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及成型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2036发布日期:2019-03-02 01:0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及成型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以及成型品,所述底切处理机构安装于使具有底切部的成型品成型的成型用模具而使用。



背景技术:

在使具有底切部的成型品成型的成型用模具中,已经开发出了很多与底切部的形态相对应的形式的底切处理机构。作为底切处理机构,一般使用例如被称为抽芯的部件。

另外,本申请的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一种底切处理机构,该底切处理机构在使利用以往的使用抽芯的底切处理机构难以成型的成型品,例如具有中空部的凸台在与成型品整体的脱模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的成型品成型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成为底切部的凸台脱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底切处理机构构成为,具备内设于成型用模具的固定模或可动模的保持件、将底切部成型的成型芯,成型芯由第一芯和第二芯构成,第一芯及第二芯具有相互邻接且倾斜的侧面,且通过沿着侧面在保持件内滑动,从而能够使底切部脱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10-15538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底切处理机构,能够使利用以往的使用抽芯的底切处理机构难以成型的形状的成型品的成型容易化,并且不需要支撑杆、导向杆等,与以往的使用抽芯的底切处理机构相比,能够紧凑地构成。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底切处理机构不同的结构中,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底切处理机构那样,能够实现具有底切部的成型品的成型容易化、紧凑化及成型品质提高的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以及成型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地构成并能够容易地使底切部脱模,且能够提高成型品质的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以及成型品。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切处理机构,其安装于使具有底切部的成型品成型的成型用模具而使用,并能够使所述底切部脱模,所述底切处理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上推块,其可沿所述成型品的脱模方向移动;支撑构件,其固定于所述上推块或者与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上推块移动时可支撑所述底切部;滑动块,其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推块滑动,与所述上推块的移动联动地沿与所述成型品的脱模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保持块,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滑动块,构成为,若使所述上推块向所述成型品的脱模方向移动,则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所述底切部并且所述滑动块联动地移动,能够使所述底切部脱模。

另外,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块及所述滑动块具有使所述底切部成型的成型面。

另外,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使所述上推块沿所述成型品的脱模方向移动时,所述上推块和/或所述滑动块能够支撑所述成型品。

另外,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块及所述保持块分别具备限制构件,所述限制构件将所述滑动块的移动方向限制为所述底切部能够脱模的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具备:成型部件,其使所述底切部的中空部或空间部成型,使得在所述底切部具有中空部或空间部的所述成型品能够成型;成型部件用滑动块,其固定于所述成型部件或者与其一体地形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推块及所述保持块滑动,在使所述上推块沿所述成型品的脱模方向移动时,所述成型部件用滑动块移动,以使所述成型部件从所述底切部的中空部或空间部脱离。

另外,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的特征在于,构成为,还具备固定于所述成型用模具或者与其一体地形成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能够在合模时部分或者全部地收纳构成本底切处理机构的部件中的除了所述保持件的其他构成部件。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底切处理机构。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品,其是利用所述底切处理机构、或所述成型用模具来成型。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及成型用模具,由于滑动块与上推块向成型品的脱模方向的移动联动地移动,以使底切部能够脱模,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并且容易地使底切部脱模。另外,由于上推块及滑动块移动时,底切部被支撑构件所支撑,因此能够防止底切部的损伤等,提高成型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合模时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开模后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成型品p的顶出动作后的剖面图。

图4是图1及图2中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周边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周边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立体图。

