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瓶盖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92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瓶瓶盖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材料分类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瓶瓶盖分离机。



背景技术:

废弃塑料瓶的回收以及再加工是环境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瓶盖、瓶身材质各不相同,如果不进行分离将相互污染。因此,塑料瓶瓶盖和瓶标的分离成为塑料瓶加工回收不可缺少的环节。现有机器中,同一台机器不能同时完成对整瓶的加工分离,只能分离瓶盖或者仅仅分离瓶标。或者即使能够同时分离,也存在其它缺陷,例如滚筒式分离机,其功耗较大;而基于凸轮的分离机,其通过转位到达不同工位,分别完成夹紧、分离与回收等功能,结构比较复杂庞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完成瓶盖瓶标的分离、结构紧凑、能耗较低的塑料瓶瓶盖分离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瓶瓶盖分离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瓶身夹紧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机架的底部中央设有一个用于将切割后的塑料瓶排出的回收料口;所述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安装在机架上部,用于间歇地向瓶身夹紧机构输送塑料瓶;所述瓶身夹紧机构安装在所述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下部一侧的机架上,用于夹紧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输送的塑料瓶,并在所述切割机构切割塑料瓶的瓶盖和瓶标后,将所述塑料瓶推送到所述回收料口;所述切割机构安装在与所述瓶身夹紧机构相对一侧的机架上,用于切割由瓶身夹紧机构夹住的塑料瓶的瓶盖和瓶标。

所述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壳体、滚筒、电机、排料通道和V型槽体,所述喂料斗上、下开口,喂料斗上部为长方体形,下部与所述长方体形等长且具有V形纵向截面;所述壳体为平放的圆筒状,且上、下开口;壳体的上部开口与所述喂料斗的下部开口连接,壳体的下部开口与所述排料通道连接,在排料通道靠近所述切割机构一侧开有一第1槽口,便于所述切割机构切割塑料瓶;所述滚筒安装在壳体内,在滚筒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四个能够容纳来自喂料斗喂进的塑料瓶的凹槽,凹槽的形状与瓶体的轮廓相适应或略大;滚筒由 所述电机传递动力;所述V型槽体固装于一支撑架上,用于承接从排料通道排出的塑料瓶,所述支撑架固装在所述机架上,在V型槽体底部靠近所述切割机构一侧开有一第2槽口,便于所述切割机构切割塑料瓶。

优选的是,在所述V型槽体上还安装有软垫,且在该软垫上形成有与V型槽体上的第2槽口的形状和位置相同的槽口。

所述瓶身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气缸、两根摇杆、两个夹持部和两个支架,所述夹紧气缸固装在机架上,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一伸缩杆;两个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支架的一端与机架焊接;两根摇杆的一端各形成有一滑槽,在伸缩杆上安装有圆柱销,圆柱销穿过所述滑槽,使得两根摇杆能随着伸缩杆的伸缩相对于伸缩杆滑移和转动,两根摇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架铰接。两个夹持部的一端分别固装在两根摇杆的上,用于夹持落在V型槽体的塑料瓶;

优选的是,所述摇杆的内侧安装有防滑垫。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气缸、支撑板、切刀电机和切刀,所述切割气缸固装在机架上;所述支撑板与切割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切刀电机水平固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切刀安装在所述切刀电机的输出轴上,切刀的刀刃与V型槽体上的塑料瓶的中线共线,在切刀电机的作用下,切刀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对塑料瓶进行切割。

优选的是,所述的切刀设置有个,且在切刀电机的输出轴周围均匀布置;所述喂料斗下部开口的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当;所述排料通道为长方体形,其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当;所述长方形槽口的宽度略大于切刀的宽度;所述壳体与机架焊接;所述电机固装在机架上,滚筒由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机采用滚筒式自动间歇喂料,夹紧气缸的伸缩杆缩短带动连杆机构夹紧瓶身,切割气缸的伸缩杆伸长带动电机及切刀切离瓶盖与瓶标,然后切刀复位,夹紧气缸的伸缩杆伸长,连杆机构松开瓶身,同时塑料瓶被伸缩杆推入收集箱。

与现有定向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同时完成瓶盖和瓶标的分离;

2.无需转位,夹紧、切割、回收在同一位置依次完成,动作连贯,结构紧凑;

3.滚筒式自动间歇喂料,减少了人工成本与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瓶瓶盖分离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是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切割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切割完结后切割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和3,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瓶瓶盖分离机包括机架4及安装在该机架4上的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瓶身夹紧机构和切割机构,机架4的底部中央设有一个用于将切割后的塑料瓶排出的回收料口15。所述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安装在机架4上部,用于间歇地向瓶身夹紧机构输送塑料瓶;所述瓶身夹紧机构安装在所述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下部一侧的机架上,用于夹紧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输送的塑料瓶,并在所述切割机构切割塑料瓶的瓶盖和瓶标后,将所述塑料瓶推送到所述回收料口15;所述切割机构安装在与所述瓶身夹紧机构相对一侧的机架上,用于切割由瓶身夹紧机构夹住的塑料瓶的瓶盖和瓶标。

