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冷却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8321发布日期:2019-08-24 10:3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冷却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缆冷却成型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外围均匀而密封地包裹有一层不导电的材料,如树脂、塑料、硅橡胶等,形成绝缘层,用以防止电线电缆导电体与外界接触造成漏电、短路、触电等事故发生。另外,为了避免周围环境,如水、火、电击等对电线电缆造成伤害,于电线电缆外层还可包裹保护层。而电线电缆外层的绝缘层或保护层一般均是采用挤出机挤出制备的,电线电缆导电体通过挤出机的热挤压头,热挤压头内挤出的熔融液覆盖在电线电缆导电体上,形成包覆层,随后经冷却即可得到目标线缆。现有生产技术中,采用冷却的方式多为水冷,线缆水冷时将线缆穿过储水槽,为了使线缆保持与水接触,通常在水槽内安装压辊,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定位线缆会造成线缆的张力无法调节,增加了线缆损坏的可能,同时由于水槽内的水流缓慢导致线缆周围的水温明显高于整体水温,不利于线缆冷却,产品品质不稳定,若冷却不足,会出现所覆绝缘层或保护层失效,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线缆冷却成型设备,能够使冷却设备对线缆进行喷雾预冷却,并在冷却水槽内设置自适应压辊机构,自动适应改变线缆的张力,减小线缆的损伤,同时在冷却水槽内设置循环水流辅助机构,改变冷却水槽不同段落的水流循环速度和温度,从而产生阶段性快速降温冷却的效果,提升产品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线缆冷却成型设备,包括机架、雾冷腔、低温雾化发生器、冷水槽、压辊机构、第一循环降温机构、第二循环降温机构,所述机架左侧设置有雾冷腔,所述雾冷腔内设置有低温雾化发生器,所述雾冷腔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槽,所述低温雾化发生器与集液槽相连,所述雾冷腔右侧设置有冷水槽,所述冷水槽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辅助辊,所述冷水槽内侧底部设置有压辊机构,所述压辊机构包括左压轮组、左支架、左伸缩电动气缸、压力感应器、右压轮组、右支架、右伸缩电动气缸,所述左支架竖直设置在冷水槽左侧,所述左支架顶部竖直向下安装有左伸缩电动气缸,所述左伸缩电动气缸底部通过压力感应器连接有左压轮组,所述压力感应器与左伸缩电动气缸相连,所述右支架竖直设置在冷水槽右侧,所述右支架顶部竖直向下安装有右伸缩电动气缸,所述右伸缩电动气缸底部通过压力感应器连接有右压轮组,所述压力感应器与右伸缩电动气缸相连,所述冷水槽的中段设置有第一循环降温机构,所述第一循环降温机构包括进液管、排液管、循环水泵,所述冷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进液管,所述冷水槽的侧面上部设置有若干排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分别与循环水泵相连,所述冷水槽的后段设置有第二循环降温机构,所述第二循环降温机构包括排水管、冷却水箱、供水泵、进水喷管、分流喷头,所述冷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分流喷头,所述分流喷头底部连接有进水喷管,所述冷水槽的侧面上部设置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冷却水箱相连,所述冷却水箱通过供水泵与进水喷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辅助辊的圆周上设置有引导凹槽,所述引导凹槽内喷涂有耐高温陶瓷釉面。

作为优选,所述左压轮组和右压轮组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左压轮组由通过螺栓相连的两个带导向凹槽的滚轮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左压轮组和右压轮组上均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分别与对应的压力感应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和排液管的开口位置均设置有液面感应器,所述冷水槽的侧面设置有自动补液槽,所述自动补液槽与液面感应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机架、雾冷腔、低温雾化发生器、冷水槽、压辊机构、第一循环降温机构、第二循环降温机构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能够使冷却设备对线缆进行喷雾预冷却,并在冷却水槽内设置自适应压辊机构,自动适应改变线缆的张力,减小线缆的损伤,同时在冷却水槽内设置循环水流辅助机构,改变冷却水槽不同段落的水流循环速度和温度,从而产生阶段性快速降温冷却的效果,提升产品的品质。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线缆冷却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雾冷腔、3-低温雾化发生器、4-集液槽、5-冷水槽、6-辅助辊、7-压辊机构、8-左压轮组、9-左支架、10-左伸缩电动气缸、11-压力感应器、12-右压轮组、13-右支架、14-右伸缩电动气缸、15-第一循环降温机构、16-进液管、17-排液管、18-循环水泵、19-第二循环降温机构、20-排水管、21-冷却水箱、22-供水泵、23-进水喷管、24-分流喷头、25-引导凹槽、26-减速器、27-液面感应器、28-自动补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线缆冷却成型设备,包括机架1、雾冷腔2、低温雾化发生器3、冷水槽5、压辊机构7、第一循环降温机构15、第二循环降温机构19,所述机架1左侧设置有雾冷腔2,所述雾冷腔2内设置有低温雾化发生器3,所述雾冷腔2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槽4,所述低温雾化发生器3与集液槽4相连,所述雾冷腔2右侧设置有冷水槽5,所述冷水槽5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辅助辊6,所述冷水槽5内侧底部设置有压辊机构7,所述压辊机构7包括左压轮组8、左支架9、左伸缩电动气缸10、压力感应器11、右压轮组12、右支架13、右伸缩电动气缸14,所述左支架9竖直设置在冷水槽5左侧,所述左支架9顶部竖直向下安装有左伸缩电动气缸10,所述左伸缩电动气缸10底部通过压力感应器11连接有左压轮组8,所述压力感应器11与左伸缩电动气缸10相连,所述右支架13竖直设置在冷水槽5右侧,所述右支架13顶部竖直向下安装有右伸缩电动气缸14,所述右伸缩电动气缸14底部通过压力感应器11连接有右压轮组12,所述压力感应器11与右伸缩电动气缸14相连,所述冷水槽5的中段设置有第一循环降温机构15,所述第一循环降温机构15包括进液管16、排液管17、循环水泵18,所述冷水槽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进液管16,所述冷水槽5的侧面上部设置有若干排液管17,所述进液管16和排液管17分别与循环水泵18相连,所述冷水槽5的后段设置有第二循环降温机构19,所述第二循环降温机构19包括排水管20、冷却水箱21、供水泵22、进水喷管23、分流喷头24,所述冷水槽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分流喷头24,所述分流喷头24底部连接有进水喷管23,所述冷水槽5的侧面上部设置有若干排水管20,所述排水管20与冷却水箱21相连,所述冷却水箱21通过供水泵22与进水喷管23相连,所述辅助辊6的圆周上设置有引导凹槽25,所述引导凹槽25内喷涂有耐高温陶瓷釉面,所述左压轮组8和右压轮组12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左压轮组8由通过螺栓相连的两个带导向凹槽的滚轮组成,所述左压轮组8和右压轮组12上均设置有减速器26,所述减速器26分别与对应的压力感应器11相连,所述排水管20和排液管17的开口位置均设置有液面感应器27,所述冷水槽5的侧面设置有自动补液槽28,所述自动补液槽28与液面感应器27相连。

本发明通过将机架1、雾冷腔2、低温雾化发生器3、冷水槽5、压辊机构7、第一循环降温机构15、第二循环降温机构19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能够使冷却设备对线缆进行喷雾预冷却,并在冷却水槽内设置自适应压辊机构7,自动适应改变线缆的张力,减小线缆的损伤,同时在冷却水槽内设置循环水流辅助机构,改变冷却水槽不同段落的水流循环速度和温度,从而产生阶段性快速降温冷却的效果,提升产品的品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