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以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3826发布日期:2020-01-21 22:0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以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硅胶成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将成为动力电池产销大国。由于动力电池是汽车动力核心,而动力电池安装在电池箱,电池箱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因此,电池箱的密封防水性尤为重要,采用发泡硅胶垫密封电池箱接口面,具有气密性好,防潮,耐水,防滑减震,良好的缓冲性,耐气候老化等特点。

目前生产发泡硅胶成型设备中,很难控制发泡硅胶皮层厚度,易出现表皮太薄,产品表面容易鼓包凹凸不平,进而生产出的发泡硅胶拉伸强度低,强度差异大,气密性弱及压缩回弹性不稳。生产发泡硅胶工艺难度大,产品性能稳定性差,发泡硅胶皮层厚度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以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生产发泡硅胶工艺难度大,产品性能稳定性差,发泡硅胶皮层厚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包括机架、传送机构、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加热机构。传送机构限定运输平面,运输平面被构造为承载发泡硅胶并沿运输方向运输发泡硅胶。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中的刮刀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中的刮刀机构限定厚度控制空间,运输平面在运输方向延伸并穿过厚度控制空间。至少一个加热机构较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位于运输方向的下游。

上述方案中,该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能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解决发泡硅胶皮层厚度控制,提高了发泡硅胶表面平整度,生产的发泡硅胶各种性能提高且性能稳定,硫化产品良品率,并实现连续性生产,安装简单,方便组合。其中,发泡硅胶通过传送机构沿着运输方向传输,在发泡硅胶的传输过程中会经过至少一个刮刀机构,其中,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中的每一个刮刀机构分别限定了厚度控制空间,发泡硅胶的传输过程中会穿过该厚度控制空间,在厚度控制空间的运输之中,发泡硅胶会受到刮刀机构的挤压和刮涂,进而使发泡硅胶上、下表层气泡减少,使得发泡硅胶的上皮层和下皮层的厚度得到调整和控制,从而控制了整个发泡硅胶的厚度,在至少一个刮刀机构进行对发泡硅胶的控制厚度后,有至少一个加热机构对该发泡硅胶进行加热固化,从而保证了发泡硅胶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

至少两个刮刀机构,至少两个刮刀机构沿运输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刮刀机构的厚度控制空间共线;

至少两个加热机构,至少两个加热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加热机构较至少两个刮刀机构中的全部的刮刀机构位于运输方向的下游。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刮刀机构对发泡硅胶进行厚度控制,并且由于刮刀机构是间隔设置的,故,在对发泡硅胶进行厚度控制的过程是逐渐进行的,其能够有效地、逐步地使得发泡硅胶的上、下表层气泡减少,进而对发泡硅胶的厚度进行修正和控制,避免了发泡硅胶的表面不平整的现象发生,亦通过至少两次刮涂,保证了发泡硅胶的稳定性,其中,至少两个加热机构的其中一个加热机构能够对其经过两次刮涂后的发泡硅胶进行加热固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

三个刮刀机构,三个刮刀机构沿运输方向间隔设置,三个刮刀机构的厚度控制空间共线;

四个加热机构,四个加热机构的其中两个加热机构位于相邻两个刮刀机构之间,四个加热机构的剩下两个加热机构较所有的刮刀机构位于运输方向的下游。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三个间隔设置的刮刀机构的设计,以及通过四个加热机构的设计,保证了最终成型的发泡硅胶具有优良的厚度以及表面平整度,并且保证了最终成型的发泡硅胶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刮刀机构的其中一个刮刀机构包括上刮刀和下刮刀;

上刮刀和下刮刀设置于机架上,上刮刀和下刮刀间隔设置并共同限定厚度控制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刮刀机构的其中一个刮刀机构包括了上刮刀和下刮刀,并且上刮刀和下刮刀是间隔地设置于机架上的,其结构简单,并有效地限定了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厚度控制空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在制造刮刀机构时,制造简便并且制造成本低,便于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刮刀和下刮刀之间的间距至少为发泡硅胶产品厚度的四分之三。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厚度控制空间的尺寸,由于上刮刀和下刮刀之间的间距至少为发泡硅胶产品厚度的四分之三,故,在对发泡硅胶原料进行厚度控制时,以最终产品的厚度的四分之三限定厚度控制空间的尺寸配合发泡硅胶的形变特性,能够使得最终成型的发泡硅胶与预定的厚度尺寸接近甚至一致。

