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注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696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注塑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理货、注塑、翻转的自动注塑系统。
背景技术
:冲切机生产的产品到注塑机的过程需要人工理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在注塑过程中,有时候待注塑产品需要翻转以使注塑质量更好,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实现单个产品独立翻转,易导致注塑品质降低等问题。有鉴于此,必须设计一种自动注塑系统。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注塑系统,以解决现有注塑生产过程注塑品质低、效率不高等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自动注塑系统,用于自动注塑产品,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一理货结构和一第一注塑结构,且所述支架还具有用于抓取所述产品的若干取件机械手,所述理货结构和所述第一注塑结构均包括至少一支撑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且用于夹紧所述产品的若干夹紧结构,第一注塑结构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下方的一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一翻转结构用于翻转所述产品,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设有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固定板下表面设有二滑块位于对应的所述二第二导轨;一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固定板沿所述二第二导轨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结构包括一第一气缸、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的一第一导轨和与所述第一气缸连动且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齿条,以及与所述齿条匹配的一齿轮,所述齿轮套设且固定于一转轴,所述转轴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于一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有二辅助翻转块,所述齿轮位于所述二辅助翻转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具有二夹持臂的若干夹具、一滑动座和二第三气缸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座的相对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滑动座的相对两端连接,若干夹块固定于所述滑动座,用于在所述第三气缸推动所述滑动座时与其中一所述夹持臂配合夹紧所述产品。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还具有一安装板位于所述夹具的后方,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向上凸设有二限位部,所述滑动座设于所述二限位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一过渡支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第二固定板,而其下端与一上连接板固定,二注塑支柱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的相对两端,而其下端均固定于一下连接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的相对两端向下各设有一被动滑脚位于所述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二纵向滑轨位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的下方,二所述被动滑脚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二纵向滑轨;所述支架还包括一无杆气缸与所述二纵向滑轨平行且位于所述二纵向滑轨之间,所述下连接板向下设有一主动滑脚位于所述无杆气缸以被所述无杆气缸驱动时沿所述无杆气缸前后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塑结构的一端设有一整平挡板,所述整平挡板包括倾斜设置的一引导部和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一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引导部和所述固定部的一基部。进一步地,所述理货结构还包括二理货支柱分别位于所述理货结构的前后两端以支撑所述理货结构的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二横向滑轨位于所述理货结构的下方,所述二理货支柱的下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二横向滑轨并与之滑动接触。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第二注塑结构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的右侧,所述第二注塑结构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的结构相同,且与其安装方向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注塑系统,其所述翻转结构作用于所述产品能够实现单个所述产品独立翻转。所述理货结构的所述二理货支柱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二横向滑轨与之滑动接触的设定,可调整从冲切机中出来的待整理产品之间的间距,实现理货,方便后续注塑,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住宿系统的立体图;图2使图1中理货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第一注塑结构满载产品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图3只载有一件产品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整平挡板示意图。图中:支架1横向滑轨11纵向滑轨12理货机械手100第一注塑机械手101第二注塑机械手102无杆气缸13理货结构2理货支柱20第一注塑结构3第一固定板30翻转结构31第一气缸310第一导轨312齿条313转轴314支座315辅助翻转块316齿轮317第二固定板32第二气缸33第二导轨34过渡支柱35上连接板36下连接板37被动滑脚38注塑支柱39主动滑脚40整平挡板41引导部410基部411固定部412支撑板5夹紧结构6夹具60第三气缸62夹块63限位件64第二注塑结构3′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注塑系统,用于自动注塑产品7,包括一支架1,所述支架1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一理货结构2和一第一注塑结构3。所述理货结构2和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均包括至少一支撑板5,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板5且用于夹紧所述产品7的若干夹紧结构6。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理货结构2包括的所述支撑板5的数量为有两个,分别是一前支撑板,一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和所述后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理货结构2的前、后两端,且所述前支撑板和所述后支撑板各具有若干所述夹紧结构6,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板和所述后支撑板上的所述夹紧结构6均为4个,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夹紧结构6包括具有二夹持臂的若干夹具60、一滑动座61和二第三气缸62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座61的相对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滑动座61的相对两端连接,若干夹块63固定于所述滑动座61,用于在所述第三气缸62推动所述滑动座61时与其中一所述夹持臂配合夹紧所述产品7。所述支撑板5上表面还具有一安装板位于所述夹具60的后方,所述第三气缸62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向上凸设有二限位部,所述滑动座61设于所述二限位部之间。