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969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硫化机的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产轮胎的过程中,硫化工艺使得橡胶的定伸应力、弹性、硬度、拉伸强度等一系列物理机械性能大大提高,轮胎硫化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轮胎的性能。而橡胶硫化工艺所需的其中一个步骤是对模具进行预热。然而,传统的橡胶硫化工艺将模具预热与轮胎硫化相分离,导致硫化机的整体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下,模具预热时间较长,预热效果不佳。

故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操作复杂度,提高生产效率,预热效果良好的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硫化机的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该系统通过热循环对模具进行预热,使得硫化机兼轮胎硫化与模具预热功能于一体,有效降低操作的复杂度,更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预热效果良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设置于硫化机上,包括:加热系统,用于传递蒸汽对硫化室进行加热;上热板蒸汽管路,用于传递蒸汽至上热板上的空腔内,对上热板进行加热;下热板蒸汽管路,用于传递蒸汽至下热板上的空腔内,对下热板进行加热;模具蒸汽管路,用于传递蒸汽至模具,对模具进行加热,在模具蒸汽管路上设有切断阀,切断阀用于切换模具蒸汽管路的开和关。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结构巧妙,上热板蒸汽管路用于对上热板进行加热,下热板蒸汽管路对下热板进行加热,采用热板加热方式,与蒸锅相比可减少热能的损失,更加节能且便于维修。同时,增设的模具蒸汽管路对模具进行加热,切断阀可以有效切换模具蒸汽管路的开和关。当硫化机进行轮胎硫化时,切断阀打开,上热板蒸汽管路对上热板进行加热,下热板蒸汽管路对下热板进行加热,模具蒸汽管路对模具进行加热。当硫化机进行模具预热时,切断阀关闭,上热板蒸汽管路对上热板进行加热,下热板蒸汽管路对下热板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使得硫化机兼轮胎硫化与模具预热功能于一体,有效降低操作的复杂度,更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预热效果良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加热系统包括:风机、热交换器、主进气管以及主出气管;主进气管的一端与热交换器连接,主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硫化室连接,主出气管的一端与热交换器连接,主出气管的另一端与硫化室连接,风机与热交换器连接;风机鼓风至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对蒸汽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的蒸汽通过主进气管进入硫化室,从硫化室出来的蒸汽通过主出气管进入热交换器进行再次加热,实现循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传递蒸汽对硫化室进行加热,实现蒸汽循环。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热板蒸汽管路包括:上热板进接管和上热板回接管。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上热板进接管用于对上热板进气,上热板回接管用于对上热板出气。

作为优选的方案,下热板蒸汽管路包括:下热板进接管和下热板回接管。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热板进接管用于对下热板进气,下热板回接管用于对下热板出气。

作为优选的方案,模具蒸汽管路包括:上模套进接管、上模套回接管、下模套进接管以及下模套回接管。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上模套进接管用于对上模套进气,上模套回接管用于对上模套出气,下模套进接管用于对下模套进气,下模套回接管用于对下模套出气。

作为优选的方案,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进气压力的外压进阀组,外压进阀组包括:外压装置以及多个进气调节阀,每个进气调节阀分别与上热板进接管、下热板进接管、上模套进接管以及下模套进接管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外压进阀组用于对上热板进接管、下热板进接管、上模套进接管以及下模套进接管管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的方案,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出气压力的外压出阀组,外压出阀组包括:外压装置以及多个出气调节阀,每个出气调节阀分别与上热板回接管、下热板回接管、上模套回接管以及下模套回接管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外压出阀组用于对上热板回接管、下热板回接管、上模套回接管以及下模套回接管管内的压力调节。

作为优选的方案,热交换器还与热交换器进接管和热交换器回接管连接,热交换进接管与对应的进气调节阀连接,热交换器回接管与对应的出气调节阀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与热交换进接管连接的进气调节阀可以调节热交换器内进气的压力大小,与热交换回接管连接的出气调节阀可以调节热交换器内出气的压力大小。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硫化机的外侧设有用于感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对温度进行实时感应,便于对各进气调节阀和出气调节阀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的侧视图。

