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线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8428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线架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线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马达线架是一种应用于马达上的,用于缠绕导线的元件。现有塑料线架多采用注塑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生产过程,线架是由模具的顶针直接顶出,线架产品成形后的顶出过程易导致产品顶裂、顶高不良现象发生,影响外观及生产不良率上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线架注塑模具,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降低线架产品顶出过程中造成外观不良率。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线架注塑模具,包括模仁、推板和顶针;在所述模仁的上端面形成有用于容纳线架的注塑腔;所述推板设于所述注塑腔的底部,并能够往所述注塑腔的开口方向顶出;所述线架的底部同时与所述注塑腔的部分底面和所述推板的上顶面接触;所述顶针嵌于所述推板上,且所述顶针的顶出方向与所述推板的顶出方向一致。

优选的,在所述模仁的下方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推板的推块,和用于推动所述顶针的顶针板;所述推块位于所述顶针板的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下模板,所述模仁嵌于所述下模板的上顶面,所述推块和顶针板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下方;在所述推块上朝所述推板的顶出方向形成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贯穿所述顶针板和下模板。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注塑腔的底部设有推板和顶针,在马达线架脱模时,先通过推板将线架推出并脱离模仁的注塑腔,再通过顶针将推板上的线架顶出,完成线架的脱模动作,代替现有技术中采用顶针直接顶出的脱模方式,从而达到有效降低产品顶出过程造成外观不良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现有马达线架注塑加工中,线架脱模是由模具的顶针直接顶出,线架产品成形后的顶出过程易导致产品顶裂、顶高不良现象发生,影响外观及生产不良率上升,增加了生产成本。

请参见图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马达线架注塑模具,该马达线架注塑模具包括模仁10、推板20和顶针30。

在模仁10的上端面形成有注塑腔11,马达线架40注塑后,线架40位于该注塑腔11内,需要对注塑腔11内的线架40完成脱模。推板20设于注塑腔11的底部,并能够往注塑腔11的开口方向顶出。顶针30嵌于推板20上,且顶针30的顶出方向与推板20的顶出方向一致。线架40的底部同时与注塑腔11的部分底面和推板20的上顶面接触。

还包括下模板50,模仁10嵌于下模板50的上顶面。在下模板50的下方设有用于推动推板20的推块21,和用于推动顶针30的顶针板31;其中推块21位于顶针板31的下方。

在马达线架40脱模时,先通过推块21带动顶针板31向上顶出,推板20和顶针30同时将将线架40推出,并使线架40脱离模仁10的注塑腔11。

为了避免顶出过程中推板20和顶针30的顶出方向发送偏移对线架40造成损坏,在推块21上朝推板20的顶出方向形成有导向柱22,导向柱22贯穿顶针板31和下模板50,该导向柱22能够使推板20和顶针30始终朝向注塑腔11的开口方向。

由于线架40的底部同时与注塑腔11的部分底面和推板20的上顶面接触,推板20与顶针30将线架40顶出后,线架40脱离注塑腔11,再通过顶针30将推板20上的线架40顶出,完成线架的脱模动作。

现有技术中采用是采用顶针将线架从注塑腔内直接顶出的脱模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马达线架注塑模具是采用推板20和顶针30分步将线架40顶出,从而达到有效降低产品顶出过程造成外观不良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