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3176发布日期:2020-08-21 14:3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熔管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



背景技术:

pe电熔管件是一种用于热熔连接管材的塑料管材配件。电熔管件的结构主要包括塑料的管体、布设于管体内壁的电阻丝以及用于电阻丝通电的电极,其焊接原理是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热使管件以及待连接管才的塑料材料融熔,待连接后实现管材熔接。

目前市场上管材的电热熔连接管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承插式电熔管件,一类是电热熔带。由于电热熔带只能对相同塑料材质和相同管径的管材进行连接,对不同材质的管材没没进行连接,对不同口径的管材也不能进行连接,所以连接方法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目前实用较多的为承插式电熔管件,使用时,包覆在被连接管端的外壁表面上,或紧贴在被连接管端的内壁表面上,通电加热后与管材熔焊在一起形成管道的连接。

伴随着新型管材(比如大口径聚丙烯类管材大口径燃气埋地用聚乙烯管材等)的发展完善,管材连接件特别是安装方便、快捷的大口径电熔式管件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生产效率低下,废品率高,致使大口径管件的制造成本较高,大大制约了新型管材的大规模应用,大口径管件中弯管的生产难度更高,依赖合适的模芯装置,因此,改进模芯的结构,提高管件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生产电熔管件的效率,适用于大口径管件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它包括第一模芯、第二模芯和螺纹杆,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之间通过螺纹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均包括绕线区、固定区和对接区,所述对接区的直径小于绕线区,所述绕线区的直径小于固定区,所述绕线区靠近固定区的一端外壁上设有一个电极孔,所述固定区上设有多个抽芯孔,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的对接区相互咬合后呈现弯管状,所述第一模芯的对接区的底面设有一个嵌入块,所述嵌入块上对应第一模芯的轴心处设有一个芯孔,所述第二模芯的对接区的底面设有一个与嵌入块相匹配的嵌入凹槽,所述嵌入凹槽上对应第二模芯的轴心处也设有一个芯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操作手柄,所述螺纹杆上套设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纹杆通过芯孔贯穿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

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所述抽芯孔关于模芯的轴线上下对称。

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所述嵌入块呈三棱柱型。

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所述嵌入块和嵌入凹槽上设有多个相匹配的凸块和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以及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锁模螺纹杆,第一模芯通过锁模螺纹杆与第二模芯实现可拆卸式连接,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上分设有绕线区和固定区,绕线区之间设有对接区,第一模芯的对接区底面设有一个嵌入块,对应地,第二模芯的对接区的底面设有一个嵌入凹槽,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上均设有上下对称的抽芯孔,脱模时只需在抽芯孔内插入固定杆,即可用拉钩脱模,使换模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第一模芯1、第二模芯2、绕线区3、固定区4、对接区5、电极孔6、抽芯孔7、嵌入块8、嵌入凹槽9、芯孔10、螺纹杆11、操作手柄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图1绘制了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第一模芯1、第二模芯2和螺纹杆11,所述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之间通过螺纹杆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均包括绕线区3、固定区4和对接区5,所述对接区5的直径小于绕线区3,所述绕线区3的直径小于固定区4,所述绕线区3靠近固定区4的一端外壁上设有一个电极孔6,所述固定区4上设有不少于一对的抽芯孔8,每对抽芯孔8关于模芯的轴线上下对称,所述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的对接区5相互咬合后呈现弯管状,所述第一模芯1的对接区5的底面设有一个嵌入块8,所述嵌入块8呈三棱柱型,所述嵌入块8上对应第一模芯1的轴心处设有一个芯孔10,所述嵌入块8的一个侧面设有一个凸块,另一个侧面上设有一个凹槽,所述第二模芯2的对接区5的底面设有一个与嵌入块8相匹配的嵌入凹槽9,且在嵌入块8的凸块位置设置相对应的凹槽,在嵌入块8的凹槽位置设置相对应的凸块,所述嵌入凹槽9上对应第二模芯2的轴心处也设有一个芯孔10。

所述对接区5上设有排气孔。

所述螺纹杆11的一端连接有操作手柄12,所述螺纹杆11上套设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纹杆11通过芯孔10贯穿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的对接区5对接,嵌入块8与嵌入凹槽9相咬合,再将螺纹杆11插入第一模芯1内,穿过芯孔10进入第二模芯2,转动操作手柄12使得螺栓将螺纹杆11紧固,从而固定住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拆卸时,只需反向转动操作手柄12,拧松螺栓即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模芯(1)、第二模芯(2)和螺纹杆(11),所述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之间通过螺纹杆(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均包括绕线区(3)、固定区(4)和对接区(5),所述对接区(5)的直径小于绕线区(3)的直径,所述绕线区(3)的直径小于固定区(4)的直径,所述绕线区(3)靠近固定区(4)的一端外壁上设有一个电极孔(6),所述固定区(4)上设有多个抽芯孔(7),所述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的对接区(5)相互咬合后呈现弯管状,所述第一模芯(1)的对接区(5)的底面设有一个嵌入块(8),所述嵌入块(8)上对应第一模芯(1)的轴心处设有一个芯孔(10),所述第二模芯(2)的对接区(5)的底面设有一个与嵌入块(8)相匹配的嵌入凹槽(9),所述嵌入凹槽(9)上对应第二模芯(2)的轴心处也设有一个芯孔(10);所述螺纹杆(11)的一端连接有操作手柄(12),所述螺纹杆(11)上套设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纹杆(11)通过芯孔(10)贯穿第一模芯(1)和第二模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孔(7)关于模芯的轴线上下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块(8)呈三棱柱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块(8)和嵌入凹槽(9)上设有多个相匹配的凸块和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插入式弯头电熔管件生产的模芯装置,它包括第一模芯、第二模芯和螺纹杆,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之间通过螺纹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均包括绕线区、固定区和对接区,所述绕线区靠近固定区的一端外壁上设有一个电极孔,所述固定区上设有多个抽芯孔,所述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的对接区相互咬合后呈现弯管状,所述第一模芯的对接区的底面设有一个嵌入块,所述第二模芯的对接区的底面设有一个与嵌入块相匹配的嵌入凹槽,所述嵌入块和嵌入凹槽上对应第一模芯的轴心处均设有一个芯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操作手柄,所述螺纹杆通过芯孔贯穿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本实用新型使换模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沈东;郭红江;唐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威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