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手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3349发布日期:2019-01-08 21:1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玩具手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机构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玩具手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针对此类电子产品的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中,脱模机构的设计是模具结构设计的一个重点;脱模机构设计中的侧抽芯机构的设计是影响模具结构布局的关键因素,针对产品上同位置特征单一的侧孔脱模,一般采用单次抽芯的斜导柱滑块或者弯销滑块机构;针对同位置的特征上多层次的侧孔脱模,一般采用隧道式滑块机构,这些机构一般针对的是抽芯动作方向为同一方向的前提下,但是针对同位置的特征上不同抽芯动作方向的机构设计,少有学者将其作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某电子游戏机手柄注塑产品同一侧抽芯特征位置需要多层多向抽芯脱模的需要,创新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脱模机构及产品的注塑模具,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玩具手柄其注塑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使用便利;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玩具手柄注塑模具,包括定位圈、浇口套、面板、定模板、型腔主镶件、第一斜导柱、第一楔紧块、第一滑块、型芯主镶件、动模板、模脚、顶针面板、顶针推板、底板、复位杆、复位杆弹簧、快速接头、锁模片、第二楔紧块、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弯销、第三滑块、第三楔紧块、第三斜导柱、第四滑块分镶件、第四斜导柱、第四滑块、第四楔紧块、第四滑块压条、支撑柱、中托司、顶针、限位块、圆孔镶件、精定位块、导套、导柱、第三滑块限位螺钉、第三滑块限位弹簧、第一滑块限位螺钉、第一滑块限位弹簧、第四滑块限位螺钉、第四滑块限位弹簧、第二滑块限位弹簧、第二滑块限位螺钉;

其特征是:

模架的定模部分包括面板、定模板,两者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动模部分包括动模板、模脚、顶针面板、顶针推板、底板、复位杆、复位杆弹簧,动模板、模脚、底板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顶针面板、顶针推板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后,通过顶针板导柱安装于底板上,复位杆弹簧套装于复位杆上,复位杆的上头插入动模板对应的孔内安装;快速接头通过自身的管螺纹安装于动模板上,锁模片用于吊运时锁住模具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定位圈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面板上正中央位置,型腔主镶件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定模板的槽内,型芯主镶件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板的槽内;第一滑块机构包括第一斜导柱、第一楔紧块、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限位螺钉、第一滑块限位弹簧,第一斜导柱通过第一楔紧块压紧安装于安装于定模板上,第一滑块通过滑块压条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一滑块限位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一滑块限位弹簧安装于第一滑块上的弹簧孔内;第二滑块机构包括第二楔紧块、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弯销、第二滑块分镶件、第二滑块限位弹簧、第二滑块限位螺钉,第二滑块弯销通过各自对应的螺钉安装于面板上,第二楔紧块安装于安装于定模板上,第二滑块通过滑块压条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二滑块分镶件通过螺钉安装于第二滑块上,第二滑块限位弹簧安装于第二滑块内,第二滑块限位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三滑块机构包括第三滑块通过压条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三楔紧块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定模板上,第三斜导柱安装于定模板上,第三滑块限位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三滑块限位弹簧安装于第三滑块内;第四滑块机构包括第四滑块分镶件、第四斜导柱、第四滑块、第四楔紧块、第四滑块压条、第四滑块限位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第四滑块限位弹簧安装于第四滑块内,第四滑块分镶件与第四滑块通过螺钉紧固联结,第四斜导柱安装于定模板上,第四滑块通过第四滑块压条安装于动模板上,第四楔紧块通过螺钉安装于定模板上,第四滑块压条通过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支撑柱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底板上,中托司的导柱安装于底板上,其导套安装于顶针推板上,顶针安装于顶针推板上,限位块安装于顶针推板上,圆孔镶件安装于型芯主镶件上,精定位块安装于动模板上,导套安装于定模板上,导柱安装于动模板上,

