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的多行多面三维立体双向同步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5870发布日期:2018-08-21 16:5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孔膜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由于具有耐高温、耐酸碱、不易老化、膜面不粘、憎水成膜孔径小、孔隙率高等特性,在高温中过滤微细颗粒物,是净化高温空气,治理环境污染最理想的高温过滤材料。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制备中均采用纵向.横向拉伸法实现微孔膜结构,因此对横向拉伸中的均匀性所产生网孔孔径.膜厚的均匀性对微孔膜的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导致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产生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均使用通用的二边一面的横向拉伸方法来制备微孔膜,即由两边的链铗握持薄膜的一平面在梯形道轨中由小端到大端的运行实现的横向拉伸,这种两边一面的横向拉伸方法对于热融无流动性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在横向拉伸时,由于两边所产生拉力大,横向拉力向中间传递时被逐渐衰减,使薄膜厚度成中间厚,两边薄,两边孔径大,中间孔径小,以上为主要原因;2)由于两边一面的横向拉伸是由两边逐渐向中间延伸,这种拉伸速率的不同步也是导致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产生非均匀性的重要原因;3)较大的拉伸速率可使结点间距大,结点小,孔径分布均匀,要得到孔率与厚度尺寸均匀的拉伸簿膜,必须采用高速率拉伸的工艺,通常拉伸速率要达到>200%/s,而两边一面的横向拉伸速率只能达到40%/s左右,(按拉伸段长10m,速度30m/分,拉伸倍率1:8计),这也是导致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横向拉伸中非均匀性的原因;4)较大的拉伸倍率可使结点小,结点间距大,孔径分布均匀,提高孔隙率,提高透气率,是提高微孔膜品质的有效途径。而两边一面的横向拉伸的一次拉伸倍率只能达到1:8左右,也导致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非均匀性的产生。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ptef微孔膜)一直以来应用通用的“两边一面”的横向拉伸设备及方法,由于ptef材料的热固性在横向拉伸中产生厚度,孔径的不均匀性,所产生的不均匀性难题严重地阻碍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高温过滤、除尘净化空气中的推广应用。这种ptfe在横向拉伸中的不均匀性的难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发出一种不同于两边一面横向拉伸设备的新装置,以克服采用现有两边一面旳横向拉坤装置导致拉伸后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膜厚.孔径的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的多行多面三维立体双向同步拉伸装置,旨在克服现有两边一面横向拉伸设备及方法存在拉伸的膜厚、孔径不均匀性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的多行多面三维立体双向同步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弓形拉伸圈排和下弓形拉伸圈排,上弓形拉伸圈排位于下弓形拉伸圈排的上方;上弓形拉伸圈排由10-30个上弓形拉伸圈套成扇形安装在横向拉幅机的拉伸段中;下弓形拉伸圈排由9-29个下弓形拉伸圈套成扇形安装在横向拉幅机的拉伸段中。

进一步,上弓形拉伸圈套包括上驱动带轮1、上拉伸带轮6、上被动带轮9、上弓形拉伸带圈4,上弓形拉伸带圈4成环状绕在上驱动带轮1和上被动带轮9上,上拉伸带轮6位于上弓形拉伸带圈4所成环状内,上拉伸带轮6的下端压在上弓形拉伸带圈4上;上驱动带轮1、上拉伸带轮6、上被动带轮9沿着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前进方向依次顺序设置,上驱动带轮1与上拉伸带轮6之间的区域为拉伸段,上拉伸带轮6与上被动带轮9之间的区域为定型段;

下弓形拉伸圈套包括下驱动带轮1a、下拉伸带轮6a、下被动带轮9a、下弓形拉伸带圈4a,下弓形拉伸带圈4a成环状绕在下驱动带轮1a和下被动带轮9a上,下拉伸带轮6a位于下弓形拉伸带圈4a所成环状内,下拉伸带轮6a的上端顶着下弓形拉伸带圈4a;下驱动带轮1a、下拉伸带轮6a、下被动带轮9a沿着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前进方向依次顺序设置,下驱动带轮1a与下拉伸带轮6a之间的区域为拉伸段,下拉伸带轮6a与下被动带轮9a之间的区域为定型段;

