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进行商标贴标的密胺餐具压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3810发布日期:2020-01-21 22:0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进行商标贴标的密胺餐具压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于进行商标贴标的密胺餐具压塑机。



背景技术:

密胺制品又叫仿瓷制品,常用于制作餐具等生活用品,具有轻巧、不易碎以及耐低温等优点。目前,密胺餐具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1、混料;2、称量;3、成型;4、后处理。其中,成型工序主要包括密胺粉预热和热压成型两个部分。热压成型主要涉及到密胺餐具压塑机,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将软化的密胺原料手动放置于密胺餐具压塑机中进行冲压成型,从而形成固定的餐具形状。通常,密胺餐具上粘贴有标签,用于标记餐具信息以及厂家商标。但是这种粘贴与餐具上的标签在长期使用后,其边缘容易累积灰尘,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为此,亟需一种易于进行商标贴标的密胺餐具压塑机,该压塑机能够将标签与餐具一体成型,避免标签与餐具之间累积灰尘的情况,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进行商标贴标的密胺餐具压塑机,该压塑机将标签与餐具一体成型,避免标签与餐具之间累积灰尘的情况,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易于进行商标贴标的密胺餐具压塑机,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导向柱、固定于底座上的液压缸、固定于导向柱上的顶座、设置于底座与顶座之间并沿导向柱滑动的移动机座、固定于移动机座上的下模具以及设置于顶座底部上的上模具,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机座底部固定;所述顶座上设有换模装置,所述换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顶座下侧的上模固定板、竖直穿过所述顶座上表面并与顶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固定于所述上模固定板底面上的贴标模具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座内的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部;所述上模具固定于所述上模固定板底面上并与所述贴标模具分别位于所述上模固定板两端;所述转动轴下端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上表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热压餐具产品时,操作人员将加热软化的密胺树脂置于下模具中,然后液压缸启动,推动移动机座上移,使得下模具与上模具相合,从而冲压出固定形状的餐盘粗胚,然后液压缸驱动移动机座以及下模具下移,使得下模具与上模具分离,此时驱动部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得上模固定板转动,从而使得贴标模具移动至上模具的初始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将标签设置于贴标模具上,最后液压缸启动,使得下模具与贴标模具合模,从而使得标签嵌入仍保持软化状态的密胺产品上,从而使得冷却后的密胺产品与标签一体成型,避免标签与餐具之间累积灰尘的情况,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顶座内的从动齿轮、固定于所述顶座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并与之固定,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以及所述从动齿轮均为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其输出轴转动,带动了主动齿轮转动,驱动了从动齿轮以及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上模具与贴标模具的位置转换,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为锥齿轮,故而有效分散了转动轴上的载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标模具上开设有贴标槽,所述贴标槽内固定有吸盘,所述吸盘由耐高温橡胶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贴标模具移动至上模具的初始位置时,操作人员将标签放置于贴标槽内并按压,使得标签与吸盘吸紧,从而使得标签稳固在贴标模具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模型槽,所述上模具底部固定有冲压块;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环绕所述模型槽的溢料槽,且所述下模具上还开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溢料槽以及所述模型槽连通的导料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具与下模具相合时,上模具的冲压块进入下模具上的模型槽内,从而形成餐具产品形状的空腔,而模型槽内被挤压出的密胺原料通过导料槽进入到溢料槽内,从而使得密胺产品的边角余料形成固定形状,方便操作人员去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槽内固定有折断条,所述折断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折断条底部与所述导料槽内底壁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型槽内的密胺原料通过导料槽内折断条与导料槽的间隙进入溢料槽内,使得密胺产品的边角料与其产品本身之间的连接容易折断,方便操作人员去除密胺产品的边角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座上设有除屑装置,所述除屑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顶座侧壁上的风机以及一端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溢料槽开口处的吹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标签与密胺产品一体成型后,液压缸启动,使得下模具与贴标模具分离,然后操作人员取出密胺产品,此时风机工作,鼓动空气吹扫了下模具上的溢料槽,使得溢料槽内残留的密胺边角余料杂质脱离溢料槽,清洁了下模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风管包括沿所述吹风管轴线均匀排列的多个不锈钢环以及多个固定于所述不锈钢环之间的橡胶管;所述不锈钢环之间固定有多个环绕分布的钢丝,所述钢丝设置于所述橡胶管的管壁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移动出风管远离风机的一端时,橡胶管内的钢丝弯折变形,使得出风管移动后仍保持稳固,从而调节了出风管的出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控制器,所述移动机座上固定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按钮以及第二按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压缸以及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制造密胺产品时,操作人员首先按压第一按钮,使得控制器发送驱动信号至液压缸,使得下模具与上模具合模,然后液压缸下移至初始位置,操作人员按压第二按钮,使得控制器发送驱动信号至驱动电机,使得贴标模具移动至上模具的初始位置,再然后操作人员按压第一按钮,使得下模具与贴标模具相合,使得标签与密胺产品一体成型,最后液压缸下移,使得密胺产品露出,操作人员取出密胺产品取出边角余料即可完成密胺产品的制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热压餐具产品时,操作人员将加热软化的密胺树脂置于下模具中,然后液压缸启动,推动移动机座上移,使得下模具与上模具相合,从而冲压出固定形状的餐盘粗胚,然后液压缸驱动移动机座以及下模具下移,使得下模具与上模具分离,此时驱动部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得上模固定板转动,从而使得贴标模具移动至上模具的初始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将标签设置于贴标模具上,最后液压缸启动,使得下模具与贴标模具合模,从而使得标签嵌入仍保持软化状态的密胺产品上,从而使得冷却后的密胺产品与标签一体成型,避免标签与餐具之间累积灰尘的情况,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2.当上模具与下模具相合时,上模具的冲压块进入下模具上的模型槽内,从而形成餐具产品形状的空腔,而模型槽内被挤压出的密胺原料通过导料槽进入到溢料槽内,从而使得密胺产品的边角余料形成固定形状,方便操作人员去除;