所述模具布局为两板模结构一模两腔布局方式,两个产品为面镜像对称产品,模架选用LKM非标模架,所述模具浇注系统采用冷流道侧浇口浇注系统,冷流道直径浇口采用扇形侧浇口,进料宽度5mm,厚度1mm,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管道直径主型芯、型腔镶件上平衡布局,水道间隔23mm,水道与产品表面距离21mm;各侧抽芯大滑块也采用水冷,水道直径

所述模具排气系统利用各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排气,间隙值δ≤0.03mm。

一种玩具手柄其注塑模具,玩具手柄其注塑模具,包括定位圈、浇口套、面板、定模板、型腔主镶件、第一斜导柱、第一楔紧块、第一滑块、型芯主镶件、动模板、模脚、顶针面板、顶针推板、底板、复位杆、复位杆弹簧、快速接头、锁模片、第二楔紧块、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弯销、第三滑块、第三楔紧块、第三斜导柱、第二滑块分镶件、第四斜导柱、第四滑块、第四楔紧块、第四滑块压条、支撑柱、中托司、顶针、限位块、圆孔镶件、精定位块、导套、导柱、第三滑块限位螺钉、第三滑块限位弹簧、第一滑块限位螺钉、第一滑块限位弹簧、第四滑块限位螺钉、第四滑块限位弹簧、第二滑块限位弹簧、第二滑块限位螺钉。

所述模架的定模部分包括面板、定模板,两者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动模部分包括动模板、模脚、顶针面板、顶针推板、底板、复位杆、复位杆弹簧6,动模板、模脚、底板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顶针面板、顶针推板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复位杆弹簧6套装于复位杆上,复位杆的上头插入动模板对应的孔内安装;快速接头通过自身的管螺纹安装于动模板上,锁模片用于吊运时锁住模具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型腔主镶件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定模板的槽内,型芯主镶件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板的槽内;第一滑块机构包括第一斜导柱6、第一楔紧块、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限位螺钉、第一滑块限位弹簧,第一斜导柱6通过第一楔紧块压紧安装于安装于定模板上,第一滑块通过滑块压条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一滑块限位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一滑块限位弹簧安装于第一滑块内;第二滑块机构包括第二楔紧块、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弯销、第二滑块分镶件、第二滑块限位弹簧、第二滑块限位螺钉,第二滑块弯销通过螺钉安装于面板上,第二楔紧块安装于安装于定模板上,第二滑块通过滑块压条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二滑块分镶件通过螺钉安装于第二滑块上,第二滑块限位弹簧安装于第二滑块内,第二滑块限位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三滑块机构包括第三滑块、第三楔紧块、第三斜导柱、第三滑块限位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第三滑块限位弹簧安装于第三滑块内;第四滑块机构包括第四斜导柱6、第四滑块、第四楔紧块、第四滑块压条、第四滑块限位螺钉安装于动模板上、第四滑块限位弹簧安装于第四滑块内。

所述模具布局为两板模结构一模两腔布局方式,两个产品为面镜像对称产品,模架选用LKM非标模架。

所述模具浇注系统采用冷流道侧浇口浇注系统,冷流道直径浇口采用扇形侧浇口,进料宽度6mm,厚度1mm;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管道直径主型芯、型腔镶件上平衡布局,水道间隔16mm,水道与产品表面距离16mm;各侧抽芯大滑块也采用水冷,水道直径

所述模具排气系统利用各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排气,间隙值δ≤ 0.02mm。

所述模具脱模设计分为型腔主镶件脱模、侧抽芯机构脱模和最终型芯主镶件机构顶出脱模三部分,型腔主镶件的脱模通过模具主分型面的开闭自动实现,产品在型芯上的最终顶出的采用顶针顶出方式,侧抽芯机构脱模设计则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是P3方向脱模的斜导柱滑块单次抽芯脱模机构,第二个是P4方向的斜导柱滑块单次抽芯脱模机构,第三个是P5、P6方向的两次延时顺序侧抽芯复合脱模机构。

所述模具T1特征的脱模通过模具开模时,产品吸附于动模一侧型芯主镶件上,由型芯主镶件带动直接从所述模具型腔主镶件5上脱出;T2特征的脱模,则在所有侧面脱模完成后,由顶针推板推动顶针将产品从型芯主镶件9上顶出而实现;T3~T8特征的脱模则由以下侧抽芯脱模机构来实现。

