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0701发布日期:2021-12-01 08:4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在模具中注塑塑胶进行成型。在嵌入成型工艺中,需要首先向模具内植入工件(嵌件),再在工件周围注塑塑胶形成注塑件,该注塑件通常包括工件和工件周围注塑的塑胶。现有技术中,为保证一定的密封性能,模具内对工件的预留安装位置较小,导致工件放入困难,因此将工件放入模具中常常引起工件损伤,且注塑完成后顶出产品(注塑件)时由于工件与模具的放置位置较为紧凑,导致取出产品困难,且产品容易发生拉伤。因此整个生产过程效率较低且产品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一种成型模具,包括:
5.母模;
6.公模,与所述母模相配合形成型腔,所述型腔具有成型区,所述成型区内设置有工件,所述成型区用于对工件注塑塑胶;
7.斜销,包括支撑板和倾斜板,所述倾斜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公模内,所述倾斜板由下至上朝向远离所述成型区的方向倾斜,所述支撑板活动设于所述公模内且与所述倾斜板相连接;
8.顶出件,设于所述公模侧且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所述顶出件可顶升所述支撑板以带动所述倾斜板朝向远离所述成型区的方向运动;
9.弹性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公模内,所述弹性定位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公模,所述弹性定位机构的另一端可卡持所述倾斜板,以使所述倾斜板至少部分高出所述公模。
10.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板包括相连接的倾斜部和抵持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抵持部设于所述倾斜部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
11.所述抵持部靠近所述成型区的一侧设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用于抵持所述工件。
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定位机构包括卡接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公模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的一端抵接,以使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抵持所述倾斜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部设有定位槽;
14.所述卡接件可卡持所述定位槽以使所述倾斜部的所述抵持面与工件间有间隙;
15.所述卡接件可卡持所述倾斜部且卡持处位于所述定位槽上方,以使所述倾斜部的所述抵持面与工件相抵持。
16.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母模靠近所述公模的一侧,所述抵持部还包括下压面,所述下压面朝向所述母模设置;
17.合模时所述母模可带动所述下压机构朝向所述公模运动以压持所述抵持部的所述下压面,以带动所述倾斜部朝向所述公模侧运动。
18.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母模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压件抵接。
19.进一步地,所述顶出件的一端设有导向限位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导向限位部相适配的导向限位槽,所述导向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导向限位槽。
20.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
21.导向件,设于所述公模内,所述导向件具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板穿过所述导向槽且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倾斜板的一端卡持槽,所述倾斜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持槽相适配的卡持部。
23.本技术的成型模具放置工件时,倾斜板位于初始位置,弹性定位机构抵持倾斜板,以使倾斜板至少部分高出公模,此时斜销与成型区的间隙较大,方便安装工件,以实现放料的自动化,提升加工效率。工件安装到位后,工件与斜销的倾斜板之间仍然存在间隙。随后公模和母模合模,母模朝向公模方向抵压倾斜板,以使倾斜板压缩弹性定位机构并朝向靠近成型区移动,直至倾斜板与成型区内工件抵持,间隙消失,以便于对工件注塑塑胶。通过上述设计,斜销在整个过程中的进行了两步安装操作,做到了延迟后退,因而可方便工件放入模具内;同时由于斜销的存在,顶出注塑件前斜销首先向上运动,脱离注塑件,因而可方便注塑件顶出。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25.图2是图1所示成型模具的部分结构沿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成型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9.成型模具
