体的敞开侧面上,且L形固定门框的两边分别与六面立方箱体敞开侧面的顶边、侧边位置相互对应,以及L形固定门框两边与六面立方箱体相固定连接边之间设置第一硅胶密封条;齿条的长度大于六面立方箱体敞开侧面的顶边长,齿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L形固定门框上对应六面立方箱体敞开侧面顶边的位置,且齿条呈水平设置;移动门的尺寸与L形固定门框的内边尺寸相适应,控制器与各个电控滑轮机构相连接,控制器设置在六面立方箱体侧面,各个电控滑轮机构活动设置于齿条上,且各个电控滑轮机构通过连接架连接移动门,移动门随各个电控滑轮机构在齿条的移动、在L形固定门框内侧边位置沿水平移动,且移动门上分别面向L形固定门框内侧边的两边表面上设置第二硅胶密封条;滑轮导轨设置于移动门内表面的底边上,且滑轮导轨上远离L形固定门框纵向边的端部为预设角度的坡面,六面立方箱体敞开侧面底边远离L形固定门框纵向边的端部设置下滑轮,且下滑轮与滑轮导轨位置相对 应,移动门在电控滑轮机构控制下水平移动过程中,下滑轮在滑轮导轨上滑动;旋转丝杠固定设置六面立方箱体敞开侧面底边上远离L形固定门框纵向边的端部,且旋转丝杠的丝杠移动端指向移动门,对移动门实现水平方向的支撑,手柄连接在旋转丝杠的旋转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过渡舱和过渡舱取件窗口,所述六面立方箱体侧面设置通孔,过渡舱通过O型圈密封与该通孔相连通设置;所述移动门表面设置通孔,且过渡舱取件窗口与该通孔相连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至少一组箱体压紧装置,各组箱体压紧装置均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分压紧装置,各组箱体压紧装置中的两个分压紧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门上面向所述L形固定门框的纵向边,以及L形固定门框上面向移动门的纵向边上,且两个分压紧装置彼此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两个真空手套窗口,所述移动门表面设置两个通孔,两个真空手套窗口分别与该两个通孔相连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观察窗口,所述移动门表面设置通孔,观察窗口与该通孔相连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支架,所述齿条上远离所述L形固定门框的一端相对地面的高度为h,支撑支架的长度等于h,齿条上远离L形固定门框的一端与支撑支架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支架的另一端与地面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门外表面底部的移动门配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六面立方箱体的五面钢板外表面、L形固定门框外表面和移动门外表面均采用加强筋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采用改进型结构设计,引入钢板满焊和硅胶密封条结构设计,能够达到箱体的良好密封性,并且进一步设计引入过渡舱和过渡舱取件窗口,有效提高了取件效率,不仅如此,真空手套窗口的设计引入,既减少了工件加工过程中工件的氧化现象,也大大提高了3D打印机床的利用率,而且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中移动门密封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中移动门底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六面立方箱体,2.固定门框,3.移动门,4.控制器,5.齿条,6.滑轮导轨7.下滑轮,8.旋转丝杠,9.第一硅胶密封条,10.第二硅胶密封条,11.电控滑轮机构,12.气体管道,13.连接架,14.手柄,15.过渡舱,16.过渡舱取件窗口,17.箱体压紧装置,18.真空手套窗口,19.观察窗口,20.支撑支架,21.移动门配重板,22.密封条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具体包括3D打印装置本体、3D打印机床、六面立方箱体1、L形固定门框2、移动门3、控制器4、齿条5、滑轮导轨6、下滑轮7、旋转丝杠8、第一硅胶密封条9、第二硅胶密封条10、手柄14、至少一个电控滑轮机构11、过渡舱15、过渡舱取件窗口16、至少一组箱体压紧装置17、两个真空手套窗口18、观察窗口19、支撑支架20和移动门配重板21;六面立方箱体1的其中一侧面敞开,其余五面为五块钢板采用满焊相互固定连接,六面立方箱体1表面设置一个通气孔,该通气孔不在敞开面上,该通气孔连接外接气体管道12;六面立方箱体1的底面与3D打印机床满焊固定连接,3D打印装置本体设置于六面立方箱体1中;L形固定门框2的两边分别与六面立方箱体1敞开侧面的顶边长、侧边长相适应,L形固定门框2通过螺钉固定于六面立方箱体1的敞开侧面上,且L形固定门框2的两边分别与六面立方箱体1敞开侧面的顶边、侧边位置相互对应,以及L形固定门框2两边与六面立方箱体1相固定连接边之间设置第一硅胶密封条9;齿条5的长度大于六面立方箱体1敞开侧面的顶边长,齿条5的一端固定设置在L形固定门框2上对应六面立方箱体1敞开侧面顶边的位置,且齿条5呈水平设置;移动门3的尺寸与L形固定门框2的内边尺寸相适应,控制器4与各个电控滑轮机构11相连接,控制器4设置在六面立方箱体1侧面,各个电控滑轮机构11活动设置于齿条5上,且各个电控滑轮机构11通过连接架13连接移动门3,移动门3随各个电控滑轮机构11在齿条5的移动、在L形固定门框2内侧边位置沿水平移动,且移动门3上分别面向L形固定门框2内侧边的两边表面上通过密封条固定件22设置第二硅胶密封条10;滑轮导轨6设置于移动门3内表面的底边上,且滑轮导轨6上远离L形固定门框2纵向边的端部为预设角度的坡面, 