上驱动带轮1、下驱动带轮1a上下平行间隔设置,上驱动带轮1与下驱动带轮1a之间形成供待拉伸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喂入的缝隙;

所述相邻的上拉伸带轮6和下拉伸带轮6a上下交错且部分重叠设置,所述上弓形拉伸圈排的上拉伸带轮6的中心点在上驱动带轮1、上被动带轮9两轮之间向下偏移20-100mm;下弓形拉伸圈排的下拉伸带轮6a的中心点在下驱动带轮1a、下被动带轮9a两轮之间向上偏移20-100mm。

进一步,所述上驱动带轮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上拉伸带槽,上拉伸带槽的个数与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个数相对应,上弓形拉伸带圈套在上拉伸带槽上;所述下驱动带轮1a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拉伸带槽,下拉伸带槽的个数与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个数相对应,下弓形拉伸带圈套在下拉伸带槽上。

进一步,上弓形拉伸带圈4在进入驱动带轮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上变向转角装置2;在上驱动带轮1的上弓形拉伸带圈4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上变向转角装置3;

下弓形拉伸带圈4a在进入驱动带轮1a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下变向转角装置2a;在下驱动带轮1a的下弓形拉伸带圈4a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下变向转角装置3a;

拉伸段中: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上方设有上定向滑槽5,控制上定向滑槽中的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刀口向下运行;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下方设有下定向滑槽5a,控制下定向滑槽中的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刀口向上运行。

进一步,上弓形拉伸带圈排的上弓形拉伸圈套设置在下弓形拉伸圈排的相邻下弓形拉伸圈套的缝隙中间,下弓形拉伸圈排的下弓形拉伸带圈套设置在上弓形拉伸圈排的相邻上弓形拉伸圈套的缝隙中间。

进一步,每一对对应的上拉伸带轮6和上被动带轮9由两根上连杆7铰接,每一对对应的下拉伸带轮6a和下被动带轮9a由两根下连杆7a铰接,所述连杆7通过上连杆定位块8滑动固定于上连杆座12上,所述下连杆7a通过下连杆定位块8a滑动固定于下连杆座上;

每根所述上连杆7对应两个所述上连杆定位块8和两个所述上连杆座12,每根所述下连杆7a对应两个所述下连杆定位块8a和两个所述下连杆座;

所述上连杆座12及下连杆座均为与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前进方向垂直的长直杆,所述长直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伸展以供所述上连杆定位块8或下连杆定位块8a卡入的滑槽,所述长直杆的两端与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连杆7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上拉伸带轮6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7的中部与对应的所述上被动带轮9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7的后端与上调控弹簧10的前端铰接,所述上调控弹簧10的后端与上弹簧座11连接;所述下连杆7a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下拉伸带轮6a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杆7a的中部与对应的所述下被动带轮9a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杆7a的后端与下调控弹簧10a的前端铰接,所述上调控弹簧10的后端与下弹簧座11a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弓形拉伸带圈4及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数量互为偶奇数,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数量为10-30个,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数量为9-29个。

进一步,所述上弓形拉伸带圈4及下弓形拉伸带圈4a均为规格一致的不锈钢带连接成环状,所述不锈钢带的宽度为3-10mm、厚度为0.3-1mm。

进一步,上驱动带轮1与下驱动带轮1a之间形成供待拉伸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喂入的缝隙的厚度为3-10mm。

进一步,第一上变向转角装置2、第二上变向转角装置3、第一下变向转角装置2a、第二下变向转角装置3a的结构相同;

第一上变向转角装置2包括变向转角座2-3a、变向轴2-3b、转角轮2-3c;变向轴2-3b为2个,转角轮2-3c位于2个变向轴2-3b之间,变向轴2-3b、转角轮2-3c均安装在变向转角座2-3a上。

