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992阅读:18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特指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属于塑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螺杆挤出机在加热、混合,剪切、塑化、压实排气作用下,物料塑化成均匀的熔体,并在双螺杆的挤压下,通过机头挤出圆形的条状料,经冷却水槽水冷后,再经切粒机切粒,得到塑料粒料。作为塑料加工成型设备的塑料挤出机中,口模孔孔眼有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物料中杂质较多,极易堵塞,必须频繁更换带孔板以提高生产效率。换下来的孔板需及时清理,否则随着温度的下降孔板上的物料会逐渐变硬而导致难以清理,因此设计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突出的部位正好跟口模出条口尺寸位置吻合,压一下手柄就把所有口模中凝固的塑料顶出来,该工具设有钻针、毛刷和散尘壁,刷毛密度大,清理功能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包括把柄、润滑油箱、连接杆、外套筒、内套筒、密封盖、钻针、毛刷、散尘壁和扶手。

润滑油箱设置在外套筒的上部,且连接杆横穿并镶嵌在润滑油箱的内部,把柄设置在连接杆的顶端,外套筒设置在内套筒的外侧,密封盖呈横向设置在散尘壁的顶部,钻针设置在竖向毛刷的底部,散尘壁设置在钻针和毛刷的外部,扶手设置在外套筒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所述的毛刷包括固定环和刷毛,且刷毛的密度比现有技术的内孔刷的刷毛密度高30%以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所述的散尘壁的外壁上均匀的设有气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所述的润滑油箱的内部加有润滑油,且在润滑油箱的顶部设有打压开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所述的扶手有两个,且两个扶手设置在外套筒的左右两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突出的部位正好跟口模出条口尺寸位置吻合,压一下手柄就把所有口模中凝固的塑料顶出来,该工具设有钻针、毛刷和散尘壁,刷毛密度大,清理功能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的毛刷8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的散尘壁9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把柄1、润滑油箱2、连接杆3、外套筒4、内套筒5、密封盖6、钻针7、毛刷8、散尘壁9、扶手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2和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包括:把柄1、润滑油箱2、连接杆3、外套筒4、内套筒5、密封盖6、钻针7、毛刷8、散尘壁9和扶手10。

润滑油箱2设置在外套筒4的上部,且连接杆3横穿并镶嵌在润滑油箱2的内部,把柄1设置在连接杆3的顶端,外套筒4设置在内套筒5的外侧,密封盖6呈横向设置在散尘壁9的顶部,钻针7设置在竖向毛刷8的底部,散尘壁9设置在钻针7和毛刷8的外部,扶手10设置在外套筒4的左右两侧。

润滑油箱2的内部加有润滑油,且在润滑油箱2的顶部设有打压开关,打压润滑油箱2的顶部开关,使得润滑油进入到内套筒5中,从而润滑连接杆3,减少连接杆3的磨损破坏,提高该快速清理双螺杆挤出机口模孔的工具的使用寿命,钻针7设置在竖向毛刷8的底部,散尘壁9设置在钻针7和毛刷8的外部,且毛刷8包括固定环8-1和刷毛8-2,散尘壁9的外壁上均匀的设有气孔9-1,刷毛密度大,清理功能强,且气孔散热效果好,避免清洁过程中钻针7的温度过高,扶手10有两个,且两个扶手10设置在外套筒4的左右两侧,方便清理塑料时,对于工具的把握。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