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7299发布日期:2018-08-14 17:3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助力转向油壶一般下端紧套于装有液压泵的连接支架上,侧面设有回油口,接低压回油管。内部提供液压助力的润滑油保持液面高度位于最低与最高油面标度之间。扭开油壶上端的油壶盖便可进行油液的更换与补充。所以油壶下端面在保证与连接支架的配合稳固紧密,密闭性优的情况下,仅在液压泵的维修和更换时才需要拆卸和重装。

如图13所示,油壶的结构较为特殊,壶盖91上的壶嘴92是倾斜设置的,该结构如果采用普通的两个半模导致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加工成本高、注塑效率低、产品品质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成型壶盖、结构可靠、运行稳定、无需辅助装置、模具成本低的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包括壶嘴抽芯杆、壶盖上模芯、壶盖大侧模芯、壶盖小侧模芯和壶盖下模芯;所述壶盖上模芯固定在上模板上,壶盖上模芯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a、壶盖上浇口和壶盖侧模芯槽,壶盖上浇口与壶盖型腔a相通,壶盖上模芯的顶部设有壶嘴抽芯斜孔,壶嘴抽芯斜孔与壶盖侧模芯槽相通;所述壶盖大侧模芯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b,侧面设有壶嘴型腔a,壶嘴型腔a与壶盖型腔b相通;所述壶盖小侧模芯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c,侧面设有壶嘴型腔b,壶嘴型腔b与壶盖型腔c相通;所述壶嘴抽芯杆的一端设有壶嘴型芯,另一端滑动安装在上模座上,壶嘴抽芯杆活动插在壶嘴抽芯斜孔中;所述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活动插在壶盖侧模芯槽内,且分别与壶盖滑动分模装置连接,滑动分模装置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壶盖下模芯固定在下模板上,壶盖下模芯的顶部设有壶盖型芯和壶盖下浇口,壶盖下模芯的底部设有壶盖顶料孔,壶盖顶料孔中装有顶针;所述壶盖下模芯、壶嘴抽芯杆、壶盖上模芯、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合在一起形成壶盖型腔;开模时,上模座先升起,上模座带动壶嘴抽芯杆抽出壶盖,然后上模板升起,壶盖上模芯与壶盖分离,同时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通过壶盖滑动分模装置与壶盖分离,最后顶针将壶盖从壶盖型芯上顶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壶盖下模芯、壶嘴抽芯杆、壶盖上模芯、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合在一起形成壶盖型腔,壶嘴抽芯杆倾斜设置,且滑动安装在上模座上方便脱模。

由于模芯强度高、加工精度高,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活动插在壶盖侧模芯槽内实现精确的定位,保证型腔的稳定。

如果采用两个半模与壶盖下模芯配合,需要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中加工出精度较高的定位槽或安装高精度的定位装置,避免注塑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这样导致模具结构复杂,并且对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强度要求变高,而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材料成本变高,加工成本大幅提高。

优选的,所述壶嘴抽芯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环,定位环卡在壶嘴滑块上,壶嘴滑块滑动安装在上模座的壶嘴滑槽内,壶嘴滑槽的顶部装有滑槽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和滑槽盖板实现壶嘴抽芯杆的固定。滑槽盖板防止壶嘴抽芯杆在合模过程中从定位环中顶出。

上模座升起,上模座带动壶嘴抽芯杆上升,壶嘴抽芯杆从壶嘴中抽出,由于壶嘴抽芯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壶嘴滑块上,壶嘴滑块在上模座的壶嘴滑槽内滑动,实现壶嘴抽芯杆的倾斜抽出。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上装有抽芯杆座,壶嘴抽芯杆活动插在抽芯杆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芯杆座与壶嘴抽芯杆滑动配合,实现壶嘴抽芯杆的升降和导向。由于抽芯杆座体积较小,加工方便,能降低加工成本,避免在上模板上加工高精度的斜孔,同时使倾斜升降产生的摩擦力由抽芯杆座承受,避免由壶底上模芯的壶嘴抽芯斜孔承受,延长壶嘴抽芯斜孔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时间、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了模具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滑动分模装置包括斜导杆、侧模滑块、限位杆和限位弹簧;所述斜导杆通过导杆固定块安装在上模板上;所述侧模滑块上设有导向孔,斜导杆活动插在导向孔中,侧模滑块滑动安装在下模板上,侧模滑块的一侧分别与壶盖大侧模芯或壶盖小侧模芯连接,另一侧设有滑动斜面,滑动斜面与上模板上的压入斜面相匹配;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在侧模滑块的另一侧,限位杆活动插在支架座上;所述限位弹簧插在限位杆上,且位于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支架座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导杆跟随上模板上升,斜导杆将侧模滑块向模具的两侧推动,侧模滑块带动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分离。

上模板下降合模时,上模板的压入斜面推动滑动斜面,侧模滑块向模具内部滑动,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合模。

限位弹簧使侧模滑块始终受到向模具的外侧拉力,当斜导杆与侧面滑块分离后,限位弹簧通过限位杆使侧模滑块压在支架座上,防止侧模滑块的位置发生变动造成斜导杆与侧面滑块相撞,无法合模。

