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壳塑料件注塑用的双色注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5252发布日期:2020-11-06 12:2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汽车外壳塑料件注塑用的双色注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外壳塑料件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外壳塑料件注塑用的双色注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注塑工艺的不断成熟,人们制得的塑料制品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求。在汽车行业,会有一些汽车外壳塑料件(例如汽车灯外壳)为双层结构,其外层为黑色塑料制成,内层由透明塑料制成,双色注塑主要用于注塑成型这种特殊的汽车外壳塑料件。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1087245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双色注塑机,包括两台注塑机、转盘、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导轨和调节架,其中注塑模具卡接于调节架上,调节架与转盘相连,转盘置于注塑模具导轨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两台注塑机均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要实现一套注塑模具与两台注塑机配合使用,必须用到能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注塑模具导轨,而往往注塑模具不仅笨重,这种三维式运动的注塑模具导轨使用一段之后非常容易磨损,导致注塑机和注塑模具配合出现偏差问题,影响注塑精度,降低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外壳塑料件注塑用的双色注塑系统,具有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不易出现配合偏差问题、注塑精度高、提升了产品质量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外壳塑料件注塑用的双色注塑系统,包括:机箱、移动台、转盘、转动电机、第一驱动装置、模具座、固定注塑装置、移动注塑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立柱架和转移机构;

所述移动台横向滑动装配于所述机箱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箱的底部且驱使所述移动台横向往复滑动,所述移动台上转动装配有水平布置的转盘,所述转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移动台上且驱使所述转盘转动,所述模具座固定于所述转盘上,所述模具座相对立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凸模;

所述固定注塑装置和所述移动注塑装置分别位于所述模具座的两侧,所述固定注塑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的底部一侧,所述机箱的顶部内壁固定有横向水平布置的导向杆,所述移动注塑装置横向滑动装配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箱上且驱使所述移动注塑装置横向往复滑动,所述固定注塑装置靠近所述模具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模和第一注射枪,所述移动注塑装置靠近所述模具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模和第二注射枪;

所述立柱架设于所述机箱的外部,所述转移机构设于所述立柱架上且用于将塑料件成品从所述机箱内夹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塑料件时,第一驱动装置驱使移动台横向朝向固定注塑装置滑动,直至一组凸模和第一凹模相配合形成第一浇筑腔室,然后通过第一注射枪注入第一种颜色的塑料,待塑料件半成品固化之后,第一驱动装置反向工作以驱使移动台横向朝向移动注塑装置滑动,实现了分模目的,而且此时塑料件半成品还在上述凸模上,再启动转动电机,以驱使模具座旋转180度,此时该塑料件半成品靠近移动注塑装置,之后第二驱动装置驱使移动注塑装置横向朝向模具座滑动,直至上述凸模和第二凹模相配合形成第二浇筑腔室,然后通过第二注射枪注入第二种颜色的塑料,从而两种颜色的塑料即可复合为塑料件成品,第二驱动装置反向工作后再次实现分模目的,然后即可通过转移机构将固化成型的塑料件成品从机箱内夹出;与常见的双色注塑机相比,固定注塑装置、移动注塑装置为一静一动设置,而且模具座仅仅横向往复运动和转动,无需设计为复杂的三维式运动结构,因为单一的滑动装配式不易因使用而磨损,所以两组凸模和第一凹模、第二凹模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有效提升了注塑精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纵梁、第三驱动装置、升降装置、第四驱动装置、调节架和机械抓手;

