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1330发布日期:2018-10-12 22:06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模型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模型是一种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在工业设备生产前制造相对应的模型以此方便工业生产。

传统的模型,在制造过程中,对于不规则异形曲面使用手工雕刻或者开模制造的方法进行制造,开模成本大,手工雕刻花费时间周期长,因此增加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模型制造的难度,从而增加了不合格产品的占有比例,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现有申请号cn201710322452.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批量模型生产与定位加载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批量模型生产时:不需要指定每个模型的坐标信息,只需要在生产模型时,保持每个模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对于生产好的一个区域的模型,只需指定一个精确的中心点记录坐标;(2)批量模型定位加载:由于同一个区域的批量模型生产出来时每个模型都具有同一个中心点,因此在定位加载时只需要指定一个中心点,就可以将所有该区域的模型全部加载到平台中进行展示。该方法既能提高模型生产效率,又能提高定位加载的速度。

该发明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等问题需要解决:

1、该发明难以很好的对于不规则异形曲面使用手工雕刻或者开模制造的方法进行制造;

2、该发明开模成本大,手工雕刻花费时间周期长,因此增加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模型制造的难度,从而增加了不合格产品的占有比例,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于是,本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解决了模型在制造过程中对于不规则异形曲面使用手工雕刻或者开模制造的方法进行制造,开模成本大,手工雕刻花费时间周期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础模型加热成型:将pla材料加热至160℃-180℃,并将其倒入至模具内;

s2、一次冷却:将基础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基础模型冷却至50℃以下时取出基础模型;

s3、一次去边:去除基础模型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4、连接槽开设:将切割刀片加热,并使用切割刀片在基础模型开设对应的连接槽;

s5、特殊模型打印: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与基础模型相适配且设置具有与连接槽相适配连接块的特殊模型;

s6、基础模型与特殊模型对接:将pla材料加热至155℃-160℃并倒入至连接槽内,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

s7、二次冷却:将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连接块冷却至50℃以下时取出模型;

s8、二次去边:去除连接块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9、上色:将颜料均匀涂抹于模型的表面;

优选的,在s4中,所述切割刀片的加热温度为155℃-160℃。

优选的,在s5中,所述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时,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存在平均大小为0.1毫米-0.2毫米的间隙。

优选的,在s6中,所述pla材料倒入至连接槽内并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的总体用时至多为50s。

优选的,在s9中,所述颜料的厚度在0.1毫米-0.2毫米之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模型在制造过程中,使用3d打印技术对模型不规则异形曲面的部分进行打印,并使用基础模型和特殊模型对接的方式进行模型制造,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模型制造的难度,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占有比例,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础模型加热成型:将pla材料加热至165℃,并将其倒入至模具内;

s2、一次冷却:将基础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基础模型冷却至45℃时取出基础模型;

s3、一次去边:去除基础模型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4、连接槽开设:将切割刀片加热(切割刀片的加热温度为156℃),并使用切割刀片在基础模型开设对应的连接槽;

s5、特殊模型打印: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与基础模型相适配且设置具有与连接槽相适配连接块的特殊模型(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时,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存在平均大小为0.12毫米的间隙);

s6、基础模型与特殊模型对接:将pla材料加热至157℃并倒入至连接槽内,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pla材料倒入至连接槽内并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的总体用时为40s);

s7、二次冷却:将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连接块冷却至45℃时取出模型;

s8、二次去边:去除连接块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9、上色:将颜料均匀涂抹于模型的表面(颜料的厚度为0.13毫米)。

实施例2

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础模型加热成型:将pla材料加热至168℃,并将其倒入至模具内;

s2、一次冷却:将基础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基础模型冷却至40℃时取出基础模型;

s3、一次去边:去除基础模型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4、连接槽开设:将切割刀片加热(切割刀片的加热温度为158℃),并使用切割刀片在基础模型开设对应的连接槽;

s5、特殊模型打印: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与基础模型相适配且设置具有与连接槽相适配连接块的特殊模型(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时,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存在平均大小为0.11毫米的间隙);

s6、基础模型与特殊模型对接:将pla材料加热至159℃并倒入至连接槽内,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pla材料倒入至连接槽内并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的总体用时为45s);

s7、二次冷却:将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连接块冷却至40℃时取出模型;

s8、二次去边:去除连接块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9、上色:将颜料均匀涂抹于模型的表面(颜料的厚度为0.15毫米)。

实施例3

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础模型加热成型:将pla材料加热至166℃,并将其倒入至模具内;

s2、一次冷却:将基础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基础模型冷却至35℃时取出基础模型;

s3、一次去边:去除基础模型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4、连接槽开设:将切割刀片加热(切割刀片的加热温度为159℃),并使用切割刀片在基础模型开设对应的连接槽;

s5、特殊模型打印: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与基础模型相适配且设置具有与连接槽相适配连接块的特殊模型(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时,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存在平均大小为0.15毫米的间隙);

s6、基础模型与特殊模型对接:将pla材料加热至158℃并倒入至连接槽内,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pla材料倒入至连接槽内并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的总体用时为30s);

s7、二次冷却:将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连接块冷却至35℃时取出模型;

s8、二次去边:去除连接块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9、上色:将颜料均匀涂抹于模型的表面(颜料的厚度为0.14毫米)。

实施例4

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础模型加热成型:将pla材料加热至171℃,并将其倒入至模具内;

s2、一次冷却:将基础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基础模型冷却至43℃时取出基础模型;

s3、一次去边:去除基础模型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4、连接槽开设:将切割刀片加热(切割刀片的加热温度为157℃),并使用切割刀片在基础模型开设对应的连接槽;

s5、特殊模型打印: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与基础模型相适配且设置具有与连接槽相适配连接块的特殊模型(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时,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存在平均大小为0.17毫米的间隙);

s6、基础模型与特殊模型对接:将pla材料加热至156℃并倒入至连接槽内,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pla材料倒入至连接槽内并将连接块插入至连接槽内的总体用时为20s);

s7、二次冷却:将模型放置于冷却室中冷却,待连接块冷却至43℃时取出模型;

s8、二次去边:去除连接块四周多余的残留物;

s9、上色:将颜料均匀涂抹于模型的表面(颜料的厚度为0.12毫米)。

综上所述,该模型在制造过程中,使用3d打印技术对模型不规则异形曲面的部分进行打印,并使用基础模型和特殊模型对接的方式进行模型制造,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模型制造的难度,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占有比例,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