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221发布日期:2019-01-04 23:57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各类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每家每户均要使用到的换风系统,其核心部件风扇的优化设计以及成型工艺的更新也势在必行。

现有风扇的注塑模具,不能对各风扇叶片对应模腔及流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造成风扇叶片的重量及对称性误差较大,导致风扇在运行过程中,噪声会很明显。

鉴于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风扇叶片的自动化成型模具,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风扇各叶片的重量进行精准控制,以便提高风扇的运行平衡度,从而有效减小风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所述风扇由上盖与下盖组装而成,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用于成型所述上盖的第一模具和用于成型下盖的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均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上端面分别安装有上模芯与下模芯,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设有多个模腔,所述模腔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模腔内溶体流量的可调节动态平衡针,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上设有平衡针固定块、平衡针驱动块及回位弹簧,所述平衡针固定块固定设置于上模板,所述平衡针固定块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的安装孔,所述回位弹簧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平衡针驱动快上,所述平衡针驱动块连接于模具外部,所述平衡针驱动块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上下运动的无头螺钉,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的下端连接有流量调节凹台,所述流量调节凹台位于模腔内。

进一步的,所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均设有4个所述模腔,4个所述模腔上下左右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第一模具的每个模腔上以模腔的中心点为圆心,环形阵列分布有9个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模具的每个模腔上以模腔的中心点为圆心,环形阵列分布有6个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具的模腔内呈环形阵列分布有9个用于调节腔体熔体量的的熔量调节区,所述9个可调节动态平衡针设于所述9个熔量调节区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模具的模腔内呈环形阵列分布有6个用于调节腔体熔体量的的熔量调节区,所述6个可调节动态平衡针设于所述6个熔量调节区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模腔上环形设置有多个可调节动态平衡针,所述动态平衡针在上下运动时,能够调节模腔对应位置的溶体量,在模腔4个方向对溶体量进行调节控制,实现了风扇的每个叶片质量保持一致,各方向质量对称平衡,避免了由于风扇各方向的质量的差异导致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使风扇运行更加平稳,而且对溶体原材料的利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防止浪费,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动态平衡针上设有平衡针固定块、平衡针驱动块及回位弹簧,能够在模具外部的注塑机台上通过调节所述平衡针驱动块上的无头螺钉,使可调节动态平衡针产生上下运动,同时流量调节凹台的深浅程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溶体量的有效调节,操作简便,能够实时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第一模具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第一模具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可调节动态平衡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模腔的重量平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注塑模具,所述风扇由上盖与下盖组装而成(未示出),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用于成型所述上盖的第一模具1和用于成型下盖的第二模具(未示出),所述第一模具1及第二模具均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上端面分别安装有上模芯与下模芯,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设有多个模腔110,所述模腔110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模腔内溶体流量的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上设有平衡针固定块122、平衡针驱动块124及回位弹簧123,所述平衡针固定块122固定设置于上模板,所述平衡针固定块122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的安装孔,所述回位弹簧123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平衡针驱动快124上,所述平衡针驱动块124连接于模具外部,所述平衡针驱动块124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上下运动的无头螺钉(未示出),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的下端连接有流量调节凹台121,所述流量调节凹台121位于模腔内。

所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均设有4个所述模腔,4个所述模腔上下左右对称设置。

所第一模具的每个模腔110上以模腔110的中心点为圆心,环形阵列分布有9个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

所述第二模具的每个模腔上以模腔的中心点为圆心,环形阵列分布有6个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

所述第一模具的模腔内呈环形阵列分布有9个用于调节腔体熔体量的的熔量调节区(未示出),所述9个可调节动态平衡针设于所述9个熔量调节区上。

所述第二模具的模腔内呈环形阵列分布有6个用于调节腔体熔体量的的熔量调节区,所述6个可调节动态平衡针设于所述6个熔量调节区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为:

所述平衡针固定块122用于将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固定于模具内,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贯穿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回位弹簧12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平衡针固定块122上,一端连接于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上,当所述无头螺钉旋转时,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上下弹性运动,所述流量调节凹台121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的底部,并随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一同运动,当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下降时,所述流量调节凹台121在所述模腔110内的深度变深,溶体量减少,当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上升时,所述流量调节凹台121在所述模腔110内的深度变浅,溶体量增加,每个所述可调节动态平衡针120协同配合运动,如图4所示,共同控制腔体110内A、B、C、D、各方向区域的溶体量达到平衡,从而使风扇各叶片的重量达到平衡。所述平衡针驱动快124连接于外部的调节装置(未示出),所述调节装置可以安装于注塑机台上,调节装置用于调节9个动态平衡针上无头螺钉的旋转,从而方便的控制模腔内各方向的溶体量。本实施例的整个调节过程无须拆卸模具,不仅使用更灵活,方便可靠,而且大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整个风扇叶片模具项目的开发创造了非常可观的时间和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