可选地,上刮刀可活动地与机架配合,上刮刀被构造为可调整与下刮刀之间的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上刮刀设计成与机架可活动的配合,使得上刮刀能够改变与下刮刀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厚度控制空间的尺寸,以便满足不同厚度发泡硅胶的生产需求。

可选地,下刮刀与上刮刀均为逗号刮刀。

上述技术方案中,逗号刮刀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刃口直线度误差小,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发泡硅胶上、下表层气泡,保证了发泡硅胶的厚度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送机构为分段式传送带机构,分段式传送带机构包括沿运输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传送带结构,至少两个传送带结构的传送皮带的运输表面共同限定运输平面;

厚度控制空间位于至少两个传送带结构中相邻两个传送带结构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传送机构的设计,使得发泡硅胶在正常运输下,其下皮层和上皮层能够有效地同时在厚度控制空间中得到控制,同时,分段式传送带机构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亦能够和至少一个刮刀机构进行配合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机构为加热箱体,运输平面穿过加热箱体,运输平面上的发泡硅胶被构造为在加热箱体中加热固化。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包括压延喂入辊、牵引输出辊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的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位于压延喂入辊与牵引输出辊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压延喂入辊与牵引输出辊,使得发泡硅胶能够有效地引导至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中,并有效地由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中引出,从而提高了发泡硅胶的运输效率以及加工效率,同时,具体地,在发泡硅胶膏体在上离型膜、下离型膜带动下(上离型膜、下离型膜分别设置在发泡硅胶膏体的上下表层,其起引导固定作用),首先通过压延喂入辊成型为具有一定厚度薄片,然后在传送机构运输进入刮刀机构,随后完成厚度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刮刀与上刮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刮刀与上刮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11-压延喂入辊;12-牵引输出辊;13-机架;14-传送机构;15-刮刀机构;16-加热机构;81-上皮层;82-发泡层;83-下皮层;140-传送带结构;150-上刮刀;151-下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以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生产发泡硅胶工艺难度大,产品性能稳定性差,发泡硅胶皮层厚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该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包括机架、传送机构、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加热机构。传送机构限定运输平面,运输平面被构造为承载发泡硅胶并沿运输方向运输发泡硅胶。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中的刮刀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中的刮刀机构限定厚度控制空间,运输平面在运输方向延伸并穿过厚度控制空间。至少一个加热机构较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位于运输方向的下游。

其中,该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能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解决发泡硅胶皮层厚度控制,提高了发泡硅胶表面平整度,生产的发泡硅胶各种性能提高且性能稳定,硫化产品良品率,并实现连续性生产,安装简单,方便组合。其中,发泡硅胶通过传送机构沿着运输方向传输,在发泡硅胶的传输过程中会经过至少一个刮刀机构,其中,至少一个刮刀机构中的每一个刮刀机构分别限定了厚度控制空间,发泡硅胶的传输过程中会穿过该厚度控制空间,在厚度控制空间的运输之中,发泡硅胶会受到刮刀机构的挤压和刮涂,进而使发泡硅胶上、下表层气泡减少,使得发泡硅胶的上皮层和下皮层的厚度得到调整和控制,从而控制了整个发泡硅胶的厚度,在至少一个刮刀机构进行对发泡硅胶的控制厚度后,有至少一个加热机构对该发泡硅胶进行加热固化,从而保证了发泡硅胶的厚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不限制刮刀机构和加热机构的数量,其可以为1个刮刀机构和1个加热机构,或者其可以为1个刮刀机构和2个加热机构,或者其可以为1个刮刀机构和多个(至少两个)加热机构,或者其可以为2个刮刀机构和1个加热机构,或者其可以为多个(至少两个)刮刀机构和1个加热机构,或者其可以为多个(至少两个)刮刀机构和多个(至少两个)加热机构。具体地,下文详细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刮刀机构,至少两个刮刀机构沿运输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刮刀机构的厚度控制空间共线;

至少两个加热机构,至少两个加热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加热机构较至少两个刮刀机构中的全部的刮刀机构位于运输方向的下游。

