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塑机及其具有出料整理功能的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693发布日期:2018-10-13 00:0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挤塑机的具有出料整理功能的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出料机构的挤塑机。



背景技术:

挤塑机是工程塑料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设备,其通过螺杆挤压令塑料自末端模具的出料口内寄出,以实现拉塑,多用于生产具有一定长度的塑料线束。但是,现有的拉塑机中,拉出的塑料线束凌乱地对方在模具的下方,容易导致多跟线束的缠绕,已发生线束搅乱分开困难的情况。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挤塑机出料机构,以期具有出料整理功能,能够在模具塑料线束的同时,分别整理不同出料口拉出的线束,以避免发生线束缠绕,无需另外整理和区分线束,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挤塑机出料机构,以期具有出料整理功能,能够在模具塑料线束的同时,分别整理不同出料口拉出的线束,以避免发生线束缠绕,无需另外整理和区分线束,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出料机构的挤塑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出料整理功能的出料机构,包括固接于机体上的出料模具和设置于所述出料模具下方的塑料线束缠绕结构;

所述出料模具包括有多个出料口,各所述出料口沿所述出料模具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相邻两所述出料口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包括基座、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基座的转轴,和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随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固接,所述绕线轮上设置有用于与塑料线束的头部相固定的勾线环;

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为多个,各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步进电机和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减速器,所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轮的外侧轮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塑料线束处于缠绕状态时,嵌入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周向整圈环绕所述绕线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出料模具旁侧的长度检测器和报警器,所述长度检测器检测所述塑料线束的长度,并当该长度到达预设长度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预警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或频闪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挤塑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出料整理功能的出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料机构用于挤塑机,该出料机构包括固接于机体上的出料模具和设置于所述出料模具下方的塑料线束缠绕结构;其中,所述出料模具包括有多个出料口,各所述出料口沿所述出料模具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相邻两所述出料口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包括基座、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基座的转轴,和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随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固接,所述绕线轮上设置有用于与塑料线束的头部相固定的勾线环;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为多个,各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地设置。

在工作过程中,当出料口产生塑料线束时,手动将该线束的头部与相应的绕线轮上的勾线环相固定,而后启动动力部件,绕线轮转动,即可将出料口产生的塑料线束逐渐缠绕在相应的绕线轮上;绕线轮有多个,各分别对应一个出料口,即分别缠绕有一组塑料线束,待出料完成时,线束也就分别缠绕在了各自的绕线轮上,分别成捆,无需再另外整理和打捆线束。这样,该出料机构具有出料整理功能,能够在模具塑料线束的同时,分别整理不同出料口拉出的线束,以避免发生线束缠绕,无需另外整理和区分线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出料整理功能的出料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

2-出料模具

21-出料口

31-基座 32-转轴 33-绕线轮

100-塑料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挤塑机出料机构,以期具有出料整理功能,能够在模具塑料线束的同时,分别整理不同出料口拉出的线束,以避免发生线束缠绕,无需另外整理和区分线束,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出料机构的挤塑机。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出料整理功能的出料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料机构用于挤塑机,该出料机构包括固接于机体1上的出料模具2和设置于所述出料模具2下方的塑料线束缠绕结构;其中,所述出料模具2包括有多个出料口21,各所述出料口21沿所述出料模具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相邻两所述出料口21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包括基座31、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基座31的转轴32,和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随所述转轴32相对于所述基座31转动的绕线轮33,所述绕线轮33的内圈与所述转轴32固接,所述绕线轮33上设置有用于与塑料线束100的头部相固定的勾线环;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为多个,各所述塑料线束缠绕结构与所述出料口21一一对应地设置。

在工作过程中,当出料口21产生塑料线束时,手动将该线束的头部与相应的绕线轮33上的勾线环相固定,而后启动动力部件,绕线轮33转动,即可将出料口21产生的塑料线束100逐渐缠绕在相应的绕线轮33上;绕线轮33有多个,各分别对应一个出料口21,即分别缠绕有一组塑料线束,待出料完成时,线束也就分别缠绕在了各自的绕线轮33上,分别成捆,无需再另外整理和打捆线束。这样,该出料机构具有出料整理功能,能够在模具塑料线束100的同时,分别整理不同出料口21拉出的线束,以避免发生线束缠绕,无需另外整理和区分线束,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地,上述动力部件包括步进电机和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减速器,所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32传动连接,在工作过程中,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减速器的输出轴转动,从而驱动转轴32转动,结构简单且便于控制速度,使之转动速度与出料速度相匹配,不会过快或过慢。理论上,动力部件也可以为伺服电机或者其他能够输出转动的装置。

为了保证缠绕后塑料线束的整齐性,避免线束从绕线轮33脱出,还可以在绕线轮33的外侧轮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塑料线束处于缠绕状态时,嵌入所述限位槽内。该限位槽周向整圈环绕所述绕线轮33,也可以开设两圈或更多圈。

由于出料长度可根据使用需求确定,当达到预定的出料长度时,若不能及时停机,不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且需要将线束剪裁成需要的长度,增加了工作量,因此,需尽量避免发生出料超过预设长度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该出料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出料模具2旁侧的长度检测器和报警器,所述长度检测器检测所述塑料线束的长度,并当该长度到达预设长度时,向所述报警器发出预警指令。该报警器可以为蜂鸣器或频闪灯。

除了上述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该出料机构的挤塑机,该挤塑机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