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0645发布日期:2019-01-16 06:3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纤维管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纤维管的制备主要是采用内外模的真空抽滤成型,主要是将含有纤维的浆料送入模具中,在经过抽滤的作用使浆料吸附在模具的内表面,液体则通过模具的孔过滤,这样的工艺制备的纤维管内表面粗糙不平,且结构疏松强度低;或是将模具浸入浆料池中,利用泵的吸力将纤维吸附在模具外表面,而液体则通过模具的孔被过滤,此方法制备的纤维管外表面也同样粗糙不平,壁厚不均匀,同时存在物料在浆料池中残留而造成的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加工出内外壁厚均匀,表面光滑的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包括机架、筒体、盖、进料管、多孔模具、转动轴、轴承、轴承座、送液管、出液管、驱动机构和旋转接头;所述机架上方设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盖,盖上设有与筒体相通的进料管;所述筒体内设有多孔模具,多孔模具的两端分别与盖和筒体内的底部相连,上述多孔模具将筒体分隔成了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筒体底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位于机架上的轴承座内;所述第一容纳腔与位于筒体底部内的送液管相连,送液管与位于转动轴内的出液管相连,且出液管穿出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进料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旋转接头。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下端通过支撑辊设置在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筒体横向设置在机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v带轮和v带;两个所述v带轮分别设置在转动轴和电机的转轴上,且两个v带轮通过v带相连。

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纤维与粘结剂按照1:30~1:200的质量比例加入搅拌器中,并加入分散剂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形成纤维浆液;

(2)纤维浆液通过进料管注入到多孔模具内部;

(3)电机开启,电机驱动筒体进行旋转,使得多孔模具内部的纤维浆液产生离心力;

(4)筒体旋转一定时间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纤维浆液向多孔模具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内壁上形成纤维管,而废液通过多孔模具上的孔挤出,并通过送液管和出液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纤维为矿物纤维、玻璃纤维、硅酸铝纤维、高铝纤维、含锆纤维、多晶莫来石纤维、氧化铝纤维、可溶性生物降解纤维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

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粘结剂或水玻璃、硅溶胶、铝溶胶、锆溶胶、磷酸盐等无机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能通过电机驱动筒体旋转,使得纤维浆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多孔模具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内壁上形成纤维管,废液则通过多孔模具上的孔排出,能生产出内外壁厚均匀,表面光滑的纤维管,较好的满足实际的生产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进料管、2盖、3筒体、4出液管、5纤维浆液、6多孔模具、7机架、8旋转接头、9送液管、10支撑辊、11轴承座、12轴承、13v带轮、14转动轴、15电机、16v带、17第一容纳腔、18第二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包括机架7、筒体3、盖2、进料管1、多孔模具6、转动轴14、轴承12、轴承座11、送液管9、出液管4、驱动机构和旋转接头8;所述机架7上方设有筒体3;所述筒体3的上端安装有盖2,盖2上设有与筒体3相通的进料管1;所述筒体3内设有多孔模具6,多孔模具6的两端分别与盖2和筒体3内的底部相连,上述多孔模具6将筒体3分隔成了第一容纳腔17和第二容纳腔18;所述筒体3底端设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通过轴承12设置在位于机架7上的轴承座11内;所述第一容纳腔17与位于筒体3底部内的送液管9相连,送液管9与位于转动轴14内的出液管4相连,且出液管4穿出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进料管1和出液管4上均设有旋转接头8。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3的下端通过支撑辊10设置在机架7上;所述筒体3横向设置在机架7上方。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5、v带轮13和v带16;两个所述v带轮13分别设置在转动轴14和电机15的转轴上,且两个v带轮13通过v带16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纤维浆液从进料管1进入到多孔模具6内部,即第二容纳腔18内,接着筒体3通过电机15旋转,使第二容纳腔18内的纤维浆液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纤维浆液向多孔模具6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6的内壁上形成纤维管,并挤出废液到第一容纳腔17内,然后通过送液管9和出液管4排出。

所述纤维为矿物纤维、玻璃纤维、硅酸铝纤维、高铝纤维、含锆纤维、多晶莫来石纤维、氧化铝纤维、可溶性生物降解纤维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

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粘结剂或水玻璃、硅溶胶、铝溶胶、锆溶胶、磷酸盐等无机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实施例一:

(1)将硅酸铝纤维与硅溶胶按照1:180的质量比例加入搅拌器中,并加入分散剂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形成纤维浆液;

(2)纤维浆液通过进料管注入到多孔模具的内部;

(3)电机开启,电机驱动筒体进行旋转,筒体的转速为30r/min,使得多孔模具内部的纤维浆液产生离心力;

(4)筒体旋转一定时间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纤维浆液向多孔模具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内壁上形成纤维管,而废液通过多孔模具上的孔挤出,并通过送液管和出液管排出。

实施例二:

(1)将含锆纤维与水玻璃按照1:130的质量比例加入搅拌器中,并加入分散剂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形成纤维浆液;

(2)纤维浆液通过进料管注入到多孔模具的内部;

(3)电机开启,电机驱动筒体进行旋转,筒体的转速为25r/min,使得多孔模具内部的纤维浆液产生离心力;

(4)筒体旋转一定时间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纤维浆液向多孔模具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内壁上形成纤维管,而废液通过多孔模具上的孔挤出,并通过送液管和出液管排出。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机架上方设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盖,盖上设有与筒体相通的进料管;筒体内设有多孔模具,多孔模具的两端分别与盖和筒体内的底部相连,多孔模具将筒体分隔成了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筒体底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位于机架上的轴承座内;第一容纳腔与位于筒体底部内的送液管相连,送液管与位于转动轴内的出液管相连,且出液管穿出转动轴;转动轴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进料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旋转接头,本发明的纤维浆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多孔模具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内壁上形成纤维管,废液则通过多孔模具上的孔排出,能生产出内外壁厚均匀,表面光滑的纤维管。

技术研发人员:汪家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赛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9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