其中,至少两个刮刀机构对发泡硅胶进行厚度控制,并且由于刮刀机构是间隔设置的,故,在对发泡硅胶进行厚度控制的过程是逐渐进行的,其能够有效地、逐步地使得发泡硅胶的上、下表层气泡减少,进而对发泡硅胶的厚度进行修正和控制,避免了发泡硅胶的表面不平整的现象发生,亦通过至少两次刮涂,保证了发泡硅胶的稳定性,其中,至少两个加热机构的其中一个加热机构能够对其经过两次刮涂后的发泡硅胶进行加热固化。

可选地,三个刮刀机构,三个刮刀机构沿运输方向间隔设置,三个刮刀机构的厚度控制空间共线;

四个加热机构,四个加热机构的其中两个加热机构位于相邻两个刮刀机构之间,四个加热机构的剩下两个加热机构较所有的刮刀机构位于运输方向的下游。

其中,通过三个间隔设置的刮刀机构的设计,以及通过四个加热机构的设计,保证了最终成型的发泡硅胶具有优良的厚度以及表面平整度,并且保证了最终成型的发泡硅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刮刀机构的其中一个刮刀机构包括上刮刀和下刮刀;

上刮刀和下刮刀设置于机架上,上刮刀和下刮刀间隔设置并共同限定厚度控制空间。

其中,至少一个刮刀机构的其中一个刮刀机构包括了上刮刀和下刮刀,并且上刮刀和下刮刀是间隔地设置于机架上的,其结构简单,并有效地限定了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厚度控制空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在制造刮刀机构时,制造简便并且制造成本低,便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刮刀和下刮刀之间的间距至少为发泡硅胶产品厚度的四分之三。

其中,限定了厚度控制空间的尺寸,由于上刮刀和下刮刀之间的间距至少为发泡硅胶产品厚度的四分之三,故,在对发泡硅胶原料进行厚度控制时,以最终产品的厚度的四分之三限定厚度控制空间的尺寸配合发泡硅胶的形变特性,能够使得最终成型的发泡硅胶与预定的厚度尺寸接近甚至一致。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刮刀可活动地与机架配合,上刮刀被构造为可调整与下刮刀之间的间距。

其中,将上刮刀设计成与机架可活动的配合,使得上刮刀能够改变与下刮刀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厚度控制空间的尺寸,以便满足不同厚度发泡硅胶的生产需求。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刮刀与上刮刀均为逗号刮刀。

其中,逗号刮刀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刃口直线度误差小,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发泡硅胶上、下表层气泡,保证了发泡硅胶的厚度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上刮刀和下刮刀的具体结构,其还可以为r形刮刀、j形刮刀等其他刮刀结构,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不限制上刮刀和下刮刀是否是同一结构,其可分别为逗号刮刀,r形刮刀、j形刮刀等其他刮刀结构的一种。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机构为分段式传送带机构,分段式传送带机构包括沿运输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传送带结构,至少两个传送带结构的传送皮带的运输表面共同限定运输平面;厚度控制空间位于至少两个传送带结构中相邻两个传送带结构之间。

通过对传送机构的设计,使得发泡硅胶在正常运输下,其下皮层和上皮层能够有效地同时在厚度控制空间中得到控制,同时,分段式传送带机构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亦能够和至少一个刮刀机构进行配合使用。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机构为加热箱体,运输平面穿过加热箱体,运输平面上的发泡硅胶被构造为在加热箱体中加热固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压延喂入辊、牵引输出辊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的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位于压延喂入辊与牵引输出辊之间。

其中,在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压延喂入辊与牵引输出辊,使得发泡硅胶能够有效地引导至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中,并有效地由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中引出,从而提高了发泡硅胶的运输效率以及加工效率,同时,具体地,在发泡硅胶膏体在上离型膜、下离型膜带动下(上离型膜、下离型膜分别设置在发泡硅胶膏体的上下表层,其起引导固定作用),首先通过压延喂入辊成型为具有一定厚度薄片,然后在传送机构运输进入刮刀机构,随后完成厚度控制。

下面结合例子以及图1-图4,更加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10。应注意的是,下面的例子以及图1-图4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本申请实施例限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者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具体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如图1,图1示出了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10的具体结构。

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10包括压延喂入辊11、牵引输出辊12、机架13、传送机构14、三个刮刀机构15以及三个加热机构16。其中,机架13、传送机构14、三个刮刀机构15以及三个加热机构16构成了上述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结构。

