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管材冷却定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3430发布日期:2018-11-09 18:2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管材冷却定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pvc塑料管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vc塑料管材冷却定型设备。

背景技术

pvc材料主要为聚氯乙烯常被用来制作塑料管件,由于pvc管材有质轻、耐腐蚀、外观美观、无不良味道及容易加工、施工的特点,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用建筑房屋的自来水供水系统配管、排水、排气和排污管道、地下排水管道、雨水管以及电线安装配套使用穿线管等,使用寿命长,耐腐蚀及耐压强度大,节省金属,改善生活环境,安全方便,受到管道工程界的青睐。

而在pvc塑料管道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将原材料进行高速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将材料挤出到成型模具里,后成型的管材连续进入到真空冷却定型水箱中,进行冷却定型,需要冷却定型到20℃~30℃并由牵引机提供一定的牵引力和均匀的速度进行牵引。现有的pvc管材冷却定型设备常用冷却定型水箱前部直接通入到前面的腔式内,冷却手再由水箱上部或下部的空隙中流经各个腔式,最后由排水孔排出,排出的水经过自然降温后再次循环到冷却设备中进行循环利用,但现有技术中常会遇到因为冷却不均,pvc管材降温效果差的,导致管材变形,或造成管材表面产生坑洞的现象,无法正常定径和定型。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国专利《用于真空定型机的管材冷却系统》(cn205685709)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定型机的管材冷却系统,该技术方案的内容具体为包括箱体,其内部轴向贯通且具有进料端与出口端,喷头器两端且每组具有分别呈上下倾斜的上下两排喷头,每排喷头呈轴向分布,供水环设置在进料端的箱体内且分别与各个喷头和供水单元相连通,喷嘴有多个,且环绕分布在供水环内壁并与供水环相连通,定径套与水箱的进料端的端部固连并穿过供水环延伸到箱体内部,供水管道贯穿定径套并分别与供水单元和定径套内部连通,管材由进料端进入到箱体并从出料端移处,所述供水通道、喷嘴与喷头依次对管材进行淋水冷却且供水通道的水压小于喷嘴与喷头的水压。该技术方案可将管材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全面,避免管材在高温情况下喷头水压对管材的冲击,造成管材外形表面的不完整,有坑洞。但该技术方案中的结构相对复杂,采用喷淋方式对管材进行降温的,虽然有效减少水压对管材定型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调整内部水箱内的水温的控制,喷头结构多,增加了冷却定型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

中国专利《冷却定型水箱》(cn203863996u)公布了一种冷却定型水箱,包括一个密封的箱体,该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型材的进出口,并由箱体的出口端连接一出水管,所述箱体内间隔有若干定型块,每相邻两个定型块之间形成一个冷却腔,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上于每相邻的两定型块之间分别相对设置有一进水管。该技术方案中的冷却定型水箱由于每相邻的两定型块之间分别设有进水管,从而使每个冷却腔内都有单独的新冷却水供应,使管材的冷却效果更好,防止型材在水箱内部前后冷却速率和冷却效率不一致,冷却效果不佳等问题。该方案中的设置的不同大小及个数的冷却腔,并在不同的冷却腔内设置有过水孔,通过水箱侧壁进水管想水箱内注入冷水,使每个冷却腔内都形成新的单独的冷却水供应,该方案会使冷却定型水箱外侧连接多个进水管,不方便对设备进行调节、移动,进水结构复杂,且在水箱内部由定型块进行隔断,定型块的安装数量根据管材需要冷却的长度不能进行调节,管材冷却长度增加或减少,定型块的数量过少或过多,无法适应多种实际实用情况和现场加工需求,无法实现各个冷却腔的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pvc管材冷却定型设备,提高冷却区域的可调节能力,减少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操作简单,提高设备降温效果的均匀性,提高冷却效果,增加设备市场可推广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vc管材冷却定型设备,包括: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管道连接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管道连接有水泵,所述制冷机及水泵均外接电源,所述出水口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所述制冷机及水泵与电源之间均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水泵的一端管道连接有进水口,在所述管道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冷却水箱内部设置有套管,所述所述冷却水箱内表面设置有封阻环,所述套管与封阻环及水箱之间形成冷却空腔,所述封阻环与冷却水箱之间设置有滑移轨道,所述封阻环上设置有与滑移轨道相对应的滑移凹槽,所述封阻环靠向轴线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套管之间设置有间隙区,所述封阻环通过滑移轨道与冷却水箱外部的手轮相互连接,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封阻环远离冷却空腔的一侧,所述套管的一侧连接驱动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连接有电机,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偏心轮,所述电机带动转轴旋转。

