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4795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生产设备的改进,尤其是对CN87212854.7号专利技术的改进,提供一种新型的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前序技术—CN87212854.7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混合式球形硅胶造粒装置。该装置主要有进碱管、进酸管、混合室、旋混室和喷咀组成。其具有可使酸碱液旋转混合较均匀、化学反应较好,提高了产品收率、产品质量的优点,但还存在不能制造小颗粒硅胶,有时混合不太均匀,反应不太彻底的缺点。其部分构件设计不尽合理,不尽完善,如喷咀孔径数据单一,仅能制造3.5~8.0mm粒度的球形硅胶,而不能制造或产率较低地制造0.5~3.0mm粒度的球形硅胶。其喷孔的喷射角度及分配方式也有缺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造粒装置存在的某些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的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该装置除了要保持原装置的旋混均匀,化学反应良好,提高收率和产品质量,尤其在产品粒度分布上拓宽粒度范围制造0.5~8.0mm粒度的球形硅胶。改进部分构件的结构,使其更利于酸碱反应均匀、迅速、充分,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在机械强度、透明度、圆度等方面都有提高)和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有如下技术方案完成的研制了一种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包括进碱管,进酸管,混合室,旋混室和喷咀。其改进的构件是该进碱管与进酸管相互成角度地接通于混合室。在该室的前方,再螺纹密封接通有多级旋混室。在诸旋混室内都各自设有搅拌器式旋混片。在末级旋混室前,再螺纹密封接通有带缓冲管的喷咀。
本造粒装置所设计的进碱管与进酸管相互所成的角度,其由该两管轴线所成夹角的范围,一般在10~90度为宜。其中,进碱管是沿混合室的管腔轴线方向进管接通的,而进酸管则是以混合室的管腔壁切线方向接通的;并且进碱管与进酸管的内径比在~ ∶1为宜。
本造粒装置所设计的螺纹密封接通的多级旋混室,其级数一般以1~10级为宜。即,相互首尾螺纹密封接通的诸旋混室一般以1~10个为宜。
本造粒装置所设计的旋混室,其内的搅拌器式旋混片,其构型为带有3~6个导向叶片的圆盘片形旋混片。该片可压紧固定在旋混室管腔中央,或可活动配合悬装在旋混室管腔中央。
本造粒装置所设计的旋混片上的导向叶片,其以3~6个该叶片均匀分布在旋混片的圆盘片中心以外的圆片平面上。该导向叶片或呈直折叶形,或呈弯折叶形。该诸导向叶片相对于圆盘片平面的折角α,一般在0~60度为宜,其中以45度角为最佳折角。
本造粒装置所设计的喷咀,其为带有排列有序的喷孔及中心分配锥的帽形喷咀。即在具有—定锥度γ的中心分配锥的底面外围设有按一定喷射角度β而排列的几圈喷孔。其中,γ<β,γ在0~45度为宜;β在0~60度为宜。所设计的喷咀上的排列有序的喷孔,其孔径范围一般在0.5~8.0mm之间。
本造粒装置所设计的缓冲管,其螺纹密封接通于末级旋混室和喷咀之间,其内径应大于或等于旋混室的管腔内径,其管长为2~5倍的单级旋混室轴管长度。在该管内不设阻旋片,以利于反应液喷射力保持强久不弱的势头。
本实用新型的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之。制成的一套本造粒装置,如图所示


图1为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总结构剖面图。
图1中有进碱管1,进酸管2,混合室3,密封圈4,旋混室5,旋混片6,缓冲管7,喷咀8,中心分配锥9,喷孔10。
图2为旋混室内的旋混片侧视结构示意图(四直折叶形)。
图3为旋混室内的旋混片俯视结构示意图(四直折叶形)。
图4为旋混室内的旋混片侧视结构示意图(六弯折叶形)。
图5为旋混室内的旋混片俯视结构示意图(六弯折叶形)。
图2~图5中有导向叶片14,叶片间隙15,圆盘片中心16,导向叶片的折角α。
图6为球形硅胶造粒装置的喷咀侧视结构剖面图。(图7的A-A视图)。
图7为球形硅胶造粒装置的喷咀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中有喷咀8,中心分配锥9,喷孔10,中心分配锥底面11,中心分配锥锥度角γ,喷孔的喷射角度β,喷咀帽沿12,喷咀帽内螺纹13。
