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分散螺纹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6364发布日期:2019-04-09 21:43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分散螺纹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分散螺纹套。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螺纹套均是以输送功能为主,有的配合啮合块进行分散,但是增加了啮合块就会造成输送效率的下降,而且啮合块的加入会增加材料在料筒的停留时间,增加材料热分解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分散螺纹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增加了啮合块就会造成输送效率的下降,而且啮合块的加入会增加材料在料筒的停留时间,增加材料热分解的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分散螺纹套,包括螺纹套本体,所述螺纹套本体包括外螺纹和内齿槽,所述外螺纹的倾斜角度为30°,所述外螺纹的螺棱上设有半圆形开口;所述内齿槽内装配有双头螺杆,所述内齿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双头螺杆的两螺纹的起始位置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的氮化深度为0.5-0.6mm。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整体直径为62.4mm。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的间距为22mm。

优选的,所述半圆形开口的半径为4mm。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本体的硬度为HB=250-28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在螺纹套本体的螺棱上开口的方式将材料的流动方向做改变,由原来的顺流变成乱流,进而增加材料的混合,增加混炼效果的同时又不增加在筒体里面的停留时间,可以保证材料的混炼和性能的平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分散螺纹套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的牙型及刀具曲线坐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分散螺纹套一个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螺纹;2-内齿槽;3-半圆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分散螺纹套,包括螺纹套本体,螺纹套本体包括外螺纹1和内齿槽2,外螺纹1的倾斜角度为 30°,外螺纹1的螺棱上设有半圆形开口3;内齿槽2内装配有双头螺杆,内齿槽2的中心线与双头螺杆的两螺纹的起始位置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外螺纹1的氮化深度为0.5-0.6mm。

优选的,螺纹套的整体直径为62.4mm。

优选的,外螺纹1的间距为22mm。

优选的,半圆形开口3的半径为4mm。

优选的,螺纹套本体的硬度为HB=250-280。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螺纹套本体的螺棱上开口的方式将材料的流动方向做改变,由原来的顺流变成乱流,进而增加材料的混合,增加混炼效果的同时又不增加在筒体里面的停留时间,可以保证材料的混炼和性能的平衡。

图中数值的单位均为mm。

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未详细公开的技术内容,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现有技术实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