所述模具T3~T5特征P5方向脱模机构中产品的在模具中的布局设置为图3所示位置后,T3、T4、T5特征的成型整合到一个滑块第二滑块上,第二滑块机构的主要零件包括第二楔紧块、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弯销、第二滑块限位弹簧、第二滑块限位螺钉,该滑块结构为双弯销驱动单滑块体结构,第二滑块弯销有两个,其上端为延时直身段,下端为驱动滑块弯销段,弯销斜角为°,抽芯行程68mm;第二滑块弯销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面板3上,第二滑块弯销的弯销下段驱动第二滑块在动模板上对应位置所开设的滑块T型槽内运动实现对T3~ T5特征的侧面抽芯动作。

所述模具T6特征P6方向脱模机构中,T6特征的P6方向的脱模机构为第四滑块机构,其主要零件包括第四斜导柱、第四滑块、第四楔紧块、第四滑块压条、第四滑块限位弹簧、第四滑块限位螺钉,该滑块结构为单斜导柱单滑块体结构,第四斜导柱倾斜角为°,抽芯行程 45mm,第四斜导柱通过紧配安装装于定模板4上,第四斜导柱驱动第四滑块在动模板上对应位置所开设的滑块T型槽内运动实现对T6 特征的侧面抽芯动作,第四滑块的运动槽一边直接开设在动模板上,一边由第四滑块压条构成。

.所述模具T7特征P3方向脱模机构中,T7特征的P3方向的脱模机构为第一滑块机构,主要零件包括第一斜导柱6、第一楔紧块7、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限位螺钉、第一滑块限位弹簧,该滑块结构为双斜导柱单滑块体结构,即滑块体第一滑块8为一个,驱动第一滑块8 的第一斜导柱6有2根;斜导柱倾斜角为°,抽芯行程55mm,第一斜导柱6通过紧配安装装于定模板4上,第一斜导柱6驱动第一滑块 8在动模板上对应位置所直接开设的滑块T型槽内运动实现对T3特征的侧面抽芯动作。

所述模具T8特征P4方向脱模机构中,T8特征的P4方向的脱模机构为第三滑块机构,其主要零件包括第三滑块、第三楔紧块、第三斜导柱、第三滑块限位螺钉、第三滑块限位弹簧;该滑块结构同样为单斜导柱单滑块体结构,第三斜导柱倾斜角为°,抽芯行程43mm,第三斜导柱通过紧配安装装于定模板4上,第三斜导柱驱动第三滑块在动模板上对应位置所开设的滑块T型槽内运动实现对T8特征的侧面抽芯动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玩具手柄其注塑模具,解决了玩具产品注塑成型多面脱模及筋位脱模困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模架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产品分型摆放及布局困难问题,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能同时成型两个产品,提高产品的产量。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滑块机构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产品两侧同时抽芯脱模,产品将被拉动变形较大的问题,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尽可能减小产品的脱模变形,保证塑件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三、第四滑块机构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产品四侧面需同步进行抽芯脱模,产品将被拉动变形较大的问题,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尽可能减小产品的脱模变形,保证塑件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整体,相比现有四面抽芯脱模技术,其有益效果是:能用简单的机构实现旋翼产品脱模困难的问题,实现产品的小变形或无变形脱模,实现零缺陷自动化模塑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塑件结构;

图2分型及脱模分析;

图3模具结构;

图4抽芯机构运动设计;