3.当标签与密胺产品一体成型后,液压缸启动,使得下模具与贴标模具分离,然后操作人员取出密胺产品,此时风机工作,鼓动空气吹扫了下模具上的溢料槽,使得溢料槽内残留的密胺边角余料杂质脱离溢料槽,清洁了下模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贴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吹风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控制器;2、导向柱;3、液压缸;4、顶座;5、移动机座;51、第一按钮;52、第二按钮;6、下模具;61、模型槽;62、溢料槽;63、导料槽;631、折断条;7、上模具;71、合模板;72、冲压块;8、换模装置;81、上模固定板;82、转动轴;83、贴标模具;831、安装板;832、压标块;8321、贴标槽;8322、吸盘;84、驱动部;841、从动齿轮;842、驱动电机;843、主动齿轮;9、除屑装置;91、风机;92、吹风管;921、不锈钢环;922、橡胶管;923、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易于进行商标贴标的密胺餐具压塑机,包括底座1、导向柱2、液压缸3、顶座4、移动机座5、下模具6、上模具7、换模装置8以及除屑装置9。底座1为长方体结构,其设置于厂房内,且其底面与厂房地面相抵。导向柱2为圆柱体结构,其轴线竖直,且其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且导向柱2共设有四根,四根导向柱2分别设置于底座1上表面四角处。顶座4为长方体内部中空结构,其底面与导向柱2上端固定,且四根导向柱2分别设置于顶座4底面四角处。液压缸3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且液压缸3的活塞杆端部朝上设置。移动机座5为长方体结构,其设置于顶座4与底座1之间,且四根导向柱2分别穿过移动机座5上表面四角处并与移动机座5滑动连接,此外,液压缸3活塞杆端部与移动机座5底面固定,使得液压缸3工作时,驱动了移动机座5竖直移动。

如图1所示,下模具6为圆形块状结构,其轴线竖直,且其底面与移动机座5上表面固定,结合图2所示,下模具6上表面开设有模型槽61、溢料槽62以及导料槽63。模型槽61的截面呈圆形,其轴线与下模具6的轴线重合,且模型槽61内壁与所需制作的密胺餐具的底面相合。溢料槽62为的开口呈圆环形,其环绕模型槽61,且溢料槽62的轴线与下模具6的轴线重合。导料槽63为长度方向穿过下模具6的轴线,其两端分别与溢料槽62内侧壁以及模型槽61的内侧壁连通,且导料槽63的截面呈矩形。导料槽63内还设有折断条631,折断条631为截面呈半圆形的长条状,其两端分别与导料槽63的两侧内侧壁固定,且折断条631底部的弧形表面与导料槽63内底壁留有间隙。导料槽63内的折断条631共设有两根,两根折断条631沿导料槽63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此外,导料槽63共设有四处,四处导料槽63环绕下模具6的轴线均匀分布。

