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87336发布日期:2020-03-27 19:1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双色注塑模具用于成型具有硬胶部分和软胶部分结合成一体结构的双色产品件,双色注塑模的后模具有两个后模型腔,双色注塑模的前模具有两个前模型芯,两个后模型腔均可分别与两个前模型芯相配合。双色产品件注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注塑成型硬胶部分51(见图1),开模后硬胶部分留在后模内,注塑机驱动后模旋转180°后与前模合模,具有成型硬胶部分的后模型腔与另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软注塑腔,注入软胶后,软胶与在先成型的硬胶部分51结合形成双色产品件(见图2)。

双色产品件由硬胶部分51和软胶部分52构成,通常情况下,软胶部分52贴合在硬胶部分51的外壁上,通过两侧注塑即可成型。根据产品的需要,提高软胶部分52与硬胶部分51的结合牢固度,需要软胶部分52的局部嵌入在硬胶51的内部,需要在先成型的硬胶部分51具有可填充软胶的嵌槽,打入软胶时,需要软胶填充到先成型的硬胶部分51的嵌槽内,形成所要求的上述,现有双色注塑模具的结构无法实现上述双色产品件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解决现有双色注塑模具无法实现双色产品件的软胶部分嵌入硬胶部分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上设有两个前模型芯,后模上设有第一后模型腔和第二后模型腔。

每个后模型腔的两端均对称设有两组变换抽芯组件,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抽芯和软胶抽芯,硬胶抽芯沿着开模方向布置。

硬胶抽芯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头,其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油缸,硬胶抽芯油缸驱动硬胶抽芯沿开模方向运动。

软胶抽芯位于硬胶抽芯的一侧,软胶抽芯相对于开模方向倾斜布置。

所述软胶抽芯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头,其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油缸,软胶抽芯油缸驱动软胶抽芯沿相对于开模方向的倾斜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锁紧抽芯,硬胶锁紧抽芯位于硬胶抽芯背离软胶抽芯的一侧。

硬胶锁紧抽芯的一端与硬胶抽芯插接配合,其另一端配置有第一锁紧油缸。

进一步地,硬胶锁紧抽芯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布置。

所述硬胶抽芯的中部开设有抽芯插孔,抽芯插孔与硬胶锁紧抽芯的一端相匹配。

第一锁紧油缸可驱动硬胶锁紧抽芯运动,使其端部插入硬胶抽芯的抽芯插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变换抽芯组件还包括软胶锁紧抽芯,软胶锁紧抽芯位于软胶抽芯背离硬胶抽芯的一侧。

软胶锁紧抽芯的一端与软胶抽芯插接配合,其另一端配置有第二锁紧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软胶锁紧抽芯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布置。

软胶锁紧抽芯的一端开设有方形缺口,所述软胶抽芯的中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插槽。

第二锁紧油缸可驱动软胶锁紧抽芯运动,使其位于方形缺口两侧的部分插入对应的插槽内。

进一步地,每个硬胶抽芯的一侧均设有行程控制机构,每个软胶抽芯的一侧也均设有同样的行程控制机构。

行程控制机构包括驱动杆、撞块及两个行程开关,驱动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抽芯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撞块。

两个行程开关沿对应的抽芯运动方向间隔布置在后模的侧壁上,撞块位于两个行程开关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四条油路,分别为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

所述第一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二锁紧油缸供油和回油,所述第二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二锁紧油缸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一锁紧油缸供油和回油。

所述第三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油缸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油缸供油和回油,所述第四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油缸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油缸供油和回油。

进一步地,硬胶抽芯头的一端与对应的硬胶抽芯固定为一体结构,软胶抽芯头的一端与对应的软胶抽芯固定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上述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工作方法。

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初始状态下,前模和后模处于第一次合模状态,第一后模型腔与其中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硬胶注塑腔。

前模与后模第一次合模前,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顶出,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硬胶抽芯,将其对应的硬胶抽芯锁死。

步骤二,第一次合模后,注塑机向硬胶注塑腔内打入硬胶,硬胶冷却形成硬胶部分。

硬胶部分成型后,前模与后模第一次开模,前模不动,硬胶部分留在第一后模型腔内并随后模一起运动,第一次开模完成后,后模旋转180°。

后模旋转完成后,第一后模型腔及硬胶部分与另一个前模型芯对应。

步骤三,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同步退出对应的硬胶抽芯的抽芯插孔,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同步退回。

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同步顶出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的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软胶抽芯的插槽内,将其对应的软胶抽芯锁死。

步骤四,前模与后模第二次合模后,第一后模型腔、硬胶部分与另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软胶注塑腔,注塑机向软胶注塑腔内打入软胶。

软胶冷却成型后,与所述硬胶部分形成一体结构的双色产品件。

步骤五,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同步退回,之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同步退回。