ꢀꢀꢀꢀꢀꢀꢀꢀꢀꢀꢀꢀꢀꢀꢀꢀꢀꢀꢀꢀꢀꢀꢀꢀ
100
30.母模
ꢀꢀꢀꢀꢀꢀꢀꢀꢀꢀꢀꢀꢀꢀꢀꢀꢀꢀꢀꢀꢀꢀꢀꢀꢀꢀꢀꢀ
10
31.母模板
ꢀꢀꢀꢀꢀꢀꢀꢀꢀꢀꢀꢀꢀꢀꢀꢀꢀꢀꢀꢀꢀꢀꢀꢀꢀꢀ
11
32.母模仁
ꢀꢀꢀꢀꢀꢀꢀꢀꢀꢀꢀꢀꢀꢀꢀꢀꢀꢀꢀꢀꢀꢀꢀꢀꢀꢀ
12
33.公模
ꢀꢀꢀꢀꢀꢀꢀꢀꢀꢀꢀꢀꢀꢀꢀꢀꢀꢀꢀꢀꢀꢀꢀꢀꢀꢀꢀꢀ
20
34.斜销
ꢀꢀꢀꢀꢀꢀꢀꢀꢀꢀꢀꢀꢀꢀꢀꢀꢀꢀꢀꢀꢀꢀꢀꢀꢀꢀꢀꢀ
30
35.顶出件
ꢀꢀꢀꢀꢀꢀꢀꢀꢀꢀꢀꢀꢀꢀꢀꢀꢀꢀꢀꢀꢀꢀꢀꢀꢀꢀ
40
36.弹性定位机构
ꢀꢀꢀꢀꢀꢀꢀꢀꢀꢀꢀꢀꢀꢀꢀꢀꢀꢀꢀꢀ
50
37.支撑板
ꢀꢀꢀꢀꢀꢀꢀꢀꢀꢀꢀꢀꢀꢀꢀꢀꢀꢀꢀꢀꢀꢀꢀꢀꢀꢀ
31
38.倾斜板
ꢀꢀꢀꢀꢀꢀꢀꢀꢀꢀꢀꢀꢀꢀꢀꢀꢀꢀꢀꢀꢀꢀꢀꢀꢀꢀ
32
39.倾斜部
ꢀꢀꢀꢀꢀꢀꢀꢀꢀꢀꢀꢀꢀꢀꢀꢀꢀꢀꢀꢀꢀꢀꢀꢀꢀꢀ
321
40.抵持部
ꢀꢀꢀꢀꢀꢀꢀꢀꢀꢀꢀꢀꢀꢀꢀꢀꢀꢀꢀꢀꢀꢀꢀꢀꢀꢀ
322
41.抵持面
ꢀꢀꢀꢀꢀꢀꢀꢀꢀꢀꢀꢀꢀꢀꢀꢀꢀꢀꢀꢀꢀꢀꢀꢀꢀꢀ
3221
42.卡接件
ꢀꢀꢀꢀꢀꢀꢀꢀꢀꢀꢀꢀꢀꢀꢀꢀꢀꢀꢀꢀꢀꢀꢀꢀꢀꢀ
51
43.第一弹性件
ꢀꢀꢀꢀꢀꢀꢀꢀꢀꢀꢀꢀꢀꢀꢀꢀꢀꢀꢀꢀꢀꢀ
52
44.定位槽
ꢀꢀꢀꢀꢀꢀꢀꢀꢀꢀꢀꢀꢀꢀꢀꢀꢀꢀꢀꢀꢀꢀꢀꢀꢀꢀ
3211
45.下压机构
ꢀꢀꢀꢀꢀꢀꢀꢀꢀꢀꢀꢀꢀꢀꢀꢀꢀꢀꢀꢀꢀꢀꢀꢀ
60
46.下压面
ꢀꢀꢀꢀꢀꢀꢀꢀꢀꢀꢀꢀꢀꢀꢀꢀꢀꢀꢀꢀꢀꢀꢀꢀꢀꢀ
3222
47.下压件
ꢀꢀꢀꢀꢀꢀꢀꢀꢀꢀꢀꢀꢀꢀꢀꢀꢀꢀꢀꢀꢀꢀꢀꢀꢀꢀ
61
48.第二弹性件
ꢀꢀꢀꢀꢀꢀꢀꢀꢀꢀꢀꢀꢀꢀꢀꢀꢀꢀꢀꢀꢀꢀ
62
49.导向件
ꢀꢀꢀꢀꢀꢀꢀꢀꢀꢀꢀꢀꢀꢀꢀꢀꢀꢀꢀꢀꢀꢀꢀꢀꢀꢀ
70
50.导向槽
ꢀꢀꢀꢀꢀꢀꢀꢀꢀꢀꢀꢀꢀꢀꢀꢀꢀꢀꢀꢀꢀꢀꢀꢀꢀꢀ
71
51.导向限位槽
ꢀꢀꢀꢀꢀꢀꢀꢀꢀꢀꢀꢀꢀꢀꢀꢀꢀꢀꢀꢀꢀꢀ
311
52.导向限位部
ꢀꢀꢀꢀꢀꢀꢀꢀꢀꢀꢀꢀꢀꢀꢀꢀꢀꢀꢀꢀꢀꢀ
41
53.卡持槽
ꢀꢀꢀꢀꢀꢀꢀꢀꢀꢀꢀꢀꢀꢀꢀꢀꢀꢀꢀꢀꢀꢀꢀꢀꢀꢀ
312
54.卡持部
ꢀꢀꢀꢀꢀꢀꢀꢀꢀꢀꢀꢀꢀꢀꢀꢀꢀꢀꢀꢀꢀꢀꢀꢀꢀ
323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6.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模组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模组,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模组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模组。当一个模组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模组,它可以使直接设置在另一个模组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模组。
5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8.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100,用于工件注塑成型。
59.成型模具100包括母模10和与母模10相适配的公模20。母模10和公模20合模形成型腔,型腔具有成型区,成型区内设置有工件,成型区用于对工件周围注塑塑胶以得到注塑件。
60.请参见图2,图2为图1所示成型模具的部分结构沿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2中可见,成型模具100还包括斜销30、顶出件40和弹性定位机构50;斜销30包括支撑板31和倾斜板32,倾斜板32活动设置于公模20内,倾斜板32由下至上朝向远离成型区的方向倾斜,支撑板31活动设于公模20内且与倾斜板32相连接;
61.顶出件40设于公模20侧且与支撑板31相连接,顶出件40可顶升支撑板31以带动倾斜板32朝向远离成型区的方向运动;
62.弹性定位机构50设于公模20内,弹性定位机构50的一端连接公模20,弹性定位机构50的另一端可卡持倾斜板32,以使倾斜板32至少部分高出公模20,因倾斜板32的倾斜设置方向,此时倾斜板32与工件的预设安装位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63.使用时,倾斜板32位于初始位置,此时弹性定位机构50卡持倾斜板32,以使倾斜板32至少部分高出公模20,此时斜销30与成型区的间隙较大,即工件的安装位置较大,方便安装工件。安装到位后工件与斜销30的倾斜板32之间仍然存在间隙。随后公模20和母模10合模,母模10朝向公模20方向抵压倾斜板32,以使倾斜板32压缩弹性定位机构50并朝向靠近成型区移动,直至倾斜板32与成型区内工件抵持,以便于对工件注塑塑胶,此时斜销30安装到位,此时弹性定位机构50对于倾斜板32的抵持位置相比于初始位置更加靠上。