优选的,所述侧模滑块的底部的两侧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限位滑动块与下模板之间,限位滑动块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侧模滑块的一侧定位槽,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上均设有定位台,定位台插在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块压紧在侧模滑块的两侧和限位凸台的顶部,实现侧模滑块精确定位。

定位台与定位槽实现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与侧模滑块的精确定位,且防止相对位置发生变动,提高了模具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壶盖下模芯、壶盖上模芯、壶盖大侧模芯和壶盖小侧模芯上均设有冷却水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道实现快速降温,缩短注塑时间。由于模仁分成多个,每个均是单独冷却,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且使冷却均衡,避免了冷却温度不均造成壶盖变形。

优选的,所述壶盖下模芯的顶部设有壶盖排气槽,且壶盖排气槽围绕壶盖型芯设置;所述壶盖大侧模芯的壶嘴型腔a内设有壶嘴排气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壶盖排气槽和壶嘴排气槽实现了快速排气。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与上模座之间装有上顶开弹簧和上连接杆,上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座上,另一端设有限位帽,限位帽位于上模板的阶梯孔中,上顶开弹簧一端位于上模座上,另一端位于上模板的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顶开弹簧的弹力较大,实现上模座最先升起。上连接杆使上模板与上模座实现活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开模顺序控制装置,所述开模顺序控制装置包括拉杆、插杆、限位销和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插孔,插孔的一侧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为腰形孔,限位孔内活动装有限位销;所述拉杆的一端活动插在插孔内,拉杆的一端设有上顶销斜面和限位槽,上顶销斜面推动限位销在限位孔内滑动,限位销活动卡在限位槽内;所述插杆的一端活动插在插孔内,插杆的一端设有下顶销斜面,下顶销斜面推动限位销在限位孔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包括锁紧座和锁紧底板;所述锁紧座上设有插槽,锁紧底板上设有限位孔;锁紧座固定在锁紧底板上,限位孔与插槽相通;所述锁紧座上设有销钉孔,销钉孔设有两个,销钉孔分别位于插槽的两侧,其中一个销钉孔位于锁紧座中心,另一个销钉孔位于锁紧座的一端;所述锁紧底板上设有与销钉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拉杆的顶部设有插入斜面;所述限位槽为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固定在上模座上,锁紧底板固定在上模板上,锁紧座固定在锁紧底板上,拉杆固定在下模板上。由于插杆和拉杆均插在插槽内,限位销钉被插杆限制在限位槽内,限位销钉限制锁紧底板移动,锁紧底板限制上模板移动。开模时,在开模顺序控制装置的限定下,上模座先升起,当上模座升起后,插杆升起,上顶销斜面升到限位销钉上方,限位销可以自由移动,然后在上连接杆的带动下上模板上升,限位销钉被拉杆顶离限位槽,上模板完全升起,拉杆脱离插槽,实现上模座和上模板的依次开模。

如果上模座不能先升起,壶嘴抽芯杆会拉坏壶嘴。通过开模顺序控制装置保证上模座和上模板的依次升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能够一次成型壶盖、结构可靠、运行稳定、无需辅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壶盖上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壶盖大侧模芯的主视图;

图5是壶盖大侧模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6是壶盖小侧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壶盖下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滑动分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侧模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开模顺利控制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开模顺利控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油壶壶盖的注塑模具,包括壶嘴抽芯杆21、壶盖上模芯20、壶盖大侧模芯31、壶盖小侧模芯32和壶盖下模芯3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壶盖上模芯20固定在上模板2上,壶盖上模芯20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a201、壶盖上浇口203和壶盖侧模芯槽204,壶盖上浇口203与壶盖型腔a201相通,壶盖上模芯20的顶部设有壶嘴抽芯斜孔202,壶嘴抽芯斜孔202与壶盖侧模芯槽204相通。

如图4和图5所示,壶盖大侧模芯31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b311,一侧设有壶嘴型腔a312,壶嘴型腔a312与壶盖型腔b311相通;壶盖大侧模芯31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台313和冷却水道205。壶盖大侧模芯31的壶嘴型腔a312内设有壶嘴排气槽314。

如图6所示,壶盖小侧模芯32的底部设有壶盖型腔c321,一侧设有壶嘴型腔b322,壶嘴型腔b322与壶盖型腔c321相通;壶盖小侧模芯32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台313和冷却水道205。

如图1和图2所示,壶嘴抽芯杆21的一端设有壶嘴型芯211,另一端滑动安装在上模座1上,壶嘴抽芯杆21活动插在壶嘴抽芯斜孔202中。壶嘴抽芯杆21的另一端设有定位环212,定位环212卡在壶嘴滑块15上,壶嘴滑块15滑动安装在上模座1的壶嘴滑槽14内,壶嘴滑槽14的顶部装有滑槽盖板。上模板2上装有抽芯杆座22,壶嘴抽芯杆21活动插在抽芯杆座22上。

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活动插在壶盖侧模芯槽204内,且分别与壶盖滑动分模装置连接,滑动分模装置安装在下模板3上。