进一步,所述上定向滑槽5断面成v形,小端向下,小端开有0.3-1.0mm、宽2-8mm深的沟槽,使上弓形拉伸圏带4在垃伸段中插入上定向滑槽5中的滑槽中运行,上定向滑槽5由上滑槽连接板13与上滑槽连接横梁14连接;所述下定向滑槽5a断面成v形,小端向上,小端开有0.3-1.0mm、宽2-8mm深的沟槽,使下弓形拉伸圈带4a在拉伸段中插入下定向滑槽5a中的滑槽中运行;下定向滑槽5a由下滑槽连接板13a与下滑槽连接横梁14a连接。

进一步,在拉伸段,是在拉伸膜的一面上将拉伸膜匀均的分成10-30行、20-60个面的多行多面三维立体的同步拉伸;

在拉伸段,是上弓形拉伸圈、下弓形拉伸圈带对拉伸膜上下面的逐渐切入实现的垂直拉伸,同时由扇形面的小端向中间相对大端运行的平面拉伸,实现垂直、平面同步进行的三维立体双向同步拉伸。

进一步,所述拉伸装置也适用于其它塑料簿膜的横向拉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应用通用的塑料薄膜的横向拉伸方法,即由链铗铗持膜两边在梯形导轨中的膜平面,由小端至大瑞的运行实现的横向拉伸。但由于聚四氟乙烯材料非热融性特性,应用这种两边一面的横向拉伸时,拉伸力由两边向膜面中间传递时被逐渐减少,这种拉伸力在膜面的不均分布所产生拉伸量两边大,中间小,使膜中间厚两边薄,膜孔径两边大中间小的不均匀现象,针对以上技术难题本发明了多行多面三维立体同步双向拉伸装置,它是将两边一面的拉伸方法变为多行多面的横向拉伸方法,使拉伸力,拉伸量均匀的分布在10-30行的20-60面中,使聚四氟乙烯孔膜獲得了均匀的横向拉伸。2、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应用通用的横向拉伸方法即由链铗鋏持膜两边在梯形导轨中,在膜的一平面中,由小端至大端的运行实现两边一面的横向拉伸,这种拉伸是由两边逐渐向中间传递

过程中所产生的拉伸,这种由两边逐渐向中间拉伸的过程,造成拉伸速率的不同步,是造成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因材料的热固性在横向拉伸中所产生不均匀性的重要因素,因两边的膜越薄越容易被拉伸,使膜被拉伸得越薄,而中间的膜越厚越不容易被拉伸,使膜越厚,造成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通用的两边一面的横向拉伸中的不均匀性的增加。本发明在拉伸段将被拉伸膜均匀的分成10-30行,膜面分成20-60面,当拉伸膜由平面进入w形并被逐渐放大的拉伸全过程中是由所有上下弓形拉伸带圈{即钢带组成环(圈),拉伸带称为钢带}精准控制拉伸膜所实现的拉伸速率的同步,达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均匀性的进一步提高。3、由于通用的横向拉伸是在两边一面中即在一个平面中进行的横向拉伸,拉伸速率低下,一般为40%/s左右(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一次拉伸率应大于200%/s为佳),本发明的多行多面达10-30行,20-60面的同步进行的横向拉伸,拉伸速率可达400%/s-1200%/s,满足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横向拉伸中高拉伸速率的工艺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膜横向拉伸中膜厚度及孔径的均匀性和膜的品质。4、由于上下弓形拉伸圈排成扇形排列在拉伸段,拉伸膜由小端运行到中间端所产生的水平方向的拉伸。另由于弓形拉伸圈带(即钢带)垂直切入膜的上平面并逐渐加大垂直切入量,由于下弓形拉伸圈带在拉伸段中的钢带垂直向上切入拉伸膜的下平面,并逐渐加大切入量,实现了对拉伸膜的垂直拉伸,综上所述本发明是由水平拉伸和垂直拉伸,同步进行的双向横拉伸。5、本发明:由于实现了拉伸速率的几十倍的提高和拉伸速率的同步拉伸,设备在拉伸段可缩短5-10倍,因此设备中的供热能源的消耗可大为减少,设备的投入资金大幅减少。

