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6670发布日期:2020-11-19 19:1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挤出机是一种塑料加工设备,挤出机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使塑料颗粒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并通过口模成型,一般成型的塑料管从挤出机下料口出来时,温度较高,易变型,目前常用水龙出水对塑料管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一般,塑料管粘连灰尘,影响塑料管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解决上述冷却效果一般,塑料管粘连灰尘,影响塑料管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除灰冷却的挤出机下料装置,包括出料口、淋水机构、集水槽、排水槽一、排水槽二和壳体,所述淋水机构和壳体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两个侧面设置有通孔一,所述壳体下部设置有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相同,并且向上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二,所述集水槽由隔板二、隔板三和壳体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一由隔板一、隔板二和壳体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二由隔板三、隔板四和壳体内壁组成,所述排水槽一和排水槽二均设置有排水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的塑料管从壳体一侧的通孔一进入壳体,经过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隔板四的通孔二和壳体另一侧的通孔一,淋水机构出水对塑料管冷却,水落在集水槽内,在集水槽内累积,集水槽内的水位超过通孔二时,水会从塑料管和通孔二的间隙缓慢流出到排水槽一和排水槽二,但有淋水机构对集水槽补水,进水速度大于出水速度,集水槽内的水可以与塑料管接触,帮助塑料管冷却,增加冷却效果,避免灰尘沾染到塑料管。

作为优选,还包括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盘管、箱体、风机、水箱和水泵,所述盘管呈螺旋状,一端连接排水口,另一端连接水箱,并且固定连接在箱体内,所述箱体一端固定连接风机,所述水泵一端连接水箱,另一端连接淋水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口的水进入盘管,风机吹风对盘管内的水散热降温,降温完的水流到水箱,水泵抽取水箱内的水用于淋水机构,循环利用水,节约水资源。

作为优选,所述淋水机构包括直管、出水头、阀门、进水管和三通转接头,所述三通转接头水平两头连接两根直管,竖直一头连接阀门,所述阀门连接进水管,所述出水头固定连接在两根直管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进水管进入直管,从出水头流出,冷却塑料管,阀门可以控制水流的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头设置有四个,一个设置在排水槽一的上方,两个设置在集水槽上方,还有一个设置在排水槽二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一和排水槽二上方的出水头出水冷却塑料管,水直接从排水槽排出,集水槽上方的出水头出水,水流到集水槽累积,再流到排水槽,集水槽内的水与塑料管接触,冷却塑料管,避免塑料管与灰尘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和隔板四的通孔二与通孔一孔径相同,略大于出料口的塑料管外径,并且相邻两个隔板的通孔二之间设置有导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二和通孔一孔径略大于塑料管外径,方便塑料管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通孔二之间设置导轨,可以对塑料管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加水口,并且加水口在集水槽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加水口向集水槽加水,加快集水槽内集水的速度,也可以通过加水口观察集水槽内的情况,调整阀门来调节出水口出水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壳体和隔板位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淋水机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循环机构示意图;

图5位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出料口;2、淋水机构;21、直管;22、出水头;23、阀门;24、进水管;25、三通转接头;3、集水槽;4、排水槽一;5、排水槽二;451、排水口;6、壳体;61、通孔一;62、加水口;63、通孔三;7、隔板一;8、隔板二;9、隔板三;10、隔板四;71、通孔二;72、导轨;11、循环机构;111、盘管;112、箱体;1121、通孔五;1122、通孔六;113、风机;114、水箱;115、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壳体6设置由前后侧板、左右侧板、顶板和底板焊接组成,前后侧板设置有通孔一61,隔板一7、隔板二8、隔板三9和隔板四10的上端均设置有通孔二71,通孔二71与通孔一61配合并且孔径相同,隔板一7、隔板二8、隔板三9和隔板四10的底面焊接在底板上,左右两侧边和左右侧板焊接固定,隔板一7的前侧面和前侧板内壁重合,隔板四10的后侧面与后侧板的内壁重合,隔板一7与隔板二8的间距较小,隔板二8和隔板三9的间距较大,隔板三9和隔板四10的间距也较小,两个通孔二之间连接有导轨,导轨的截面呈圆弧型,和通孔二的孔壁贴合并焊接固定,导轨设有三个,每两个导轨之间间隔120度,隔板二8、隔板三9和壳体6的底板、左右侧板组成集水槽3,隔板一7、隔板二8和壳体6的底板、左右侧板组成排水槽一4,隔板三9、隔板四10和壳体6的底板、左右侧板组成排水槽二5,壳体6的底板在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的位置均设置有排水口451。

如图2所示,淋水机构2包括直管21、出水头22、阀门23、进水管24和三通转接头25,三通转接头25水平的两头连接两根直管21,壳体6的顶板中间设置有通孔三63,三通转接头25的竖直一头穿过通孔三63,焊接固定在壳体6的顶板上,并且竖直一头在顶板上有穿出部分,穿出部分连接阀门23的出水口,然后阀门23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24,两个直管21均焊接固定有两个竖直朝下的出水头22,两个出水头22在集水槽3上方,一个出水头22在排水槽一4上方,一个出水头22在排水槽二5上方,顶板在集水槽3的上方还设置有方形通槽作为加水口62。

如图3所示,循环机构11包括盘管111、箱体112、风机113、水箱114和水泵115,盘管111有两个,呈螺旋状,通过管道固定配件固定在箱体112内,箱体112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进、出风口,箱体112后侧面设置风机113和其焊接固定,顶面两端均设置一个通孔五1121,底面靠近中间部分设置两个通孔六1122,两个盘管111的进水口分别从两个通孔五1121伸出,向上固定连接排水口451,两个盘管111的出水口分别从两个通孔六1122伸出,水箱114在两个出水口的下方接水,水泵115两端都连接水管,一端的水管伸入水箱114,另一端的水管连接淋水机构2的进水管24。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概述:通孔二71孔径略大于塑料管外径,塑料管从挤塑机的出料口1出来,从壳体6靠近出料口1的通孔一61进入壳体6,塑料管沿着三条导轨72,经过隔板一7的通孔二71、隔板二8的通孔二71、隔板三9的通孔二71、隔板四10的通孔二71和壳体6另一侧的通孔一61后穿出来,因为通孔二71孔径略大于塑料管外径,塑料管与通孔二71周围会有缝隙,先在水箱114中加水,开启水泵115,水箱114中的水从淋水机构2的出水头22流出,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上方的出水头22出水对塑料管进行冷却,水从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的排水口451流出,集水槽3上方的出水头22出水,水在集水槽3内累积,水位超过塑料管与隔板二8、隔板三9上通孔二71的缝隙时,水从缝隙中流出到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从排水口451流出,进入循环机构11,集水槽3的进水速度大于缝隙的出水速度,这样水可以继续在集水槽3累积,没过塑料管,对塑料管进行冷却,可以通过加水口62观察集水槽3内集水的情况,也可以从进水口向集水槽3加水,加快集水槽3内水的累积,当水位超过隔板二8、隔板三9时,水会从隔板二8、隔板三9流出到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从排水口451流出,进入循环机构11,这时,调节阀门23,控制集水槽3进水量的大小,使进水速度略大于出水速度,从进水口观察,集水槽3的情况应是:水保持溢出状态,并且从隔板二8、隔板三9流出到排水槽一4和排水槽二5的水流较小,塑料管在集水槽3内,完全与水接触,冷却效果好,并且在水中不易沾染灰尘,排出的水进入循环机构11,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