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公模芯子冷却水路结构的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9179发布日期:2019-11-16 01:09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公模芯子冷却水路结构的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设置有公模芯子冷却水路结构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时,很多材料需要相对高的模具表面温度,在生产中以获得良好的表面光泽度,若果某些区域与另一些区域的温度差较大,会使成品表面产生不同的表面光泽,影响产品质量,此外,由于产品各区域温度不同,冷却速率也不同会产生残余应力,导致产品发生翘曲,故需要设置冷却水路。

在注塑成型一些医疗和电子类产品,特别是空间较小的截面为圆形的产品时,由于镶件空间小,需在镶件里做水路,且镶件上还有顶针孔,对于这类产品,如要控制产品尺寸及周期稳定需加强模具水路的排布,传统的水路是无法打进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公模芯子冷却水路结构的塑胶模具,采用集水块转折将水路引入镶件内,实现冷却水路的排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有公模芯子冷却水路结构的塑胶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内设置有镶件,所述镶件与前模仁之间具有型腔,所述下模座内设置顶针,所述镶件贯穿设置有供顶针穿过的第一让位孔,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集水块,所述集水块设置有与第一让位孔同轴并相通的第二让位孔,所述镶件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集水块伸入的冷却孔,所述集水块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冷却水槽,所述集水块靠近型腔一端设置有连通两个冷却水槽的转水槽,所述下模座内分别设置有与两个冷却水槽相通的进水道和出水道。

优选的,所述集水块为楔形或柱型,所述镶件与集水块的中心轴共线。

优选的,所述两个冷却水槽关于集水块中心轴对称,所述转水槽为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集水块的两端面设置有与顶针同轴的两个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镶件与下模座贴合的底面设置有与顶针同轴的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位于进水道和出水道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水管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集水块转折将循环水引入镶件内,循环水从进水道进入,通过冷却水槽和转水槽,并从出水道送走,作用于镶件冷却孔内壁,实现均匀冷却的效果;

2、镶件和集水块呈圆柱和楔形,适合尺寸小的截面为圆形零件;

3、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防止冷却水进入模具内,通过水管接头螺纹连接,提升进、出水口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11、前模仁;2、下模座;21、后模仁;22、顶针;23、进水道;24、出水道;25、水管接头;3、镶件;31、型腔;32、第一让位孔;33、冷却孔;34、第二密封圈;4、集水块;41、第二让位孔;42、冷却水槽;43、转水槽;44、第一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设置有公模芯子冷却水路结构的塑胶模具,参照图1,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前模仁和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内设置有镶件,镶件与前模仁之间具有型腔,下模座内设置顶针,镶件贯穿设置有供顶针穿过的第一让位孔。

下模座内设置有集水块,集水块为楔形或柱型,镶件与集水块的中心轴共线。集水块设置有与第一让位孔同轴并相通的第二让位孔,以供顶针穿过。镶件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集水块伸入的冷却孔,集水块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冷却水槽,集水块靠近型腔一端设置有连通两个冷却水槽的转水槽,使两个冷却水槽接通,下模座内分别设置有与两个冷却水槽相通的进水道和出水道,使冷却水循环。

两个冷却水槽关于集水块中心轴对称,转水槽为环形槽。

集水块的两端面设置有与顶针同轴的两个第一密封圈,用于防止冷却水与顶针接触;镶件与下模座贴合的底面设置有与顶针同轴的第二密封圈,防止冷却水从镶件底部流入下模仁内。

下模座位于进水道和出水道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水管接头,用于连接水管,并增加密封性。

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