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68792发布日期:2022-11-12 06: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包括机架底板(1)和机架顶板(2),所述机架底板(1)和机架顶板(2)均为平置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板(1)的四角处均竖直向上设有边支撑梁(3),所述机架顶板(2)设置于四根所述边支撑梁(3)的顶部,位于前侧的两根边支撑梁(3)中部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设有前支梁(4),位于后侧的两根边支撑梁(3)中部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设有后支梁(5),所述前支梁(4)与后支梁(5)之间为同一水平高度设置,所述机架底板(1)中部靠左的上侧设有工装台(6),所述工装台(6)中部的上侧设有脱模夹(7),所述机架底板(1)右端部的上表面设有电机安装台(8),所述电机安装台(8)右端部的上表面设有脱模电机(9),所述前支梁(4)与后支梁(5)之间的上侧设有移动行车(10),所述移动行车(10)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行车(10)前侧的移动轮设于前支梁(4)的上表面,所述移动行车(10)后侧的移动轮设于后支梁(5)的上表面,所述移动行车(10)中部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液压缸(11),所述第一液压缸(11)的伸缩杆延伸至位于前支梁(4)与后支梁(5)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一液压缸(11)伸缩杆的下端部水平设有顶压板(12),所述机架底板(1)、机架顶板(2)、边支撑梁(3)、前支梁(4)和后支梁(5)的梁体上均固定设有v形加强筋(13);所述脱模夹(7)包括底模夹(701)和顶模夹(702),所述底模夹(701)与顶模夹(702)的内侧为夹模腔,夹模腔用于定位与夹持,所述底模夹(701)的下侧面固定于工装台(6)的中部,所述顶模夹(702)的上表面与顶压板(12)之间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台(8)左端部的上表面设有行星减速机(801),所述行星减速机(801)的输入端与脱模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台(8)的左端部内设有第三液压缸(802),所述行星减速机(801)的上方设有第四液压缸(803),所述第四液压缸(803)通连接架固定于前支梁(4)与后支梁(5)之间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梁(4)与后支梁(5)之间的右端部上固定设有液压缸安装台(14),所述液压缸安装台(14)的上侧固定设有第二液压缸(15),所述移动行车(10)的四角处均向上竖直设有支撑杆(16),四根所述支撑杆(16)的上端部之间连接设有加强梁,四根所述支撑杆(16)的上端面与机架顶板(2)的下表面均留有相等的空隙,所述第二液压缸(15)伸缩杆的左端部与移动行车(10)右侧的支撑杆(16)之间为上下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夹(7)与行星减速机(801)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主顶轴(19)、万向节(21)和传动杆(20),所述主顶轴(19)、万向节(21)和传动杆(20)之间为水平同轴设置,所述主顶轴(19)与传动杆(20)之间通过万向节(21)连接,所述主顶轴(19)左端端面的中心内开设有方槽(22),位于方槽(22)的底侧且于所述主顶轴(19)上贯穿有插销孔(23),所述主顶轴(19)左端的端面上套设有软金属盖(24),所述软金属盖(24)的中部开设有开口,且该开口与方槽(22)大小位置相对应,所述传动杆(20)远离主顶轴(19)一端的轴心开设有滑孔(25),所述滑孔(25)内滑动连接设有滑轴(26),所述滑轴(26)轴杆上固定设有平键销(27),所述滑孔(25)的内壁上开设有销槽(28),所述平键销(27)的外侧滑动设于销槽(28)内,所述滑轴(26)远离传动杆(20)的一端与行星减速机(801)的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0)中部的两侧均套设有稳定滑套(29),两个所述稳定滑套(29)滑动设于传动杆(20)上,
