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鱼竿把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3230发布日期:2020-08-21 14:35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鱼竿把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鱼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型效果好、成型效率高、成本低的碳纤维鱼竿把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鱼竿把手一般都是采用eva、软木等材料制成,由于鱼竿生产越来越注重轻量化和轻度要求,因此,利用碳纤维制作鱼竿把手外圈可以达到鱼竿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和重量的要求,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碳纤维成型比较困难,一些鱼竿制造厂家为了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性能,只能采取缠碳纤维布的方式加工成型,然后传统的缠布工艺效率地下,只能在特定的管状结构外壁进行缠绕,形成产品的形状单一,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而且现有的鱼竿把手为中间细两短粗的管状结构,只能通过成型的管状把手外壁缠绕碳纤维进行制作,无法实现完成碳纤维的管状结构的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型效果好、成型效率高、成本低的碳纤维鱼竿把手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鱼竿把手成型模具,设有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的下端面设有定位槽,下模板的上端面设有定位块,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实现定位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的下板面和下模板的上板面对应的设有两端粗中间细的条形槽,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条形槽相互对接形成模腔,所述的模腔内设有外径小于模腔内径的左模芯和右模芯,所述的左模芯和右模芯相互对接,对接后的左模芯和右模芯缠绕碳纤维布置于模腔内进行压制成型,成型后左模芯和右模芯分别抽出形成鱼竿把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模芯和右模芯总长度大于鱼竿把手总长度,使左模芯和右模芯的两端分别伸出鱼竿把手的两端,方便脱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条形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条形槽相连通的模芯支撑槽,所述的模芯支撑槽深度小于条形槽深度,模芯支撑台支撑左模芯和右模芯的两端,使条形槽与左模芯和右模芯之间形成把手成型间隙,防止左模芯与右模芯的轴线与条形槽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影响成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模芯的右端面设有定位凹槽,右模芯的左端面设有定位凸台,左模芯和右模芯之间通过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实现定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条形槽的两端部设有裁剪凹槽或裁剪凸起,使成型后的鱼竿把手上设有裁剪凸起或裁剪凹槽,方便后期修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模芯和右模芯的两端分别与模芯支撑槽侧面之前设有翘起间隙,方便左模芯和右模芯从模芯支撑槽和条形槽内脱模。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上模板的下板面和下模板的上板面对应的设有两端粗中间细的条形槽,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条形槽相互对接形成模腔,所述的模腔内设有外径小于模腔内径的左模芯和右模芯,所述的左模芯和右模芯相互对接,对接后的左模芯和右模芯缠绕碳纤维布置于模腔内进行压制成型,成型后左模芯和右模芯分别抽出形成鱼竿把手,所述的左模芯和右模芯总长度大于鱼竿把手总长度,使左模芯和右模芯的两端分别伸出鱼竿把手的两端,方便脱模,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条形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条形槽相连通的模芯支撑槽,所述的模芯支撑槽深度小于条形槽深度,模芯支撑台支撑左模芯和右模芯的两端,使条形槽与左模芯和右模芯之间形成把手成型间隙,防止左模芯与右模芯的轴线与条形槽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影响成型效果,所述的左模芯的右端面设有定位凹槽,右模芯的左端面设有定位凸台,左模芯和右模芯之间通过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实现定位连接,所述的条形槽的两端部设有裁剪凹槽或裁剪凸起,使成型后的鱼竿把手上设有裁剪凸起或裁剪凹槽,方便后期修剪,所述的左模芯和右模芯的两端分别与模芯支撑槽侧面之前设有翘起间隙,方便左模芯和右模芯从模芯支撑槽和条形槽内脱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型效果好、成型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模芯和右模芯与下模板位置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模芯和右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碳纤维鱼竿把手成型模具,设有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的下端面设有定位槽3,下模板2的上端面设有定位块4,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通过定位块4和定位槽3实现定位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1的下板面和下模板2的上板面对应的设有两端粗中间细的条形槽5,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的条形槽5相互对接形成模腔,所述的模腔内设有外径小于模腔内径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所述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相互对接,对接后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缠绕碳纤维布置于模腔内进行压制成型,成型后左模芯6和右模芯7分别抽出形成鱼竿把手,所述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总长度大于鱼竿把手总长度,使左模芯6和右模芯7的两端分别伸出鱼竿把手的两端,方便脱模,所述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的条形槽5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条形槽5相连通的模芯支撑槽8,所述的模芯支撑槽8深度小于条形槽5深度,模芯支撑台支撑左模芯6和右模芯7的两端,使条形槽5与左模芯6和右模芯7之间形成把手成型间隙9,防止左模芯6与右模芯7的轴线与条形槽5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影响成型效果,所述的左模芯6的右端面设有定位凹槽10,右模芯7的左端面设有定位凸台11,左模芯6和右模芯7之间通过定位凸台11和定位凹槽10实现定位连接,所述的条形槽5的两端部设有裁剪凸起或裁剪凹槽12,使成型后的鱼竿把手上设有裁剪凸起或裁剪凹槽12,方便后期修剪,所述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的两端分别与模芯支撑槽8侧面之前设有翘起间隙13,方便左模芯6和右模芯7从模芯支撑槽8和条形槽5内脱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左模芯6和右模芯7对接,对接后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外侧缠绕一层碳纤维布,缠绕后将左模芯6、右模芯7和碳纤维布一起放在下模板2的条形槽5内,伸出碳纤维布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置于模芯支撑槽8上,然后将上模板1扣合在下模板2上,再将上模板1和下模板2进行加热,加热后条形槽5内的碳纤维布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脱模,上模板1卸下,再通过左模芯6与右模芯7与模芯支撑槽侧面之间的翘起间隙13将左模芯6、右模芯7和固化后的碳纤维布卸下,再将左模芯6和右模芯7由两侧卸下,进而形成管状的中间细两端粗的碳纤维鱼竿把手,所述的左模芯和右模芯都为弹性耐高温橡胶棒,例如橡胶、硅胶等,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上模板1的下板面和下模板2的上板面对应的设有两端粗中间细的条形槽5,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的条形槽5相互对接形成模腔,所述的模腔内设有外径小于模腔内径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所述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相互对接,对接后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缠绕碳纤维布置于模腔内进行压制成型,成型后左模芯6和右模芯7分别抽出形成鱼竿把手,所述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总长度大于鱼竿把手总长度,使左模芯6和右模芯7的两端分别伸出鱼竿把手的两端,方便脱模,所述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的条形槽5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条形槽5相连通的模芯支撑槽8,所述的模芯支撑槽8深度小于条形槽5深度,模芯支撑台支撑左模芯6和右模芯7的两端,使条形槽5与左模芯6和右模芯7之间形成把手成型间隙9,防止左模芯6与右模芯7的轴线与条形槽5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影响成型效果,所述的左模芯6的右端面设有定位凹槽10,右模芯7的左端面设有定位凸台11,左模芯6和右模芯7之间通过定位凸台11和定位凹槽10实现定位连接,所述的条形槽5的两端部设有裁剪凹槽12或裁剪凸起,使成型后的鱼竿把手上设有裁剪凸起或裁剪凹槽12,方便后期修剪,所述的左模芯6和右模芯7的两端分别与模芯支撑槽8侧面之前设有翘起间隙13,方便左模芯6和右模芯7从模芯支撑槽8和条形槽5内脱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型效果好、成型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