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1405发布日期:2021-09-29 01:5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物料冷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颗粒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颗粒料的冷却有很多方法,大部分采用多个冷却点进行间断冷却,冷却点的温度由高至低,直至冷却到需要的温度为止,这种冷却办法冷却效果良好,但是所占空间大,均由多个冷却点组成,冷却点为敞开式,容易产生大量粉尘,造成粉尘污染,降低空气质量,并伴随有震动产生的噪音,影响现场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738429s,公开日期为2017年5月31号,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冷却装置,包括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水冷机构包括水泵、与水泵连接的储水通道,储水通道内设有涡轮,涡轮连接有转轴;风冷机构包括冷却管,转轴与冷却管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底部位于冷却管内,转轴的底部连接有锥齿轮,锥齿轮上连接有转盘,转盘包括梯形圆台部和半球形部,半球形部与梯形圆台部的大径端连接;转盘内设有多线螺旋管道,且转盘转动的方向与多线螺旋管道的旋向相反,冷却管内靠近多线螺旋管道进口的一端设有风机;冷却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连接有侧壁为双层结构的输送管,且储料通道与输送管的侧壁连通,但是该申请并没有解决颗粒风冷的粉尘问题,且占面积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针对颗粒进行风冷和水冷集成冷却的装置占地面积大,风冷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的缺陷,提供一种颗粒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冷与水冷两种冷却方式共用的方法对颗粒物料进行快速冷却,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且冷却作业区在仓体内,能够避免粉尘污染加工环境。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颗粒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冷却仓以及与所述冷却仓连接的抽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冷却仓内部设有螺旋水冷组件,所述进料口通过分料器与所述螺旋水冷组件连通,所述螺旋水冷组件的底部依次设有储料格栅、通风隔板和落料口,所述冷却仓的内部设有集中罩,所述集中罩位于所述螺旋水冷组件的顶部,所述集中罩上设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伸出到所述冷却仓外部并与所述抽风机连接。
5.本技术方案中,颗粒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冷却仓中,通过分料器进入螺旋水冷组件中完成水冷过程,再从螺旋水冷组件中落下进入储料格栅中,储料格栅底部的通风隔板对颗粒物料托举,抽风机通过出风管道与冷却仓的内部连通,启动抽风机后,冷却仓外部的空气从落料口进入冷却仓内,经过通风隔板对储料格栅内的颗粒物料进行风冷,流动空气带走了颗粒物料中的一部分热量,同时也吹起了其中的粉尘,粉尘跟随着流动空气聚集在冷却仓内顶部的集中罩,在抽风机的抽吸作用下从出风管道输出冷却仓,完成风冷和水冷的双重冷却后,将通风隔板抽出,储料格栅内盛放的颗粒物料由于没有托举就会掉落至落料口,离开冷却仓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本技术方案中,风冷和水冷集中在冷却仓中同时进行,
互不影响,冷却效率高,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且冷却仓能够将风冷过程中飞起的粉尘进行集中抽出,避免粉尘在生产间飞扬,污染生产环境,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6.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水冷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若干组螺旋水冷单元,所述螺旋水冷单元并排放置在所述冷却仓内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同步链条与其中一个螺旋水冷单元连接,各螺旋水冷单元之间通过同步链条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冷却仓的尺寸大小跟冷却要求,设置螺旋水冷单元的数量,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其中一个螺旋水冷单元进行旋转工作,由于其他螺旋水冷单元均通过同步链条与该螺旋水冷单元连接,使得其他螺旋水冷单元也能跟随该螺旋冷水单元进行旋转。
