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预埋件装配设备的鞋底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2669发布日期:2020-06-02 20:1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预埋件装配设备的鞋底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预埋件装配设备的鞋底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快速提升,现今的鞋底由塑料和橡塑材料完全代替了的织物或皮革鞋底,其在耐磨性、经济性上已有了大幅度飞跃。

而塑料或橡塑材料的鞋底一般采用注塑的方式,通过将基材加热溶化,并用流道加注于金属制成的成型模具内,压模后降温进行成型的方法,实现鞋底的工业化生产。

然而,在实际的鞋底制作过程中,由于各类制鞋单位对鞋底诸如结构强度、弹性和鞋底重量等性能指标要求不一,在实际的模具调试过程中,需要采用对鞋底预留孔洞区的方式,对鞋底柔韧度、强度及重量等指标进行调试,然而单纯依靠孔洞调试过程及其繁琐,且带跟的鞋底类型鞋跟及鞋底足弓所处位置无法保证在开孔的情况下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带有预埋件装配设备的鞋底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纯依靠孔洞调试过程及其繁琐,且带跟的鞋底类型鞋跟及鞋底足弓所处位置无法保证在开孔的情况下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带有预埋件装配设备的鞋底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占位柱、第一预埋装置和第二预埋装置;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具有容纳鞋底的空间;

所述占位柱连接于模具本体的上模具上,占位柱的一端指向下模具的鞋底空间;

所述第一预埋装置包括装配钉,装配钉的一端连接于上模具上,装配钉的另一端朝向下模具的鞋底空间,并插接于鞋底的预埋件上;

所述第二预埋装置包括定位磁铁,定位磁铁的一端连接于上模具上,定位磁铁另一端朝向下模具的鞋底空间,并与鞋底的预埋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埋装置的装配钉另一端指向下模具鞋跟所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埋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下模具中段所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埋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下模具的鞋底前脚掌所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以上,鞋底的预埋件搭接于两个以上的定位磁铁上。

进一步地,所述占位柱与上模具可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侧边相互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或下模具上设有注塑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设有把手。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第一预埋装置和第二预埋装置,插接于第一预埋装置装配钉上的鞋底预埋件在注塑时被埋入鞋底根部,鞋底成型后仅需拔出即可实现对鞋底根部材质的替换,且拔出时仅留拔出孔,相比预留预埋件尺寸的孔位简化了封闭孔位的步骤,保证了预埋件上方鞋底一体成型时的强度,采用定位磁铁的第二预埋件便于在足弓所处鞋底区域埋放金属弹片,在预埋件预留孔位的同时金属弹片保证结构强度,进而使鞋底实现轻量化且保证强度的效果,进一步简化工序,降低制造时间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模具本体;102、上模具;103、下模具;104、注塑口;

105、把手;

201、占位柱;

301、第一预埋装置;302、装配钉;

401、第二预埋装置;402、定位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有预埋件装配设备的鞋底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01、占位柱201、第一预埋装置301和第二预埋装置401。模具本体101包括上模具102和下模具103。上模具102和下模具103相适配,上模具102和下模具103内设有中空结构,在叠放状态下上模具102和下模具103的中空结构相互贴合,并形成容纳鞋底基材的空间。占位柱201装配于模具本体101的上模具102上,数量为两个以上,占位柱201的一端与模具本体101的上模具102相连接,占位柱201的另一端在贴合状态下,朝向下模具103的底部,且占位柱201的另一端与下模具103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第一预埋装置301包括装配钉302,装配钉302的一端连接于模具本体101的上模具102上,另一端朝向下模具103的鞋跟所在区域,装配于第一预埋装置301的装配钉302上的预埋块可以选用木制、塑料等材质的填充块,装配钉302的单位质量低于鞋底基材单位质量即可实现鞋跟处的轻量化支撑处理。第二预埋装置401包括定位磁铁402,定位磁铁402装配于模具本体101的上模具102上,且朝向模具本体101的下模具103足弓或前脚掌所处位置,适配于第二预埋装置401的预埋件为带有金属的弹片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在带有预埋件装配设备的鞋底成型模具的使用过程中,将模具本体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开,向模具内容纳鞋底的空间加注鞋底基材,随后在第一预埋装置的装配钉上插接预埋件,在第二预埋装置的定位磁铁上吸附预埋件,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盖起,占位柱、预埋件埋入鞋底基材中,占位柱将鞋底基材开孔,降低重量,增加鞋底柔韧性,位于第一预埋装置上的预埋块埋入鞋底鞋跟部位,顶面被基材覆盖,位于第二预埋件上的预埋块埋入鞋底足弓或前脚掌部位。在鞋底基材冷却后,将模具打开,占位柱及第一预埋装置的装配钉抽出鞋底,装配钉与预埋件分离,仅在鞋底顶部留下一个孔洞,第二预埋装置的定位磁铁与预埋件分离,随后完成一次鞋底的制作。通过设置第一预埋装置和第二预埋装置,插接于第一预埋装置装配钉上的鞋底预埋件在注塑时被埋入鞋底根部,鞋底成型后仅需拔出即可实现对鞋底根部材质的替换,且拔出时仅留拔出孔,相比预留预埋件尺寸的孔位简化了封闭孔位的步骤,保证了预埋件上方鞋底一体成型时的强度,采用定位磁铁的第二预埋件便于在足弓所处鞋底区域埋放金属弹片,在预埋件预留孔位的同时金属弹片保证结构强度,进而使鞋底实现轻量化且保证强度的效果,进一步简化工序,降低制造时间及成本。

请参阅图2,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定位磁铁40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磁铁,使得条状结构的预埋件得以通过两个磁铁进行装配区域的定位。

请参阅图1,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上模具102和下模具103通过铰链连接。

请参阅图2,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上模具102或下模具103上设有注塑口104,通过设置注塑口,便于对模具内进行基材的灌注。

请参阅图2,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模具本体101上设有把手105,通过设置把手,便于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合并或分离,或者对模具本体进行移动等操作。

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占位柱可通过螺栓、卡槽等方式与上模具实现可拆连接,通过设置可拆连接结构,使得上模具上的占位柱数量可依据鞋底支座的实际要求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