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2905发布日期:2020-05-22 21:4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要求,产品造粒后料温较高。为筛选和降低粒料的温度,会将粒料通过直线振动筛进行筛选和一定程度的降温,而在生产线上,直线振动筛中一般会通过增加离心风机,开设进风口来增加降温的效果,在直线振动筛的侧壁上的进风口为45度斜角进风,直线振动筛长度较长,风在振动筛内前进过程中,大部分会从筛网前段流失,后段进风量明显减少,因而不能有效降低产品粒料温度,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直线振动筛风冷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结构改造,大大改善振动筛内的风冷降温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此结构包括通风腔和调节板,其中通风腔,包括腔体和隔板,所述腔体位于直线振动筛的内腔中,其端部与直线振动筛侧壁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所述隔板;调节板,包括板体和调节单元,所述板体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所述调节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腔体分为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腔与所述第二风腔通过所述隔板分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板的一端位于所述进风口处,将所述进风口分为上部和下部两部分,所述上部与所述第二风腔相连通,所述下部与所述第一风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板体上开设有若干出风槽,所述出风槽分为两组,每组所述出风槽等间距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风向板、连接杆和驱动盘,其中,所述风向板设置在所述出风槽内,其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槽的两端侧壁上,所述风向板的边缘侧壁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的端部边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盘包括转盘、转动把手和安装座,其中,所述转盘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把手,所述转盘和所述转动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顶端,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板体的板面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风腔和所述第二风腔内分别设置有一组所述出风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出风槽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向板的大小与所述出风槽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盘的径向半径与所述风向板的转动半径相同,且所述转盘的转动弧度小于18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风腔用于引导风流,隔板用于分隔通风腔,配合调节板中的调节单元,将通风腔内的风流进行定向引导,能够有效增加粒料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应用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调节板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的调节板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线振动筛风力改造结构,此结构包括通风腔100和调节板200,其中通风腔100,包括腔体101和隔板102,腔体101位于直线振动筛的内腔中,其端部与直线振动筛侧壁的进风口103连接,腔体101内设置有隔板102;调节板200,包括板体201和调节单元202,板体201设置在腔体101的底部,板体201上设置有调节单元202。

腔体101分为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第一风腔101a与第二风腔101b通过隔板102分隔。

隔板102的一端位于进风口103处,将进风口103分为上部和下部两部分,上部与第二风腔101b相连通,下部与第一风腔101a相连通。

其中,通风腔100作为进风口103进风后的引导通道,腔体101中安装隔板102,隔板102用于将腔体101分隔成两部分,即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两风腔分别对应直线振动筛内腔的一半,其目的在于风从进风口103吹入后,能够分别进入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而不至于在直线振动筛的内部将风流损耗;调节板200的作用在于将通风腔100内的风流变向吹出,通过调节在板体201中的调节单元202,改变从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吹出的风的方向。

使用过程中,将进风口103与连接离心风机的通风管道相通,风流吹入腔体101中,腔体101内的风流经隔板102分离,分别吹入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再通过调节单元202调节板体201中风吹出的方向。

实施例2

参照图3和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板体201上开设有若干出风槽201a,出风槽201a分为两组,每组出风槽201a等间距设置。

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分别设置有一组出风槽201a。

相较于实施例1,进一步的,通风腔100由板体201和直线振动筛内腔侧壁形成,板体201上开设的出风槽201a用于吹出通风腔100内的风流,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分别设置一组出风槽201a,每组出风槽201a有若干个开口,等间距设置,目的在于通过调节单元202能够统一控制出风的方向。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使用过程中,将进风口103与连接离心风机的通风管道相通,风流吹入腔体101中,腔体101内的风流经隔板102分离,分别吹入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再通过调节单元202调节风流从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出风槽201a吹出的方向。

实施例3

参照图3和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调节单元202包括风向板202a、连接杆202b和驱动盘202c,其中,风向板202a设置在出风槽201a内,其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出风槽201a的两端侧壁上,风向板202a的边缘侧壁与连接杆202b转动相连,连接杆202b的一端与驱动盘202c的端部边缘连接。

驱动盘202c包括转盘202c-1、转动把手202c-2和安装座202c-3,其中,转盘202c-1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02c-2,转盘202c-1和转动把手202c-2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02c-3的顶端,安装座202c-3固定在板体201的板面边缘。

相较于实施例2,进一步的,风向板202a转动连接在出风槽201a内,风向板202a通过改变与板体201的夹角大小,从而改善出风槽201a出风的方向,连接杆202b与每个风向板202a均有连接,目的在于统一控制风向板202a的转动角度,而驱动盘202c则作为连接杆202b传动的动力来源,通过驱动盘202c转动来统一调节风向板202a的转动角度。

由于在直线振动筛中风流的方向不需要时常变动,因此采用转动把手202c-2手动驱动,连接杆202b与转盘202c-1转动连接,转盘202c-1转动能够通过连接杆202b,将转盘202c-1的运动趋势传动出去。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同。

使用过程中,将进风口103与连接离心风机的通风管道相通,风流吹入腔体101中,腔体101内的风流经隔板102分离,分别吹入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再通过转动调节单元202中的转动把手202c-2,带动连接杆202b运动,使得风向板202a转动相同的角度,从而使得出风槽201a张开一定的角度,同时风向板202a倾斜的状态也会对风流起一定的导流作用,进而使得风流从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出风槽201a吹出。

实施例4

参照图3和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三个实施例的是:隔板102的宽度大于出风槽201a的宽度。

风向板202a的大小与出风槽201a相配合。

转盘202c-1的径向半径与风向板202a的转动半径相同,且转盘202c-1的转动弧度为0~180度。

相较于实施例3,进一步的,隔板102的宽度大于出风槽201a的宽度,其目的在于隔板102安装在板体201上,并安装在出风槽201a的外侧,使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形成封闭独立的空间;风向板202a转动安装在出风槽201a的内腔侧壁上,为保证出风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因此尽量使得风向板202a与出风槽201a的大小适配;为保证风向板202a与转盘202c-1转动相同的角度,需要保证二者的径向半径相同,同时,由于风向板202a安装在出风槽201a内,且出风槽201a自身具有厚度,因此风向板202a可转动的角度小于180度。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3的结构相同。

使用过程中,将进风口103与连接离心风机的通风管道相通,风流吹入腔体101中,腔体101内的风流经隔板102分离,分别吹入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再通过转动调节单元202中的转动把手202c-2,带动连接杆202b运动,使得风向板202a转动相同的角度,从而使得出风槽201a张开一定的角度,风向板202a倾斜的状态也会对风流起一定的导流作用,进而使得风流从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内出风槽201a吹出,第一风腔101a和第二风腔101b分别对自身腔内的风流进行引导和排出,在第一风腔101a内的风吹出后,配合第二风腔101b吹出的风会增加直线振动筛后半段的降温效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