图7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上推块30、滑动块40、保持块50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可利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及成型用模具来成型的成型品一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合模时的剖面图,图2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开模后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成型品p的顶出动作后的剖面图。图4是图1及图2中的处理机构10的周边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周边部的放大图。图6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立体图,图7、图8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分解立体图,图9的(a)是图1的成型用模具1的上推块30、滑动块40、保持块50的立体图,图9的(b)是从与图9的(a)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至图3中,省略一部分附图标记,在图6中,仅示出保持件20的剖面,在图7中,省略保持件20,在图8中,省略保持件20及保持块50。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具备:射出成型材料而使成型品p(参照图1)的外表面(上表面)侧成型的固定模100、和使成型品p的包括底切部p1的内表面(下表面)侧成型的可动模101,这是与公知的射出成型用模具相同的结构,但与公知的射出成型用模具的不同点在于具备底切处理机构10。此外,为了方便而以图1的固定模100侧为上,且以可动模101侧为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与公知的射出成型用模具同样地,固定模100具备:固定侧安装板103、固定侧模板104、定位环105、以及浇道套106,可动模101具备:可动侧安装板107、可动侧模板108、垫块109、两张起模基板110、起模销111、回位销112、弹簧113、以及起模杆114,在成型、开模结束后,起模基板110相对于可动侧模板108向成型品p的脱模(顶出)方向(图1的上方向)移动,从而利用起模销111进行成型品p的顶出动作。此外,上述的构成部件与公知的射出成型用模具相同,故省略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中,能够使底切部p1脱模的底切处理机构10被组装至可动模101,除了起模销111,起模基板110上直立设置有上推块用起模销12,该上推块用起模销12使后述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上推块30与起模基板110的移动联动地在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上往复移动。

底切处理机构10用于在成型品p脱模(顶出动作)时使底切部p1能够从成型用模具1脱模。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切部p1是从成型品p的下表面向与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图1的上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圆筒凸台。此外,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及成型品中,能够成型及脱模的底切部如后所述并不限于圆筒凸台。另外,作为成型品p的材料,并不限定于塑料等合成树脂,也可以是铁、铜、铝等金属。

底切处理机构10具备:保持件20,其埋设并固定于可动侧模板108;上推块30,其能够在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上往复移动;滑动块40,其相对于上推块30能够在与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保持块50,其固定于可动侧模板108并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滑动块40;套筒销60,其固定于上推块30并作为支撑底切部p1的支撑构件;第一固定块件62及第二固定块件64,它们将套筒销60固定于上推块30;中心销70,其是使底切部p1的中空部成型的成型部件;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其将中心销70固定,并能够相对于上推块30及保持块50滑动;以及固定块件74,其将中心销70固定于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所述底切处理机构10够成为,若在成型品p脱模时,上推块30沿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移动,则滑动块40及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与之联动地进行移动,从而能够进行底切部p1的脱模。

保持件20能够在合模时全部地收纳构成底切处理机构10的部件中的除了保持件20的其他构成部件,所述保持件20能够将底切处理机构10单元化,并且使底切处理机构10向成型用模具1的设置容易化。保持件20呈方筒形状,埋设于在可动侧模板108形成的沟槽中,并利用螺栓固定于可动侧模板108。此外,保持件20也可以一体地形成于可动侧模板108,但在该情况下,将底切处理机构10的其他部件顺次地组装于可动侧模板108。

保持件20形成并配置为其上表面21在成型用模具1合模时与可动侧模板108的上表面成为同一面,在成型时成为与成型品p的下表面接触的成型面。因此,为了防止成型品p的成型缺陷,保持件20形成并配置为在合模时使保持件20的上表面21与可动侧模板108的上表面之间不产生间隙。

此外,保持件20并不限定于方筒形状,也可以是圆筒形状、多边形剖面的筒形状。此时,保持件20以外的底切处理机构10的构成部件根据保持件20的形状适当地改变形状即可。另外,保持件20也可以分割成多个块件而构成。而且,保持件20并不限定于在合模时全部地收纳构成底切处理机构10的部件中的除了保持件20的其他构成部件的方式,也可以构成为部分地收纳。

上推块30使成型品p的下表面及底切部p1成型,在进行成型品p的顶出动作时,所述上推块30与起模基板110联动地在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上移动,进而与起模销111一同进行成型品p的顶出。

上推块30是倒l字形块件,在下表面固定有上推块用起模销12。上推块30具有:凹部33,其以使滑动块40整体嵌入的方式对上部32进行挖空而设置;水平槽34,其水平地设置于凹部33,并且是通过使后述的滑动块40的凸条42滑动自如地嵌合,从而限制滑动块40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成型面36,其呈半圆形沟槽形状,并设置于凹部33的里侧的面,使底切部p1的外周面成型;斜条38,其设置于下部37的内侧的面,并且是通过使后述的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第一燕尾槽78滑动自如地卡合,从而限制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