所述传动杆(20)的右端部上固定套设有固定环(30),位于固定环(30)的右侧且于所述传动杆(20)上活动套设有活动环(31),所述活动环(31)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杆(32),位于活动环(31)下侧的所述推杆(31)的下端部与第三液压缸(802)的伸缩推杆连接,位于活动环(31)上侧的所述推杆(31)的上端部与第四液压缸(803)的伸缩推杆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环(30)的上侧均竖直固定设有连接杆(33),所述两根连接杆之间设有加强杆(34);所述前支梁(4)的中部与后支梁(5)的中部之间的下侧固定设有顶板(35),所述顶板(35)的下侧水平设有滑杆(36),所述滑杆(3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35)左右两端的下侧,所述滑杆(36)的右端部设有滑板(37),所述滑板(37)滑动设于滑杆(36)上,所述滑板(37)的上表面与顶板(35)的下表面之间为滑动连接,位于滑板(37)的左侧且于所述滑杆(36)的中部设有滑筒(38),所述滑筒(38)滑动设于滑杆(36)上,所述滑筒(38)与滑板(37)之间的滑杆(36)上套设有支撑弹簧(39),所述支撑弹簧(39)的左端固定于滑筒(38)的右端,所述支撑弹簧(39)的右端固定于滑板(37)的左端,两根所述连接杆(33)的上端固定于滑板(37)的下表面上,位于左侧的所述连接杆(33)上端部的左侧水平固定连接设有横置的顶杆(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夹(7)的左侧水平设置有副顶轴(41),所述副顶轴(41)与主顶轴(19)之间为水平同轴设置,所述副顶轴(41)的右端部与主顶轴(19)的左端部结构相同,所述副顶轴(41)的右端部上设有左矫正装置(42),所述主顶轴(19)的左端部上设有右矫正装置(43),所述左矫正装置(42)和右矫正装置(43)的结构相同,所述副顶轴(41)的左端部上设有左支撑装置(44),所述主顶轴(19)的右端部上设有右支撑装置(45);所述右矫正装置(43)包括圆环主体(46)和内定位环(47),所述圆环主体(46)的内圈面上均布嵌设有若干矫正液压缸(48),所述内定位环(47)的外圈面与圆环主体(46)的内圈面之间通过若干连接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矫正液压缸(48)的伸缩杆均滑动贯穿于内定位环(47)的内侧,位于内定位环(47)的内侧且于所述矫正液压缸(48)伸缩杆的端部设有弧形支撑板(49);所述左支撑装置(44)的左方设有稳定架(50),所述稳定架(50)的底部滑动连接设于工装台(6)的上表面,所述稳定架(50)的上方设有稳定架滑板(501),所述稳定架滑板(501)固定于前支梁(4)与后支梁(5)之间的下侧,所述稳定架(50)的上端滑动连接于稳定架滑板(501)的下表面上,所述稳定架(50)上端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悬架(502),所述副顶轴(41)的左端面活动顶靠于稳定架(50)的右侧面;所述右矫正装置(43)的圆环主体(46)的外圈面上连接设有四根固定柱(51),四根所述固定柱(51)中的两根的外端部分别固定于前支梁(4)和后支梁(5)的下侧,四根所述固定柱(51)中的剩余两根分别固定于机架底板(1)的前后两侧;所述左矫正装置(42)的圆环主体(46)的下端滑动连接于工装台(6)的上表面,所述左矫正装置(42)的圆环主体(46)的上端与悬架(5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装置(44)包括支撑圆环(52)和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活塞套筒(53)、活塞杆(54)和弧形活动板(55),所述活塞杆(54)滑动设于活塞套筒(53)内,所述弧形活动板(55)固定于活塞杆(54)外端上,所述活塞杆(54)上套设有施压弹簧(56),所述弧形活动板(55)的内凹弧面上转动设有若干滚轮(57),三个
