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269发布日期:2018-12-18 20:3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电子和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在通讯技术领域,光纤的应用很普遍,光纤通讯具有很多优点,如:传输频带宽,通讯容量大,传输损耗低等。光纤从里到外通常包括三层:纤芯、包层和涂覆层。

现有技术中,纤芯和包层通常预先成型为一体,然后通过注塑的方法使涂覆层附着到包层的外表面,形成光纤。但是,采用注塑的方法生产光纤,能量消耗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光纤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纤成型装置,该光纤成型装置可方便地将涂覆层附着到包层上,形成光纤,且该装置的生产效率高,能量消耗小。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成型装置,所述光纤包括芯包,其中,所述光纤成型装置包括:

本体;

用于供所述芯包从中穿过的光纤通道,所述光纤通道从上到下贯穿所述本体;

用于将塑胶原料粉碎成塑胶微粒的粉碎单元,所述粉碎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用于使塑胶微粒带电的带电单元,所述带电单元与粉碎单元的出口相连;

用于使带电塑胶微粒加速并飞进光纤通道的加速单元;

用于使光纤通道中的带电塑胶微粒做圆周运动的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套设在光纤通道外,且位于加速单元和本体的底部之间;

用于使做圆周运动的带电塑胶微粒附着在芯包上并定型的成型单元,所述成型单元套设在光纤通道外。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成型装置,针对光纤的结构特点,将光纤的涂覆层所用的材料先粉碎,然后让粉碎后的塑胶微粒带电,再让带电的塑胶微粒加速飞进光纤通道,在光纤通道中旋转,并最终在成型单元中完成定型,形成光纤。与现有的注塑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成型装置,生产效率高,能量消耗小。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单元包括一个成漏斗形的壳体,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壳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壳体内设有可由动力装置驱动并旋转的粉碎页,所述粉碎页位于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粉碎页包括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围绕粉碎页的中心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带电单元包括第一管道和设置在第一管道内的第一电极板,第一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管道的入口与壳体的出料口相连,第一电极板水平设置在第一管道内,第一电极板带正电或负电,第一电极板上设有多个供塑胶微粒穿过的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单元包括可对所述带电塑胶微粒施加电场力的一对正负电极,所述带电塑胶微粒在电场力作用下沿与光纤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飞进光纤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单元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与第一管道的出口相连,第二管道的出口与光纤通道相连,第二管道水平布置,所述一对正负电极包括第二负极板和第二正极板,第二负极板和第二正极板设置在第二管道外,第二负极板和第二正极板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二管道的入口端,第二负极板和第二正极板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管道的出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板(402)带负电,第二负极板(502)设置在第二管道(501)的入口端,第二正极板(503)设置在第二管道(501)的出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磁感线圈,所述磁感线圈成圆筒形,从上到下环绕在光纤通道外面,磁感线圈的上端与加速单元相接,下端延伸到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成型装置还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微波发射器,所述微波发射器设置在光纤通道与磁感线圈之间,且位于加速单元下方,成型单元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电极板,所述成型电极板成环形,设置在光纤通道与磁感线圈之间,且位于加速单元和本体的底部之间,所述成型电极板带有与带电塑胶微粒同种性质的电荷。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单元为多个,多个粉碎单元环绕所述光纤通道的周向设置,所述光纤通道成圆管形,从上到下设置在本体内,所述带电塑胶微粒带负电,所述带电单元、加速单元、旋转单元及成型单元均位于本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纤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粉碎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相连”、“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为了描述的方便,本实用新型中将纤芯和包层成型在一起的结构称为芯包,芯包成长条状,可以预先卷绕在一起,方便存放,需要使用时,可以展开。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带电,是指带上电荷。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光纤成型装置,包括:

本体10;

用于供所述芯包从中穿过的光纤通道20,所述光纤通道20从上到下贯穿所述本体10;

用于将塑胶原料粉碎成塑胶微粒的粉碎单元30,所述粉碎单元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

用于使塑胶微粒带电的带电单元40,所述带电单元40与粉碎单元30的出口相连;

用于使带电塑胶微粒加速并飞进光纤通道20的加速单元50;

用于使光纤通道20中的带电塑胶微粒做圆周运动的旋转单元60,所述旋转单元60套设在光纤通道20外,且位于加速单元50和本体10的底部之间;

用于使做圆周运动的带电塑胶微粒附着在芯包上并定型的成型单元70,所述成型单元70套设在光纤通道20外。

带电单元40、加速单元50、旋转单元60及成型单元70均位于本体10内。

工作时,芯包在光纤通道20内从上向下匀速移动,并在光纤通道20内完成涂覆层的附着,从光纤通道20的入口进去的是芯包,从光纤通道20的出口出来的是成型的光纤。当然,为了使芯包能在光纤通道20内持续的移动,需要在外部设置驱动装置,现有技术中有很多可用来驱动芯包移动的驱动装置,因此此处不作详细说明。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纤通道20成直的圆管形,从上到下设置在本体10内,光纤通道20的入口和出口均位于本体10的外表面。