上推块30的上表面31是在成型时使成型品p的下表面成型的成型面,并且也是在顶出动作时对成型品p进行支撑的支撑面。因此,为了防止成型品p的成型缺陷,上推块30形成并配置为,在合模时使上推块30的上表面31与保持件20的上表面21之间不产生间隙。

限制滑动块40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并不限定于水平地设置的水平槽34,只要设置为使滑动块40移动至能够进行底切部p1脱模的位置即可。

斜条38以相对于底切部p1的中空部的中心轴线为平行的方式倾斜,以使得通过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移动,中心销70从底切部p1的中空部脱离。

滑动块40使成型品p的下表面及底切部p1成型,在进行成型品p的顶出动作时,所述滑动块40与上推块30联动地沿上推块30的水平槽34进行移动,以使得能够进行底切部p1的脱模。

滑动块40是梯形块件,其具有:凸条42,其以可滑动自如地嵌合于上推块30的水平槽34的方式设置于两侧面,并且是限制滑动块40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成型面44,其呈半圆形沟槽形状,并设置于与上推块30对置的倾斜面,使底切部p1的外周面成型;燕尾槽46,其设置于相反侧的倾斜面,并且是与后述的保持块50的第一斜条54滑动自如地卡合进而限制滑动块40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燕尾槽46的倾斜角度与后述的保持块50的第一斜条54的倾斜角度一致。

另外,滑动块40的上表面41是在成型时使成型品p的下表面成型的成型面,并且也是在顶出动作时对成型品p进行支撑的支撑面。因此,为了防止成型品p的成型缺陷,滑动块40形成并配置为,在合模时使滑动块40的上表面41与上推块30的上表面31及保持块50的上表面51之间不产生间隙。

保持块50固定于可动侧模板108,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保持滑动块40及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保持块50为l字形块件,并具有:第一斜条54,其设置于上部52的内侧的面,并且是使滑动块40的燕尾槽46滑动自如地卡合进而限制滑动块40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第二斜条58,其设置于下部56,并且是使后述的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第二燕尾槽79滑动自如地卡合进而限制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

另外,保持块50形成并配置为其上表面51在成型用模具1合模时与保持件20的上表面21成为同一面,在成型时成为与成型品p的下表面接触的成型面。因此,为了防止成型品p的成型缺陷,保持块50形成并配置为在合模时使保持块50的上表面51与保持件20的上表面21、上推块30的上表面31及滑动块40的上表面41之间不产生间隙。

第一斜条54相对于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而倾斜地设置,以使在顶出动作结束后滑动块40移动至底切部p1能够脱模的位置的方式来决定倾斜角度。此外,第一斜条54相对于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的倾斜角度越大,相对于上推块30的移动量的滑动块40的移动量则越大。

第二斜条58以与底切部p1的中空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式倾斜。由此随着成型品p的顶出,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进行移动,以使中心销70从底切部p1的中空部脱离。

套筒销60作为在顶出动作时对底切部p1的端面进行支撑的支撑构件发挥作用。套筒销60为圆筒部件,前端面66在顶出动作时成为对底切部p1的端面进行支撑的支撑面,在基端形成有固定用的凸缘部61。套筒销60的中空部形成为可供中心销70插通。

套筒销60在被第一固定块件62及第二固定块件64经由凸缘部61夹持的状态下,利用螺栓68将第二固定块件64固定于上推块30,由此套筒销60固定于上推块30。此外,套筒销60也可以与上推块30一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凸缘部61、第一固定块件62、第二固定块件64及螺栓68。另外,套筒销60、第一固定块件62和/或第二固定块件64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中心销70使底切部p1的内周面及顶面成型。中心销70为圆柱销部件,前端部与底切部p1的内周面的形状相应地形成为锥状,在基端形成有固定用的凸缘部71。

中心销70在被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及固定块件74经由凸缘部71夹持的状态下,利用螺栓76使固定块件74固定于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由此中心销70固定于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中心销70以在插通于套筒销60的中空部的状态下可移动且中心轴线与底切部p1的中心轴线一致的方式固定于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此外,中心销70与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可以一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凸缘部71、固定块件74及螺栓76。

