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0568发布日期:2020-06-09 21:1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承插管是指为了连接管道或管件,或分叉管道,把管道两端制成承口与插口(插口一般不需要特制),把插口插入承口内,然后密封接缝。根据工艺需要,管道可以做两端均为承口(为双承),管件可以做成多承口,或分别做成几个承口或几个插口(如双承单插)。现有技术中的pvc等塑料管的承插管,其模具结构复杂,使得生产效率低,不容易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导柱,所述导柱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模座,所述导柱上套接有滑动模座,所述固定模座、滑动模座分别固定有侧模板a、侧模板b,所述侧模板a、侧模板b分别为半圆柱形,其闭合后形成圆柱形模腔,所述侧模板a的圆心轴线两端对称设置有模芯,所述模芯的尾部设置有伸缩油缸,所述模芯的头端设置有第一模芯、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的外径大于第二模芯的外径,所述第二模芯位于第一模芯远离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所述侧模板a设置有与注塑机连接的浇口。

所述导柱包括矩形分布的四根圆形管,所述滑动模座的后侧设置有驱动所述滑动模座沿所述导柱左右滑动的滑动油缸。

所述侧模板a、侧模板b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环状的止口,所述第一模芯的外圆与所述止口的内径过渡配合,所述侧模板a、侧模板b的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侧模板a、侧模板b闭合时,两个第二模芯插入该环状凸起内,且两个第二模芯的端部相互抵触。

所述侧模板a、侧模板b、模芯均设置有通入循环冷却水的冷却通道。

所述侧模板a、侧模板b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对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导柱,所述导柱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模座,所述导柱上套接有滑动模座,所述固定模座、滑动模座分别固定有侧模板a、侧模板b,所述侧模板a、侧模板b分别为半圆柱形,其闭合后形成圆柱形模腔,所述侧模板a的圆心轴线两端对称设置有模芯,所述模芯的尾部设置有伸缩油缸,所述模芯的头端设置有第一模芯、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的外径大于第二模芯的外径,所述第二模芯位于第一模芯远离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所述侧模板a设置有与注塑机连接的浇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保证承插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柱2——固定模座

3——滑动模座41——侧模板a

42——侧模板b5——模芯

51——第一模芯52——第二模芯

6——伸缩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导柱1,所述导柱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模座2,所述导柱1上套接有滑动模座3,所述固定模座2、滑动模座3分别固定有侧模板a41、侧模板b42,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分别为半圆柱形,其闭合后形成圆柱形模腔,所述侧模板a41的圆心轴线两端对称设置有模芯5,所述模芯5的尾部设置有伸缩油缸6,所述模芯5的头端设置有第一模芯51、第二模芯52,所述第一模芯51的外径大于第二模芯52的外径,所述第二模芯52位于第一模芯51远离所述伸缩油缸6的一端,所述侧模板a41设置有与注塑机连接的浇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保证承插管的质量。使用时,滑动模座3向固定模座2移动,然后闭合,伸缩油缸6驱动两个模芯5相向移动,从而形成模腔,然后注塑机向模腔内浇注熔融的塑料,注满后冷却成型,然后滑动模座3与固定模座2分离,然后伸缩油缸6驱动模芯5退回,从而可以方便地取下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1包括矩形分布的四根圆形管,所述滑动模座3的后侧设置有驱动所述滑动模座3沿所述导柱1左右滑动的滑动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环状的止口,所述第一模芯51的外圆与所述止口的内径过渡配合,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的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侧模板a41、侧模板b42闭合时,两个第二模芯52插入该环状凸起内,且两个第二模芯52的端部相互抵触。本实施例中加工的承插管为同径承插管,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直径的承插管。

进一步的,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模芯5均设置有通入循环冷却水的冷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对模装置,便于侧模板a41、侧模板b42合模时对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导柱(1),所述导柱(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模座(2),所述导柱(1)上套接有滑动模座(3),所述固定模座(2)、滑动模座(3)分别固定有侧模板a(41)、侧模板b(42),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分别为半圆柱形,其闭合后形成圆柱形模腔,所述侧模板a(41)的圆心轴线两端对称设置有模芯(5),所述模芯(5)的尾部设置有伸缩油缸(6),所述模芯(5)的头端设置有第一模芯(51)、第二模芯(52),所述第一模芯(51)的外径大于第二模芯(52)的外径,所述第二模芯(52)位于第一模芯(51)远离所述伸缩油缸(6)的一端,所述侧模板a(41)设置有与注塑机连接的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包括矩形分布的四根圆形管,所述滑动模座(3)的后侧设置有驱动所述滑动模座(3)沿所述导柱(1)左右滑动的滑动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环状的止口,所述第一模芯(51)的外圆与所述止口的内径过渡配合,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的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侧模板a(41)、侧模板b(42)闭合时,两个第二模芯(52)插入该环状凸起内,且两个第二模芯(52)的端部相互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模芯(5)均设置有通入循环冷却水的冷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a(41)、侧模板b(42)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对模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管材承插装置加工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导柱,所述导柱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模座,所述导柱上套接有滑动模座,所述固定模座、滑动模座分别固定有侧模板A、侧模板B,所述侧模板A、侧模板B分别为半圆柱形,其闭合后形成圆柱形模腔,所述侧模板A的圆心轴线两端对称设置有模芯,所述模芯的尾部设置有伸缩油缸,所述模芯的头端设置有第一模芯、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的外径大于第二模芯的外径,所述第二模芯位于第一模芯远离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所述侧模板A设置有与注塑机连接的浇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保证承插管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沈益友;刘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鹏威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