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的尖点热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9039发布日期:2018-07-04 05:52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化的尖点热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小型化的尖点热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针阀系统的热咀一般采用弹簧加热或加热套加热,不利于细小产品以及紧凑型模具生产。这种热咀需要增加产品排位并加大模具,使模具笨重并增加模具生产成本,对于小型模具不适用。对于需要小型化的针阀系统,如果直接将发热丝缠绕在热咀的表面,热咀的前部、中部和后部都有发热丝,由于热量积聚的原因,中部、后部的温度会比前部的高,容易造成热咀内部的物料的加速老化,且局部可能出现过热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直接缠绕发热丝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更利于细小产品的批量生产的尖点热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化的尖点热咀,包括热咀主体、设置于热咀主体的凹槽、装设于凹槽内的发热丝以及装设于热咀主体一端的尖咀头,凹槽围绕热咀主体的中心轴线螺旋设置,发热丝沿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热咀主体内部设有流道;所述热咀主体包括热咀前部、热咀后部、连接热咀前部与热咀后部的过渡部,所述热咀前部的长度是热咀后部的直径的10~25倍,沿热咀前部至热咀后部的方向,过渡部的横截面半径逐渐缩小;所述发热丝在热咀主体中部的螺旋间距是发热丝在热咀主体两端的螺旋间距的3~7倍。

其中的,所述尖咀头可拆卸地连接于热咀前部远离热咀后部的一端。

其中的,所述尖咀头包括尖嘴部和与尖嘴部连接的固定部,固定部与热咀前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输送胶料的进料槽,所述尖嘴部的外侧设有扰流槽和多个出料槽,多个所述出料槽分别与进料槽连通,出料槽与进料槽的连通处形成分流孔,多个所述出料槽自尖嘴部的外侧螺旋至前端;所述扰流槽用于连通相邻的出料槽。

其中的,所述热咀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温度探测线。

进一步的,所述热咀主体远离尖咀头的一端装设有用于将温度探测线和发热丝卡接在一起的卡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探测线和发热丝均设有电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小型化的针阀咀,而且整个热咀的加热均匀,使热咀内的物料的温度波动大大减小,更不会出现过热的现象,物料经过热咀内可以基本保持恒温状态,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尖咀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尖咀头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尖咀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尖咀头;11-尖嘴部;111-扰流槽;112-出料槽;113-分流孔;12-固定部;121-进料槽;122-凸缘部;123-斜面;2-热咀主体;A-热咀前部;B-热咀后部;23-过渡部;24-螺丝;25-温度探测线;26-发热丝;27-卡接块;28-电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化的尖点热咀,包括热咀主体2、设置于热咀主体2的凹槽、装设于凹槽内的发热丝26以及装设于热咀主体2一端的尖咀头,凹槽围绕热咀主体2的中心轴线螺旋设置,发热丝26沿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热咀主体2内部设有流道;所述热咀主体2包括热咀前部、热咀后部、连接热咀前部与热咀后部的过渡部23,所述热咀前部的长度L是热咀后部的直径φD的10~25倍,作为优选的,所述热咀前部的长度L=25XφD;沿热咀前部至热咀后部的方向,过渡部23的横截面半径逐渐缩小,以使尖点热咀在装配时,发热丝26不易被过度弯折或压迫而导致损坏,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所述发热丝26在热咀主体2中部的螺旋间距是发热丝26在热咀主体2两端的螺旋间距的3~7倍,热咀主体2前端和热咀主体2后端的发热丝26的热量会向热咀主体2中间辐射或热传导,热咀主体2中间的发热丝26的缠绕密度低,热咀两端的高,这样使得热量利用更充分,物料经过流道时加热更均匀。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尖咀头可拆卸地连接于热咀前部远离热咀后部的一端。具体地,尖咀头通过螺丝24固定在热咀前部的前端。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尖咀头包括尖嘴部11和与尖嘴部11连接的固定部12,固定部12与热咀前部连接,所述固定部1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输送胶料的进料槽121,所述尖嘴部11的外侧设有扰流槽111和多个出料槽112,出料槽112与进料槽121的连通处形成多个分流孔113,多个所述出料槽112自尖嘴部11的外侧螺旋至前端;所述扰流槽111用于连通相邻的出料槽112。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尖嘴部11设置有螺旋形的出料槽112和与出料槽112交叉设置的扰流槽111,在注塑时,胶料通过固定部12的进料槽121分别从多个分流孔113进入尖嘴部11的出料槽112,由于出料槽112呈螺旋状,所以进入出料槽112的胶料会以螺旋的形态流至尖嘴部11的前端,螺旋绕设于尖嘴部11外侧的扰流槽111设计可使胶料改变流动方向,使胶料与添加剂再次充分均匀混合,从而使本尖咀注塑出内部结构更加均匀的塑料制品并且降低了调机难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降低调机难度和成品率高。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热咀主体2的表面设置有温度探测线25,用以检测热咀表面的温度,避免热咀出现过热的现象。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热咀主体2远离尖咀头的一端装设有用于将温度探测线25和发热丝26卡接在一起的卡接块27,以使温度探测线25和发热丝26不易脱落。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探测线25和发热丝26均设有电插头28,便于温度探测线25和发热丝26与电源连接,拆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