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在顶出动作时与上推块30联动地进行移动,使中心销70向将其从底切部p1的中空部抽出的方向移动。此外,将中心销70从底切部p1的中空部抽出的方向是指,不使底切部p1变形及损伤地使中心销70从底切部p1的中空部脱离的中心销70的移动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底切部p1的中心轴线一致的、中心销70远离底切部p1的方向。

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为梯形块件,并具有:第一燕尾槽78,其设置于与上推块30对置的一方的倾斜面,并且是与上推块30的斜条38滑动自如地卡合进而限制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第二燕尾槽79,其设置于下表面,并且是与保持块50的第二斜条58滑动自如地卡合进而限制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移动方向的限制构件。第一燕尾槽78的倾斜角度与上推块30的斜条38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燕尾槽79的倾斜角度与保持块50的第二斜条58的倾斜角度一致。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成型品p成型时,在将成型用模具1合模的状态下从固定模100的浇道套106射出成型材料,使成型材料固化而使成型品p成型(参照图1、图4)。

在成型时,底切处理机构10的保持件20的上表面21、上推块30的上表面31、滑动块40的上表面41以及保持块50的上表面51与可动侧模板108的上表面成为同一面,并与成型品p(成型材料)接触而进行成型,上推块30的成型面36、滑动块40的成型面44、套筒销60的前端面66及中心销70的外周面使成型品p的底切部p1成型。

成型后,进行成型用模具1的开模。在成型用模具1开模时,可动模101整体从图1的状态向下方向移动,成型品p留在可动模101侧(参照图2)。在成型用模具1开模后,进行成型品p的顶出动作。

在顶出动作时,起模基板110从图2的状态向上方向移动。随着起模基板110的移动,底切处理机构10的上推块30被上推块用起模销12推压,上推块30及滑动块40从可动侧模板108的上表面顶出,并与起模销111一同将成型品p从图2的状态向上方向顶出。

与此同时,通过上推块30的水平槽34、滑动块40的凸条42和燕尾槽46、以及保持块50的第一斜条54的作用,使滑动块40沿着水平槽34从图2、图4的状态向左方向移动,进而从底切部p1脱离(参照图3、图5)。

另外,同时地,通过上推块30的斜条38、保持块50的第二斜条58、以及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第一燕尾槽78和第二燕尾槽79的作用,中心销70沿着中心轴线从图2、图4的状态相对于底切部p1向左下方向移动进而从底切部p1脱离(参照图3、图5)。另外,在顶起动作中,底切部p1的端面被套筒销60的前端面66所支撑。

若顶出动作结束,则滑动块40及中心销70从底切部p1脱离,且通过起模销111、上推块30及滑动块40,成型品p成为从可动侧模板108顶出且可取出的状态(参照图3、图5)。进行成型品p的取出后,为了使下一个成型品p成型,再次进行成型用模具1的合模。

在合模时,可动模101整体从图3的状态向上方向移动,并且起模基板110从图3的状态向下方向移动。随着起模基板110的移动,底切处理机构10的上推块30被上推块用起模销12拉入可动侧模板108。

与此同时,通过上推块30的水平槽34、滑动块40的凸条42和燕尾槽46、以及保持块50的第一斜条54的作用,滑动块40沿上推块30的水平槽34从图3的状态向右方向移动进而收纳于上推块30的凹部33,并且通过上推块30的斜条38、保持块50的第二斜条58、以及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第一燕尾槽78和第二燕尾槽79的作用,中心销70沿中心轴线从图3的状态向右上方向移动进而返回至成型位置。另外,保持件20的上表面21、上推块30的上表面31及滑动块40的上表面41与可动侧模板108的上表面成为同一面。若合模结束,则成型材料被射出而使下一个成型品p成型。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底切处理机构10,由于滑动块40及中心销70(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与上推块30向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的移动联动地进行移动,以使底切部p1能够脱模,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并能够容易地使底切部p1脱模。另外,由于在顶出动作时底切部p1的端面被套筒销60所支撑,因此能够防止底切部p1的损伤等,提高成型品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中,虽然将起模销111用于成型品p的顶出,但也能够根据成型品p中的底切部p1的形成位置、重量等条件而仅使用上推块30来进行成型品p的顶出,能够实现成型用模具1进一步小型化、低成本化。

