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橡胶脱硫塑化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0139发布日期:2021-12-22 13:5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旧橡胶脱硫塑化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回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旧橡胶脱硫塑化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废旧橡胶资源再生利用是当今世界性资源匮乏,出现的新型应用材料,在各行业中能缓解橡胶资源的紧缺趋势,特别是在新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废旧橡胶资源应用领域很广泛:一是:建材行业,防水材料、沥青、防水油膏、橡胶卷材等,二是:高速公路,高等级路面均需掺入一定比例胶粉,能增加汽车刹车的磨擦系数,降低噪音,三:体育场塑胶跑道、飞机跑道、高尔夫球场、健身房、配电室、计算机房、会计室、图书馆等消音、绝缘场所,四:密封圈、输送带、橡胶管,五:鞋底、运动鞋、家庭橡胶地板。
3.基于上述,在对废旧橡胶进行脱硫塑化时,目前装置不能够对废旧橡胶进行自动分解,首先需要手动对回收的废旧橡胶进行切割,进而装置进行废旧橡胶的破碎,对废旧橡胶进行脱硫塑化回收,同时现有装置在对废旧橡胶加热脱硫塑化后,不能够对废旧橡胶进行降温操作,进而影响后续对脱硫塑化废旧橡胶的收集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4.(一)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橡胶脱硫塑化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装置不能够对废旧橡胶进行自动分解,首先需要手动对回收的废旧橡胶进行切割,在对废旧橡胶加热脱硫塑化后,不能够对废旧橡胶进行降温操作,进而影响后续对脱硫塑化废旧橡胶的收集运输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橡胶脱硫塑化加工装置,包括输送载座;
8.所述输送载座顶部一侧设置有运输载框,输送载座顶部设置有装配载块;
9.承载支台,所述承载支台顶部设置有阻隔载板,承载支台顶部一端设置有回收电机,承载支台顶部设置有输送加工结构,输送加工结构包括有加热载管,加热载管设置于加热载座顶部,加热载管外侧套设有承载导温结构,承载导温结构包括有加热载座,加热载座设置于阻隔载板一侧立面,承载支台顶部设置有回收冷却结构;
10.收集载框,所述收集载框设置于输送载座顶部;
11.破碎载框,所述破碎载框设置于收集载框顶部,破碎载框内侧设置有初步切割结构,初步切割结构包括有切割载轴,破碎载框内侧转动设置有破碎载轴,破碎载轴两端设置有定位轴柱,破碎载框一侧立面设置有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b与定位轴柱传动连接,破碎载框两侧设置有承载支撑结构,切割载轴内侧设置有往复分离结构。
12.优选的,所述输送载座还包括:
13.输送载带,输送载带设置于运输载框内侧;
14.承载开槽,承载开槽开设于输送载座顶部;
15.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安装于承载开槽顶部,输送电机与混合轴柱、推送载轴传动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回收冷却结构包括:
17.冷却载管,冷却载管设置于冷却水箱顶部,冷却载管与输送滑管相连接;
18.回收轴柱,回收轴柱转动设置于冷却载管内侧;
19.承载隔框,承载隔框安装于冷却载管末端内侧;
20.阻隔载罩,阻隔载罩设置于冷却载管末端;
21.冷却水箱,冷却水箱设置于承载支台顶部;
22.输送管,输送管设置于冷却水箱一侧。
23.优选的,所述输送加工结构还包括:
24.混合轴柱,混合轴柱转动设置于加热载管内侧;
25.转接滑管,转接滑管设置于加热载管末端一侧,转接滑管与加热载管相连接;
26.输送滑管,输送滑管设置于加热载管一端顶部,输送滑管与加热载管相连接。
27.优选的,所述承载导温结构还包括:
28.储存套管,储存套管套设于加热载管外侧;
29.储存载腔,储存载腔设置于储存套管内侧;
30.运输管,运输管设置于储存套管两端外侧;
31.承重支架,承重支架设置于阻隔载板一侧立面。
32.优选的,所述收集载框包括:
33.收集载管,收集载管设置于装配载块内侧;
34.推送载轴,推送载轴转动设置于收集载管内侧;
35.补充载管,补充载管设置于收集载管外侧。
36.优选的,所述破碎载框包括:
37.破碎载腔,破碎载腔开设于破碎载框内侧;
38.限位隔块,限位隔块设置于破碎载腔内侧;
39.限位隔板,限位隔板设置于破碎载腔内侧;
40.筛选隔框,筛选隔框安装于破碎载腔内侧。
41.优选的,所述初步切割结构还包括:
42.切割刀框,切割刀框安装于切割载轴外侧;
