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5858发布日期:2018-08-24 19:0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具体涉及立式混料机。



背景技术:

在塑料管材加工时,需要将多种原料混合,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立式搅拌机,包括立式的筒体,筒体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的螺杆;筒体底部设置有与筒体相通的进料斗,筒体侧壁开设有循环口,对应设置于进料斗上方,筒体下部还设置有出料口,物料从进料斗投放,经螺杆提升、搅拌,并通过循环口再次进入出料口,实现循环搅拌。然而物料在搅拌机的运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规律,运动轨迹不够复杂,混料不够均匀、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立式混料机,解决现有的立式搅拌机在混合搅拌时,混杂入内的灰尘和杂质无法去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立式混料机,由电机带动,包括立式的筒体,筒体下部呈漏斗状,所述的筒体内部设置有自筒体底部至筒体上部的螺杆;所述的筒体底部设置有与筒体相通的进料斗,筒体侧壁开设有循环口,对应设置于进料斗上方;所述的筒体下部还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螺杆上部设置有管套,螺杆转动推进方向由下到上,所述的管套与筒体侧壁内壁之间由上到下设置有两层以上的落料板,落料板上设置有通孔,并且相邻上下落料板的通孔竖直方向上相互错位。

物料在螺杆与管套的作用下被上提,在管套顶端物料呈伞状散开,使得混合更加混均。物料下落时,经过一层层的落料板,在穿过落料板上的通孔时进一步增加了物料轨迹的不确定性,使混合更加均匀、高效。

作为优选,所述的管套与筒体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副螺杆,副螺杆穿过落料板,副螺杆的转动方向由上到下。使得物料在螺杆的作用下旋转向上,再由副螺杆的作用下旋转着向下,进行循环,物料充分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侧壁还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及除尘管,抽风装置与筒体顶部连通,除尘管连接于抽风装置的出风口,除尘管管壁具有网孔,管壁外套有集尘罩,所述的除尘管底部设置出口,对应设置在进料斗上方。

抽风装置进行抽气,将混杂的灰尘、杂质以及一些质轻的原料颗粒吸出,在经过除尘管时,灰尘、杂质穿过除尘管管壁的网孔,经集尘罩收集;而颗粒较大的原料颗粒穿不过网孔,从出口落下,再次进入进料斗。实现了除杂的同时不浪费原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尘罩下部与除尘管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除尘管外壁上部设置环槽,集尘罩上部设置橡胶圈,套于环槽内。对集尘罩清理时,将橡胶圈从环槽取出,往下拉集尘罩,即可将集尘罩外翻,便于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侧壁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充满水,空腔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制冷装置,筒体外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对加热装置、制冷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对空腔的水进行温控,混合时可进行初预冷或者预热,满足热混料、冷混料的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侧壁开设有视窗。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筒体内状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物料混合搅拌更加均匀、高效;本实用新型对物料混合时能将混杂其内的灰尘、杂质分离,并且不浪费原料;本实用新型便于将集尘罩外翻,便于清理;本实用新型可在混合物料时进行温控,满足热混料、冷混料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开设有视窗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筒体内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此种立式混料机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立式混料机,由电机带动,包括立式的筒体1,筒体1下部呈漏斗状,所述的筒体1内部设置有自筒体1底部至筒体1上部的螺杆2;所述的筒体1底部设置有与筒体1相通的进料斗3,筒体1侧壁开设有循环口4,对应设置于进料斗3上方;所述的筒体1下部还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的螺杆2上部设置有管套,螺杆2转动推进方向由下到上,所述的管套与筒体1侧壁内壁之间由上到下设置有两层以上的落料板12,落料板12上设置有通孔,并且相邻上下落料板12的通孔竖直方向上相互错位。

物料在螺杆2与管套的作用下被上提,在管套顶端物料呈伞状散开,使得混合更加混均。物料下落时,经过一层层的落料板12,在穿过落料板12上的通孔时进一步增加了物料轨迹的不确定性,使混合更加均匀、高效。

实施例2:

立式混料机,由电机带动,包括立式的筒体1,筒体1下部呈漏斗状,所述的筒体1内部设置有自筒体1底部至筒体1上部的螺杆2;所述的筒体1底部设置有与筒体1相通的进料斗3,筒体1侧壁开设有循环口4,对应设置于进料斗3上方;所述的筒体1下部还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的螺杆2上部设置有管套,螺杆2转动推进方向由下到上,所述的管套与筒体1侧壁内壁之间由上到下设置有两层以上的落料板12,落料板12上设置有通孔,并且相邻上下落料板12的通孔竖直方向上相互错位。物料在螺杆2与管套的作用下被上提,在管套顶端物料呈伞状散开,使得混合更加混均。物料下落时,经过一层层的落料板12,在穿过落料板12上的通孔时进一步增加了物料轨迹的不确定性,使混合更加均匀、高效。管套与筒体1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副螺杆10,副螺杆10穿过落料板12,副螺杆10的转动方向由上到下。使得物料在螺杆2的作用下旋转向上,再由副螺杆10的作用下旋转着向下,进行循环,物料充分混合。

实施例3:

立式混料机,由电机带动,包括立式的筒体1,筒体1下部呈漏斗状,所述的筒体1内部设置有自筒体1底部至筒体1上部的螺杆2;所述的筒体1底部设置有与筒体1相通的进料斗3,筒体1侧壁开设有循环口4,对应设置于进料斗3上方;所述的筒体1下部还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的螺杆2上部设置有管套,螺杆2转动推进方向由下到上,所述的管套与筒体1侧壁内壁之间由上到下设置有两层以上的落料板12,落料板12上设置有通孔,并且相邻上下落料板12的通孔竖直方向上相互错位。物料在螺杆2与管套的作用下被上提,在管套顶端物料呈伞状散开,使得混合更加混均。物料下落时,经过一层层的落料板12,在穿过落料板12上的通孔时进一步增加了物料轨迹的不确定性,使混合更加均匀、高效。管套与筒体1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副螺杆10,副螺杆10穿过落料板12,副螺杆10的转动方向由上到下。使得物料在螺杆2的作用下旋转向上,再由副螺杆10的作用下旋转着向下,进行循环,物料充分混合。

筒体1侧壁还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及除尘管5,抽风装置与筒体1顶部连通,除尘管5连接于抽风装置的出风口,除尘管5管壁具有网孔,管壁外套有集尘罩7,所述的除尘管5底部设置出口,对应设置在进料斗3上方。抽风装置进行抽气,将混杂的灰尘、杂质以及一些质轻的原料颗粒吸出,在经过除尘管5时,灰尘、杂质穿过除尘管5管壁的网孔,经集尘罩7收集;而颗粒较大的原料颗粒穿不过网孔,从出口落下,再次进入进料斗3。实现了除杂的同时不浪费原料。

实施例4:

立式混料机,由电机带动,包括立式的筒体1,筒体1下部呈漏斗状,所述的筒体1内部设置有自筒体1底部至筒体1上部的螺杆2;所述的筒体1底部设置有与筒体1相通的进料斗3,筒体1侧壁开设有循环口4,对应设置于进料斗3上方;所述的筒体1下部还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的螺杆2上部设置有管套,螺杆2转动推进方向由下到上,所述的管套与筒体1侧壁内壁之间由上到下设置有两层以上的落料板12,落料板12上设置有通孔,并且相邻上下落料板12的通孔竖直方向上相互错位。物料在螺杆2与管套的作用下被上提,在管套顶端物料呈伞状散开,使得混合更加混均。物料下落时,经过一层层的落料板12,在穿过落料板12上的通孔时进一步增加了物料轨迹的不确定性,使混合更加均匀、高效。管套与筒体1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副螺杆10,副螺杆10穿过落料板12,副螺杆10的转动方向由上到下。使得物料在螺杆2的作用下旋转向上,再由副螺杆10的作用下旋转着向下,进行循环,物料充分混合。

筒体1侧壁还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及除尘管5,抽风装置与筒体1顶部连通,除尘管5连接于抽风装置的出风口,除尘管5管壁具有网孔,管壁外套有集尘罩7,所述的除尘管5底部设置出口,对应设置在进料斗3上方。集尘罩7下部与除尘管5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除尘管5外壁上部设置环槽,集尘罩7上部设置橡胶圈8,套于环槽内。对集尘罩7清理时,将橡胶圈8从环槽取出,往下拉集尘罩7,即可将集尘罩7外翻,便于清理。抽风装置进行抽气,将混杂的灰尘、杂质以及一些质轻的原料颗粒吸出,在经过除尘管5时,灰尘、杂质穿过除尘管5管壁的网孔,经集尘罩7收集;而颗粒较大的原料颗粒穿不过网孔,从出口落下,再次进入进料斗3。实现了除杂的同时不浪费原料。

实施例5:

立式混料机,由电机带动,包括立式的筒体1,筒体1侧壁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形成空腔9,空腔9内充满水,空腔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制冷装置,筒体1外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对加热装置、制冷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对空腔9的水进行温控,混合时可进行初预冷或者预热,满足热混料、冷混料的需求。筒体1下部呈漏斗状,所述的筒体1内部设置有自筒体1底部至筒体1上部的螺杆2;所述的筒体1底部设置有与筒体1相通的进料斗3,筒体1侧壁开设有循环口4,对应设置于进料斗3上方;所述的筒体1下部还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的螺杆2上部设置有管套,螺杆2转动推进方向由下到上,所述的管套与筒体1侧壁内壁之间由上到下设置有两层以上的落料板12,落料板12上设置有通孔,并且相邻上下落料板12的通孔竖直方向上相互错位。物料在螺杆2与管套的作用下被上提,在管套顶端物料呈伞状散开,使得混合更加混均。物料下落时,经过一层层的落料板12,在穿过落料板12上的通孔时进一步增加了物料轨迹的不确定性,使混合更加均匀、高效。管套与筒体1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副螺杆10,副螺杆10穿过落料板12,副螺杆10的转动方向由上到下。使得物料在螺杆2的作用下旋转向上,再由副螺杆10的作用下旋转着向下,进行循环,物料充分混合。

筒体1侧壁还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及除尘管5,抽风装置与筒体1顶部连通,除尘管5连接于抽风装置的出风口,除尘管5管壁具有网孔,管壁外套有集尘罩7,所述的除尘管5底部设置出口,对应设置在进料斗3上方。集尘罩7下部与除尘管5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除尘管5外壁上部设置环槽,集尘罩7上部设置橡胶圈8,套于环槽内。对集尘罩7清理时,将橡胶圈8从环槽取出,往下拉集尘罩7,即可将集尘罩7外翻,便于清理。抽风装置进行抽气,将混杂的灰尘、杂质以及一些质轻的原料颗粒吸出,在经过除尘管5时,灰尘、杂质穿过除尘管5管壁的网孔,经集尘罩7收集;而颗粒较大的原料颗粒穿不过网孔,从出口落下,再次进入进料斗3。实现了除杂的同时不浪费原料。

最优实施例:

立式混料机,由电机带动,包括立式的筒体1,筒体1侧壁开设有视窗11。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筒体1内状况。筒体1侧壁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形成空腔9,空腔9内充满水,空腔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制冷装置,筒体1外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对加热装置、制冷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对空腔9的水进行温控,混合时可进行初预冷或者预热,满足热混料、冷混料的需求。筒体1下部呈漏斗状,所述的筒体1内部设置有自筒体1底部至筒体1上部的螺杆2;所述的筒体1底部设置有与筒体1相通的进料斗3,筒体1侧壁开设有循环口4,对应设置于进料斗3上方;所述的筒体1下部还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的螺杆2上部设置有管套,螺杆2转动推进方向由下到上,所述的管套与筒体1侧壁内壁之间由上到下设置有两层以上的落料板12,落料板12上设置有通孔,并且相邻上下落料板12的通孔竖直方向上相互错位。物料在螺杆2与管套的作用下被上提,在管套顶端物料呈伞状散开,使得混合更加混均。物料下落时,经过一层层的落料板12,在穿过落料板12上的通孔时进一步增加了物料轨迹的不确定性,使混合更加均匀、高效。管套与筒体1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副螺杆10,副螺杆10穿过落料板12,副螺杆10的转动方向由上到下。使得物料在螺杆2的作用下旋转向上,再由副螺杆10的作用下旋转着向下,进行循环,物料充分混合。

筒体1侧壁还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及除尘管5,抽风装置与筒体1顶部连通,除尘管5连接于抽风装置的出风口,除尘管5管壁具有网孔,管壁外套有集尘罩7,所述的除尘管5底部设置出口,对应设置在进料斗3上方。集尘罩7下部与除尘管5下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除尘管5外壁上部设置环槽,集尘罩7上部设置橡胶圈8,套于环槽内。对集尘罩7清理时,将橡胶圈8从环槽取出,往下拉集尘罩7,即可将集尘罩7外翻,便于清理。抽风装置进行抽气,将混杂的灰尘、杂质以及一些质轻的原料颗粒吸出,在经过除尘管5时,灰尘、杂质穿过除尘管5管壁的网孔,经集尘罩7收集;而颗粒较大的原料颗粒穿不过网孔,从出口落下,再次进入进料斗3。实现了除杂的同时不浪费原料。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多个解释性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结构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意一实施例描述一个结构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结构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