图5延时顺序抽芯机构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相关说明图;产品的结构如图1所示,产品规格大小为381x342x81mm,平均壁厚2.5mm,结构为开放式三面壳体,注塑成型模具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是产品上的以下几个特征:1)T1特征,T1特征位于产品上壳面,包括一个最大深度为5mm不规则椭圆状的凹槽,及凹槽内开设的2个通孔、 1个的螺丝沉孔;2)T2特征,T2特征位于产品的下壳面,特征结构形式与T1特征相同;3)T3特征,T3特征为位于上壳、下壳之间产品前侧内部的众多厚度为3mm,高度为6mm的加强筋,加强筋之间间隔距离为25mm;4)T4特征,T4特征为直径的朝前向的深度为41mm的螺丝柱;5)T5特征,T5特征为宽度为7mm,深度为8mm尖形凹槽;6)T6特征,T6特征为突出设计与下壳面上的圆柱形壳盖,其中心孔的轴心线与加强筋的脱模方向呈39°夹角,中心孔直径为旁边设计有的安装过孔;7)T7特征为产品的背侧,为上、下壳面经中间梁面连接后形成的通槽;8)T8 特征为T7通槽内产品尾端内侧面上开设的宽度为14mm长度39mm,深度2.4mm的开放性槽;从产品的形状看,结构比较复杂,但经特征分解后,T1~T8特征结构都比较简单,皆为塑料件常规的产品结构设计特征,单一的特征脱模比较容易,但经组合后设计与本塑料件上后,由于脱模方向的不同,使得产品的脱模设计变得复杂起来;

依据前述产品上的结构特征的分布特点,以L线所在的面作为主分型面,脱模分6个分步骤进行,即成型零件与产品的分离分P1~ P6共6个方向进行;P1为型腔主镶件与产品T1特征的分离方向,P2 为型芯主镶件与产品T2特征的分离方向,P3为T7特征成型镶件与产品的分离方向,P4为T8特征成型镶件与产品的分离方向,P5为 T3、T4、T5、T6特征合体成型镶件与产品的分离方向,P6为特征6 成型镶件与产品的分离方向;对脱模机构设计来说,P1、P2方向的分离可以利用模具主分型面的开模来实现;P3、P4方向的脱模则可以利用简单的侧向分型滑块机构来实现;而对于P5、P6方向的分型来讲,两个方向虽位于同侧,但由于两个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因而,用简单的单次侧向分型滑块难以实现这个侧面的T3~T6特征的脱模,需将P5方向和P6方向的脱模分开来进行,因而,相应的脱模机构设计要做一定的结构创新设计。

所以,一种玩具手柄其注塑模具具体实施方案为:

玩具手柄其注塑模具,包括定位圈1、浇口套2、面板3、定模板4、型腔主镶件5、第一斜导柱6、第一楔紧块7、第一滑块8、型芯主镶件9、动模板10、模脚11、顶针面板12、顶针推板13、底板 14、复位杆15、复位杆弹簧16、快速接头17、锁模片18、第二楔紧块19、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弯销21、第三滑块22、第三楔紧块 23、第三斜导柱24、第二滑块分镶件25、第四斜导柱26、第四滑块 27、第四楔紧块28、第四滑块压条29、支撑柱30、中托司31、顶针 32、限位块33、圆孔镶件34、精定位块35、导套36、导柱37、第三滑块限位螺钉38、第三滑块限位弹簧39、第一滑块限位螺钉40、第一滑块限位弹簧41、第四滑块限位螺钉42、第四滑块限位弹簧43、第二滑块限位弹簧44、第二滑块限位螺钉45。