43.驱动接筒,驱动接筒设置于切割载轴两端;
44.承载开仓,承载开仓开设于切割载轴内侧;
45.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a安装于破碎载框外侧,驱动电机a与驱动接筒、承载轴柱传动连接。
46.优选的,所述承载支撑结构包括:
47.承重支板,承重支板设置于破碎载框两侧立面;
48.承重支框,承重支框设置于承重支板顶部;
49.转动支板,转动支板设置于承重支框顶部;
50.承载轴柱,承载轴柱转动设置于转动支板一侧;
51.驱动压块,驱动压块设置于承载轴柱外侧。
52.优选的,所述往复分离结构包括:
53.装配支板,装配支板设置于承重支框顶部;
54.撞击滑柱,撞击滑柱安装于装配支板内侧;
55.挤压顶块,挤压顶块设置于撞击滑柱顶端;
56.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于撞击滑柱外侧。
57.(三)有益效果
58.1、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a能够带动驱动接筒进行转动,进而使切割载轴与切割刀框配合,对收集的废旧橡胶进行挤夹切割,代替人工将体积较大的废旧橡胶分割为小块,以便于后续装置进行二次破碎,防止废旧橡胶破碎不均匀无法与脱硫剂充分混合,影响后续脱硫塑化的效果,进而影响后续对废旧橡胶的二次加工利用,同时能够防止废旧橡胶破碎不均匀导致装置在运行时产生堵塞,筛选隔框能够对切割不到位的废旧橡胶进行阻隔承载,以便于后续对切割不到位的废旧橡胶收集进行二次切割,且驱动电机a能够带动承载轴柱进行转动,进而使挤压顶块进行转动,从而对挤压顶块进行转动调节,对撞击滑柱进行往复挤压,使撞击滑柱对切割载轴进行持续撞击,使堵塞于切割刀框内的废旧橡胶能够震出,防止切割刀框内侧卡满废旧橡胶影响废旧橡胶的切割效果。
59.2、本发明通过输送电机带动推送载轴转动,进而配合收集载管对破碎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承接运输,使废旧橡胶能够通过输送滑管持续输送到加热载管,同时补充载管能够对脱硫剂进行持续补充,使脱硫剂与废旧橡胶混合进入热载管,同时输送电机带动混合轴柱进行转动,进而对混合有脱硫剂的废旧橡胶在加热载管内推动运输,储存载腔内侧加设有导热液,进而将加热载座的热量传导于加热载管,对混合有脱硫剂的废旧橡胶进行持续加热,实现废旧橡胶的脱硫塑化加工,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能够通过转接滑管运输到冷却载管内侧,进而通过输送电机带动回收轴柱转动进行推动回收,同时冷却载管贴合的冷却水箱能够对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水冷,将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热量,传导于冷却水箱内侧的冷却水,使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在运输到运输载框时能够降为常温,以便于人工通过输送载带持续对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6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体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6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体装配侧视结构示意图;
6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体装配仰视结构示意图;
6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支台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6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支台装配侧视结构示意图;
6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破碎载框剖面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6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破碎载框剖面装配仰视结构示意图;
6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重支板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6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重支板装配仰视结构示意图;
6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70.在图1至图10中,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71.1、输送载座;
