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中空成型机的芯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329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中空成型机的芯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中空成型的设备,具体为一种塑料中空成型机的芯棒。



背景技术:

对于塑料的中空成型,在成型的模腔内需要对熔融塑料流体进行分流,塑料中空成型的芯棒上通常会对称地设置有两个鱼尾型的流道用于熔融的塑料流体的分流,目前使用较多的流道形状为渐深渐开式的流道,塑料熔融的流体经过渐深渐开式的流道,得到压缩和混合,从而更好地分散开来。

但是,由于在塑料的中空成型的过程中,流体沿轴向的流动性比径向的流动性强,在流道方向上做成渐深也无法彻底改变熔融的流体的流动方向,而流体经过两个鱼尾型流道分流后,进入两个鱼尾型流道的汇合线位置的流体流速较慢,产品成型后其汇合线位置的厚度较薄,而沿着熔融流体分流前的轴线方向则较厚,造成中空成型塑料制品的壁厚不均匀,影响产品的质量,其次由于壁厚不均匀,为保证汇合线位置的厚度,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中空成型的芯棒,塑料熔融流体在芯棒上分流迅速,壁厚成型均匀。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中空成型机的芯棒,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连接有芯棒主体,所述芯棒主体的中上部的表面上设有一主流道,主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分流流道,两个分流流道分别位于芯棒主体的相背的两侧表面上,所述分流流道的流道的开口自上往下逐渐增大,所述分流流道的出液端的两侧分别与另一分流流道的出液端的两侧交汇相连,所述分流流道的流道表面的沿芯棒的轴向自上往下地向外倾斜,所述分流流道的流道表面的曲率半径由该分流流道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分流流道的流道表面的展开形状为扇环。

优选地,两个分流流道的出液端的汇合线处的芯棒主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该椭圆形的短轴方向的两端点与两个分流流道11的出液端的两个交汇点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塑料中空成型机的芯棒上设有两个通过主流道连接的鱼尾型的分流流道,所述分流流道的流道的开口自上往下逐渐增大,分流流道的出液端的两侧分别与另一分流流道的出液端的两侧交汇相连,所述分流流道的流道表面的沿芯棒的轴向自上往下地向外倾斜,所述分流流道的流道表面的曲率半径由该分流流道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熔融的塑料流体在分流流道向下分流运动时,流体从流道的中部向两侧散开,由于分流流道的中部向两侧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塑料流体分流至分流流道的两侧的流量和流速增大,防止了两个鱼尾型的分流流道的汇合线位置的成型厚度不足,使得中空成型产品的壁厚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流道展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塑料中空成型机的芯棒,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连接有芯棒主体10,所述芯棒主体10的中上部的表面上设有一主流道12,主流道1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分流流道11,两个分流流道11分别位于芯棒主体10的相背的两侧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分流流道11对称设置在芯棒主体10的两侧表面上,所述分流流道11的流道的开口自上往下逐渐增大,分流流道11的表面平滑过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流道11的流道表面的展开形状为扇环,所述分流流道11的出液端的两侧分别与另一分流流道11的出液端的两侧交汇相连,所述分流流道11的流道表面的沿芯棒的轴向自上往下地向外倾斜,所述分流流道11的流道表面的曲率半径由该分流流道11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

参照图4,图4为芯棒主体10上的流道的展开的示意图,主流道12的形状为倒U型,U型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的分流流道11。

参照图3,两个分流流道11的出液端的汇合线处的芯棒主体10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如图所示L<D,该椭圆形的短轴方向的两端点与两个分流流道11的出液端的两个交汇点重合,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的两端点分别位于扇环形分流流道11的中线上,由于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上的端点位置的曲率半径最小,椭圆形短轴方向上的端点位置的曲率半径最大,因此熔融的塑料流体从主流道10进入分流流道11后,熔融的塑料流体沿着分流流道11的中部向两端扩散,使得经过两个分流流道11的汇合线处的流体的流量增大,流速增快,解决了原鱼尾型结构位置的成型壁厚较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塑料中空成型机的芯棒上设有两个通过主流道12连接的鱼尾型的分流流道11,所述分流流道11的流道的开口自上往下逐渐增大,分流流道11的出液端的两侧分别与另一分流流道11的出液端的两侧交汇相连,所述分流流道11的流道表面的沿芯棒的轴向自上往下地向外倾斜,所述分流流道11的流道表面的曲率半径由该分流流道11的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熔融的塑料流体在分流流道11向下分流运动时,流体从流道的中部向两侧散开,由于分流流道11的中部向两侧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塑料流体分流至分流流道11的两侧的流量和流速增大,防止了两个鱼尾型的分流流道11的汇合线位置的成型厚度不足,使得中空成型产品的壁厚均匀,同时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