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5909发布日期:2019-07-17 05:2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产品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飞行器液压系统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一种应用在飞行器液压系统的密封胶圈1,其轴向断面为不等臂向内翻边的U型槽结构,其制造方法一般采用硫化模具压制成型工艺,所述硫化模具由上模板、下模板、上模芯、中模芯和下模芯组成,通过上模芯、中模芯和下模芯压型面的配合形成与密封胶圈形状匹配的模腔。但是,由于该密封胶圈在成型过程中,硫化模具的上模芯、中模芯和下模芯之间需有三组相互压紧的配合面,为了实现三组压紧配合面共同作用,对上模芯、中模芯和下模芯配合面的尺寸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此给模具制造和装配带来很大困难,大大增加了密封胶圈的制造成本,因此需要优化设计一种适用于飞行器液压系统密封胶圈硫化成型的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旨在解决硫化模具中上模芯、中模芯和下模芯的三组压紧配合面共同作用的问题,达到降低密封胶圈的制造成本、提高密封胶圈产品质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由上模板、下模板、上模芯、中模芯和下模芯组成,通过上模芯、中模芯和下模芯压型面的配合形成与密封胶圈形状匹配的模腔;所述中模芯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其上端设置的中模芯模柄与上模板固定装配;所述上模芯套装在中模芯内部,上模芯可上下运动,压型过程中,在上模芯和中模芯之间形成第一压紧配合面;所述下模芯为圆盘结构,通过其下端设置的下模芯模柄固定在下模板上,在下模芯外圆柱面上设置用于实现下模芯轴向弹性变形的环形槽,压型过程中,在下模芯和中模芯之间形成第二压紧配合面,在下模芯和上模芯之间形成第三压紧配合面。

上述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所述环形槽为楔形断面结构。

上述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在所述第二压紧配合面、第三压紧配合面上设置用于接收硫化余料的废料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它在下模芯外圆柱面上设置用于实现下模芯轴向弹性变形的环形槽,在压型过程中,下模板带动下模芯向上运动,首先在上模芯和中模芯之间形成第一压紧配合面,随着下模板、下模芯继续向上运动,在下模芯和中模芯之间形成第二压紧配合面,然后在中模芯施加于下模芯的压力作用下,下模芯边缘部位产生弹性变形,在下模芯和上模芯之间形成第三压紧配合面。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硫化模具中上模芯、中模芯和下模芯的三组压紧配合面共同作用的问题,达到了降低密封胶圈的制造成本、提高密封胶圈产品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密封胶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模芯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

1、密封胶圈,2、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2-1、上模板,2-2、上模芯,2-3、中模芯,2-4、下模芯,2-4-1、下模芯模柄,2-4-2、环形槽,2-5、下模板,2-6、模腔,2-7、废料容纳腔,3、密封胶圈坯料;

Ⅰ、第一压紧配合面,Ⅱ、第二压紧配合面,Ⅲ、第三压紧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2,它由上模板2-1、下模板2-5、上模芯2-2、中模芯2-3和下模芯2-4组成,通过上模芯2-2、中模芯2-3和下模芯2-4压型面的配合形成与密封胶圈1形状匹配的模腔2-6;所述中模芯2-3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其上端设置的中模芯模柄与上模板2-1固定装配;所述上模芯2-2套装在中模芯2-3内部,上模芯2-2可上下运动,压型过程中,在上模芯2-2和中模芯2-3之间形成第一压紧配合面Ⅰ;所述下模芯2-4为圆盘结构,通过其下端设置的下模芯模柄2-4-1固定在下模板2-5上,在下模芯2-4外圆柱面上设置用于实现下模芯轴向弹性变形的环形槽2-4-2,所述环形槽2-4-2为楔形断面结构,压型过程中,在下模芯2-4和中模芯2-3之间形成第二压紧配合面Ⅱ,在下模芯2-4和上模芯2-2之间形成第三压紧配合面Ⅲ。

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2,在所述第二压紧配合面Ⅱ、第三压紧配合面Ⅲ上设置用于接收硫化余料的废料容纳腔2-7。

参看图4至图8,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时,其工作过程如下:使密封胶圈硫化成型模具2处于开模状态(如附图4所示);将密封胶圈坯料3套装在上模芯2-2底部(如附图5所示);下模板2-5带动下模芯2-4向上运动,首先在上模芯2-2和中模芯2-3之间形成第一压紧配合面Ⅰ(如附图6所示);随着下模板2-5、下模芯2-4继续向上运动,在下模芯2-4和中模芯2-3之间形成第二压紧配合面Ⅱ(如附图7所示);然后在中模芯2-3施加于下模芯2-4的压力作用下,下模芯2-4边缘部位产生弹性变形,在下模芯2-4和上模芯2-2之间形成第三压紧配合面Ⅲ,密封胶圈1在模腔2-6中被压制成型(如附图8所示);在第二压紧配合面Ⅱ、第三压紧配合面Ⅲ形成过程中,硫化余料进入废料容纳腔2-7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