若干限位件64,与每一所述夹紧结构6一一对应,所述限位件大致呈U型,其下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5,用以防止所述第三气缸62过度的推或者拉所述滑动座61。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理货结构2还包括二理货支柱20分别位于所述理货结构2的前、后两端以支撑所述理货结构2的所述支撑板5;所述支架1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二横向滑轨11位于所述理货结构2的下方,所述二理货支柱20的下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二横向滑轨11并与之滑动接触。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3和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包括的所述支撑板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一前支撑板,一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和所述后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的前、后两端,其中所述后支撑板具有若干所述夹紧结构6,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上的所述夹紧结构6与所述理货结构2上的所述夹紧结构6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而所述前支撑板上设有一整平挡板41,所述整平挡板41包括倾斜设置的一引导部410和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5的一固定部412,以及连接所述引导部410和所述固定部412的一基部411。请参阅图3所示,并结合图4所示,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还包括第一固定板30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0下方的一第二固定板32,所述第一固定板30设有一翻转结构31用于翻转所述产品7,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上表面设有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二第二导轨34,所述第一固定板30下表面设有二滑块位于对应的所述二第二导轨34;一第二气缸33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0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固定板30沿所述二第二导轨34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32滑动。所述翻转结构31包括一第一气缸310、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0上表面的一第一导轨312和与所述第一气缸310连动且位于所述第一导轨310的一齿条313,以及与所述齿条313匹配的一齿轮317,所述齿轮317套设且固定于一转轴314,所述转轴314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于一支座315,所述支座315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0。所述转轴314上设有二辅助翻转块316,所述齿轮317位于所述二辅助翻转块316之间。所述第二气缸33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2的下表面,一过渡支柱3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第二固定板32,而其下端与一上连接板36固定,二注塑支柱39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36的相对两端,而其下端均固定于一下连接板37的相对两端,所述下连接板37的下表面的相对两端向下各设有一被动滑脚38位于所述支架1。所述支架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二纵向滑轨12位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的下方,二所述被动滑脚38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二纵向滑轨12;所述支架还包括一无杆气缸13与所述二纵向滑轨12平行且位于所述二纵向滑轨12之间,所述下连接板37向下设有一主动滑脚40位于所述无杆气缸13以被所述无杆气缸13驱动时沿所述无杆气缸13前后滑动。请参阅图1所示,由于注塑机位于所述支架1的前、后两端,为了使产品注塑更饱满、更均匀,还包括一第二注塑结构3′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的右侧,所述第二注塑结构3′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的结构相同,且与其安装方向相对应,即所述第二注塑结构3′的前端和后端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的前后和后端对置。所述支架1还具有用于抓取所述产品的若干取件机械手,对应所述理货结构2的若干所述取件机械手为理货机械手100,对应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和所述第二注塑结构3′的所述取件机械手分别为第一注塑机械手101和第二注塑机械手102。所述夹紧结构6的工作流程:所述产品7位于所述夹具60的所述二夹持臂之间,同时也被所述限位件64的二延伸臂限位,所述第三气缸62运作,推动所述滑动座61在所述安装板上左右移动。位于所述滑动座61的所述夹块63随所述滑动座61相对所述夹具60运动,最终所述产品7被加持在所述夹块63与对应的所述夹具60的其中一所述夹持臂之间。理货完毕后,所述第三气缸62反向运作,带动所述滑动座61和所述夹块63反向运作,释放被夹紧的所述产品7。所述翻转结构31的工作流程:所述第一气缸310运作,推动所述齿条313在所述第一导轨312上运动,与所述齿条313配合的所述齿轮317被所述齿条313带动,所述齿轮313作用于所述产品7,随所述齿轮317的转动,所述产品7翻转。当所述产品7翻转到适当角度后,所述第一气缸310停止运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注塑系统的工作流程:(1)理货,产品7从冲切专机出来后,间距较大,所述理货机械手100运作抓取若干件从冲切专机中出来的产品7(本实施例为每次抓取两件所述产品7)放入所述理货结构2,利用所述夹紧结构6工作将所述产品7夹紧;然后所述理货结构2在所述横向滑轨11上左右运动,运动到适当位置之后停止,所述理货机械手100再次运作抓取若干件从冲切专机中出来的产品7放入所述理货结构2,且与之前的产品错开,夹紧,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述理货结2满载;这时,从所述冲切专机出来的待注塑产品已经被所述理货结构2均匀间隔,不仅使产品之间的位置关系符合所述第一注塑机械手101抓取的条件,而且还增加了产品的排列密度,为提高注塑效率做准备。(2)第一次注塑,所述第一注塑机械手101从所述理货结构2抓取所述产品7,将所述产品7放置在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上,在夹紧所述产品7之前,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在所述纵向滑轨12上纵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33推动所述第一固定板30在所述第二导轨34上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32横向运动,通过所述整平挡板41的所述引导部410的引导,所述产品7会在前后左右的惯性作用下被抖落至所述夹紧结构6,此时,位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的若干所述产品7的前端被整齐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所述翻转结构运作,使所述产品翻转90度(但不以此为限),再然后,所述夹紧结构6夹紧所述产品,最后,第一注塑机从所述产品的后端开始注塑所述产品7。(3)第二次注塑,所述第二注塑机械手102从所述第一注塑结构3抓取所述产品7,将所述产品7放置在所述第二注塑结构3′上,在夹紧所述产品7之前,所述第二注塑结构3′在所述纵向滑轨12上纵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33推动所述第一固定板30在所述第二导轨34上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32横向运动,通过所述整平挡板41的所述引导部410的引导,所述产品7会在前后左右的惯性作用下被抖落至所述夹紧结构6,此时,位于所述第二注塑结构3′的若干所述产品7的后端被整齐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所述夹紧结构6夹紧所述产品,接着,第二注塑机从所述产品的前端开始注塑所述产品,注塑完之后,所述夹紧结构6松开所述产品7,所述翻转结31运作,使所述产品反向翻转90度,之后,所述第二注塑机械手102再次运作,将已经注塑好的所述产品7抓取放置于接料位置方便其进入下一道工序。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