所述模架的定模部分包括面板3、定模板4,两者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动模部分包括动模板10、模脚11、顶针面板12、顶针推板13、底板14、复位杆15、复位杆弹簧16,动模板10、模脚11、底板14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顶针面板12、顶针推板13通过螺钉紧固联结在一起,复位杆弹簧16套装于复位杆15上,复位杆 15的上头插入动模板10对应的孔内安装;快速接头17通过自身的管螺纹安装于动模板10上,锁模片18用于吊运时锁住模具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型腔主镶件5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定模板4的槽内,型芯主镶件9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动模板10的槽内;第一滑块机构包括第一斜导柱6、第一楔紧块7、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限位螺钉40、第一滑块限位弹簧41,第一斜导柱6通过第一楔紧块7压紧安装于安装于定模板4上,第一滑块8通过滑块压条安装于动模板10上,第一滑块限位螺钉40安装于动模板10上,第一滑块限位弹簧41安装于第一滑块8内;第二滑块机构包括第二楔紧块19、第二滑块20、第二滑块弯销21、第二滑块分镶件25、第二滑块限位弹簧44、第二滑块限位螺钉45,第二滑块弯销21通过螺钉安装于面板3上,第二楔紧块19安装于安装于定模板4上,第二滑块20通过滑块压条安装于动模板10上,第二滑块分镶件25通过螺钉安装于第二滑块20上,第二滑块限位弹簧44安装于第二滑块20内,第二滑块限位螺钉45 安装于动模板10上;第三滑块机构包括第三滑块22、第三楔紧块23、第三斜导柱24、第三滑块限位螺钉38安装于动模板10上、第三滑块限位弹簧39安装于第三滑块22内;第四滑块机构包括第四斜导柱26、第四滑块27、第四楔紧块28、第四滑块压条29、第四滑块限位螺钉42安装于动模板10上、第四滑块限位弹簧43安装于第四滑块 27内。

所述模具布局为两板模结构一模两腔布局方式,两个产品为面镜像对称产品,模架选用LKM非标模架。

所述模具浇注系统采用冷流道侧浇口浇注系统,冷流道直径浇口采用扇形侧浇口,进料宽度6mm,厚度1mm;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管道直径主型芯、型腔镶件上平衡布局,水道间隔24mm,水道与产品表面距离20mm;各侧抽芯大滑块也采用水冷,水道直径

所述模具排气系统利用各镶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排气,间隙值δ≤0.02mm。

所述模具脱模设计分为型腔主镶件脱模、侧抽芯机构脱模和最终型芯主镶件机构顶出脱模三部分,型腔主镶件的脱模通过模具主分型面的开闭自动实现,产品在型芯上的最终顶出的采用顶针顶出方式,侧抽芯机构脱模设计则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是P3方向脱模的斜导柱滑块单次抽芯脱模机构,第二个是P4方向的斜导柱滑块单次抽芯脱模机构,第三个是P5、P6方向的两次延时顺序侧抽芯复合脱模机构;所述模具T1特征的脱模通过模具开模时,产品吸附于动模一侧型芯主镶件上,由型芯主镶件9带动直接从型腔主镶件5上脱出;T2 特征的脱模,则在所有侧面脱模完成后,由顶针推板13推动顶针32 将产品从型芯主镶件9上顶出而实现;T3~T8特征的脱模则由以下侧抽芯脱模机构来实现。

所述模具T3~T5特征P5方向脱模机构中产品的在模具中的布局设置为图3所示位置后,T3、T4、T5特征的成型整合到一个滑块第二滑块20上,第二滑块机构的主要零件包括第二楔紧块19、第二滑块 20、第二滑块弯销21、第二滑块限位弹簧44、第二滑块限位螺钉45,该滑块结构为双弯销驱动单滑块体结构,第二滑块弯销21有两个,其上端为延时直身段,下端为驱动滑块弯销段,弯销斜角为20°,抽芯行程68mm;第二滑块弯销21通过螺钉紧固安装于面板3上,第二滑块弯销21的弯销下段驱动第二滑块20在动模板10上对应位置所开设的滑块T型槽内运动实现对T3~T5特征的侧面抽芯动作。

所述模具T6特征P6方向脱模机构中,T6特征的P6方向的脱模机构为第四滑块机构,其主要零件包括第四斜导柱26、第四滑块27、第四楔紧块28、第四滑块压条29、第四滑块限位弹簧43、第四滑块限位螺钉42,该滑块结构为单斜导柱单滑块体结构,第四斜导柱26 倾斜角为20°,抽芯行程45mm,第四斜导柱26通过紧配安装装于定模板4上,第四斜导柱26驱动第四滑块27在动模板10上对应位置所开设的滑块T型槽内运动实现对T6特征的侧面抽芯动作,第四滑块27的运动槽一边直接开设在动模板10上,一边由第四滑块压条 29构成。