本发明满足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均匀性的工艺条件,彻底解决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非均匀性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拉伸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拉伸圏带(即钢带)在拉伸段垂直插入定向滑槽中,对膜拉伸的断面示意}。

图4为发明变向转角装置的原理图。

图5为发明变向转角装置的结构图(为图4俯视)。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上驱动带轮;2.第一上变向转角装置;3.第二上变向转角装置;4.上弓形拉伸带圈;5.上定向滑槽;6.上拉伸带轮;7.上连杆;8.上连杆定位块;9.上被动带轮;10.上调控弹簧;11.上弹簧座;12.上连杆座;13.上滑槽连接板;14.上滑槽连接横梁;15.拉伸膜;

1a.下驱动带轮;2a.第一下变向转角装置;3a.第二下变向转角装置;4a.下弓形拉伸带圈;5a.下定向滑槽;6a.下拉伸带轮;7a.下连杆;8a.下连杆定位块;9a.下被动带轮;10a.下调控弹簧;11a.下弹簧座;13a.下滑槽连接板;14a.下滑槽连接横梁;15.拉伸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横向拉伸中的多行多面三维立体双向同步拉伸装置,包括上弓形拉伸圈排和下弓形拉伸圈排(即上下各一排弓形拉伸圈),上弓形拉伸圈排位于下弓形拉伸圈排的上方;上弓形拉伸圈排由10-30个上弓形拉伸圈套成扇形安装在横向拉幅机的拉伸段中(成扇形如图2所示);下弓形拉伸圈排(即每一排弓形拉伸圈)由9-29个下弓形拉伸圈套成扇形安装在横向拉幅机的拉伸段中。

上弓形拉伸圈套包括上驱动带轮1、上拉伸带轮6、上被动带轮9、上弓形拉伸带圈4,上弓形拉伸带圈4成环状绕在上驱动带轮1和上被动带轮9上,上拉伸带轮6位于上弓形拉伸带圈4所成环状内,上拉伸带轮6的下端压在上弓形拉伸带圈4上;上驱动带轮1、上拉伸带轮6、上被动带轮9沿着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前进方向依次顺序设置,上驱动带轮1与上拉伸带轮6之间的区域为拉伸段,上拉伸带轮6与上被动带轮9之间的区域为定型段;

下弓形拉伸圈套包括下驱动带轮1a、下拉伸带轮6a、下被动带轮9a、下弓形拉伸带圈4a,下弓形拉伸带圈4a成环状绕在下驱动带轮1a和下被动带轮9a上,下拉伸带轮6a位于下弓形拉伸带圈4a所成环状内,下拉伸带轮6a的上端顶着下弓形拉伸带圈4a;下驱动带轮1a、下拉伸带轮6a、下被动带轮9a沿着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前进方向依次顺序设置,下驱动带轮1a与下拉伸带轮6a之间的区域为拉伸段,下拉伸带轮6a与下被动带轮9a之间的区域为定型段;

上驱动带轮1、下驱动带轮1a上下平行间隔设置(上驱动带轮1、下驱动带轮1a上下平行;间隔设置:二个上驱动带轮1之间设一下驱动带轮1a,二个下驱动带轮1a之间设一下上驱动带轮1),上驱动带轮1与下驱动带轮1a之间形成供待拉伸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喂入的缝隙(所述缝隙的厚度为3-10mm);

所述相邻的上拉伸带轮6和下拉伸带轮6a上下交错且部分重叠设置,所述上弓形拉伸圈排的上拉伸带轮6的中心点在上驱动带轮1、上被动带轮9两轮之间向下偏移20-100mm;下弓形拉伸圈排的下拉伸带轮6a的中心点在下驱动带轮1a、下被动带轮9a两轮之间向上偏移20-100mm(偏移量上下弓形拉伸圈排相等,即上拉伸带轮6与下拉伸带轮6a有重合度,上下重叠,重叠量一般为20-100mm,决定垂直拉伸量)。

