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92779发布日期:2020-11-10 18: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胶管硫化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是使橡胶与骨架之间产生极高的粘合强度,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重要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目前,行业内通常使用内芯棒模具作为胶管硫化模具,用以支撑胶管内径、控制胶管走向。因胶管模具尺寸各异,套入芯棒的过程往往必须人工操作,故而将生胶管套于芯棒模具上的工序,通常为胶管制造企业中劳动强度最高的工序,作业成本高、合格率低且稳定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包括外半管模具、两个与外半管模具相匹配的芯棒端盖;所述外半管模具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芯棒端盖相匹配的端盖槽;所述芯棒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内端中部同轴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塞环,所述盖体的内端边缘同轴设置有挡环。

优选的,所述塞环上开设有两端贯通的中间通孔。

优选的,所述中间通孔与所述塞环同轴。

优选的,所述盖体上在所述塞环与所述挡环之间开设有多个两端贯通的边缘通孔。

优选的,多个边缘通孔沿所述盖体周向均匀分布。

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芯棒端盖套于胶管的两端并塞紧;

s2、将安装了芯棒端盖的胶管沿外半管模具的走向依次放入外半管模具中;

s3、将芯棒端盖对准外半管模具的端盖槽,并将胶管压平;

s4、将胶管连同模具放入硫化蒸缸中进行硫化;

s5、硫化周期完成后,取下外半管模具,再取下胶管两端的芯棒端盖,得胶管成品。

优选的,s3步骤中,将胶管压平时,需使胶管与外半管模具的内壁贴合,无向外拱起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外半管模具与芯棒端盖的配合,达到了在硫化过程中支撑生胶管外形、固定胶管形状走向的作用,使硫化后成品满足端口尺寸和精度要求。

2、本发明提高了模具的排布密度,从而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三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三维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芯棒端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芯棒端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芯棒端盖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半管模具、2-芯棒端盖、21-盖体、22-塞环、23-中间通孔、24-挡环、25-边缘通孔、3-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包括外半管模具1、两个与外半管模具1相匹配的芯棒端盖2;

所述外半管模具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芯棒端盖2相匹配的端盖槽;

所述芯棒端盖2包括盖体21,所述盖体21的内端中部同轴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塞环22,所述盖体21的内端边缘同轴设置有挡环24。

塞环22上开设有两端贯通的中间通孔23,所述盖体21上在所述塞环22与所述挡环24之间开设有多个两端贯通的边缘通孔25,在芯棒端盖2插入的过程中,胶管3内的空气可经中间通孔23排出,芯棒端盖2和胶管3间的空气可经边缘通孔25排出,保证了芯棒端盖2能够顺利插入胶管3的端口。

为了保证胶管3受力均匀,中间通孔23与塞环22同轴,多个边缘通孔25沿盖体21周向均匀分布。

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芯棒端盖2套于胶管3的两端并塞紧,塞环22外侧紧贴胶管3内壁,挡环24内侧紧贴胶管3外壁,胶管3端部紧贴盖体21;

s2、手持两个芯棒端盖2,将安装了芯棒端盖2的胶管3沿外半管模具1的走向依次放入外半管模具1中;

s3、将芯棒端盖2对准外半管模具1的端盖槽,将胶管3压平,使胶管3与外半管模具1的内壁贴合,确保无向外拱起现象;

s4、将胶管3连同模具放入硫化蒸缸中进行硫化;

s5、硫化周期完成后,取下外半管模具1,再取下胶管3两端的芯棒端盖2,得胶管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半管模具(1)、两个与外半管模具(1)相匹配的芯棒端盖(2);

所述外半管模具(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芯棒端盖(2)相匹配的端盖槽;

所述芯棒端盖(2)包括盖体(21),所述盖体(21)的内端中部同轴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塞环(22),所述盖体(21)的内端边缘同轴设置有挡环(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环(22)上开设有两端贯通的中间通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通孔(23)与所述塞环(22)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1)上在所述塞环(22)与所述挡环(24)之间开设有多个两端贯通的边缘通孔(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边缘通孔(25)沿所述盖体(21)周向均匀分布。

6.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芯棒端盖套于胶管的两端并塞紧;

s2、将安装了芯棒端盖的胶管沿外半管模具的走向依次放入外半管模具中;

s3、将芯棒端盖对准外半管模具的端盖槽,并将胶管压平;

s4、将胶管连同模具放入硫化蒸缸中进行硫化;

s5、硫化周期完成后,取下外半管模具,再取下胶管两端的芯棒端盖,得胶管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胶管硫化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将胶管(3)压平时,需使胶管(3)与外半管模具(1)的内壁贴合,无向外拱起现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胶管硫化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管硫化模具,包括外半管模具、两个与外半管模具相匹配的芯棒端盖;外半管模具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芯棒端盖相匹配的端盖槽;芯棒端盖包括盖体,盖体的内端中部同轴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塞环,盖体的内端边缘同轴设置有挡环。塞环上开设有两端贯通的中间通孔,盖体上在塞环与挡环之间开设有多个两端贯通的边缘通孔。通过外半管模具与芯棒端盖的配合,达到了在硫化过程中支撑生胶管外形、固定胶管形状走向的作用,使硫化后成品满足端口尺寸和精度要求,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周知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邑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