所述模具T7特征P3方向脱模机构中,T7特征的P3方向的脱模机构为第一滑块机构,主要零件包括第一斜导柱6、第一楔紧块7、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限位螺钉40、第一滑块限位弹簧41,该滑块结构为双斜导柱单滑块体结构,即滑块体第一滑块8为一个,驱动第一滑块8的第一斜导柱6有2根;斜导柱倾斜角为20°,抽芯行程55mm,第一斜导柱6通过紧配安装装于定模板4上,第一斜导柱6驱动第一滑块8在动模板10上对应位置所直接开设的滑块T型槽内运动实现对T3特征的侧面抽芯动作。

所述模具T8特征P4方向脱模机构中,T8特征的P4方向的脱模机构为第三滑块机构,其主要零件包括第三滑块22、第三楔紧块23、第三斜导柱24、第三滑块限位螺钉38、第三滑块限位弹簧39;该滑块结构同样为单斜导柱单滑块体结构,第三斜导柱24倾斜角为20°,抽芯行程43mm,第三斜导柱24通过紧配安装装于定模板4上,第三斜导柱24驱动第三滑块22在动模板10上对应位置所开设的滑块 T型槽内运动实现对T8特征的侧面抽芯动作。

还公开了上述模具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模具工作原理为:

1)在模具上安装后,各滑块机构工作原理如下:

开模时,第一滑块8按P3方向滑出完成T7特征的脱模,第三滑块 22按P4方向滑出完成T8特征的脱模,第二滑块20按P5方向滑出完成T3、T4、T5特征的脱模,第四滑块27按P6方向滑出完成T6特征脱模;从图4中可以看出,如果第四滑块27和第二滑块20同步滑出,势必第四滑块机构的第四斜导柱26、第四滑块27、第四楔紧块 28将与第二滑块20产生干涉,因而,较好的办法是先让第四滑块27 完成抽芯以给第二滑块20让出运动空间,所以需对第四滑块27和第二滑块20的滑出做结构上改进设计和安排,以实现两者的先后顺序抽芯动作,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将第二滑块20延时抽芯的办法来实现,即将驱动各滑块的动力构件第一斜导柱6、第二滑块弯销21、第三斜导柱24、第四斜导柱26等安装于模具定模一侧,开模时四者的运动同步,但是所驱动的滑块则不同步,第一滑块8、第三滑块22、第四滑块27三个滑块先同步侧向做抽芯运动,等第四滑块27完成抽芯运动后,第二滑块20才能运动,具体设计如图5所示;图5中,如G —G剖视图所示,为保证第四滑块27能在第二滑块20抽芯运动前先完成抽芯动作,第四滑块27设计安装于第二滑块20的底下,从而保证在水平面上两者的运动不产生干涉;为保证第四滑块27能实现抽芯距离D4,第四斜导柱26需垂直运动的距离为D2,即保证第四斜导柱26上与第四滑块27斜导柱孔内最顶上点e点接触的初始点d和终了点f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差为D2,模具开模距离实现D2长度后,第四斜导柱26已经驱动第四滑块27实现了T6特征的侧抽芯,此时,第二滑块弯销21上的b点才开始接触第二滑块20上的a点,驱动第二滑块20按P5方向抽芯,直到其上的c点完全脱离第二滑块20时,实现第二滑块20的D1长度的侧抽芯距离;所以,D2长度为第四滑块27与第二滑块20先后抽芯的延时距离,D3为保证第二滑块20实现抽芯距离的开模距离,模具的最小开模距离为D2+D3。

2)模具开模为单次分型,结合图3所示,开模时,模具在PL 分型面处打开,动模后退距离为D2后,第一滑块8、第三滑块22、第四滑块27三个滑块先完成抽芯动作,实现T1、T6、T7、T8特征的脱模,待延时距离D2完毕,第二滑块弯销21驱动第二滑块20完成T3、T4、T5特征的脱模,最后产品有顶针32从型芯主镶件5上顶出,从而实现产品的完全脱模;

复位时,过程相反,顶针32先复位,再次是第二滑块20先复位,最后后是其余滑块复位,模具闭合,等待下一个注塑循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