六面立方箱体1敞开侧面底边远离L形固定门框2纵向边的端部设置下滑轮7,且下滑轮7与滑轮导轨6位置相对应,移动门3在电控滑轮机构11控制下水平移动过程中,下滑轮7在滑轮导轨6上滑动;旋转丝杠8固定设置六面立方箱体1敞开侧面底边上远离L形固定门框2纵向边的端部,且旋转丝杠8的丝杠移动端指向移动门3,对移动门3实现水平方向的支撑,手柄14连接在旋转丝杠8的旋转端;六面立方箱体1侧面设置通孔,过渡舱15通过O型圈密封与该通孔相连通设置;所述移动门3表面设置通孔,且过渡舱取件窗口16与该通孔相连通设置;各组箱体压紧装置17均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分压紧装置,各组箱体压紧装置17中的两个分压紧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门3上面向所述L形固定门框2的纵向边,以及L形固定门框2上面向移动门3的纵向边上,且两个分压紧装置彼此位置相对应;所述移动门3表面设置两个通孔,两个真空手套窗口18分别与该两个通孔相连通设置;移动门3表面设置通孔,观察窗口19与该通孔相连通设置;所述齿条5上远离所述L形固定门框2的一端相对地面的高度为h,支撑支架20的长度等于h,齿条5上远离L形固定门框2的一端与支撑支架20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支架20的另一端与地面相固定;移动门配重板21设置在所述移动门3外表面底部;六面立方箱体1的五面钢板外表面、L形固定门框2外表面和移动门3外表面均采用加强筋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采用改进型结构设计,引入钢板满焊和硅胶密封条结构设计,能够达到箱体的良好密封性,并且进一步设计引入过渡舱15和过渡舱取件窗口16,有效提高了取件效率,不仅如此,真空手套窗口18的设计引入,既减少了工件加工过程中工件的氧化现象,也大大提高了3D打印机床的利用率,而且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实际应用中,对于用于3D打印的惰性气体密封箱的加工制作,六面立方箱体1的五面钢板、L形固定门框2和移动门3均采用6mm钢板进行加工制作,按上述设计结构进行加工,构成六面立方箱体1,并且一开始,将移动门3采用满焊的方式焊接在L形固定门框2内侧边位置,实现针对六面立方箱体1内部的密封,然后通过气体管道12向六面立方箱体1内部充入1.2bar的气体压力,进行试压实验,判断六面立方箱体1是否漏气,如果泄露量超标,用含有洗衣液的水喷在焊缝处,如果焊缝能够吹起气泡,则表明焊接不合格,需要补焊,一直实验到六面立方箱体1泄露量达标为止;之后,将移动门3由之前的焊接结构位置处取下,即将移动门3上的满焊去除掉,然后,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结构进行安装,之后就进入实际工作过程中,将3D打印设备布置好之后,通过控制器4控制各个电控滑轮机构11在齿条5上移动,使得移动门3随各个电控滑轮机构11在齿条 5的移动、沿水平方向向着L形固定门框2内侧边位置进行移动,直至与L形固定门框2接触关闭,与此同时,移动门3内表面底边上的滑轮导轨6顺着六面立方箱体1敞开侧面底边端部所设置的下滑轮7进行移动,并且,旋转手柄14,带动旋转丝杠8中丝杠的移动,对移动门3实现水平方向的支撑,使得下滑轮7滑入滑轮导轨6上远离L形固定门框2纵向边端部上预设角度坡面的位置,锁死移动门3,如此,实现六面立方箱体1的密闭,然后,通过气体管道12向六面立方箱体1内部惰性气体,在进行3D打印的过程中,避免氧化现象的发生,并且在六面立方箱体1密闭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窗口19和两个真空手套窗口18实现针对六面立方箱体1内的一些必要操作,并且过渡舱15和过渡舱取件窗口16,大大方便了小物件的取件操作,避免开启整个六面立方箱体1过程中空气的进入,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上述过程相对应,当结束3D打印后,需要开启移动门3时,只需旋转手柄14,带动旋转丝杠8中丝杠的移动,对移动门3实现水平方向的支撑,使得下滑轮7滑出滑轮导轨6上远离L形固定门框2纵向边端部上预设角度坡面的位置,并通过控制器4控制各个电控滑轮机构11在齿条5上移动,使得移动门3随各个电控滑轮机构11在齿条5的移动、沿水平方向背向L形固定门框2内侧边位置进行移动,实现移动门3的开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