前模与后模第二次开模,双色产品件随后模一起运动,后模的顶出系统动作将双色产品件顶出。

步骤六,双色产品件顶出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同步顶出。之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顶出,其端部插入对应的硬胶抽芯的抽芯插孔内将其锁死,回到步骤一所述的初始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硬胶抽芯成型双色产品件的硬胶部分,软胶抽芯成型双色产品件的软胶部分,通过硬胶抽芯和硬胶抽芯交替顶出的方式,解决了软胶部分嵌入硬胶部分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油路布置方式,不同组变换抽芯组件的抽芯共用同一油路,同步配合,简化了油路结构和主油路的数量,对抽芯的控制更简便,成本更低,降低对注塑机的选择要求。

附图说明

图1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在先成型的硬胶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

图2是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在双色产品件的局部结构示意。

图3是发明的变换抽芯组件在硬胶注塑状态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发明的变换抽芯组件在软胶注塑状态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发明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硬胶抽芯及相关部件。

图6是图4中发明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软胶抽芯及相关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结合图3至图6,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和后模均设置在注塑机上,前模为定模,后模为定模。所述前模上设有两个前模型芯,后模上设有两个后模型腔,分别为第一后模型腔和第二后模型腔,每个前模型芯均可与第一、第二后模型腔相配合。每个后模型腔的两端均对称设有两组变换抽芯组件,各组变换抽芯组件均安装在后模内。

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抽芯11和软胶抽芯12,硬胶抽芯11沿着开模方向布置。硬胶抽芯11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头13,硬胶抽芯头13的一端与对应的硬胶抽芯11固定为一体结构,硬胶抽芯头13的端部可伸入对应的后模型腔内。硬胶抽芯11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油缸31,硬胶抽芯油缸31驱动硬胶抽芯11沿开模方向运动,实现硬胶抽芯11及硬胶抽芯头13的顶出和回退。

所述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锁紧抽芯21,硬胶锁紧抽芯21位于硬胶抽芯11背离软胶抽芯12的一侧,硬胶锁紧抽芯21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布置。硬胶锁紧抽芯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211,所述插头211为楔形结构,硬胶锁紧抽芯21通过其端部的插头211与硬胶抽芯11插接配合,硬胶锁紧抽芯21另一端配置有第一锁紧油缸33,第一锁紧油缸33的伸缩端驱动硬胶锁紧抽芯21沿着垂直于开模方向顶出或回退。硬胶抽芯11在顶出状态下,硬胶抽芯头13的端部位于对应的后模型腔内,硬胶抽芯头13的端部可使硬胶部分上形成软胶嵌槽。

所述硬胶抽芯11的中部开设有锥形结构的抽芯插孔,抽芯插孔与硬胶锁紧抽芯21一端的插头211相匹配。当硬胶抽芯11处于顶出状态时,硬胶锁紧抽芯21一端的插头211与对应硬胶抽芯11的抽芯插孔正向对应,第一锁紧油缸33驱动硬胶锁紧抽芯21向硬胶抽芯11运动,硬胶锁紧抽芯21端部的插头211为插入硬胶抽芯11的抽芯插孔内,将硬胶抽芯11锁住,防止硬胶打入硬胶注塑腔时硬胶的压力将硬胶抽芯11顶回。

软胶抽芯12位于硬胶抽芯11的一侧,软胶抽芯12相对于开模方向倾斜布置。所述软胶抽芯12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头14,软胶抽芯头14的一端与对应的软胶抽芯12固定为一体结构,软胶抽芯头14的端部可伸入对应的后模型腔内。软胶抽芯12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油缸32,软胶抽芯油缸32驱动软胶抽芯12沿相对于开模方向的倾斜方向运动。

所述变换抽芯组件还包括软胶锁紧抽芯22,软胶锁紧抽芯22位于软胶抽芯12背离硬胶抽芯11的一侧,所述软胶锁紧抽芯22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布置。软胶锁紧抽芯22的一端与软胶抽芯12插接配合,其另一端配置有第二锁紧油缸34,第二锁紧油缸34的伸缩端驱动软胶锁紧抽芯22沿着垂直于开模方向顶出或回退。软胶抽芯11在顶出状态下,硬胶抽芯头13的端部位于对应的后模型腔内,硬胶抽芯头13的端部将硬胶部分的软胶嵌槽一侧封堵,使软胶注入、冷却成型后,得到所需的双色产品件。

软胶锁紧抽芯22的一端开设有方形缺口221,所述软胶抽芯12的中部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插槽121,所述软胶锁紧抽芯22位于其方形缺口221两侧的部分,可分别与软胶抽芯12两侧的插槽121相匹配。第二锁紧油缸34可驱动软胶锁紧抽芯22运动,使其位于方形缺口221两侧的部分插入对应的插槽121内。当软胶抽芯12处于顶出状态时,软胶锁紧抽芯22端部的方形缺口221与软胶抽芯12中部的插槽121正向对应,第二锁紧油缸34驱动软胶锁紧抽芯22向软胶抽芯12运动,软胶锁紧抽芯22位于其方形缺口221两侧的部分插入软胶抽芯12两侧的插槽121内,将软胶抽芯12锁住,防止软胶打入软胶注塑腔时软胶的压力将软胶抽芯12顶回。

