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2748发布日期:2018-09-04 23:3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常用的生活物品,用于盛放垃圾,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生产制得,在垃圾桶生产中需要用到注塑模。

目前有一类垃圾桶,具有较大的长径比,也即高度较高,横截面积相对较小,这种垃圾桶占地面积小,但是垃圾的盛放量较大,被广泛推广。

在生产这类垃圾桶时,由于垃圾桶的高度较高,形成注塑模的长度也需要相应加长,注塑模通常由上模和下模组合,合模后形成成型垃圾桶的型腔,在型腔内注入热塑料,冷却后即可成型。但由于垃圾桶高度高,采用上模加下模的注塑模,对模具需要进行深腔加工,深腔加工对铣刀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周期也会相应延长。

因此,人们考虑用上模、中模和下模的结合来生产长筒形垃圾桶,但这种模具会产生两个合模间隙,模具型面如果配合不好,会产生错位,从而对产品的外壁产生毛刺或毛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上模上设有注塑口,所述的中模的两端并沿中模的周向分别设有若干上衔接槽和下衔接槽,在上模靠近中模的一端设有与上衔接槽相配适的上衔接块,在下模靠近中模的一端设有与下衔接槽相配适的下衔接块。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所述的上衔接槽和上衔接块呈竖直设置,当上衔接块插入到上衔接槽中时,上衔接块外壁和上衔接槽内壁之间的间距为0.02-0.03mm,所述的下衔接槽和下衔接块呈竖直设置,当下衔接块插入到下衔接槽中时,下衔接块外壁和下衔接槽内壁之间的间距为0.03-0.04mm。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所述的上衔接槽和下衔接槽分别有四个,每两个相邻的上衔接槽之间的夹角为90°,每两个相邻的下衔接槽之间的夹角为90°,上衔接块与上衔接槽一一对应,下衔接块与下衔接槽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所述的上模靠近中模的一端并沿上模的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上模开模导向杆,所述的下模靠近中模的一端并沿下模的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下模开模导向杆,所述的上模开模导向杆和下模开模导向杆分别插入到中模中并与中模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所述的中模上设有成型垃圾桶中段内壁的中模型芯,所述的上模上设有成型垃圾桶底部内壁的上模型芯,所述的中模型芯上设有向中模型芯内部凹陷的中段加强筋槽,所述的上模型芯上设有向上模型芯内部凹陷的底部加强筋槽,中段加强筋槽与底部加强筋槽的位置相对应,且中段加强筋槽与底部加强筋槽的侧壁和底部相互形成光滑连接。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所述的上模型芯上还设有向上模型芯内部凹陷的垃圾桶底部成型槽,所述的垃圾桶底部成型槽呈方形,垃圾桶底部成型槽的四个角分别向外突出形成垃圾桶底部垫脚槽。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在垃圾桶底部垫脚槽内设有向上模型芯内部凹陷的底角加强筋槽,所述的底角加强筋槽呈弧形。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所述的下模上设有下模型芯,所述的下模型芯的外壁具有若干台阶部。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所述的下模上设有顶料杆,顶料杆端部延伸至上模顶部且与注塑口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中,所述的中模靠近下模的一端设有垃圾桶顶部成型块,下模上设有与垃圾桶顶部成型块相配适的垃圾桶顶部成型腔,所述的垃圾桶顶部成型块具有与台阶部的位置相对应的顶部加强圈槽,所述的顶部加强圈槽呈环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采用多段式控制,并采用衔接块加衔接槽的相互配合,在合模和开模过程中,能防止走偏,避免产品外壁出现毛刺或毛边,从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2、模具设计合理,生产的垃圾桶底部、中段和顶部的结构均得到提到,适用于长筒型垃圾桶的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型芯示意图。

图6是图5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图5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中:上模1、上模开模导向杆1a、中模2、扣块2a、下模3、下模开模导向杆3a、注塑口4、上衔接槽5、下衔接槽6、上衔接块7、下衔接块8、中模型芯9、上模型芯10、中段加强筋槽11、底部加强筋槽12、垃圾桶底部成型槽13、垃圾桶底部垫脚槽14、底角加强筋槽15、下模型芯16、台阶部17、顶料杆18、垃圾桶顶部成型块19、垃圾桶顶部成型腔20、顶部加强圈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长筒型垃圾桶无毛刺免修边生产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2和下模3,上模1上设有注塑口4,中模的两端设有若干扣块2a,上模1和下模3上设有与扣块2a一一对应的扣接口,在合模时,扣块2a插入到扣接口中,所述的中模2的两端并沿中模2的周向分别设有若干上衔接槽5和下衔接槽6,在上模1靠近中模2的一端设有与上衔接槽5相配适的上衔接块7,在下模3靠近中模2的一端设有与下衔接槽6相配适的下衔接块8。所述的下模3上设有顶料杆18,顶料杆18端部延伸至上模1顶部且与注塑口4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多段式合模,用于制作长筒型垃圾桶,采用多段式模具控制,在加工模具内部的深腔时较为方便,模具的加工速度和精密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由于采用了多段式模具,则模具之间在合模时的间隙配合需要较为紧密,本实施例采用了衔接块与衔接槽之间的插接配合,用于定位上模、中模和下模的同轴度,在合模时防止走偏,从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优选方案,上衔接槽5和上衔接块7呈竖直设置,当上衔接块7插入到上衔接槽5中时,上衔接块7外壁和上衔接槽5内壁之间的间距为0.02-0.03mm,所述的下衔接槽6和下衔接块8呈竖直设置,当下衔接块8插入到下衔接槽6中时,下衔接块8外壁和下衔接槽6内壁之间的间距为0.03-0.04mm。