具体地说,所述滚筒式间歇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1、壳体3、滚筒2、电机7、排料通道26和V型槽体14,所述喂料斗1上、下开口,喂料斗1上部为长方体形,下部与所述长方体形等长且具有V形纵向截面;所述壳体3为平放的圆筒状,且上、下开口;壳体3的上部开口与所述喂料斗1的下部开口连接,壳体3的下部开口与所述排料通道26连接,在排料通道26靠近所述切割机构一侧开有一第1槽口16,便于所述切割机构切割塑料瓶;所述滚筒2安装在壳体3内,在滚筒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四个能够容纳来自喂料斗1喂进的塑料瓶的凹槽17,凹槽17的形状与瓶体的轮廓相适应或略大;滚筒2由所述电机7传递动力;所述V型槽体14固装于一支撑架23上,用于承接从排料通道26排出的塑料瓶,所述支撑架23固装在所述机架4上,在V型槽体14底部靠近所述切割机构一侧开有一第2槽口13,第2槽口13的宽度大于切刀8的宽度便于所述切割机构切割塑料瓶。

另外,为防止塑料瓶从送料部分下落至V型槽体14时有弹跳不稳定情况发生,最好在V型槽体14上再安装一软垫,且在该软垫上形成有与V型槽体14上的第2槽口13的形状和位置相同的槽口。

所述瓶身夹紧机构5包括夹紧气缸6、两根摇杆19、两个夹持部19a和两个支架18,所述夹紧气缸6固装在机架4上,夹紧气缸6的输出端连接一伸缩杆24;两个支架18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3的两侧,支架的一端与机架4焊接;两根摇杆19的一端各形成有一滑槽,在伸缩杆24上安装有圆柱销20,圆柱销20穿过所述滑槽,使得两根摇杆19能随着伸缩杆24的伸缩相对于伸缩杆24滑移和转动,两根摇杆1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架18铰接;两 个夹持部19a的一端分别固装在两根摇杆19的上,用于夹持落在V型槽体14的塑料瓶。为夹紧牢固,在所述摇杆19的内侧还安装有防滑垫27。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气缸10、支撑板11、切刀电机9和切刀8,所述切割气缸10固装在机架4上;所述支撑板11与切割气缸的伸缩杆25固定连接;所述切刀电机9水平固装在所述支撑板11上;所述切刀8安装在所述切刀电机9的输出轴上,切刀8的刀刃与V型槽体14上的塑料瓶的中线共线,在切刀电机9的作用下,切刀8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对塑料瓶进行切割。由图3可见,支撑板11为L形,L形的短边与切割气缸的伸缩杆25垂直固装,切刀电机9垂直固装在L形的长边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切刀8设置有4个,且在切刀电机9的输出轴周围均匀布置;所述喂料斗1下部开口的宽度与凹槽17的宽度相当;所述排料通道26为长方体形,其宽度与凹槽17的宽度相当;所述长方形槽口16的宽度略大于切刀8的宽度;所述壳体3与机架4焊接;所述电机7固装在机架4上,滚筒2由电机7通过转轴22带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瓶瓶盖分离机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稍作整理的塑料瓶瓶口向左,集中投入到喂料机构上方的喂料斗1内。滚筒2由电机7通过转轴22带动旋转。滚筒2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凹槽17,从而使滚筒每转四分之一周,就有一个塑料瓶落入凹槽17内,并随滚筒的转动落入滚筒1下方的排料通道26,进而落入V型槽体14中。

塑料瓶12落入V型槽体14后,瓶身夹紧机构5开始工作。首先,夹紧气缸6上的伸缩杆24收缩,使圆柱销20带动摇杆19绕圆柱销21做摆动。摇杆19摆动一定角度后,两个夹持部19a夹紧塑料瓶12。

夹紧瓶身后,切割气缸10的伸缩杆25伸长,通过支撑板11带动电机9以及切刀8向塑料瓶12移动。同时,电机9带动切刀8旋转,切割塑料瓶瓶盖和瓶标。因为在排料通道26的左侧开有长方形槽16,且在V型槽体14底部靠近切刀一侧开有长方形槽13,所以,切刀的旋转不受干涉。

随着切刀8的前进和旋转,瓶盖和瓶标被从中间切开。切割完成后,切割装置复位。夹紧气缸6的伸缩杆24伸长,通过圆柱销20带动摇杆19摆动,松开塑料瓶12。

伸缩杆24继续伸长,其端部触及塑料瓶12的瓶底,将塑料瓶向前推送,使其重心偏离V型槽体14,进而掉落,通过回收料口15进入收集箱。之后,夹紧装置复位,开始下一个循环。

上述的夹紧、切割、推送、复位等动作,均通过控制系统来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