每个硬胶抽芯11的一侧均设有行程控制机构4,每个软胶抽芯12的一侧也均设有同样的行程控制机构4。行程控制机构4包括驱动杆41、撞块42及两个行程开关43,驱动杆41的一端与对应的抽芯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撞块42。两个行程开关43沿对应的抽芯运动方向间隔布置在后模的侧壁上,撞块42位于两个行程开关43之间。各所述行程开关43的信号端均与注塑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并由注塑机的配电系统为其供电。工作状态下,各驱动杆41和撞块42随对应的硬胶抽芯11或软胶抽芯12同步运动,通过撞块42与两个行程开关43相配合,控制硬胶抽芯11或软胶抽芯12的行程。

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还包括四条油路,分别为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四条油路分别与注塑机的液压站相连,液压站可分别为四条油路供油和回油。

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一锁紧油缸33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二锁紧油缸34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再串联在第一油路上,所述第一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一锁紧油缸33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二锁紧油缸34供油和回油。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二锁紧油缸34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一锁紧油缸33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再串联在第二油路上,所述第二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二锁紧油缸34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一锁紧油缸33供油和回油。

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油缸31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油缸32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再串联在第三油路上,所述第三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油缸31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油缸32供油和回油。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再串联在第四油路上,所述第四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油缸32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油缸31供油和回油。通过上述油路布置方式,极大地简化了油路结构,降低对注塑机的油路端口数量的限制,提高设备的通用性。

本发明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的抽芯头也被称为刀片。

实施例2,结合图2至图5,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初始状态下,前模和后模处于第一次合模状态,第一后模型腔与其中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硬胶注塑腔。第二后模型腔与另一个前模型芯及第二后模型腔内在前一工序中成型的硬胶部分配合形成软胶注塑腔。

前模与后模第一次合模前,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11顶出,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21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硬胶抽芯11,将其对应的硬胶抽芯11锁死。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12处于退回状态,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22也处于退回状态。

前模与后模第一次合模前,在前一工序中成型的硬胶产品留在第二后模型腔内,与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12顶出,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22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软胶抽芯12,将其对应的软胶抽芯12锁死。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11处于退回状态,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21也处于退回状态。

步骤二,第一次合模后,注塑机向所述硬胶注塑腔内打入硬胶,硬胶冷却形成本次工序的硬胶部分。注塑机向所述软胶注塑腔内打入软胶,软胶与上一工序的硬胶部分结合、冷却,形成前一工序的双色产品件。

前模与后模第一次开模,前模不动,本次工序的硬胶部分和前一工序的双色产品件随后模一起运动,第一次开模完成后,后模的顶出系统动作将前一工序的双色产品件顶出。

之后,后模旋转180°,后模旋转完成后,第一后模型腔及硬胶部分与另一个前模型芯对应,第一后模型腔与其中一个前模型芯对应,准备进行第二次合模。

步骤三,前模与后模第二次合模前,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21同步退出对应的硬胶抽芯11的抽芯插孔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11同步退回。

之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12同步顶出,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22的端部分别插入对应的软胶抽芯12的插槽121内,将其对应的软胶抽芯12锁死。

前模与后模第二次合模前,与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22同步退出对应的软胶抽芯12的插槽121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12同步退回。

之后,与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11同步顶出,与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21的端部分别插入对应的硬胶抽芯11的抽芯插孔内,将其对应的硬胶抽芯11锁死。

步骤四,前模与后模第二次合模后,第一后模型腔、硬胶部分与另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软胶注塑腔,注塑机向软胶注塑腔内打入软胶,软胶冷却成型后,与所述硬胶部分形成本次工序的双色产品件。同时,第二后模型腔与其中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硬胶胶注塑腔,注塑机向硬胶注塑腔内打入硬胶,硬胶冷却成型后,形成后一工序的硬胶部分。

步骤五,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22同步退回,同时,与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21同步退回。之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12同步退回,与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11同步退回。

前模与后模第二次开模,本次工序的双色产品件和后一工序的硬胶部分随后模一起运动,后模的顶出系统动作将本次工序的双色产品件顶出,后一工序的硬胶部分留在后模内。

步骤六,本次工序的双色产品件顶出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11同步顶出,同时,与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12同步顶出。随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21顶出,将对应的硬胶抽芯11锁死,同时,与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22同步顶出,将对应的软胶抽芯12锁死。前模与后模合模,回到步骤一所述的第一次合模初始状态。

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