由于下模用于成型垃圾桶顶部,垃圾桶顶部的横截面较大,误差范围可适当扩大,因此将间隙的精度控制小于对上模的间隙控制,也是为了便于加工。

本实施例中,上衔接槽5和下衔接槽6分别有四个,每两个相邻的上衔接槽5之间的夹角为90°,每两个相邻的下衔接槽6之间的夹角为90°,上衔接块7与上衔接槽5一一对应,下衔接块8与下衔接槽6一一对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上衔接槽5和下衔接槽6分别有四个,但不代表垃圾桶就是方形结构,也可以是圆柱形结构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上衔接槽5和下衔接槽6分别有四个,是为了实现周向配合,从而实现同轴度定位,当然上衔接槽5和下衔接槽6也可以分别为三个,但这样角度控制较为困难。

上模1靠近中模2的一端并沿上模1的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上模开模导向杆1a,所述的下模3靠近中模2的一端并沿下模3的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下模开模导向杆3a,所述的上模开模导向杆1a和下模开模导向杆3a分别插入到中模2中并与中模2活动连接。

如上所述,由于采用多段式控制,因此为了避免一根导向杆直通上模、中模和下模,导致导向过程发生偏转的缺陷,本实施例采用了两段导向,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也采用两段开合的方式,即在一段开合完成后,再进行另一段开合,从而使上模、中模和下模能精准的开合,开合过程中位置保持固定,防止上模、中模和下模之间的连接处产生间隙,出现毛刺或毛边。

结合图4所示,中模2上设有成型垃圾桶中段内壁的中模型芯9,所述的上模1上设有成型垃圾桶底部内壁的上模型芯10,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中模型芯9上设有向中模型芯9内部凹陷的中段加强筋槽11,中段加强筋槽11贯穿中模型芯上下两端,为一通槽,中段加强筋槽11形成凸出垃圾桶内部的加强筋结构,而垃圾桶外壁仍然为光滑面,加强筋结构用于加强垃圾桶轴向强度,所述的上模型芯10上设有向上模型芯10内部凹陷的底部加强筋槽12,中段加强筋槽11与底部加强筋槽12的位置相对应,且中段加强筋槽11与底部加强筋槽12的侧壁和底部相互形成光滑连接。

结合图7所示,上模型芯10上还设有向上模型芯10内部凹陷的垃圾桶底部成型槽13,用于形成厚度较大的垃圾桶底部,提高垃圾桶底部的强度,所述的垃圾桶底部成型槽13呈方形,垃圾桶底部成型槽13的四个角分别向外突出形成垃圾桶底部垫脚槽14,垫脚槽形成垃圾桶垫脚,厚度大于垃圾桶底部,对垃圾桶底部起到支撑作用。

在垃圾桶底部垫脚槽14内设有向上模型芯10内部凹陷的底角加强筋槽15,所述的底角加强筋槽15呈弧形,底角加强筋槽15形成底角加强筋,提高垃圾桶垫脚的强度。

下模3上设有下模型芯16,所述的下模型芯16的外壁具有若干台阶部17,台阶部用于提高垃圾桶口部的强度。中模2靠近下模3的一端设有垃圾桶顶部成型块19,下模3上设有与垃圾桶顶部成型块19相配适的垃圾桶顶部成型腔20,合模时,垃圾桶顶部成型块19插入到垃圾桶顶部成型腔20中,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垃圾桶顶部成型块19具有与台阶部17的位置相对应的顶部加强圈槽21,所述的顶部加强圈槽21呈环形,用于成型突出垃圾桶顶部外部的加强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模1、上模开模导向杆1a、中模2、扣块2a、下模3、下模开模导向杆3a、注塑口4、上衔接槽5、下衔接槽6、上衔接块7、下衔接块8、中模型芯9、上模型芯10、中段加强筋槽11、底部加强筋槽12、垃圾桶底部成型槽13、垃圾桶底部垫脚槽14、底角加强筋槽15、下模型芯16、台阶部17、顶料杆18、垃圾桶顶部成型块19、垃圾桶顶部成型腔20、顶部加强圈槽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