7.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水冷单元包括u型槽和贯穿所述u型槽的螺旋轴,所述u型槽的两端均设有内密封盖和密封圈,所述u型槽一端的底部设有与储料格栅连通的通孔,所述螺旋轴一端面上设有连接同步链条的双排链轮,所述u型槽的外壁设有冷水夹层,每个螺旋水冷单元的冷水夹层通过水管依次连通。本技术方案中,u型槽的外壁上设有冷水夹层,能够对颗粒物料进行冷却,螺旋轴上设有螺旋片,颗粒物料落入螺旋片中,旋转的螺旋片带动颗粒物料在u型槽中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也会被其外壁的冷水夹层进行冷却,再从u型槽另一端的通孔落下进入储料格栅,螺旋轴一端面上设有双排链轮,第一电机的动力通过同步链条连接其中一个螺旋水冷单元的双排链轮上,该双排链轮再通过另一个同步链条与其他螺旋冷却单元的双排链轮连接,带动其螺旋轴一起旋转。各个螺旋冷水单元之间的冷水夹层是通过管道连通的,故循环水能够从第一个螺旋冷水单元的冷水夹层输入,再从最后一个螺旋冷水单元的冷水夹层输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水体系,使得颗粒物料能够在螺旋水冷单元中进行持续性冷却。
8.进一步的,每个冷水夹层上均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水管通过连接对应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将各个冷水夹层依次连通。第一个冷水夹层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第二个冷水夹层的进水口,每个冷水夹层通过这种连接方式依次连通,循环水从第一个螺旋冷水单元的冷水夹层的进水口进入,循环水再从最后一个冷水夹层的出水口流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水体系,循环水能够快速进行更换,不断带走颗粒物料的热量。
9.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轴的两端均设有外端轴承端盖,所述外端轴承端盖上设有深沟球轴承。本技术方案中,螺旋轴两端的深沟球轴承和外端轴承端盖协助其旋转,外端轴承端盖还能对螺旋水冷单元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10.进一步的,所述分料器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分料器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螺旋水冷单元数量相同的分料口,且每个分料口分别位于每个u型槽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顶部。颗粒物料从分料器中进行分流,将颗粒物料分成若干等分,对应输入各个螺旋水冷单元的u型槽中远离通孔的一端,进入u型槽的物料颗粒在螺旋轴的旋转过程中,逐渐从u型槽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从通孔落入储料格栅,在这个移动的过程中,u型槽外壁的冷水夹层能够对颗粒物料进行充分的冷却,冷却效率高。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移动所述通风隔板的第二电机。本技术方案中,通风隔板可以在第二电机的控制下移动,该装置更加智能化,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移动通风隔板进行放料操作。
12.进一步的,所述冷却仓上设有用于观察冷却仓内部的观察窗。在冷却仓上设置观察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观察该装置内风冷和水冷的工作情况,对内部颗粒物料的
状态进行观察。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遮盖双排链轮的链条保护罩。链条保护罩消除同步链条传动工作时对工作人员产生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够为同步链条工作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空间,不会被外界突发情况所影响。
14.进一步的,所述落料口为漏斗形状。将通风隔板抽离后,储料格栅上盛放的颗粒物料从落料口集中排放离开冷却仓,进入下一生产环节。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将在一个冷却仓中对颗粒物料风冷与水冷两种冷却方式共用的方法进行颗粒料的快速冷却,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冷却仓为封闭式,仅在底部预留颗粒料出料口,故风冷过程中扬起的颗粒粉尘能够集中在冷却仓内部,通过抽风机集中抽离冷却仓,并不会造成对生产环境造成粉尘污染,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颗粒物料流动的过程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风冷的过程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3.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0024]1‑
冷却仓,2