其中:1风机、2热交换器、3主进气管、4主出气管、51上热板进接管、52上热板回接管、61下热板进接管、62下热板回接管、71上模套进接管、72上模套回接管、73下模套进接管、74下模套回接管、81热交换器进接管、82热交换器回接管、9温度传感器、10外压进阀组、11外压出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1-3所示,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设置于硫化机上,包括:加热系统、上热板蒸汽管路、下热板蒸汽管路、模具蒸汽管路、外压进阀组以及外压出阀组。

加热系统用于传递蒸汽对硫化室进行加热,包括:风机1、热交换器2、主进气管3以及主出气管4;主进气管4的一端与热交换器2连接,主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硫化室连接,主出气管4的一端与热交换器2连接,主出气管4的另一端与硫化室连接,风机1与热交换器2连接;风机1鼓风至热交换器2,热交换器2对蒸汽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的蒸汽通过主进气管2进入硫化室,从硫化室出来的蒸汽通过主出气管4进入热交换器2进行再次加热,实现循环。加热系统可以传递蒸汽对硫化室进行加热,实现蒸汽循环。

上热板蒸汽管路用于传递蒸汽至上热板上的空腔内,对上热板进行加热;上热板蒸汽管路包括:上热板进接管51和上热板回接管52。上热板进接管51用于对上热板进气,上热板回接管52用于对上热板出气。

下热板蒸汽管路用于传递蒸汽至下热板上的空腔内,对下热板进行加热;下热板蒸汽管路包括:下热板进接管61和下热板回接管62。下热板进接管61用于对下热板进气,下热板回接管62用于对下热板出气。

模具蒸汽管路用于传递蒸汽至模具,对模具进行加热,在模具蒸汽管路上设有切断阀(图中未示出),切断阀用于切换模具蒸汽管路的开和关。模具蒸汽管路包括:上模套进接管71、上模套回接管72、下模套进接管73以及下模套回接管74。上模套进接管71用于对上模套进气,上模套回接管72用于对上模套出气,下模套进接管73用于对下模套进气,下模套回接管74用于对下模套出气。

外压进阀组10用于调节进气压力,包括:外压装置以及多个进气调节阀,每个进气调节阀分别与上热板进接管51、下热板进接管61、上模套进接管71以及下模套进接管73连接。外压进阀组用于对上热板进接管51、下热板进接管61、上模套进接管71以及下模套进接管73管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外压出阀组11用于调节出气压力,包括:外压装置以及多个出气调节阀,每个出气调节阀分别与上热板回接管52、下热板回接管62、上模套回接管72以及下模套回接管74连接。外压出阀组用于对上热板回接管52、下热板回接管62、上模套回接管72以及下模套回接管74管内的压力调节。

热交换器2还与热交换器进接管81和热交换器回接管82连接,热交换进接管81与对应的进气调节阀连接,热交换器回接管82与对应的出气调节阀连接。与热交换进接管81连接的进气调节阀可以调节热交换器2内进气的压力大小,与热交换回接管82连接的出气调节阀可以调节热交换器2内出气的压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结构巧妙,上热板蒸汽管路用于对上热板进行加热,下热板蒸汽管路对下热板进行加热,采用热板加热方式,与蒸锅相比可减少热能的损失,更加节能且便于维修。同时,增设的模具蒸汽管路对模具进行加热,切断阀可以有效切换模具蒸汽管路的开和关。

当硫化机进行轮胎硫化时,切断阀打开,上热板蒸汽管路对上热板进行加热,下热板蒸汽管路对下热板进行加热,模具蒸汽管路对模具进行加热。

当硫化机进行模具预热时,切断阀关闭,上热板蒸汽管路对上热板进行加热,下热板蒸汽管路对下热板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作用外压管道系统使得硫化机兼轮胎硫化与模具预热功能于一体,有效降低操作的复杂度,更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预热效果良好。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硫化机的外侧设有用于感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

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方案,对温度进行实时感应,便于对各进气调节阀和出气调节阀进行调节。

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