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管自动加热成型设备用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2294发布日期:2020-09-11 21:2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尼龙管自动加热成型设备用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尼龙管成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尼龙管自动加热成型设备用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尼龙弯曲定型管在汽车行业长期应用至今,其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常常需要在不同的方向上弯曲成不同的角度,现有技术中的尼龙弯曲定型管通常是采用先定形、后加热的工序进行,即先根据需要成型的尼龙管的形状制造出具有特定弯曲度的金属模具,再把未折弯的尼龙管放入模具内,然后将模具与尼龙管一起进行加热,最后再对模具进行冷却,开模后的尼龙管,即成型出了特定的形状,这种生产工艺较麻烦,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特定的金属模具只能进行一种规格的尼龙管的成型,无法通用,造成了严重的成本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7127959a的实用新型公开了成型尼龙管自动热成型设备,包含放料上盘、进料导向轮、送料夹总成、送料机总成、加热总成、z轴电机、弯轮组件、转臂、转轴、电机、机架等,机架的桌台右端设放料盘,机架送料夹总成的左端设送料机总成,送料机总成左端设加热总成,加热总成侧设z轴电机、左端的喷管接头套设转轮,转轮与z轴电机用齿轮啮合,转轮的面板与转臂连接,喷管接头左端面设能旋转的弯轮组件,转臂内设的转轴下端与弯轮组件的弯轮连接,电机下端减速器的与转轴连接。

上述实用新型直接省去模具加工,生产过程完全自动化,解决了生产效率低和成本浪费的问题。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尼龙管的恒温加热并使尼龙管均匀受热,同时减少尼龙管的变形,是保证尼龙管成型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尼龙管自动加热成型设备用加热结构,其具有在保证尼龙管传输过程中均匀受热的同时,减少尼龙管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尼龙管自动加热成型设备用加热结构,包括烘箱和与所述烘箱的内腔连通的热风机,所述烘箱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传送管,所述传送管镂空设置,尼龙管从所述传送管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传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管经过传送管传送时,由于传送管的内孔与尼龙管的外壁形状相似,因此,尼龙管的外壁均匀受到传送管的支撑,不会在加热过程中轻易发生变形和下沉,同时热风机吹出的热风进入到烘箱内,不仅能够对烘箱内的环境整体进行加热,同时还能透过镂空的传送管进入到传送管内部,热风直接对传送过程中的尼龙管进行加热,加热更加快速,尼龙管受热也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管内设有螺旋支撑管,所述螺旋支撑管由钢条制成、并呈截距均匀的螺旋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支撑管在尼龙管的整个传送过程中对尼龙管进行密集支撑,同时,由于螺旋支撑管的内外径之间的空隙是由钢条自身弯折而成,因此即使烘箱内气压较大、温度较高,螺旋支撑管的局部也不会发生管径方向的变形,支撑更加稳定,同时,螺旋支撑管与尼龙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不会导致尼龙管表面受摩擦变形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尼龙管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旋支撑管的内径大于待加工的尼龙管外径0.15-0.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支撑管与尼龙管之间具有0.15-0.25mm的间隙,使得尼龙管能够在螺旋支撑管内顺利滑移和传输,同时又使得尼龙管在传送的过程中,其周壁与螺旋支撑管的内壁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尼龙管在受热变软后,由于有了螺旋支撑管的支撑而不会发生局部下陷变形,圆柱度有了保证,加工出的产品质量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组成所述螺旋支撑管的钢条为圆柱形钢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钢条的表面没有尖锐的凸棱,并且在螺旋扭曲的过程中,用于构成螺旋支撑管的内孔的面始终与尼龙管之间为线接触,接触面积恒定且较小,同时,支撑位置均匀分布,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烘箱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热风机的进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热风的循环,从烘箱内流出的热空气本身具有较高的余温,经过热风机时,只需短暂加热即可补充热空气在烘箱内散失的热量,使得再次从热风机的出风口输送到烘箱内的热风保持恒定且较高的温度,对尼龙管的加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烘箱内沿平行于所述烘箱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烘箱分为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二加热腔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加热腔分为第三加热腔和第四加热腔,所述第一隔板两端分别设有连通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三加热腔和所述第四加热腔靠近所述第二隔板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从进风口送入,经第三加热腔所在侧的连通孔而进入到第一加热腔内,经过第一加热腔后从第一加热腔与第四加热腔之间的连通孔进入到第四加热腔内,最后通过出风口流出,整个的流通路径呈现出t形,热风在烘箱内流经的路径更长,达到了能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较近,在保证热风充分布满烘箱的每一处空间的同时,使得连通进风口、出风口与热风机之间的管道的长度减小,减少了热风在传输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同时,整个加热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管设于所述第一加热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管设在第一加热腔内时无需贯穿第二隔板,使得传输管的安装更加的方便,同时,不会破坏烘箱内的热风流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隔板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间隔的支撑于所述传送管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间隔的支撑于传送管下方,防止支撑板在长度较大的情况下长期使用中部发生下垂,进而保证了尼龙管在传输管内部的顺利传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烘箱外部设有隔热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防止烘箱内的热量散失,达到了较好的保温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热风能够对烘箱内的环境进行加热,同时还能够透过镂空的传送管进入到传送管内部,直接对传送过程中的尼龙管进行加热,加热更加快速,尼龙管受热也更加均匀;