如图1、图2所示,上模具7包括合模板71以及冲压块72。合模板71为圆形板状,其轴线竖直,且合模板71设置于顶座4下侧。冲压块72为圆台状,其轴线与合模板71的轴线重合,且冲压块72较大的圆形端面与合模板71底面固定。换模装置8包括上模固定板81、转动轴82、贴标模具83以及驱动部84。上模固定板81为矩形板状,其长度方向水平,且上模固定板81一端的底面与合模板71上表面固定。转动轴82为圆柱体结构,其轴线与动模安装板831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且转动轴82下端与上模固定板81上表面固定,转动轴82上端穿过顶座4底面延伸至顶座4内并与顶座4转动连接。结合图2、图3所示,贴标模具83包括安装板831以及压标块832,安装板831为圆形板状,其轴线与合模板71的轴线平行,且安装板831设置于上模固定板81远离合模板71的一端并与合模板71底面固定。压标块832为水平面呈圆弧形的块状结构,其弧形圆心与安装板831的轴线重合,且压标块832远离安装板831轴线的弧形侧壁倾斜,用以在贴标模具83与下模具6合模时与模型槽61的内侧壁贴合相抵。压标块832的倾斜弧形侧壁上开设有贴标槽8321,贴标槽8321的开口截面呈矩形,且贴标槽8321内设有吸盘8322。吸盘8322为矩形片状结构,由耐高温橡胶材料制成,其边缘分别与贴标槽8321的四周内侧壁固定,吸盘8322表面朝向贴标槽8321外鼓起,且吸盘8322表面开设有圆形的通孔,使得当操作人员将标签置于贴标槽8321内并朝向贴标槽8321内按压时,吸盘8322与贴标槽8321之间的空气通过吸盘8322上的通孔挤出,使得吸盘8322与贴标槽8321之间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标签表面与吸盘8322上的通孔开口吸紧。

如图1所示,驱动部84包括从动齿轮841、驱动电机842以及主动齿轮843。从动齿轮841为锥齿轮,其套设于转动轴82上并与之固定,且从动齿轮841设置于顶座4内。驱动电机842与顶座4内底壁固定,其输出轴的轴线水平。主动齿轮843为锥齿轮,其固定于驱动电机842的输出轴上,且主动齿轮843与从动齿轮841啮合。除屑装置9包括风机91以及吹风管92,风机91固定于顶座4外侧壁,用于鼓动空气。吹风管92包括不锈钢环921以及橡胶管922,不锈钢环921为圆形管状,其设有多个,且多个不锈钢环921沿吹风管92的长度方向排列。橡胶管922为圆管状,其设置于不锈钢环92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不锈钢环921端面固定并密封。吹风管92一端的不锈钢环921与风机91的出风口固定并连通,另一端朝向下模具6上的溢料槽62开口。结合图4所示,不锈钢环921之间固定有多根钢丝923,该处的多根钢丝923环绕不锈钢环921的轴线均匀分布,且钢丝923均设置于橡胶管922的管壁内。

如图1所示,移动机座5上设有第一按钮51以及第二按钮52,底座1上设有控制器11。第一按钮51与第二按钮52固定于移动机座5上,控制器11固定于底座1的侧壁上,且第一按钮51与第二按钮52均与控制器11电连接,此外,液压缸3以及驱动电机842均与控制器11电连接。当操作人员按压第一按钮51时,第一按钮51发送信号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发送驱动信号至液压缸3,使得移动机座5上移后保持停止数秒后下移并恢复至初始位置。当操作人员按压第二按钮52时,第二按钮52发送信号在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发送驱动信号至驱动电机842,使得驱动电机842转动180度。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加热软化的密胺树脂置于下模具6的模型槽61中,然后操作人员按压第一按钮51,液压缸3启动,推动移动机座5上移,使得下模具6与上模具7相合,从而冲压出固定形状的餐盘粗胚,然后液压缸3驱动移动机座5以及下模具6下移,使得下模具6与上模具7分离,此时操作人员按压第二按钮52,启动驱动电机842并驱动转动轴82转动,使得上模固定板81转动,从而使得贴标模具83移动至上模具7的初始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将标签设置于贴标模具83上的贴标槽8321内,最后操作人员再次按压第一按钮51,液压缸3启动,使得下模具6与贴标模具83合模,从而使得标签嵌入仍保持软化状态的密胺产品上,从而使得冷却后的密胺产品与标签一体成型,避免标签与餐具之间累积灰尘的情况,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