其中,传送机构14限定运输平面,运输平面被构造为承载发泡硅胶并沿运输方向运输发泡硅胶。三个刮刀机构15沿运输方向间隔设置,三个刮刀机构15的厚度控制空间共线。四个加热机构16的其中两个加热机构16位于相邻两个刮刀机构15之间,四个加热机构16的剩下两个加热机构16较所有的刮刀机构15位于运输方向的下游。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示出了运输方向的指向。

其中,在发泡硅胶膏体在上离型膜、下离型膜带动下(上离型膜、下离型膜分别设置在发泡硅胶膏体的上下表层,其起引导固定作用),首先通过压延喂入辊11成型为具有一定厚度薄片,然后在传送机构14运输。发泡硅胶(发泡硅胶膏体)通过传送机构14沿着运输方向传输,在发泡硅胶的传输过程中会逐步经过三个刮刀机构15,其中,每一个刮刀机构15限定了厚度控制空间,发泡硅胶的传输过程中会穿过该厚度控制空间,在厚度控制空间的运输之中,发泡硅胶会受到刮刀机构15的挤压和刮涂,进而使发泡硅胶上、下表层气泡减少,使得发泡硅胶的上皮层81和下皮层83的厚度得到调整和控制(参见图2、图3、图4,进而解决了发泡硅胶成型后上皮层81、下皮层83与发泡层82的厚度分布),从而控制了整个发泡硅胶的厚度,在每刮刀机构15进行对发泡硅胶的控制厚度后,有加热机构16对该发泡硅胶进行加热固化,从而保证了发泡硅胶的厚度。其中,有三个刮刀机构15对发泡硅胶进行厚度控制,并且由于刮刀机构15是间隔设置的,故,在对发泡硅胶进行厚度控制的过程是逐渐进行的,其能够有效地、逐步地使得发泡硅胶的上、下表层气泡减少,进而对发泡硅胶的厚度进行修正和控制,避免了发泡硅胶的表面不平整的现象发生,亦通过三次刮涂,保证了发泡硅胶的稳定性,其中,四个加热机构16亦跟随每个刮刀机构15工作后,对发泡硅胶进行加热固化,最终,成型的发泡硅胶由牵引输出辊12引出。

请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刮刀机构15的具体结构。

刮刀机构15包括上刮刀150和下刮刀151,上刮刀150和下刮刀151设置于机架13上,上刮刀150和下刮刀151间隔设置并共同限定厚度控制空间。具体地,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刮刀150和下刮刀151之间的间距为发泡硅胶产品厚度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地,请重新参考图2,上刮刀150可活动地与机架13配合,上刮刀150被构造为可调整与下刮刀151之间的间距。具体地,上刮刀150是沿竖直方向(下刮刀151和上刮刀150处于同一直线上,其竖直方向指上刮刀150相对于下刮刀151作直线运动的方向)能在可控下进行往复运动的,使得上刮刀150能够改变与下刮刀151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厚度控制空间的尺寸,以便满足不同厚度发泡硅胶的生产需求。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刮刀150是通过滑杆螺栓进行位移,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对其实现运动地结构进行限制。

请重新参考图1,传送机构14为分段式传送带机构,分段式传送带机构包括沿运输方向间隔分布的四个传送带结构140,四个传送带结构140的传送皮带的运输表面共同限定运输平面;厚度控制空间位于相邻两个传送带结构140之间。

加热机构16为加热箱体,运输平面穿过加热箱体,运输平面上的发泡硅胶被构造为在加热箱体中加热固化,具体地,该加热箱体中具有能够实现加热的结构,例如,能够实现加热的结构可以为碳钢管加热丝、钛管加热丝、不锈钢管加热丝或铜管加热丝等,亦或者加热丝可以为金属电加热丝,例如:镍铬丝(ni-cr)、铁铬铝丝(fe-cr-al)、镍铁丝(ni-fe)、镍铜丝(ni-cu)等;亦或者可以为非金属加热丝,例如:碳化硅、硅钼棒、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电热元件、电热涂料等非金属加热元件构成的加热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和图4,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下刮刀151与上刮刀150的一种具体结构,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下刮刀151与上刮刀150的另一种具体结构,

其中,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下刮刀151与上刮刀150均为逗号刮刀。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下刮刀151与上刮刀150均为j形刮刀。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发泡硅胶厚度的装置10,解决现有生产发泡硅胶工艺难度大,产品性能稳定性差,发泡硅胶皮层厚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