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架上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116发布日期:2020-05-29 12: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骨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拉板(1)、固定板(2)和定位导向销(3),其中:

抽拉板(1)上设有腰形孔(101)和多个排列布置的上料口(102),所述上料口(102)为沿腰形孔(101)长度方向布置的长形口,且沿腰形孔(101)的长度方向,各上料口(102)一端的宽度均大于其另一端的宽度,上料口(102)的最大径大于所述骨架的外径,上料口(102)的最小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骨架的外径;

固定板(2)上设有多个按序排列的落料口(201),所述落料口(201)的形状根据骨架的形状进行适配以使骨架的一端可以放入其内部;固定板(2)位于抽拉板(1)的一侧并与抽拉板(1)贴合,且固定板(2)上的各落料口(201)与抽拉板(1)上的各上料口(102)一一对应,每个落料口(201)均位于其对应的上料口(102)的内侧;

定位导向销(3)的一端穿过腰形孔(101)与固定板(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板(2)上且位于任意一个落料口(201)的外侧均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插槽(202)与第二插槽(203),且第一插槽(202)与第二插槽(203)均位于贯通固定板(2)正反面的通槽,第一插槽(202)与第二插槽(203)之间的连线平行于腰形孔(101)的延伸方向;还包括与固定板(2)适配的脱料压板(4),所述脱料压板(4)上设有多个按序排列的压料块(401),脱料压板(4)上且位于任意一个压料块(401)的外侧均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插板(402)与第二插板(403),所述第一插板(402)与第一插槽(202)进行适配以使其可以穿过第一插槽(202),第二插板(403)与第二插槽(203)适配以使其可以穿过第二插槽(203),且当脱料压板(4)上任意一个第一插板(402)插入第一插槽(202)内时,该脱料压板(4)上的其他各第一插板(402)分别与固定板(2)上的其他各第一插槽(202)一一对应并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插槽(202)内,该脱料压板(4)上的各第二插板(403)分别与固定板(2)上的各第二插槽(203)一一对应并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插槽(20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脱料压板(4)远离第一插板(402)和第二插板(403)的一侧设有提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抽拉板(1)的侧壁上设有拉手(103),所述拉手(103)位于腰形孔(101)长度方向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板(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抬手(204)和第二抬手(205),所述第一抬手(204)与第二抬手(205)相对布置在腰形孔(101)长度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防尘罩骨架,包括:第一柱形部(6)和固定在第一柱形部(6)一端的第二柱形部(7),所述第一柱形部(6)的外径大于第二柱形部(7)的外径,第一柱形部(6)内部与其同轴的锥形腔,锥形腔的底部设有贯通第二柱形部(7)的中心孔;沿上料口(102)延伸方向,上料口(102)内部一端的侧壁为第一弧形壁,其内部另一端的侧壁为第二弧形壁,且第一弧形壁的内径大于第一柱形部(6)的外交,第二弧形壁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柱形部(6)的外径;所述落料口(201)为圆形口,且落料口(201)的内径根据第二柱形部(7)的外径进行适配以使第二柱形部(7)可以插入其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架上料器,包括:抽拉板、固定板和定位导向销,其中:抽拉板上设有腰形孔和多个排列布置的上料口,所述上料口为沿腰形孔长度方向布置的长形口,且沿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各上料口一端的宽度均大于其另一端的宽度,上料口的最大径大于所述骨架的外径,上料口的最小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骨架的外径;固定板上设有多个按序排列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的形状根据骨架的形状进行适配以使骨架的一端可以放入其内部;固定板位于抽拉板的一侧并与抽拉板贴合,且固定板上的各落料口与抽拉板上的各上料口一一对应,每个落料口均位于其对应的上料口的内侧;定位导向销的一端穿过腰形孔与固定板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上料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富;汤来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国市普萨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