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发泡机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7948发布日期:2020-01-10 16:5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料发泡机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塑料发泡机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发泡机,又名泡沫发生器,是一种将发泡剂达到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制成泡沫设备。发泡剂本身是不能自动成为泡沫,必须通过发泡机的机械作用才能成为泡沫。

在公开号为cn2042959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泡装置,包括原料罐,所述原料罐的出料口上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管与发泡罐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发泡罐的上部设置有发泡剂罐;所述发泡罐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干燥床相连接;所述干燥床上设置有检测装置。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一种发泡装置,发泡罐能够对塑料原料进行发泡形成塑料泡沫,且经过发泡罐发泡后的塑料泡沫会经过干燥床进行干燥,塑料泡沫在干燥床内时,通过检测装置对塑料泡沫的密度进行检测,检测其密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这时若是检测出来的密度未达到要求,为了达到质量要求,就需要将干燥床内的塑料泡沫重新输送到发泡罐内进行发泡处理,然后再输送到干燥床进行干燥,直到密度达到标准的要求,再输送到下一道工序。若是通过人工将塑料泡沫输送回发泡罐内的话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发泡机的回收装置,其具有能够将未达到密度要求的塑料泡沫从干燥床内回收到发泡罐内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塑料发泡机的回收装置,包括发泡罐,所述发泡罐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输送原料的进料口,所述发泡罐底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干燥床相连接,所述干燥床上的一侧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抽料泵,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抽料泵的抽料端口连接,所述抽料泵的出料端口连接有与发泡罐上端连通的第二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发泡罐内发泡后的塑料泡沫从输送管进入到干燥床进行干燥,干燥后将塑料泡沫从干燥床内取出一些样品进行密度检测,若未达到标准密度要求,由于塑料泡沫本身的密度较低,可以通过与干燥床和抽料泵的抽料端口连接的第一管道将塑料泡沫从干燥床内抽出,并通过与抽料泵的出料端口和发泡罐上端连通的第二管道将塑料泡沫抽回到发泡罐内,从而达到将未达到密度要求的塑料泡沫从干燥床内回收到发泡罐内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设置为橡胶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波纹管具有较好的抗弯折和变形特性,能够便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一段与各自连通的透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明管能够直接观察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是否有塑料泡沫通过,判断抽料泵是否正常工作,并观察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部是否被塑料泡沫堵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床上一侧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的第一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阀门能够起到控制第一连接管与干燥床之间的闭合或者连通,防止在不需要抽取塑料泡沫时干燥床内的塑料泡沫落入第一连接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泡罐上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连通的第二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阀门能够使得第二连接管与发泡罐之间闭合,防止发泡罐在发泡时内部的塑料泡沫进入第二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通过法兰与抽料泵、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法兰与抽料泵、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连接能够实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更换,且连接处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上靠近第一阀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连接管内是否有塑料泡沫通过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抽料泵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料泵从干燥床内抽料的时候,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连接管内是否有塑料泡沫通过,当检测到第一连接管内是没有塑料泡沫经过后,与抽料泵控制连接的红外传感器能够传递信号给抽料泵使之停止工作,避免干燥床内没有塑料泡沫时抽料泵却一直开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床设置为流化床干燥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化床干燥器具有较高的传热和传质效率,干燥速率高,投资和维修费用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抽料泵之间的配合起到将干燥床内的塑料泡沫抽回发泡罐内继续进行发泡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透明管能够观察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内部是否有塑料泡沫通过,且是否有堵住的情形,达到对抽料泵的抽料情况直接进行观察的效果;

(3)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起到控制干燥床内没有塑料泡沫时,抽料泵能够自动停止工作,达到节约能源且保证抽料泵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发泡罐;2、进料口;3、第二阀门;4、第二连接管;5、透明管;6、输送管;7、抽料泵;8、干燥床;9、第一阀门;10、红外传感器;11、第一连接管;12、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用于塑料发泡机的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将原料发泡成塑料泡沫的发泡罐1,在发泡罐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原料输送到发泡罐1内的进料口2,在发泡罐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管6,输送管6连接到用于对从发泡罐1内输送出来的塑料泡沫进行干燥的干燥床8上,干燥床8可以设置为干燥效率高且投资和维修费用低的流化床干燥器。

其中,如图1所示,在干燥床8的一侧上设置有一端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1,在第一连接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从干燥床8内将塑料泡沫抽出的抽料泵7,抽料泵7的抽料端口与第一连接管11连接,在抽料泵7的出料端口与发泡罐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4,从而实现抽料泵7将塑料泡沫抽回到发泡罐1内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干燥床8上一侧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11连通的第一阀门9,以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管11与干燥床8之间的闭合和连通;发泡罐1上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4连通的第二阀门3,以实现发泡罐1与第二连接管4闭合和连通;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4均通过成对使用的法兰12与抽料泵7、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3安装固定,能够实现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4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和维护。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4可以设置为橡胶波纹管,橡胶波纹管具有更好的抗弯折性,能够便于安装;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4的靠近中间位置上均设置有一段能够观察到其内部塑料泡沫流通情况的透明管5,便于观察到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4的内部是否堵塞,是否有塑料泡沫通过。

如图1所示,在第一连接管11上靠近第一阀门9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连接管11内是否有塑料泡沫通过的红外传感器10,该红外传感器10与抽料泵7控制连接,在红外传感器10感应到第一连接管11内没有塑料泡沫经过时,能够传递信号给抽料泵7,使之停止工作,避免干燥床8内没有塑料泡沫时抽料泵7还一直处于开着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工作时,原料从进料口2进入发泡罐1进行发泡处理,在发泡完后的塑料泡沫会从输送管6进入干燥床8进行干燥,干燥后抽取一些塑料泡沫样品进行密度检测,若检测到塑料泡沫的密度不符合标准,打开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3,使得抽料泵7的抽料端口与出料端口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4将干燥床8与发泡罐1连通起来,并打开抽料泵7,通过抽料泵7将干燥床8内密度不符合要求的塑料泡沫抽回发泡罐1继续进行发泡,在干燥床8内的塑料泡沫抽完后,红外传感器10检测第一连接管11内没有塑料泡沫经过后,会传递信号使抽料泵7自动停止工作,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和第二阀门3,从而达到将未达到密度要求的塑料泡沫从干燥床8内回收到发泡罐1内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