72.101、运输载框;102、输送载带;103、承载开槽;104、输送电机;105、装配载块;
73.2、承载支台;
74.201、阻隔载板;202、回收电机;203、冷却载管;2031、回收轴柱;2032、承载隔框;2033、阻隔载罩;2034、冷却水箱;2035、输送管;204、加热载管;2041、混合轴柱;2042、转接滑管;2043、输送滑管;205、储存套管;2051、储存载腔;2052、运输管;2053、承重支架;2054、加热载座;
75.3、收集载框;
76.301、收集载管;302、推送载轴;303、补充载管;
77.4、破碎载框;
78.401、破碎载腔;402、限位隔块;403、限位隔板;404、筛选隔框;405、切割载轴;4051、切割刀框;4052、驱动接筒;4053、承载开仓;4054、驱动电机a;406、承重支板;4061、承重支框;4062、转动支板;4063、承载轴柱;4064、驱动压块;407、装配支板;4071、撞击滑柱;4072、挤压顶块;4073、复位弹簧;408、破碎载轴;4081、定位轴柱;4082、驱动电机b。
具体实施方式
7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8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8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82.请参阅图1至图10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废旧橡胶脱硫塑化加工装置,包括输送载座1;
83.输送载座1顶部一侧设置有运输载框101,输送载座1顶部设置有装配载块105;承载支台2,承载支台2顶部设置有阻隔载板201,承载支台2顶部一端设置有回收电机202,承载支台2顶部设置有输送加工结构,输送加工结构包括有加热载管204,加热载管204设置于加热载座2054顶部,加热载管204外侧套设有承载导温结构,承载导温结构包括有加热载座2054,加热载座2054设置于阻隔载板201一侧立面,承载支台2顶部设置有回收冷却结构;收集载框3,收集载框3设置于输送载座1顶部;破碎载框4,破碎载框4设置于收集载框3顶部,破碎载框4内侧设置有初步切割结构,初步切割结构包括有切割载轴405,破碎载框4内侧转动设置有破碎载轴408,破碎载轴408两端设置有定位轴柱4081,破碎载框4一侧立面设置有
驱动电机b4082,驱动电机b4082与定位轴柱4081传动连接,破碎载框4两侧设置有承载支撑结构,切割载轴405内侧设置有往复分离结构。
84.如图1至图5所示,破碎载框4包括:
85.破碎载腔401,破碎载腔401开设于破碎载框4内侧;限位隔块402,限位隔块402设置于破碎载腔401内侧;限位隔板403,限位隔板403设置于破碎载腔401内侧;筛选隔框404,筛选隔框404安装于破碎载腔401内侧;初步切割结构还包括:切割刀框4051,切割刀框4051安装于切割载轴405外侧;驱动接筒4052,驱动接筒4052设置于切割载轴405两端;承载开仓4053,承载开仓4053开设于切割载轴405内侧;驱动电机a4054,驱动电机a4054安装于破碎载框4外侧,驱动电机a4054与驱动接筒4052、承载轴柱4063传动连接;承载支撑结构包括:承重支板406,承重支板406设置于破碎载框4两侧立面;承重支框4061,承重支框4061设置于承重支板406顶部;转动支板4062,转动支板4062设置于承重支框4061顶部;承载轴柱4063,承载轴柱4063转动设置于转动支板4062一侧;驱动压块4064,驱动压块4064设置于承载轴柱4063外侧;往复分离结构包括:装配支板407,装配支板407设置于承重支框4061顶部;撞击滑柱4071,撞击滑柱4071安装于装配支板407内侧;挤压顶块4072,挤压顶块4072设置于撞击滑柱4071顶端;复位弹簧4073,复位弹簧4073套设于撞击滑柱4071外侧;通过驱动电机a4054能够带动驱动接筒4052进行转动,进而使切割载轴405与切割刀框4051配合,对收集的废旧橡胶进行挤夹切割,代替人工将体积较大的废旧橡胶分割为小块,以便于后续装置进行二次破碎,防止废旧橡胶破碎不均匀无法与脱硫剂充分混合,影响后续脱硫塑化的效果,进而影响后续对废旧橡胶的二次加工利用,同时能够防止废旧橡胶破碎不均匀导致装置在运行时产生堵塞,筛选隔框404能够对切割不到位的废旧橡胶进行阻隔承载,以便于后续对切割不到位的废旧橡胶进行二次切割,且驱动电机a4054能够带动承载轴柱4063进行转动,进而使挤压顶块4072进行转动,从而对挤压顶块4072进行转动调节,对撞击滑柱4071进行往复挤压,使撞击滑柱4071对切割载轴405进行持续撞击,使堵塞于切割刀框4051内的废旧橡胶能够震出,防止切割刀框4051内侧卡满废旧橡胶影响废旧橡胶的切割效果。
86.如图6至图10所示,输送载座1还包括:
87.输送载带102,输送载带102设置于运输载框101内侧;承载开槽103,承载开槽103开设于输送载座1顶部;输送电机104,输送电机104安装于承载开槽103顶部,输送电机104与混合轴柱2041、推送载轴302传动连接;回收冷却结构包括:冷却载管203,冷却载管203设置于冷却水箱2034顶部,冷却载管203与输送滑管2043相连接;回收轴柱2031,回收轴柱2031转动设置于冷却载管203内侧;承载隔框2032,承载隔框2032安装于冷却载管203末端内侧;阻隔载罩2033,阻隔载罩2033设置于冷却载管203末端;冷却水箱2034,冷却水箱2034设置于承载支台2顶部;输送管2035,输送管2035设置于冷却水箱2034一侧;输送加工结构还包括:混合轴柱2041,混合轴柱2041转动设置于加热载管204内侧;转接滑管2042,转接滑管2042设置于加热载管204末端一侧,转接滑管2042与加热载管204相连接;输送滑管2043,输送滑管2043设置于加热载管204一端顶部,输送滑管2043与加热载管204相连接;承载导温结构还包括:储存套管205,储存套管205套设于加热载管204外侧;储存载腔2051,储存载腔2051设置于储存套管205内侧;运输管2052,运输管2052设置于储存套管205两端外侧;承重支架2053,承重支架2053设置于阻隔载板201一侧立面;收集载框3包括:收集载管301,收集载管301设置于装配载块105内侧;推送载轴302,推送载轴302转动设置于收集载管301内
侧;补充载管303,补充载管303设置于收集载管301外侧;通过输送电机104带动推送载轴302转动,进而配合收集载管301对破碎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承接运输,使废旧橡胶能够通过输送滑管2043持续输送到加热载管204,同时补充载管303能够对脱硫剂进行持续补充,使脱硫剂与废旧橡胶混合进入加热载管204,同时输送电机104带动混合轴柱2041进行转动,进而对混合有脱硫剂的废旧橡胶在加热载管204内推动运输,储存载腔2051内侧加设有导热液,进而将加热载座2054的热量传导于加热载管204,对混合有脱硫剂的废旧橡胶进行持续加热,实现废旧橡胶的脱硫塑化加工,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能够通过转接滑管2042运输到冷却载管203内侧,进而通过输送电机104带动回收轴柱2031转动进行推动回收,同时冷却载管203贴合的冷却水箱2034能够对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水冷,将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热量,传导于冷却水箱2034内侧的冷却水,使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在运输到运输载框101时能够降为常温,以便于人工通过输送载带102持续对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收集。
88.在另一实施例,如图9所示,撞击滑柱4071末端能够加设橡胶球套,进而防止撞击滑柱4071的持续撞击对切割载轴405产生损伤,进而提高切割载轴405的使用寿命。
89.工作原理:
90.装置进行使用时,将装置安装到合适的位置,通过驱动电机a4054带动驱动接筒4052进行转动,进而使切割载轴405与切割刀框4051配合,对收集的废旧橡胶进行挤夹切割,筛选隔框404对切割不到位的废旧橡胶进行阻隔承载,以便于后续对切割不到位的废旧橡胶收集进行二次切割,同时驱动电机a4054带动承载轴柱4063进行转动,进而使挤压顶块4072进行转动,对挤压顶块4072进行转动调节,对撞击滑柱4071进行往复挤压,使撞击滑柱4071对切割载轴405进行持续撞击,使堵塞于切割刀框4051内的废旧橡胶震出,输送电机104带动推送载轴302转动,进而配合收集载管301对破碎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承接运输,使废旧橡胶通过输送滑管2043持续输送到加热载管204,同时补充载管303对脱硫剂进行持续补充,使脱硫剂与废旧橡胶混合进入加热载管204,同时输送电机104带动混合轴柱2041进行转动,进而对混合有脱硫剂的废旧橡胶在加热载管204内推动运输,储存载腔2051内侧加设有导热液,将加热载座2054的热量传导于加热载管204,对混合有脱硫剂的废旧橡胶进行持续加热,实现废旧橡胶的脱硫塑化加工,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通过转接滑管2042运输到冷却载管203内侧,进而通过输送电机104带动回收轴柱2031转动进行推动回收,同时冷却载管203贴合的冷却水箱2034对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水冷,将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热量,传导于冷却水箱2034内侧的冷却水,使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在运输到运输载框101时能够降为常温,以便于人工通过输送载带102持续对脱硫塑化加工完成的废旧橡胶进行收集。
9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