如图7所示,壶盖下模芯33固定在下模板3上,壶盖下模芯33的顶部设有壶盖型芯331和壶盖下浇口332,壶盖下模芯33的底部设有壶盖顶料孔333,壶盖顶料孔333中装有顶针68;壶盖下模芯33的顶部设有壶盖排气槽334,且壶盖排气槽334围绕壶盖型芯331设置。壶盖下模芯33上还设有冷却水道205。

壶盖下模芯33、壶嘴抽芯杆21、壶盖上模芯20、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合在一起形成壶盖型腔。

上模板2与上模座1之间装有上顶开弹簧12和上连接杆13,上连接杆13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座1上,另一端设有限位帽,限位帽位于上模板2的阶梯孔中,上顶开弹簧12一端位于上模座1上,另一端位于上模板2的孔中。上顶开弹簧12将上模座1顶起。

开模时,上模座1先升起,上模座1带动壶嘴抽芯杆21抽出壶盖91,然后上模板2升起,壶盖上模芯20与壶盖分离,同时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通过壶盖滑动分模装置与壶盖分离,最后顶针68将壶盖91从壶盖型芯331上顶出。

如图8所示,滑动分模装置包括斜导杆47、侧模滑块41、限位杆44和限位弹簧45。斜导杆47通过导杆固定块48安装在上模板2上;侧模滑块41上设有导向孔411,斜导杆47活动插在导向孔411中,侧模滑块41滑动安装在下模板3上,侧模滑块41的一侧分别与壶盖大侧模芯31或壶盖小侧模芯32连接,另一侧设有滑动斜面412,滑动斜面412与上模板2上的压入斜面相匹配,且滑动斜面412上装有自润滑滑板42;限位杆44的一端固定在侧模滑块41的另一侧,限位杆44活动插在支架座43上;限位弹簧45插在限位杆44上,且位于限位杆44的另一端与支架座43之间,支架座43固定在下模板3上。

如图9所示,侧模滑块41的底部的两侧设有限位凸台413,限位凸台413位于限位滑动块49与下模板3之间,限位滑动块49安装在下模板3上;侧模滑块41的一侧定位槽414、密封圈槽415和冷却水道205。定位槽414与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上的定位台313相匹配,定位台313插在定位槽414中。密封圈槽415与冷却水道205同轴心,密封圈槽415内装有密封圈,侧模滑块41上的冷却水道205与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的冷却水道205相通,密封圈密封两个冷却水道205之间的连接处。

斜导杆47跟随上模板2升起,斜导杆47通过导向孔411推动侧模滑块41向上模板2的两侧移动,侧模滑块41分别带动壶盖大侧模芯31和壶盖小侧模芯32分离,实现壶盖91的左右脱模。

如图10至图12所示,开模顺利控制装置,包括拉杆104、插杆103、限位销105和限位座。

所述限位座包括锁紧座101和锁紧底板102;锁紧座101上设有插槽1011,锁紧底板102上设有限位孔1021;限位孔1021为腰形孔,限位孔1021内活动装有限位销105;锁紧座101固定在锁紧底板102上,限位孔1021与插槽1011相通。锁紧座101上设有销钉孔,销钉孔设有两个,销钉孔分别位于插槽1011的两侧,其中一个销钉孔位于锁紧座101中心,另一个销钉孔位于锁紧座101的一端;锁紧底板102上设有与销钉孔相匹配的通孔。

拉杆104的一端活动插在插槽1011内,拉杆104的一端设有插入斜面1041、上顶销斜面1042和限位槽1043,上顶销斜面1042推动限位销105在限位孔1021内滑动;限位槽1043为弧形槽,限位销105活动卡在限位槽1043内。拉杆104的另一端设有拉杆定位孔1044和安装孔。拉杆定位孔1044设有两个。

插杆103的一端活动插在插槽1011内,插杆103的一端设有下顶销斜面1031,下顶销斜面1031推动限位销105在限位孔1021内滑动。插杆103的另一端设有插杆定位孔1032和安装孔。

插杆103固定在上模座1上,锁紧底板102固定在上模板2上,锁紧座101固定在锁紧底板102上,拉杆104固定在下模板3上。由于插杆103和拉杆104均插在插槽1011内,限位销105钉被插杆103限制在限位槽1043内,限位销105钉限制锁紧底板102移动,锁紧底板102限制上模板2移动。开模时,在开模顺序控制装置的限定下,上模座1先升起,当上模座1升起后,插杆103离开插槽1011,限位销105钉被拉杆104顶离限位槽1043,上模板2升起,拉杆104脱离插槽1011,实现上模座1和上模板2的依次开模。

下模板3下方依次装有垫板61、连接板67和下模座62。连接板67设有两块,连接板67安装在下模座62的两侧。连接板67之间装有顶针上固定板63和顶针下固定板64,顶针68固定在顶针上固定板63上。顶针上固定板63和顶针下固定板64活动安装在下导杆66上,下导杆6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垫板61和下模座62上。顶针上固定板63和顶针下固定板64沿下导杆66升降,顶针68将壶盖91从壶盖型芯331上顶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