所述上驱动带轮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上拉伸带槽(多个为10-30个,上拉伸带槽的个数与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个数相对应),上弓形拉伸带圈套在上拉伸带槽上(上弓形拉伸带圈套与上拉伸带槽一一对应);所述下驱动带轮1a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拉伸带槽(多个为9-29个,下拉伸带槽的个数与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个数相对应),下弓形拉伸带圈套在下拉伸带槽上。

上弓形拉伸带圈4在进入驱动带轮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上变向转角装置2,在上驱动带轮1的上弓形拉伸带圈4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上变向转角装置3{由于成扇形排列,弓形拉伸带圈中的拉伸带不能成90°进入驱动带轮的轮面,所设第一变向转角装置2、第二上变向转角装置3,在上弓形拉伸带圏(即钢带),在拉伸段全段中,刀口应垂直切入拉伸膜15的上膜面,所设置上定向滑槽5};

下弓形拉伸带圈4a在进入驱动带轮1a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下变向转角装置2a;在下驱动带轮1a的下弓形拉伸带圈4a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下变向转角装置3a{由于成扇形排列,拉伸圈中的拉伸带不能成90°进入驱动带轮的轮面,所设第一下变向转角装置2a、第二下变向转角装置3a,在下弓形拉伸带圈(即钢带);在拉伸全段中,刀口应垂直切入拉伸膜15的下膜面,所设置下定向滑槽5a由于上下弓形拉伸带圈对拉伸膜15上下面相对切入,并在拉伸段逐渐加大相对切入量,实现了对拉伸膜的的垂直拉伸}。

拉伸段中: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上方设有上定向滑槽5(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拉伸带位于上定向滑槽5的滑槽内),控制上定向滑槽中的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刀口向下运行;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下方设有下定向滑槽5a,控制下定向滑槽中的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刀口向上运行。

由于上下拉伸带圏成扇形排列,拉伸膜在拉伸段是由扇形面的小端逐渐向中间大端运行产生横向扩幅的水平拉伸,因此,本发明是在垂直拉伸、水平拉伸同步实现的双向同步垃伸,拉伸膜在定型段,由于上下弓形垃伸带圏垂直切入量相对逐渐減少至垂直拉伸量的全部退出,垃伸膜在定形段,是由扇面中端向扇面大端运行的水平扩幅,垂直垃伸量的逐渐退出与水平扩幅量的逐渐増大,两者柤互抵消,使拉伸后的膜,在定型段由w形逐渐转为平面,实现了拉伸膜在定型段的定型,为了使拉伸膜在定型段处在恒张力无拉伸狀态中定型,最大v形两边线的长度之和,应等于两被动带轮之轮距。

上弓形拉伸带圈排的上弓形拉伸圈套设置在下弓形拉伸圈排的相邻下弓形拉伸圈套的缝隙中间,下弓形拉伸圈排的下弓形拉伸带圈套设置在上弓形拉伸圈排的相邻上弓形拉伸圈套的缝隙中间(即上弓形拉伸圈排设置在下弓形拉伸圈排的缝隙中间,下弓形拉伸圈排设置在上弓形拉伸圈排的缝隙中间)。

所述相邻的上被动带轮9和下被动带轮9a上下交错设置{优选的是不重叠且上驱动带轮1与上被动带轮9大小一致且轴心连线为水平线,下驱动带轮1a与下被动带轮9a大小一致且轴心连线为水平线,具体如图1所示}。

在拉伸段及定型段需要使用到的一些辅助设备,比如加热或冷却设备等,在本发明中不赘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自动增加。

进一步,每一对对应的上拉伸带轮6和上被动带轮9由两根上连杆7铰接,每一对对应的下拉伸带轮6a和下被动带轮9a由两根下连杆7a铰接,所述连杆7通过上连杆定位块8滑动固定于上连杆座12上,所述下连杆7a通过下连杆定位块8a滑动固定于下连杆座上。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滑动固定可以为定位块卡入连杆座上的滑槽中,定位块上设置压紧螺栓,旋松压紧螺栓时定位块可在滑槽内移动,移动至需要位置时,旋紧压紧螺栓则定位块得到固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替代方式。