所述纵梁纵向水平布置且横向滑动装配于所述立柱架的顶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立柱架的顶部且驱使所述梁纵横向往复滑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纵向滑动装配于所述纵梁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梁纵上且驱使所述升降装置纵向往复滑动,所述调节架安装于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且被所述升降装置驱动升降,所述调节架上安装有多个所述机械抓手以用于夹紧塑料件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塑料件成品夹出时,可以先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使梁纵横向滑动,通过第四驱动装置驱使升降装置纵向滑动,直至升降装置位于塑料件成品的正上方,然后启动升降装置,以驱使调节架、机械抓手下降,最后启动机械抓手将塑料件成品夹紧即可,之后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就可以快速且顺利的将塑料件成品从机箱内夹出以便该系统继续生产下一个塑料件;上述结构设计的转移机构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齿条、齿轮,所述纵梁的两端面转动装配有所述齿轮,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水平纵向布置,所述立柱架的顶面固定有横向水平布置的所述齿条,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纵梁上且驱使所述齿轮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工作时,其输出轴会带动齿轮正、反转动,齿轮再沿着齿条纵向往复滑动,从而实现驱使纵梁纵向往复滑动的目的,上述结构设计的第三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纵梁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齿轮,四个所述第三电机同步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升降装置、调节架、机械抓手均具有一定的重量,而上述重量均加载在纵梁上,所以通过四个齿轮对纵梁进行支撑,有利于纵梁的稳定滑动,第三电机同步工作,进一步有利于驱使纵梁的稳定滑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具体为油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均能实现驱使调节架、机械抓手竖向升降的目的,而且均为成熟配件,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有利于后续维护、更换。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第四电机、第四丝杆和第四滑块,所述第四丝杆纵向水平布置且转动装配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所述第四滑块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面,所述第四滑块纵向滑动装配于所述纵梁,所述纵梁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相适配的滑通槽,所述第四丝杆贯穿所述第四滑块且两者螺纹传动装配,所述第四电机固定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且其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四丝杆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电机工作时,其输出轴会带动第四丝杆正、反转动,第四丝杆再带动第四滑块纵向往复滑动,从而实现驱使升降装置纵向往复滑动的目的,上述结构设计的第四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纵梁具体为方钢管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钢管不仅结构牢固,取材方便、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其内部中空、重量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箱的旁边还设置有将塑料件成品输送走的皮带输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移机构将夹出的塑料件成品放置到皮带输送装置上,皮带输送装置可以快速将塑料件成品快速运输至下一个处理工位或者加工车间。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丝杆横向水平布置且转动装配于所述机箱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于所述移动台的底面,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横向滑动装配于所述机箱的底部,所述第一丝杆贯穿所述第一滑块且两者螺纹传动装配,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机箱的底部且其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工作时,其输出轴会带动第一丝杆正、反转动,第一丝杆再带动第一滑块横向往复滑动,从而实现驱使移动台横向往复滑动的目的,上述结构设计的第一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具体为油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均能实现驱使移动注塑装置沿导向杆运动的目的,而且均为成熟配件,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有利于后续维护、更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与常见的双色注塑机相比,固定注塑装置、移动注塑装置为一静一动设置,而且模具座仅仅横向往复运动和转动,无需设计为复杂的三维式运动结构,因为单一的滑动装配式不易因使用而磨损,所以两组凸模和第一凹模、第二凹模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有效提升了注塑精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2.在需要将塑料件成品夹出时,可以先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使梁纵横向滑动,通过第四驱动装置驱使升降装置纵向滑动,直至升降装置位于塑料件成品的正上方,然后启动升降装置,以驱使调节架、机械抓手下降,最后启动机械抓手将塑料件成品夹紧即可,之后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就可以快速且顺利的将塑料件成品从机箱内夹出以便该系统继续生产下一个塑料件;上述结构设计的转移机构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机箱;111、导向杆;102、移动台;103、转盘;104、转动电机;105、立柱架;106、机械抓手;107、皮带输送装置;1、第一驱动装置;11、第一电机;12、第一丝杆;13、第一滑块;2、模具座;21、凸模;3、固定注塑装置;31、第一凹模;32、第一注射枪;4、移动注塑装置;41、第二凹模;42、第二注射枪;5、第二驱动装置;6、纵梁;61、滑通槽;62、端面板;7、第三驱动装置;71、第三电机;72、齿条;73、齿轮;8、升降装置;9、第四驱动装置;91、第四电机;92、第四丝杆;93、第四滑块;10、调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外壳塑料件注塑用的双色注塑系统,包括:机箱101、移动台102、转盘103、转动电机104、第一驱动装置1、模具座2、固定注塑装置3、移动注塑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5、立柱架105和转移机构。

移动台102横向滑动装配于机箱101的底部,第一驱动装置1设于机箱101的底部且驱使移动台102横向往复滑动,移动台102上转动装配有水平布置的转盘103,转动电机104安装于移动台102上且驱使转盘103转动,模具座2固定于转盘103上,模具座2相对立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凸模21;固定注塑装置3和移动注塑装置4分别位于模具座2的两侧,固定注塑装置3固定于机箱101的底部一侧,机箱101的顶部内壁固定有横向水平布置的导向杆111,移动注塑装置4横向滑动装配于导向杆111,第二驱动装置5设于机箱101上且驱使移动注塑装置4横向往复滑动,固定注塑装置3靠近模具座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模31和第一注射枪32,移动注塑装置4靠近模具座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模41和第二注射枪42;立柱架105设于机箱101的外部,转移机构设于立柱架105上且用于将塑料件成品从机箱101内夹出。

机箱101的旁边还设置有将塑料件成品输送走的皮带输送装置107,皮带输送装置107的输送面略高于转盘103的上表面,转移机构将夹出的塑料件成品放置到皮带输送装置107上,皮带输送装置107可以快速将塑料件成品快速运输至下一个处理工位或者加工车间。

第一驱动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丝杆12和第一滑块13,第一滑块13设置有两块,第一丝杆12横向水平布置且转动装配于机箱101的底部,第一滑块13的顶部固定于移动台102的底面,第一滑块13的底部横向滑动装配于机箱101的底部,第一丝杆12贯穿第一滑块13且两者螺纹传动装配,第一电机11固定于机箱101的底部且其输出轴连接于第一丝杆12的一端。第一电机11工作时,其输出轴会带动第一丝杆12正、反转动,第一丝杆12再带动第一滑块13横向往复滑动,从而实现驱使移动台102横向往复滑动的目的,上述结构设计的第一驱动装置1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第二驱动装置5具体为油缸,在其他实施例中油缸可以替换为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油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均能实现驱使移动注塑装置4沿导向杆111运动的目的,而且均为成熟配件,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有利于后续维护、更换。