以上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用模具1,对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以及成型品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及成型品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形并使用。例如,上推块30与滑动块40的限制构件也可以为燕尾槽以及与该燕尾槽卡合的凸条。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上推块30设置燕尾槽并在滑动块40设置凸条,也可以在上推块30设置凸条并在滑动块40设置燕尾槽。同样地,关于滑动块40与保持块50的限制构件,也可以在滑动块40设置斜条并在保持块50设置燕尾槽,上推块30及保持块50与成型部件用滑动块的限制构件也同样。

另外,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中,水平槽34、凸条42、燕尾槽46、78、79、斜条38、54、58的嵌合部或卡合部的剖面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矩形,嵌合部或卡合部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等,另外,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中,上推块30、滑动块40、保持块50、成型部件用滑动块72的限制构件并不限定于水平槽34、凸条42、燕尾槽46、78、79、斜条38、54、58,例如,也可以使用直线引导件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成型用模具中能够成型的成型品并不限定于底切部为圆筒凸台的成型品。图10的(a)、图10的(b)、图10的(c)表示可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及成型用模具成型的成型品一例的立体图。本发明的成型用模具的底切处理机构能够适当地用于如下所述的底切部的成型及脱模,所述底切部为,尤其像第一实施方式及图10所示的底切部p1、p2、p3、p4那样,利用在与成型品p的脱模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以往的抽芯不能进行脱模,具有通过中心销70等成型部件成型的中空部或空间部,且具有在纵剖视下在与底切部突出的面平行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突出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成型用模具中能够成型的成型品并不限定于底切部向与成型品的脱模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成型品。在例如图10的(c)所示的在底切部p4具有基座部p5的成型品p、或者底切部p4仅为基座部p5的成型品(省略图示)等的成型中,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也可适当地构成为滑动块和/或成型部件用滑动块与上推块向成型品的脱模方向的移动联动地进行移动,以使底切部能够脱模。

另外,在本发明的成型用模具中,也可以设置多个底切处理机构。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以及成型用模具,能够进行具有多个像圆筒凸台这样的底切部的成型品的成型以及脱模。另外,在各底切部的能够脱模的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只要以能够使对应的底切部脱模的方式分别在各底切处理机构中适宜地设定上推块、滑动块、保持块、成型部件用滑动块的限制构件的倾斜角度即可。

另外,在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以及成型用模具中,也可以对各构成部件的角以及侧棱实施r倒角、c倒角等。

另外,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以及成型用模具所使用的各构成部件的材质不限定于特定的材质,适宜地使用与公知的底切处理机构以及成型用模具所使用的部件的材质相同的材质即可。但是,各构成部件的滑动面优选使用滑动性良好的材质或实施了滑动性良好的表面处理的材料。此外,各滑动面并不限定于面接触,也可以是线接触、点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能够适用于水平、垂直或者其他方向上开闭的成型用模具。

另外,本发明的底切处理机构以及成型用模具除了射出成型模具以外,还能够适当地使用于压铸模具这样的成型模具、模压成型模具等。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见本说明书,在显而易见的范围内容易想到各种变更及修正。因此,这样的变更及修正可以被解释为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发明范围内的内容。

附图标记说明

1-成型用模具;

10-底切处理机构;

20-保持件;

30-上推块;

31-上表面;

34-水平槽;

36-成型面;

38-斜条;

40-滑动块;

41-上表面;

42-凸条;

44-成型面;

46-燕尾槽;

50-保持块;

54-第一斜条;

58-第二斜条;

60-套筒销;

66-前端面;

70-中心销;

72-成型部件用滑动块;

78-第一燕尾槽;

79-第二燕尾槽;

p-成型品;

p1、p2、p3、p4-底切部;

p5-基座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