本造粒装置,所采用的进碱管1与进酸管2相互垂直地接通于混合室3,该两进料管1、2的内径比为2∶1。在该室3前方,螺纹密封接通有二级旋混室5。在旋混室5内各设有四直折叶形的旋混片6。该片6上的导向叶片14的折角α为45度。在二级旋混室5前螺纹密封接通的缓冲管7其长度为80mm,其内径略大于旋混室管腔内径(28mm)为32mm。该管7再螺纹密封接通有喷咀8。该咀8上的喷孔10为分布在中心分配锥9的底面外围的喷咀帽沿12上,有两圈共32孔,其孔径为1.5mm。该喷咀8的中心分配锥9的锥度γ=20°,喷孔10的喷射角度β=2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改进完善了旋混片的导向叶片及其最佳折角α=45°,使得料液在旋混室内混旋迅速,反应彻底,从而提高了硅胶成型后的机械强度。由于改进了进酸管的进管切线方向,有利物料在混合室→旋混室的运行速率的提高,增加了物料湍流程度,更利于充分混合反应完全。由于减去了阻旋片,使在缓冲管的物料喷射速率提高,以减少结胶堵孔现象发生。由于改进了喷咀,增加中心分配锥和喷孔喷射角度β的优选,使制胶粒度分布范围扩大且集中制取较小粒度。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喷咀及喷孔孔径大小和喷射角度数据,使主要粒度可达95%以上,特别适应生产0.5~3mm粒度的球形硅胶,仅此项收率较原造粒装置(87212854.7号专利)提高了20%。
权利要求1.一种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包括进碱管,进酸管,混合室,旋混室和喷咀,其特征在于该进碱管与进酸管相互成角度地接通于混合室,在该室的前方,再螺纹密封接通有多级旋混室,在诸旋混室内都各自设有搅拌器式旋混片,在末级旋混室前,再螺纹密封接通有带缓冲管的喷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碱管与进酸管相互所成的角度,其由该两管轴线所成夹角的范围,一般在10~90度为宜;其中,进碱管是沿混合室的管腔轴线方向进管接通的,而进酸管则是以混合室的管腔壁切线方向进管接通的;并且进碱管与进酸管的内径比,在 ~ ∶1为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密封接通的多级旋混室,其级数一般以1~10级为宜,即,相互首尾螺纹密封接通的诸旋混室一般以1~10个为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混室,其内的搅拌器式旋混片,其构型为带有3~6个导向叶片的圆盘片形旋混片,该片可压紧固定在旋混室管腔中央,或可活动配合悬装在旋混室管腔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混片上的导向叶片,其以3~6个该叶片均匀分布在旋混片的圆盘片中心以外的圆片平面上,该导向叶片或呈直折叶形,或呈弯折叶形;该诸导向叶片相对于圆盘片平面的折角α一般在0~60度为宜,其中以45度角为最佳折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咀,其为带有排列有序的喷孔及中心分配锥的帽形喷咀,即,在具有一定锥度γ的中心分配锥的底面外围,设有按一定喷射角度β3而排列的几圈喷孔,其中,γ<β,γ在0~45度为宜,β在0~60度为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咀上的排列有序的喷孔,其孔径范围一般在0.5~8.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形硅胶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管,其螺纹密封接通于末级旋混室和喷咀之间,其内径应大于或等于旋混室的管腔内径,其管长为2~5倍的单级旋混室轴管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球形硅胶造粒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包括有进碱、酸管,混合室,旋混室和喷嘴。所改进的是将进碱、酸管进管角度优化且切线方向进管于混合室,再经旋混室内的旋混片搅拌器式的导向叶片对物料液进行导向旋混充分反应,达到均匀、迅速、彻底的效果,再经缓冲管至喷嘴。在喷嘴中的中心分配锥和喷孔最佳喷射角度有效地对反应完成的料液进行喷射造粒,从而达到粒度分布广泛而集中的球形硅胶产品,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
文档编号B29B9/06GK2238728SQ95233839
公开日1996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5日
发明者王宁华, 林同业, 张崇民 申请人: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