转移机构包括:纵梁6、第三驱动装置7、升降装置8、第四驱动装置9、调节架10和机械抓手106,机械抓手106具体为气动手指,调节架10具体钢板条焊接而成的架子,相邻钢板条之间通过螺栓锁紧固定,钢板条的端部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腰圆孔。立柱架105具体有方钢焊接而成,其顶部设置有矩形方框,矩形方框的四个角落设置有四根立柱,纵梁6、第三驱动装置7均安装在矩形方框上。

纵梁6纵向水平布置且横向滑动装配于立柱架105的顶部,第三驱动装置7安装于立柱架105的顶部且驱使梁纵横向往复滑动,升降装置8的顶部纵向滑动装配于纵梁6上,第四驱动装置9安装于梁纵上且驱使升降装置8纵向往复滑动,调节架10安装于升降装置8的底部且被升降装置8驱动升降,调节架10上安装有多个机械抓手106以用于夹紧塑料件成品。

在需要将塑料件成品夹出时,可以先通过第三驱动装置7驱使梁纵横向滑动,通过第四驱动装置9驱使升降装置8纵向滑动,直至升降装置8位于塑料件成品的正上方,然后启动升降装置8,以驱使调节架10、机械抓手106下降,最后启动机械抓手106将塑料件成品夹紧即可,之后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就可以快速且顺利的将塑料件成品从机箱101内夹出以便该系统继续生产下一个塑料件;上述结构设计的转移机构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升降装置8具体为气缸,在其他实施例中气缸可以替换为油缸或者电动推杆,油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均能实现驱使调节架10、机械抓手106竖向升降的目的,而且均为成熟配件,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有利于后续维护、更换。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四驱动装置9包括:第四电机91、第四丝杆92和第四滑块93,第四丝杆92纵向水平布置且转动装配于纵梁6的上表面,第四滑块93的底部固定于升降装置8的顶面,第四滑块93纵向滑动装配于纵梁6,纵梁6设有与第四滑块93相适配的滑通槽61,第四丝杆92贯穿第四滑块93且两者螺纹传动装配,第四电机91固定于纵梁6的上表面且其输出轴连接于第四丝杆92的一端。第四电机91工作时,其输出轴会带动第四丝杆92正、反转动,第四丝杆92再带动第四滑块93纵向往复滑动,从而实现驱使升降装置8纵向往复滑动的目的,上述结构设计的第四驱动装置9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第三驱动装置7包括:第三电机71、齿条72、齿轮73,纵梁6的两端面转动装配有齿轮73,齿轮73的转动轴线水平纵向布置,立柱架105的顶面固定有横向水平布置的齿条72,齿条72和齿轮73相啮合,第三电机71安装于纵梁6上且驱使齿轮73转动。第三电机71工作时,其输出轴会带动齿轮73正、反转动,齿轮73再沿着齿条72纵向往复滑动,从而实现驱使纵梁6纵向往复滑动的目的,上述结构设计的第三驱动装置7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配件。

纵梁6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两个齿轮73,四个第三电机71同步工作,由于升降装置8、调节架10、机械抓手106均具有一定的重量,而上述重量均加载在纵梁6上,所以通过四个齿轮73对纵梁6进行支撑,有利于纵梁6的稳定滑动,第三电机71同步工作,进一步有利于驱使纵梁6的稳定滑动。

纵梁6具体为方钢管制成,方钢管的两端焊接有端面板62,齿轮73转动装配于端面板62上,且第三电机71安装于方钢管的空腔内。方钢管不仅结构牢固,取材方便、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其内部中空、重量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生产塑料件时,第一驱动装置1驱使移动台102横向朝向固定注塑装置3滑动,直至一组凸模21和第一凹模31相配合形成第一浇筑腔室,然后通过第一注射枪32注入第一种颜色的塑料,待塑料件半成品固化之后,第一驱动装置1反向工作以驱使移动台102横向朝向移动注塑装置4滑动,实现了分模目的,而且此时塑料件半成品还在上述凸模21上,再启动转动电机104,以驱使模具座2旋转180度,此时该塑料件半成品靠近移动注塑装置4,之后第二驱动装置5驱使移动注塑装置4横向朝向模具座2滑动,直至上述凸模21和第二凹模41相配合形成第二浇筑腔室,然后通过第二注射枪42注入第二种颜色的塑料,从而两种颜色的塑料即可复合为塑料件成品,第二驱动装置5反向工作后再次实现分模目的,然后即可通过转移机构将固化成型的塑料件成品从机箱101内夹出;与常见的双色注塑机相比,固定注塑装置3、移动注塑装置4为一静一动设置,而且模具座2仅仅横向往复运动和转动,无需设计为复杂的三维式运动结构,因为单一的滑动装配式不易因使用而磨损,所以两组凸模21和第一凹模31、第二凹模41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有效提升了注塑精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