支撑架,3

进料口,4

出风管道,5

储料格栅,6

通风隔板,7

落料口,8

螺旋水冷组件,801

u型槽,802

冷水夹层,803

螺旋轴,804

通孔,805

双排链轮,806

进水口,807

出水口,808

水管,809

内密封盖,810

螺旋片,811

外端轴承端盖,812

深沟球轴承,9

链条保护罩,10

分料器,11

集中罩,12

观察窗,13

第一电机,14

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7]
实施例
[0028]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颗粒冷却装置的实施例。一种颗粒冷却装置,其中,包括支撑架2、风机和位于支撑架2上的冷却仓1,冷却仓1顶部设有进料口3和出风管
道4,进料口3与冷却仓1内部的分料器10连通,出风管道4与冷却仓1内部的集中罩11连通。冷却仓1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集中罩11和分料器10的底部设有螺旋冷却组件8,螺旋冷却组件8的底部依次设有储料格栅5、通风隔板6和落料口7。颗粒物料从进料口3进入分料器10进行分流后在螺旋冷却组件8上进行水冷,再落入储料格栅5中,由于通风隔板6对储料格栅5与落料口7之间进行一个隔断,故储料格栅5上盛放的颗粒物料不会直接从落料口7离开冷却仓1,风机接通出风管道4,空气从落料口7进入冷却仓1成为高速流动的气流,经过通风隔板6和储料格栅5的气流能够带走颗粒物料的热量,同时被气流扬起的粉尘也一并被气流带走在集中罩11中集中,再从出风管道4一并流出冷却仓1。本实施例中,能够让颗粒物料同时进行水冷和风冷,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小,且还能够将气流扬起的粉尘进行集中排放,避免造成生产环境的粉尘污染。
[0029]
本实施例中,螺旋冷却组件8包括三个螺旋冷却单元和第一电机13,如图5所示,三个螺旋冷却单元并排放置,第一电机13固定在支撑架2上,每个螺旋冷却单元的一端均设有双排链轮805,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同步链条连接距离最近的螺旋冷却单元的双排链轮805,每个螺旋冷却单元之间互相通过另外的同步链条完成动力传递,这样第一电机13可以带动所有的螺旋冷却单元进行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螺旋冷却单元设置三个并不是对其数量进行限制,可以根据冷却仓1的尺寸和水冷要求对螺旋冷却单元的数量进行重新设置完成水冷工作。
[0030]
本实施例中,螺旋冷却单元的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u型槽801和贯穿u型槽801的螺旋轴803,螺旋轴803上均匀设置螺旋片810,u型槽801的两端均设有内密封盖809和密封圈,u型槽801一端的底部设有直接与储料格栅5连通的通孔804,螺旋轴803的两端均设有外端轴承端盖811,外端轴承端盖811上设有深沟球轴承812,双排链轮805设置在螺旋轴803其中一端的端面上,u型槽801的外壁设有冷水夹层802,冷水夹层802的一侧设有进水口806,另一侧设有出水口807,每个螺旋冷水单元层之间均通过水管808进行连通,循环水从第一个螺旋冷水单元的进水口806输入,再从最后一个螺旋冷水单元的出水口807输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水体系,使得颗粒物料能够在螺旋水冷单元中进行持续性冷却。
[0031]
本实施例中,分料器10的一端与进料口3连通,另一端设有三个对应u型槽801的分料口,分料器10将颗粒物料分流,再将分流的颗粒物料灌入对应的u型槽801内,u型槽801内的螺旋轴803自开机时就开始转动,灌入u型槽801内的颗粒料随螺旋轴803的转动向前移动,最终从u型槽801的另一端的通孔804掉落至储料格栅5内,颗粒物料在u型槽801移动的过程中,u型槽801外壁的冷水夹层802与颗粒物料完成热量交换,对颗粒物料进行冷却。
[0032]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文所示:颗粒物料从进料口3进入冷却仓1中,通过分料器10进入螺旋水冷组件8中完成水冷过程,再从螺旋水冷组件8中落下进入储料格栅5中,储料格栅5底部的通风隔板6对颗粒物料托举,抽风机通过出风管道4与冷却仓1的内部连通,启动抽风机后,冷却仓1外部的空气从落料口7进入冷却仓1内,经过通风隔板6对储料格栅5内的颗粒物料进行风冷,流动空气带走了颗粒物料中的一部分热量,同时也吹起了其中的粉尘,粉尘跟随着流动空气聚集在冷却仓1内的集中罩11,在抽风机的抽吸作用下从出风管道4输出冷却仓1,如图4所示。完成风冷和水冷的双重冷却后,将通风隔板6抽出,储料格栅5内盛放的颗粒物料就会掉落至落料口7,离开冷却仓1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本技术方案中,将风冷和水冷集中在冷却仓1中同时进行,互不影响,冷却效率高,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
小,且冷却仓1能够将风冷过程中飞起的粉尘进行集中抽出,避免粉尘在生产间飞扬,污染生产环境,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3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2上设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与通风隔板6连接,通风隔板6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下方还设有与其配合的导轨,故通风隔板6能够在第二电机14的带动下自动移动,这样使得在储物格栅5里完成冷却的颗粒物料直接落下,从落料口7处离开冷却仓1进入下一生产环节。通风隔板6的一侧设有导向柱,支撑架2上设有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板。
[003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2上设有用于遮盖双排链轮805的链条保护罩9。链条保护罩9能够对螺旋冷却单元的双排链轮805和同步链条进行保护,消除同步链条传动工作时产生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够为同步链条工作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空间,不会被外界突发情况所影响。
[00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仓1上设有用于观察冷却仓1内部的观察窗1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12查看该装置内风冷和水冷的工作情况,对内部颗粒物料的状态进行观察。
[003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落料口7为漏斗形状,能够将颗粒物料集中排出。
[0037]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