进一步,每根所述上连杆7对应两个所述上连杆定位块8和两个所述上连杆座12,每根所述下连杆7a对应两个所述下连杆定位块8a和两个所述下连杆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更清楚表现其他部件,在图1中未显示上连杆座、下连杆座。

进一步,所述上连杆座12及下连杆座均为与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前进方向垂直的长直杆,所述长直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伸展以供所述上连杆定位块8或下连杆定位块8a卡入的滑槽,所述长直杆的两端与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架连接。长直杆的两端与支撑架可以是固定连接支撑架,也可以为滑动固定于支撑架上,滑动固定的好处在于,必要时可以调节上拉伸带轮6、下拉伸带轮6a的重叠程度,以达到调节微孔膜被拉伸时v形大小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上连杆7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上拉伸带轮6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7的中部与对应的所述上被动带轮9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7的后端与上调控弹簧10的前端铰接,所述上调控弹簧10的后端与上弹簧座11连接;所述下连杆7a的前端与对应的所述下拉伸带轮6a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杆7a的中部与对应的所述下被动带轮9a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杆7a的后端与下调控弹簧10a的前端铰接,所述上调控弹簧10的后端与下弹簧座11a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调控弹簧与相应的弹簧座的连接也可以考虑固定式、滑动固定式或弹簧座上设均匀间隔设置的固定孔的方式进行对弹簧的连接。滑动固定式或设多个固定孔的好处在于,可适当调节扇形大小。

进一步,所述上弓形拉伸带圈4及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数量互为偶奇数,上弓形拉伸带圈4的数量为10-30个,下弓形拉伸带圈4a的数量为9-29个。

进一步,所述上弓形拉伸带圈4及下弓形拉伸带圈4a均为规格一致的不锈钢带连接成环状(圈),所述不锈钢带的宽度为3-10mm、厚度为0.3-1mm。

第一上变向转角装置2、第二上变向转角装置3、第一下变向转角装置2a、第二下变向转角装置3a的结构相同;

如图4、图5所示,第一上变向转角装置2包括变向转角座2-3a、变向轴2-3b、转角轮2-3c;变向轴2-3b为2个,转角轮2-3c位于2个变向轴2-3b之间,变向轴2-3b、转角轮2-3c均安装在变向转角座2-3a上{变向轴2-3b、转角轮2-3c、变向轴2-3b成一定角(如:91-179度)度布置,变向轴、转角轮均可旋转,所述转角轮2-3c是根据转角确定转角轮锥体角}。

所述上定向滑槽5断面成v形,小端向下,小端开有0.3-1.0mm、宽2-8mm深的沟槽,使上弓形拉伸圏带4在垃伸段中的钢带向上插入上定向滑槽5中的滑槽中运行,上定向滑槽5的上端由上滑槽连接板13与上滑槽连接横梁14连接;所述下定向滑槽5a断面成v形,小端向上,小端开有0.3-1.0mm、宽2-8mm深的沟槽,使下弓形拉伸圈带4a在拉伸段中向下插入下定向滑槽5a中的滑槽中运行;下定向滑槽5a的下端由下滑槽连接板13a与下滑槽连接横梁14a连接。

在拉伸段,是在拉伸膜的一面上将拉伸膜匀均的分成10-30行、20-60个面的多行多面三维立体的同步拉伸;

在拉伸段,是上弓形拉伸圈、下弓形拉伸圈带对拉伸膜上下面的逐渐切入实现的垂直拉伸,同时由扇形面的小端向中间相对大端运行的平面拉伸,实现垂直、平面同步进行的三维立体双向同步拉伸。

所述拉伸装置也适用于其它塑料簿膜的横向拉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装置也实用于其它塑料簿膜的横向拉伸加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