64.如此,通过弹性定位机构50与倾斜板32配合,使工件放置时与倾斜板32间存在较大间隙,以便于快速放置工件,进一步地,可通过机械手等放置工件,以实现放料的自动化,提升加工效率。改进前的方案中,现斜销30放置位置为一模仁入子,因入子装拆较为复杂,工件的放入和产品的取出均不方便。改进后将入子替换为斜销,除方便工件放入外,取出产品时可首先将斜销30倾斜顶出,也有利于扩大间隙,方便顶出产品,减轻产品中塑胶与工件的拉伤问题。
6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倾斜板32包括相连接的倾斜部321和抵持部322,倾斜部321与支撑板31连接,抵持部322设于倾斜部321远离支撑板31的一端;抵持部322靠近成型区的一侧设有抵持面3221,抵持面3221用于在斜销30安装到位时抵持工件。
66.如此,成型模具100注塑完成开模时,在顶出件40作用下斜销30被向斜上方顶出,可顶出至抵持面3221与成型区内工件之间存在间隙,从而方便注塑完成后注塑件的取出。合模时,母模10抵压抵持部322,使倾斜板32向公模20侧移动以使抵持面3221与工件相抵持。
67.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见图2,弹性定位机构50包括卡接件51和第一弹性件52,第一弹性件52的一端与公模20相抵接,第一弹性件52的另一端与卡接件51的一端抵接,以使卡接件51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抵持倾斜部321。
68.如此,当成型模具100合模时,倾斜板32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倾斜板32抵压卡接件51,以使卡接件51压缩第一弹性件52,抵持部322朝向靠近成型区运动,以抵持工件。
69.请参见图3和图4,弹性定位机构50还包括连接件53,连接件53与公模20连接,第一弹性件52的一端与连接件53抵接,如此,通过连接件53可适配地连接公模20和第一弹性件52。
70.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见图2和图3,倾斜部321设有定位槽3211,成型模具100注塑前放入工件(嵌件)时,卡接件51可卡持于定位槽3211,使抵持部322的抵持面3221与工件放置位置间有间隙,此时倾斜板32至少部分高出公模20,即位于斜销30的初始安装位置,此时工件放入后与抵持面3221间仍有一定间隙;成型模具100合模时,卡接件51仍卡持于斜销30但卡持处位于定位槽3211上方,以使倾斜部321的抵持面3221与工件紧密抵持。
7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成型模具100还包括下压机构60,下压机构60设置于母模10靠近公模20的一侧,抵持部322还包括下压面3222,下压面3222朝向母模10设置;成型模具100合模时母模10带动下压机构60朝向公模20运动以压持抵持部322的下压面3222,以带动倾斜部321朝向公模20侧运动。
7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下压机构60包括下压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62的一端与母模10抵接,第二弹性件62的另一端与下压件61抵接。
73.成型模具100合模时,母模10带动下压件61靠近并抵压抵持部322的下压面3222,
抵持部322对下压件61具有向上的作用力,以使下压件61压缩第二弹性件62,下压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配合,实现对抵持部322的弹性压持,避免合模时损坏抵持部322或成型模具100。
74.本实施例中,母模10包括相连接的母模板11和母模仁12,一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62的一端与母模板11抵持,下压件61穿过母模仁12并至少部分凸出母模仁12。可以理解地,本技术中提供的公模20和母模10结构图均为示意图,尤其是公模20侧仅示出了公模仁(图示20),公模板等其它常规结构未示出。
75.请参见图3和图4,成型模具100还包括导向件70,导向件70设于公模20内,导向件70具有导向槽71,支撑板31穿过导向槽71且与导向件70滑动连接,如此,通过导向件70引导支撑板31的移动方向。
76.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顶出件40的一端设有导向限位部41,支撑板31的一端设有与导向限位部41相适配的导向限位槽311,导向限位部41设置于导向限位槽311。如此,通过导向限位槽311和导向限位部41配合,以便于顶出件40和支撑板31快速拆卸。
77.本实施例中,导向限位槽311呈t字形。
78.请参见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板31靠近倾斜板32的一端卡持槽312,倾斜板32靠近支撑板31的一端设有与卡持槽312相适配的卡持部323。通过卡持槽312与卡持部323配合,以实现倾斜板32与支撑板31快速拆卸连接。
79.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