优选的,所述滑移轨道及滑移凹槽均为陶瓷材料。

优选的,所述套管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

优选的,所述螺旋凹槽可以是三角螺纹、圆弧螺纹或梯形螺纹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温控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温控传感器与制冷机及水泵的温控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1.所述套管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套管进行旋转,由进水口进入到进冷却空腔内的水可在旋转的螺旋凹槽带动下产生相对位移,冷却空腔内的水将被螺旋凹槽带动到出水口,进而使冷却温度更加均匀。

2.在套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封阻环,所述封阻环在套管内部的滑移轨道上通过手轮进行滑移,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节冷却空腔内的冷却范围,更能够适应及实际需求,扩大生活及安装的需求,降低设备的冷却需要的能耗,进而降低成本。

3.在所述出水口一侧安装有温控传感器,所述温控传感器电性连接温控开关。

4.所述滑移凹槽的内部设有齿轮及齿轮定位柱,所述滑移轨道外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转轴连接手轮,所述驱动齿轮可带动滑移凹槽内的齿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一种pvc管材冷却定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一种pvc管材冷却定型设备封阻环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一种套管表面结构三角型螺旋凹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电路连接图。

其中,1为冷却水箱,2为进水口,3为出水口,4为制冷机,5为管道,6为套管,7为封阻环,8为冷却空腔,9为滑移轨道,10为密封圈,11为间隙区,12为手轮,13为驱动齿轮箱,14为电机,15为温控传感器,16为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内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pvc管材冷却定型设备,包括:冷却水箱1,所述冷却水箱1上设置有进水口2及出水口33,所述进水口2可连接水源水管,可在水源水管及进水口2之间连接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水阀可控制进水,所述出水口33管道5连接有制冷机4,所述制冷机4有利于将冷却水箱1内的水进行冷却,所述制冷机4管道5连接有水泵16,所述制冷机4及水泵16均外接电源,所述制冷机4及水泵16与电源之间均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传感器15与制冷机4及水泵16的温控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水泵16的一端管道5连接有进水口2,进而将冷却水箱1内的水进行循环,因此,在水泵16将提供冷却水循环足够的水压,将由制冷机4冷却的水循环至套管6内,更换冷却水箱1内部的水,进而达到降低水温的效果,水泵16及制冷机4受温控开关控制,温控传感器15将温度信息传递到温控开关,当温控传感器15检测到冷却水箱1内部水温度超出预设温度取值范围时,温控开关自动闭合或开启水泵16及制冷机4,冷却水箱1内的水开始进行循环。

所述冷却水箱1内部设置有套管6,所述冷却水箱1内表面设置有封阻环7,所述套管6与封阻环7及水箱之间形成冷却空腔8,冷却用水可在流动在冷却空腔8内部,所述封阻环7与冷却水箱1之间设置有滑移轨道9,所述封阻环7上设置有与滑移轨道9相对应的滑移凹槽,所述滑移轨道9及滑移凹槽均为陶瓷材料,所述陶瓷材料的滑移管道5及滑移凹槽,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和防腐蚀性能,减少水垢的产生,有利于冷却水箱1的清洁,所述封阻环7靠向轴线一侧设置有密封圈10,所所述密封圈10对套管6内水箱的主要的冷却范围做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密封圈10与套管6之间设置有间隙区11,所述封阻环7通过滑移轨道9与冷却水箱1外部的手轮12相互连接,所述手轮12将方便操作人员在外面对冷却空腔8进行调节,可方便根据实际实用及生产需求,将冷却空腔8内的温度调整在一定的范围,进而进一步的均衡冷却空腔8内的温度,进而增加冷却效果。所述出水口33设置在所述封阻环7远离冷却空腔8的一侧,所述套管6的一侧连接驱动齿轮箱13,所述齿轮箱连接有电机14,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偏心轮,所述电机14带动转轴旋转,在此并不对齿轮箱结构做进一步限定,所述套管6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可以是三角螺纹、圆弧螺纹或梯形螺纹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套管6在旋转过程中,冷却水将在冷却空腔8内移动,进而避免温度在套管6内不均匀的情况,并将冷却水在一定的情形下分割多个冷却空间,在旋转中,多个冷却空间将随旋转方向向前移动,进而达到调节温度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照之前的各种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