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活塞套筒(53)均均布环形固定于支撑圆环(52)的内圈面上,所述左支撑装置(44)与右支撑装置(45)的结构相同,所述左支撑装置(44)的支撑圆环(52)的下端滑动连接于工装台(6)的上表面,所述左支撑装置(44)的支撑圆环(52)的上端与悬架(5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装置(45)的支撑圆环(52)的上端与滑筒(38)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21),所述右支撑装置(45)的支撑圆环(52)的下端通过滑动件滑动连接于工装台(6)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49)的内凹弧面上开设有导油槽(58),所述导油槽(58)呈蛇形弯曲设置,所述导油槽(58)的内侧设有若干导油孔(59),所述弧形支撑板(49)上连接设有一根导油管(60),所述导油管(60)均与若干导油孔(59)之间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液压缸(48)的数量为八件,八件所述矫正液压缸(48)的编号分别为a号、b号、c号、d号、e号、f号、g号、h号,其中a号-矫正液压缸(48)与e号-矫正液压缸(48)相对设置、b号-矫正液压缸(48)与f号-矫正液压缸(48)相对设置、c号-矫正液压缸(48)与g号-矫正液压缸(48)相对设置、d号-矫正液压缸(48)与h号-矫正液压缸(48)相对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方法为:第一步准备阶段,将待脱模的已有大型螺杆模具横向放置于底模夹(701)上,第二液压缸(15)控制移动行车(10)移动至底模夹(701)上的正上方,控制第一液压缸(11)推动顶模夹(702)向下施压,在向下施压的同时第一液压缸(11)由于施压力会将移动行车(10)向上顶起,顶起后四根支撑杆(16)的顶部会支撑于机架顶板(2)的下表面,使第一液压缸(11)能够牢牢推动顶模夹(702),使大型螺杆模具得到固定,大型螺杆模具固定好后,将主顶轴(19)的左端部与大型螺杆模具内的螺杆轴对接固定,将副顶轴(41)的右端部与大型螺杆模具内的螺杆轴对接固定,将第三液压缸(802)和第四液压缸(803)的伸缩杆收缩,使两个推杆(32)带动活动环(31)移动至最右侧位置,传动杆(20)也位于滑轴(26)上的最右端,右支撑装置(45)位于主顶轴(19)的右端部;第二步脱模阶段,启动脱模电机(9)转动,脱模电机(9)带动行星减速机(801),行星减速机(801)的最终输出转速为2转/分,行星减速机(801)带动滑轴(26)转动,滑轴(26)转动的同时,第三液压缸(802)和第四液压缸(803)同步推动活动环(31),活动环(31)推动固定环(30),稳定滑套(29)同步跟随移动,传动杆(20)在转动的同时向左侧同步移动,此时万向节(21)、主顶轴(19)、大型螺杆模具内的螺杆轴和副顶轴(41)同步移动和转动,脱模开始,通过第三液压缸(802)和第四液压缸(803)缓慢的将固定环(30)向左推动,传动杆(20)顶着万向节(21)、主顶轴(19)向左移动旋转并带动大型螺杆模具内的螺杆轴,此时左矫正装置(42)和右矫正装置(43)开始同步运行,左矫正装置(42)的a号-矫正液压缸(48)开始将弧形支撑板(49)向主顶轴(19)方向推动,同时,右矫正装置(43)的e号-矫正液压缸(48)开始将弧形支撑板(49)向副顶轴(41)方向推动,然后左矫正装置(42)的b号-矫正液压缸(48)运行则右矫正装置(43)的f号-矫正液压缸(48)运行,左矫正装置(42)的c号-矫正液压缸(48)运行则右矫正装置(43)的g号-矫正液压缸(48)运行,左矫正装置(42)的d号-矫正液压缸(48)运行则右矫正装置(43)的h号-矫正液压缸(48)运行,通过左矫正装置(42)与右矫正装置
(43)上的矫正液压缸(48)对向运行使大型螺杆模具内的螺杆轴做翘杆式的倾斜动作,助于脱模,当左矫正装置(42)与右矫正装置(43)运行的同时左支撑装置(44)和右支撑装置(45)分别起到对主顶轴(19)和副顶轴(41)稳定支撑的作用,通过脱模电机(9)、第三液压缸(802)和第四液压缸(803)的持续性进给,使大型螺杆模具内的螺杆轴从大型螺杆模具内向左侧脱模。

技术总结
一种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属于大型螺杆衬胶后的脱模技术领域;左矫正装置和右矫正装置来实现螺杆轴的规律摆动,摆动的待脱模衬胶螺杆会旋转翘动,通过以此的方式来解决难出模的问题,保证脱模后产品的质量,左矫正装置和右矫正装置实现达到均施压脱摸的目的,而左支撑装置起到对副顶轴左端部的支撑,右支撑装置起到对主顶轴的支撑,实现副顶轴和主顶轴能够正常旋转移动,避免过大的倾斜;主顶轴的作用是将大型螺杆模具内的螺杆轴向左侧推顶,而副顶轴的作用是将大型螺杆模具内的螺杆轴从大型螺杆模具的左侧出来后起到撑托的目的,避免衬胶螺杆的左端部在出模具时遭到磨损挤压变形。具时遭到磨损挤压变形。具时遭到磨损挤压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赵星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2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