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设备和容器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8840发布日期:2023-10-06 02:1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分离设备和容器制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设备。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容器制品,所述容器制品由塑料利用根据本技术的分离设备制造。


背景技术:

1、通过wo02/49821a2已知一种用于利用制造和填充容器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模具,所述模具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模具壁,塑化的塑料材料的至少一个软管能挤出到所述模具中,该模具的模具部件可以关闭,以便通过处于其上的焊接棱边将软管的处于前面的端部焊接,以用于构成容器底部,所述设备具有用于产生在软管上起作用的且将该软管扩宽的压力梯度,以用于将容器成形在模具壁上,所述设备具有可运动的刀具,该刀具能在退回的基础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运动,以用于通过分割软管来在模具上方构成填充开口,并且所述设备具有滑移装置,所述滑移装置用于使模具运动到填充位置中,以用于穿过填充开口填充容器,作为无菌的护盖设置有能与刀具共同运动的且能加热的盖板,该盖板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布置结构中并且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得该盖板在刀具的工作位置中处于模具的引导到填充位置中的运动轨道上方并且覆盖所述填充开口。所使用的热的刀具用于分离软管并且具有楔形部,该楔形部具有锥形延伸的分离面。通过利用无菌的阻隔板来覆盖软管的填充开口要碰到如下危险:在模具已经到达填充无菌空腔之前,在软管分割之后可能有颗粒或必要时含菌的环境空气到达敞开的填充开口中。在此,将阻隔板加热到杀菌温度、优选大于150℃。

2、尽管存在这些预防措施,在塑料软管的所述的热实施的切割中、特别是在楔形的热的分离面上通过塑料材料的燃烧过程产生氧化和分解产品以及烟粒子、在下文中也简称为污染物,它们通过切割直接在阻隔板与填充开口之间产生。由此,阻隔板将污染物更易于引入到软管内部中并且因此引入到容器内部中,而不将其阻止。此外,阻隔板还阻止污染物从填充开口的区域的有效吸出。切割过程的真正问题、即构成特别是颗粒状污染物通过该现有技术并没有得到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切割设备进行改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设备实现所述目的。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设备,所述分离设备具有分离元件,所述分离元件由保持装置保持,所述保持装置沿互相相反的进给方向借助于驱动装置以能运动地引导的方式至少沿一个方向在分离物上实施分离过程,其中,所述分离设备的分离元件带形地构造,并且所述保持装置在对置的保持件之间容纳所述分离元件,所述分离元件能借助于所述保持装置沿着弯曲轨道运动穿过分离物。由此,在前述意义内实现对塑料软管的污染物少的分离,特别是在制造吹塑成形的、经填充和封闭的容器制品的范围内。通过沿着弯曲轨道引导的、能受控地加热的带形的分离元件,对于本领域普通专业人员而言意想不到地在分离过程期间引起对固态的和/或液态的和/或气态的污染物的减少的构成。弧形的分离或切割曲线还能实现:非常靠近保持钳口的上侧地或非常靠近软管夹具的上侧地将软管分离,这导致有效的材料使用。就此而言也可能的是:在所提及的保持钳口/软管夹具与分离元件之间供应和/或吸出颗粒少和菌少的纯空气。通过弧形的分离或切割引导装置,如果有的话,仅引起对污染物的最少的构成,因为就此而言在分离元件或者切割刀具与软管之间仅产生最少的棱边触碰。这是意想不到的,因为尽管相对于如在现有技术中所示的直线切割根据本实用新型需要较长的切割路径仍出现所述效果。

3、因此,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切割设备解决方案也能获得对软管材料的改进的分离和切割几何形状,这简化了对随后的加工步骤的实施。此外,降低要运动的质量,其方式是,与之前描述的根据前述wo02/49821a2的具有热的阻隔板和楔形的刀具的实心设计方案相反地,同样足够的是:借助于保持装置沿着互相相反的曲线形的进给方向使轻的分离元件进行往复运动,这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过程中改进了精度以及能实现颗粒少的和菌少的纯空气的适宜流动。

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分离元件相对于相应的进给方向以能预给定的斜度容纳在所述保持装置中。优选地,带形的所述分离元件以倾斜角度容纳在所述保持装置中,以用于获得能预给定的斜度,所述倾斜角度相对于水平方向在3°至15°之间、优选在3°至10°之间,使得在所述分离元件水平进给运动时相应的分离棱边沿竖直方向观察设置在所述分离元件的最下面上。随着分离棱边碰到通常形式为软管的分离物,引起对要分割的壁区段的线性的连续分离,并且由于除此之外否则沿着弯曲轨道引导的分离元件相对于参考水平方向的略微上升的斜度,在最小化任意类型的污染物的形成的情况下进行无损伤的分离过程。在此,将经分离的塑料材料在带形的分离元件的上侧上几乎无力地引导,反之下部软管区段由方法决定地远离分离元件,从而通过不期望的热输入引起的污染物完全不会在这个区域中形成。特别是随着分离过程光滑地延伸的壁部件到达分离部位,所述壁部件有助于简化之后的在制造机器中的成型工艺。