粉碎单元30的作用是将塑胶原料粉碎成塑胶微粒。粉碎单元30可以作为光纤成型装置的一部分,设置在本体10上。另外,粉碎单元30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装置,设置在光纤成型装置之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粉碎单元30设置在本体10上,位于光纤通道20的侧方,靠近光纤通道20的入口。粉碎单元30包括一个成漏斗形的壳体301,壳体30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壳体30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比出料口大,壳体301内设有可由动力装置驱动并旋转的粉碎页302,所述粉碎页302位于进料口的下方。工作时,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粉碎页302快速旋转,将塑胶原料粉碎成塑胶微粒,粉碎后的塑胶微粒从出料口流出。粉碎页302的结构如图4所示,图4中的粉碎页302包括7片叶片,7片叶片环绕中心轴设置,当然,叶片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如3片、5片、9片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带电单元40包括第一管道401和设置在第一管道401内的第一电极板402,第一管道401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管道401的入口与壳体301的出料口相连。第一电极板402水平设置在第一管道401内,第一电极板402可以带正电或负电,为了描述的方便,下面以第一电极板402带负电来进行说明。第一电极板402的结构如图3所示,成圆盘形,其上设有多个小孔403。从粉碎单元30的出料口流出的塑胶微粒在重力作用下从多个小孔403中穿过,继续向下移动。由于第一电极板402带负电,塑胶微粒在经过第一电极板402时也会带上负电。当然,带电单元40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其它结构的也可以,只要能使经过的塑胶微粒带电即可。第一电极板402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电极板402从上到下设置。

从带电单元40出来的带负电的塑胶微粒在加速单元50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加速飞向光纤通道20并进入光纤通道20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加速单元50包括可对所述带电塑胶微粒施加电场力的一对正负电极,所述带电塑胶微粒在电场力作用下沿与光纤通道20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飞进光纤通道20。具体地,所述加速单元50还包括第二管道501,所述第二管道501的入口与第一管道401的出口相连,第二管道501的出口与光纤通道20相连,也就是说,在光纤通道20的侧壁上设有开口,用于与第二管道501相连。第二管道501水平布置,与光纤通道20垂直相交。所述一对正负电极包括第二负极板502和第二正极板503,第二负极板502和第二正极板503设置在第二管道501外,第二负极板502设置在第二管道501的入口端,第二正极板503设置在第二管道501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负极板502和第二正极板503产生电场,使第二管道501内的带电塑胶微粒加速飞进光纤通道20。

带电塑胶微粒进入光纤通道20后,在旋转单元60的作用下在光纤通道20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在重力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旋转单元60包括磁感线圈601,磁感线圈601是由导线经过螺旋形绕制形成的。所述磁感线圈601成圆筒形,从上到下环绕在光纤通道20外面。磁感线圈601的上端与加速单元50相接,下端延伸到本体10的底部。具体地,磁感线圈601的上端延伸到加速单元50的第二管道501的外侧壁。当给磁感线圈601通电时,磁感线圈601内形成上下方向的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方向可以是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带电塑胶微粒飞进光纤通道20后,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在重力作用下,带电塑胶微粒还会向下运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纤成型装置还包括加热单元80,加热单元80的作用是给在光纤通道20内运动的带电塑胶微粒加热,使带电塑胶微粒的温度升高,加热单元80可采用任何能给带电塑胶微粒加热的装置或部件。具体地,加热单元80包括微波发射器,所述微波发射器设置在光纤通道20与磁感线圈601之间,且位于加速单元50下方,成型单元70上方。也就是说,从上下方向看,微波发射器位于光纤通道20外面,磁感线圈601内部,从水平方向看,微波发射器位于磁感线圈601的上下端之间。带电塑胶微粒经过加热单元80的过程中被加热,它们的温度升高。当然,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加热单元80。

成型单元70的作用是使加热后的塑胶微粒附着在芯包上并定型,以形成光纤成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单元70包括成型电极板,成型电极板成环形,设置在光纤通道20与磁感线圈601之间,而且,成型单元70位于加热单元80下方。也就是说,从上下方向看,成型电极板位于磁感线圈601内部,光纤通道20外部,从水平方向看,成型电极板位于加热单元80和本体10的底部之间。成型电极板带有与带电塑胶微粒同种性质的电荷,具体来说,由于带电塑胶微粒带负电,所以成型电极板也带负电。工作时,成型电极板对带电塑胶微粒施加向光纤通道20中心的作用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带电塑胶微粒在运动过程中慢慢向芯包聚拢,并附着在芯包上,完成定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粉碎单元30可以设置多个,比如两个、三个或五个等等。多个粉碎单元30可以共用带电单元40及加速单元50,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带电单元40及加速单元50,使得一个粉碎单元30与一个带电单元40及一个加速单元50配合。当设置多个粉碎单元30时,多个粉碎单元30可以环绕光纤通道20的周向设置,这样可以使整个光纤成型装置的结构更协调,整体的重量分布更均匀,工作时更稳定。设置多个粉碎单元30时,可以使不同的粉碎单元30粉碎出的塑胶微粒的大小不同,不同大小的塑胶微粒经过带电单元40时所带的电荷数量也不同。

在作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同重量和电荷数量的塑胶微粒的运动半径不同,这样,在成型单元70的作用下向芯包聚拢并附着时,不同重量和电荷数量的塑胶微粒向芯包聚拢并附着的先后顺序也不同,运动半径小的塑胶微粒先聚拢和附着,运动半径大的塑胶微粒后聚拢和附着。当需要将不同的塑胶材料以不同的顺序附着到芯包上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不同的塑胶材料加工成不同重量和电荷数量的塑胶微粒,然后就可以按需要的顺序施加到芯包上,得到多层不同材料的包覆层。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塑胶微粒带负电。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塑胶微粒带正电,当塑胶微粒带正电时,其他单元的部件的设置也要相应调整,比如,加速单元50中的电场的方向要反向,成型电极板也带正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纤成型装置,针对光纤的结构特点,将光纤的涂覆层所用的材料先粉碎,然后让粉碎后的塑胶微粒带电,再在电场的作用下让带电的塑胶微粒加速飞进光纤通道,带电塑胶微粒在光纤通道中在磁场的作用下旋转,并最终在成型单元中电场的作用下完成定型,形成光纤。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纤成型装置,充分利用了电场、磁场的特性,生产效率高,能量消耗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形,这些简单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