2.通过在传送管内设置螺旋支撑管,螺旋支撑管与尼龙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不会导致尼龙管表面受摩擦变形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尼龙管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

3.实现了热风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是一个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烘箱;11、传送管;12、螺旋支撑管;13、第一隔板;131、连通孔;14、第二隔板;15、第一加热腔;16、第三加热腔;17、第四加热腔;18、进风口;19、出风口;2、热风机;3、支撑板;4、隔热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尼龙管自动加热成型设备用加热结构,包括烘箱1和与烘箱1的内腔连通的热风机2,烘箱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传送管11,传送管11镂空设置,传送管11内套设有螺旋支撑管12,螺旋支撑管12由钢条制成、并呈截距均匀的螺旋状,组成螺旋支撑管12的钢条为圆柱形钢条,螺旋支撑管12的内径大于待加工的尼龙管外径0.15-0.25mm,尼龙管从传送管11的长度方向穿过传送管11。圆柱形钢条在螺旋扭曲的过程中,用于构成螺旋支撑管12的内孔的面始终与尼龙管之间为线接触,接触面积恒定且较小,同时,支撑位置均匀分布,保证了尼龙管均匀受支撑的同时能够均匀受热。尼龙管从螺旋支撑管12中间穿过时,其外径与螺旋支撑管12内径之间具有0.15-0.25mm的间隙,保证了尼龙管在螺旋支撑管12内的顺利滑移和传输,同时又使得尼龙管在传送的过程中,其周壁与螺旋支撑管12的内壁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尼龙管在受热变软后,由于有了螺旋支撑管12的支撑而不会发生局部下陷变形,圆柱度有了保证,加工出的产品质量更好。

参照图1,由于从烘箱1内流出的热空气本身具有较高的余温,为了实现热风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烘箱1上设置有进风口18和出风口19,进风口18通过管道连接于热风机2的出风口19,出风口19通过管道连接于热风机2的进风口18。热风再次经过热风机2时,只需短暂加热即可补充热空气在烘箱1内散失的热量,使得再次从热风机2的出风口19输送到烘箱1内的热风保持恒定且较高的温度,对尼龙管的加热效果更好。

参照图1,为了增加热风在烘箱1中的传输路径,保证进入烘箱1的空气中的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烘箱1内沿平行于烘箱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第一隔板13,第一隔板13将烘箱1分为上方的第一加热腔15和下方的第二加热腔,第二加热腔内竖直设置有第二隔板14,第二隔板14将第二加热腔分为第三加热腔16和第四加热腔17,第一隔板13两端分别设置有连通孔131,进风口18和出风口19分别设置于第三加热腔16和第四加热腔17靠近第二隔板14一端。传送管11设置于第一加热腔15内,第一隔板13上方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支撑板3间隔的支撑于传送管11的底部以防止支撑板3在长度较大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后中部发生下垂,进而保证了尼龙管在传输管内部的顺利传输。

热风在烘箱1内的传输路径为:热风从进风口18送入,经第三加热腔16所在侧的连通孔131而进入到第一加热腔15内,经过第一加热腔15后从第一加热腔15与第四加热腔17之间的连通孔131进入到第四加热腔17内,最后通过出风口19流出,整个的流通路径呈现出t形,热风在烘箱1内流经的路径更长,达到了能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进风口18与出风口19之间的距离较近,在保证热风充分布满烘箱1的每一处空间的同时,使得连通进风口18、出风口19与热风机2之间的管道的长度减小,减少了热风在传输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同时,整个加热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烘箱1内的热量散失,烘箱1外部包覆有隔热垫层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尼龙管穿过传送管11内的螺旋支撑管12而从送料总成传送到弯轮组件,首先启动热风机2,热风机2向烘箱1内送入热风,热风经过在烘箱1内的循环之后从出风口19送回到热风机2中进行再一次的加热,加热后的热风重新回到较高的温度并被送入到烘箱1内,达到热风的循环,到达烘箱1内的热风透过镂空的传送管11和螺旋支撑管12直接对传送过程中的尼龙管进行加热,加热快速,尼龙管受热均匀,同时,尼龙管在受热过程中,其周壁均匀的受到螺旋支撑管12的支撑,不会发生变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