5、在污染物少的分离的范围内已经证实为有利的是:所述分离元件从其分离棱边出发设有两个对置的、彼此平行延伸的面,以便构成带,已经证实为特别有利的是:在横截面中观察,所述分离元件不对称地构造并且在面对所述分离物的供应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凹形的面并且对置地设置有凸形的隆起。取代凸形的弯曲部也能够实现好结果,如果对置侧在水平面中直线延伸地构造的话。在分离元件的凹形地/凸形地构造的带面与其沿着弯曲轨道的运动配合作用中,在大程度避免污染物构成时获得特别好的分离过程。

6、在分离设备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分离元件作为电阻加热装置的组成部分是能加热的,并且优选地所述分离元件的温度被调整和监测、特别优选在使用至少一个热偶的情况下被监测。除了所述及的热偶之外,备选地或附加地,温度测量也可以通过无触碰的、光学的温度测量例如借助于高温计或红外相机进行,并且这样获得的值可以包含到用于分离过程的温度调整之内。

7、通过调整电流强度,可以将切割或分离带的温度调节到期望温度并且使其恒定保持。不言而喻,最佳的带温度与为软管材料使用的塑料材料有关并且还与特定的软管几何形状以及软管的壁厚有关。

8、以有利的方式,在静止状态中可以将带形的分离元件短暂地加热到高得多的温度,以便确保无菌性。在此,也使可能附着在分离元件上的杂质有针对性地事先且不是在实际的软管切割期间燃烧,以便附加地吸走形成的燃烧用气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元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斜度决定性地有助于改进的流动引导。

9、为了补偿带形的分离元件由于不同温度引起的热长度膨胀并且对于即将来临的切割和分离过程始终保持在夹紧位置中,优点在于:所述保持装置设计为保持卡箍,所述保持装置以其对置的卡箍件作为保持件优选以能预给定的预应力将带形的所述分离元件就此而言在拉力下固定在其自由的端部上。因此,在使用温度低得多的情况下,分离元件在其带尺寸方面也可以具有较小的宽度和/或厚度并且尽管如此还具有机械稳定性,该机械稳定性对所述及的分离过程必需,这有利于力求达到的切割质量。因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述及的低应用温度的情况下特别是可以明显提高带材料的刚性。这又能实现对软管和带形的分离元件的接触面包含其斜度的附加减小并且由此除了降低的温度之外有助于最小化烟形成并且由此有助于最小化化所述及的污染物。

10、原则上,带形的分离元件也可以“冷”运行、也就是说没有对分离元件附加的热供应,前提是:形式为软管的分离物在存在的温度下具有对应的几何的和机械的性能,所述性能适用于分离过程。

11、已经被证实为在现实中特别经济的是:作为驱动装置使用电动马达或线性驱动器、如气动缸,所述驱动装置的相应的旋转轴线构成用于所述保持装置的枢转轴线,所述保持装置以其自由端侧铰接在所述驱动装置上并且以其另一个自由端侧由支承件自由地保持。因此,能实现沿着弯曲轨道对分离元件的无延迟操控。

1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设备的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在以所述分离元件达到的弯曲轨道的最深部位的下方设置有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具有用于气态介质(例如颗粒少的或菌少的空气)的供应部和用于所述介质的对应的输出部,并且所述供应部和所述输出部设置在所述抽吸装置的对置侧,由所述分离元件在其弯曲轨道上至少部分略过所述抽吸装置。因此,在分离过程的范围内可能形成的污染物能够迅速且有效地从软管的分离区域导出。

13、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容器制品,所述容器制品特别是利用如前面给出的分离设备制造,作为塑料材料使用环烯烃(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含氟和/或含氯的热塑性聚合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设备对于容器制造的应用领域具有特别意义,因为利用该分离设备即使在低温时仍能够实施污染物少的分离过程,以便可靠地避免:在分离过程的范围内例如可能形成剧毒的和腐蚀性的含氟或含氯的气体,这些气体出于工作安全性的原因已经是不可接受的。

14、有利地,所述驱动装置具有电动马达或线性驱动器,所述驱动装置的相应的旋转轴线构成用于所述保持装置的枢转轴线,所述保持装置以其一个自由侧铰接在相应的驱动装置上并且以其另一个自由侧由支承件自由地保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