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密度聚氨酯一体化成型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3016发布日期:2019-01-02 21:5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密度聚氨酯一体化成型鞋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密度聚氨酯一体化成型鞋模。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简称,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多用于制造高档皮鞋、运动鞋旅游鞋等。聚氨酯鞋材在众多鞋材料里面优点突出,具有密度低、质地柔软、弹性好、穿起来舒适轻便、优异的耐磨性能、耐挠曲性能、硬度高、优异的减震性能、防滑性能、耐塌陷等优点。聚氨酯鞋材的经久耐用、穿着舒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密度对聚氨酯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密度聚氨酯的性能,拓展鞋底的功能,增强鞋底的舒适度,市面上出现了双密度聚氨酯鞋底,现有技术鞋模的限制,通常需要在两个鞋模上浇注成型,步骤比较繁琐,同时需要设计两个模具,设计成本高同时生产中占据较大的生产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密度聚氨酯一体化成型鞋模,可在同一个模具设备上成型两种不同密度的聚氨酯鞋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密度聚氨酯一体化成型鞋模,包括模槽主体、上层模盖和下层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槽主体的通过转轴分别与上层模盖和下层模盖铰接,模槽主体的中部为向下凹陷的与鞋底外形相适配的模仓且模仓周边凸出模槽主体,模仓的底部设置有网状的凸纹,模仓周边外侧设置有定位凸边,模槽主体的右侧边上设置有定位块,模槽主体顶面设置有至少3个定位孔;

所述上层模盖的顶面为与人体足底相适配的弯曲面,上层模盖顶面的中部为与模仓相对应的鞋底区,鞋底区内左右两边相对设置有用于成型边带穿孔的凸块,鞋底区的外侧设置有和定位凸边相吻合的凹槽,上层模盖的侧面设置有和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下层模盖的顶面为与人体足底相适配的弯曲面,下层模盖顶面上设置有用于成型边带槽的矩形的边带凸条,边带凸条的两端为用于成型边带穿孔的凸块,下层模盖的凸块与上层模盖的凸块一一对应且下层模盖的凸块的高度大于上层模盖的凸块,下层模盖的顶部设置有和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的顶端设置为圆锥形结构。

所述模槽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可旋转的模盖锁紧件,所述模盖锁紧件包括固定座、驱动手柄、锁紧钉、连接板、曲柄,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用于锁紧定位的限位顶边,驱动手柄铰接在固定座底部,锁紧钉固定在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顶部,曲柄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连接板和驱动手柄上。

所述上层模盖和下层模盖的侧面设置开模把手,浇注成型完毕后,解锁模盖锁紧件后可通过开模把手打开对应的上层模盖和下层模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同一模具设备上设置上层模盖和下层模盖,浇注成型过程中分别用于成型鞋底的上层和下层,实现了在同一模具上完成双密度聚氨酯鞋底的成型过程,简化工艺,上层模盖和下层模盖共用一个模槽主体,节省生产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盖锁紧件的侧视图;

其中,1-模槽主体、11-模仓、12-模仓周边、13-定位凸边、14-定位孔、2-开模把手、3-下层模盖、31-边带凸条、32-定位针、4-凸块、5-上层模盖、51-凹槽、6-模盖锁紧件、61-固定座、62-驱动手柄、63-曲柄、64-锁紧钉、6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密度聚氨酯一体化成型鞋模,包括模槽主体1、上层模盖5和下层模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槽主体1的通过左侧面的转轴与上层模盖5铰接,模槽主体1通过后端的转轴与下层模盖3铰接,模槽主体1的中部为向下凹陷的与鞋底外形相适配的模仓11且模仓周边12凸出模槽主体1,模仓11的底部设置有网状的凸纹,模仓周边12外侧设置有定位凸边13,模槽主体1的右侧边上设置有定位块,模槽主体1顶面设置有至少3个定位孔14;

所述上层模盖5的顶面为与人体足底相适配的弯曲面,上层模盖5顶面的中部为与模仓11相对应的鞋底区,鞋底区内左右两边相对设置有用于成型边带穿孔的凸块4,鞋底区的外侧设置有和定位凸边13相吻合的凹槽51,上层模盖5的侧面设置有和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下层模盖3的顶面为与人体足底相适配的弯曲面,下层模盖3顶面上设置有用于成型边带槽的矩形的边带凸条31,边带凸条31的两端为用于成型边带穿孔的凸块4,下层模盖3的凸块4与上层模盖5的凸块4一一对应且下层模盖3的凸块4的高度大于上层模盖5的凸块4,下层模盖3的顶部设置有和定位孔14相对应的定位针32。

所述模槽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可旋转的模盖锁紧件6,所述模盖锁紧件6包括固定座61、驱动手柄62、锁紧钉64、连接板65、曲柄63,所述固定座61设置有用于锁紧定位的限位顶边,驱动手柄62铰接在固定座61底部,锁紧钉64固定在连接板65的一端,连接板65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61顶部,曲柄6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连接板65和驱动手柄62上,旋转驱动手柄62,驱动手柄62通过曲柄63带动连接件绕固定座61转动,固定在连接板65上的锁紧钉64随之旋转并压在上层模盖5或者下层模盖3的底面,当曲柄63旋转至端部顶住固定座61的限位顶边时,曲柄63和驱动手柄62在同一直线上且锁紧钉64的底部紧压上层模盖5或者下层模盖3的底面实现锁紧状态。

所述上层模盖5和下层模盖3的侧面设置开模把手2,浇注成型完毕后,解锁模盖锁紧件6后可通过开模把手2打开对应的上层模盖5和下层模盖3。

操作过程:将鞋底上层对应的聚氨酯原液浇注到模槽主体1的模仓11内,盖合上层模盖5,上层模盖5的凹槽51与模槽主体1的定位凸边13对应吻合使上层模盖5的盖合在模仓11内以成型鞋底的上层,模槽主体1的定位块与上层模盖5的定位槽对应吻合达到初步定位的作用,然后通过模盖锁紧件6将模具锁紧,待鞋底上层成型完毕,打开上层模盖5,浇注鞋底下层对应的聚氨酯原液,盖合下层模盖3,下层模盖3的定位针32对应扣合在模槽主体1的定位孔14内初步定位,同样通过模盖锁紧件6将模具锁紧,成型后获得双密度的聚氨酯鞋底,模仓11底部的网状凸纹使鞋底的鞋面形成网状防滑纹,一一对应的上层模盖5的凸块4和下层模盖3的凸块4使鞋底具有用于穿鞋底边带的穿孔,下层模盖3的边带凸条31使鞋底的底面具有对应的边带的凹槽51,鞋底边带的端部可以陷入凹槽51内部。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